1、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 第 1 页 共 9 页 10 10 牛郎织女牛郎织女(一一) 1.1.会认“嫂、恳”等 11 个生字,会写“郎、爹”等 14 个生字;正确读写“嫂子、剩饭”等 14 个词语。 2.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牛郎的勤劳、善良以及织女对自由、幸福的向往。 4.4.能发挥想象补充有关情节内容,并能进行表演。 重点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能发挥想象补充有关情节内容。 难难点点 抓住人物描写,体会牛郎的勤劳、善良以及织女对自由、幸福的向往。 1.1.字词教学。字词教学。 边读课文边圈出生字新
2、词,并借助字典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对学生自读的情况,教师应认真检 查。检查自读可分两步走,第一步:检查生字是否读准。要提醒学生注意“嫂”是平舌音,“纱、 筛”是翘舌音;“罕、婚、恳”是前鼻音,“郎、辆、趟、酿、泳”是后鼻音。第二步:指导学生写 字,“嫂、郎、辆、纱、酿、泳、婚、挨”是左右结构的字;“爹、罕、妻、辈”都是上下结构的 字;“狱”是左中右结构的字,“趟”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2.2.阅读理解。阅读理解。 初读课文,可以先从课题入手,提示课题后,要让学生读准“牛郎”这两个字。然后设问:读课 题时我们会想到课文写了些什么呢? 然后按自然段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检查学生课文读得是否正确、 流利。
3、对读得不符合要求的,应再给一些时间,进行练习。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发现字音读得不 准、添字、漏字、破句等问题,应及时纠正。学生再读课文,将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边默读课文 边理清课文脉络,在抓住课文主要情节的基础上精读课文。教师要着力指导学生在读中抓住重点词 句,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3.表达运用。表达运用。 复述课文时,首先要熟读课文,深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 课文的层次脉络并画出课文中的重点词。然后按照故事情节发展的不同阶段给文章拟定小标题,并据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 第 2 页
4、共 9 页 此列出复述提纲,即生活很苦,人称牛郎照看周到,老牛亲密长大分家,赶出家门老牛 说话,指点机会来到森林,见到织女相遇相知,结为夫妻。最后,把前后内容连接起来,完 整地进行复述,在复述的过程中也可根据课文某些故事情节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创造性地复 述,提高复述的效果,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1.1.预习提纲预习提纲 (1)查找资料,了解叶圣陶以及四大民间故事。 (2)会认“嫂、恳”等 11 个生字,会写“郎、爹”等 14 个生字;正确读写“嫂子、剩饭”等 14 个词 语。 (3)在文中找出能分别反映牛郎和织女性格特点的句子,并画下来。 (4)摘抄你觉得文中写得优美的词语或句子。 2.
5、2.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第 1 1 课时课时 课时课时目标目标 1.1.会认“嫂、恳”等 11 个生字,会写“郎、爹”等 14 个生字,正确读写“嫂子、剩饭”等 14 个词语。 2.2.根据故事情节发展,试着给每个情节概括小标题,理清故事结构。 3.3.品读文章中描写人物特点的关键语句,感受生动的人物形象。 一、导入新课,初识民间故事。一、导入新课,初识民间故事。 1.1.出示迢迢牵牛星一诗,自由读一读,借助注释读懂诗的大意。诗中讲了哪一个故事,抒发了一种 怎样的情感?课件出示: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zhu)素手,札札弄机杼(zh)。 新部编版五
6、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 第 3 页 共 9 页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注释:注释:(看那)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摆弄着织机(织着 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这银河看起来又 清又浅,两岸相隔又有多远呢?虽然只隔一条银河,但他们也只能含情脉脉,相视无言。 2.2.关于牛郎织女你有哪些了解?(学生交流) 3.3.你了解民间故事吗?(交流:民间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口头创作、流传的一种文学形式,它以生动的 语言、丰富的情节、经典的人物形
7、象,寄托了美好的情感(板书),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 理想。这些故事以口头讲述的形式流传下来,后来一般又经过了文人的整理、加工和修改,一直流传 至今。牛郎织女的故事在诗经中就有过记载,而且汉代还发现过雕琢的石像,如此推算大概是两 千多年以前的传说,这个民间故事不仅被写成诗,写成书,拍成戏等,人们还把他们相会的日子农历 七月七日定为“七夕节”,这备受人们喜爱的故事必定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来重温著 名作家叶圣陶先生整理的牛郎织女(一)。(板书课题) 通过学习和牛郎织女有关的古诗词,既扩展了学生阅读面,又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既了解了民 间故事的特点,又了解了牛郎织女故事的相关背景知
8、识,一举多得。 二、初读感悟,理清思路。二、初读感悟,理清思路。 1.1.同学们课前都预习了课文,大家把这些生字新词牢记在心中了吗?老师来检查一下。课件出示: 牛郎 爹妈 嫂子 一辆车 好歹 稀罕 纱衣 妻子 一趟 托着 游泳 结婚 一辈子 挨近 重点正音:“重点正音:“嫂”是平舌音,“纱”是翘舌音;“罕、婚”是前鼻音,“郎、辆、趟、泳”是后鼻 音。 2.2.课文讲述了牛郎和织女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课件出示初读要求: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 第 4 页 共 9 页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初步了解课
9、文大意。 3.3.故事的主人公是谁?(牛郎与织女)围绕这两个人物,故事的主要情节是怎样的?浏览课文,讨论交 流:故事是怎样开始、发展、结局的? 根据学生的交流,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可分为六部分: 第一部分(1、2 自然段):生活很苦,人称牛郎。 第二部分(3、4 自然段):照看周到,老牛亲密。 第三部分(58 自然段):长大分家,赶出家门。 第四部分(913 自然段):老牛说话,指点机会。 第五部分(1416 自然段):来到森林,见到织女。 第六部分(1721 自然段):相遇相知,结为夫妻。 小结:小结:故事稍长,想要快速的读懂,要注意探寻出主人公,围绕主人公探寻主要情节,就可以读懂课 文,概括
10、主要内容了。 课文篇幅较长,为了让学生初读时不流于形式,就要从字、词、篇上,扎扎实实地引领学生进行 初读,从而整体感知课文。各个自然段列出小标题,为复述课文做好铺垫。 三、精读感悟,感知人物形象。三、精读感悟,感知人物形象。 1.1.整体感知人物形象:说说在你的眼中牛郎和织女是一位怎样的人,可以用哪些四字词语来表达,想好 了写下来。 织女:勤劳善良、心灵手巧 牛郎:憨厚老实、勤劳善良 2.2.细读人物: (1)请同学们读课文,找出描写织女和牛郎的有关句子。 (2)指名学生说出相应段落。 描写织女的句子: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 第 5 页 共 9
11、页 原来姑娘是天上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织得一手好彩锦,名字叫织女。天天早晨和傍晚,王母娘娘 拿她织的彩锦装饰天空,那就是灿烂的云霞,什么东西也没它美丽。 出示彩霞图片,学生欣赏彩霞的美。 师:师:我们每天看到的美丽朝霞和晚霞,五颜六色、美不胜收的云霞,美不美?这都是出自织女的手 艺,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读出彩霞的美,读出织女的了不起。 描写牛郎的句子: 古时候有个孩子,爹妈都死了,跟着哥哥嫂子过日子。哥哥嫂子待他很不好,叫他吃剩饭,穿破 衣裳,夜里在牛棚里睡 他没名字,人家见他每天放牛,就叫他牛郎。 (3)读了这段话,你想说什么?(牛郎很可怜、命运悲惨)从哪里体会到的? 指导学生抓住“都死了”“
12、很不好”“吃剩饭”“穿破衣裳”“在牛棚里睡”“没名字”等词语来体 会。 (4)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古人说:父母不在,长兄为父,老嫂比母,这句话阐明了兄长要肩负教育、培养弟妹的责任。可 是这牛郎的哥嫂却待他很不好。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衬托牛郎的可怜。 (5)牛郎和织女是怎样认识的?找出有关语句画出来。 老牛说:“明天黄昏时候,你翻过右边那座山,山那边是一片树林,树林前边是一个湖,那 时候会有些仙女在湖里洗澡。她们的衣裳放在草地上,你要捡起那件粉红色的纱衣,跑到树林里等 着,跟你要衣裳的那个仙女就是你的妻子。这个好机会你可别错过了。” 学生讨论后明确:老牛向牛郎透露了织女下凡的消息,引导牛郎找
13、到了织女。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 第 6 页 共 9 页 (6)读到这里,老师心里就有了疑问:织女是天上的仙女,牛郎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穷苦的放牛郎, 织女为什么要嫁给牛郎呢? 牛郎把自己的情形一五一十地说了。姑娘听得出了神,又同情他,又爱惜他,就把自己的情形也 告诉了他。 学生讨论交流后明确:牛郎的高尚品格感动了织女,也是促使他们走到一起的原因。文中写“姑 娘听得出了神,又同情他,又爱惜他,就把自己的情形也告诉了他。”所以,是牛郎勇敢离开家,追 求新生活和用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品质打动了织女,让织女对他产生了爱慕之心,从而使他们走 到了一起。
14、本文人物性格鲜明,适合让学生评论。让学生做人物评论员,评论文中人物。只要找准理由,找 足依据就好。给学生提供自主阅读的时间,让学生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自己的眼睛看人物,这样 就保证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四、布置作业。四、布置作业。 1.1.文中有些情节写得很简略,发挥想象,把下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再和同学演一演。 (1)牛郎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老牛。 (2)仙女们商量瞒着王母娘娘去人间看看。 2.2.将本课要求的会写字抄写在作业本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源自丰富的阅读,更源于日积月 累的练习。而阅读教学凭借语言文字的情味,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
15、为我们提供丰富的练习资源。 本环节的作业设计要根据课文学习的方法,发挥想象学习说话,把事情说具体。 第第 2 2 课时课时 课时课时目标目标 1.1.能复述课文,发挥想象补充有关情节内容,并能进行表演。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 第 7 页 共 9 页 2.2.体会牛郎的勤劳、善良以及织女对自由、幸福的向往。 一、复习导入。一、复习导入。 1.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民间故事牛郎织女(一)。昨天我们读了课文,理清了故事的顺序, 谁来说一说故事顺序是怎样的? 2.2.谁能根据故事的顺序,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3.3.现在,我们已经理清了顺序,知道了
16、故事大意。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用你的慧眼去品评人 物。这个故事中,有哪些有意思的人物值得我们学习呢?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回忆课文大意,理清故事情节,再现故事情景,走进故事中的人物,感 受人物的形象特点和情感生活,为本节课故事情节内容复述打好基础。 二、感悟其他人物。二、感悟其他人物。 文中还有一些角色他们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起什么作用呢?默读课文,找出描写这些角色的句 子,思考,交流。 1.1.牛郎的哥嫂:待牛郎很不好。课件出示句子:。 一天,哥哥把牛郎叫到跟前,装得很亲热的样子说:“你如今长大了,也该成家立业了。老人家 留下一点儿家产,咱们分了吧。一头牛,一辆车,都归你;别的归我。
17、” 嫂子在旁边,三分像笑七分像发狠,说:“我们挑顶有用的东西给你,你知道吗?你要知道好 歹,赶紧离开这儿。天还早,能走就走吧。”。 读上面的句子,你觉得牛郎的哥嫂是怎样的人?(很坏、狠毒、不念亲情)这一描写的意图是什 么?(衬托牛郎的可怜) 2.2.老牛:与牛郎很亲密。(感受牛郎与老牛亲密的感情以及老牛为牛郎着想的心理)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 第 8 页 共 9 页 他总是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嫩嫩的青草;家里吃的干草,筛得一点儿土也没有。牛渴了,他就 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让它喝干净的水。夏天天气热,就在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就在山坡上晒 太阳。
18、他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净净,不沾一点儿草叶、土粒。 思考:思考:牛郎为什么对老牛这么好?“牛郎照看那头老牛很周到。每天放牛,他总是挑很好的草地,让它 吃嫩嫩的青草;老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去喝干净的水。”抓住“很好”“嫩嫩的青草” “上游”“干净的水” 这些词,有感情地读出牛郎对老牛的无微不至,指生读。(注意排比句表达的 情感) 师:师:在故事中老牛发挥了什么作用?(给牛郎做媒,这是一头知恩图报的牛。) 除了要对课文中的主要人物进行重点分析以外,故事中的次要人物在故事情节发展中也起着举足 轻重的作用。课文中神奇的老牛、无情的哥嫂对于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衬托主要人物形象都非常重 要,所以也
19、要做好分析理解。 三、练习复述故事。三、练习复述故事。 1.1.以第 1418 自然段为例,指导复述。 (1)自由读这一部分内容,看看每段写了什么?(标划重点的词句) (2)交流,板书:来到树林看到姑娘织女走来互诉身世。 (3)看板书同桌相互说。要求:越详细越好,加入自己对人物的评价。 (4)指名说,要求:看着板书内容,可以发挥想象,加上自己的语言,让故事更生动。 (5)评价,小结复述方法。 复述要分四步走:一、熟读文章,把握主要内容,画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二、按情节发展的 不同阶段给文章拟定小标题,并列出提纲。三、把内容前后连接起来,完整地进行复述。四、可根据 文章内容,对某些情节发挥
20、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创造性地复述。 2.2.练习复述全文。发挥想象把相关情节说得更具体一些。 (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主线,课件出示:生活很苦,人称牛郎照看周到,老牛亲密长大分家, 赶出家门老牛说话,指点机会来到森林,见到织女相遇相知,结为夫妻。 (2)学生看主线,自由练习复述,同桌之间相互复述。 (3)指名学生复述课文。 (4)小结复述课文的方法。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 第 9 页 共 9 页 先练习一个自然段的复述,总结出复述的基本方法,学会找重点,学会列提纲,抓住主要故事情 节和内容复述课文;通过练习复述,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筛
21、选信息的能力。 四、布置作业。四、布置作业。 推荐阅读白蛇传,并运用本文所学方法练习复述。 本文属于民间故事,它的特点就是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生动,语言口语化,想象奇特丰富,艺术感 染力强。因此,我重在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提炼小标题,理清文章的脉络并复述课文,学生 感受到了故事情节的变化,抓住文章中描写人物特点的关键语句进行品析,在反复品读交流中,感受故 事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情节、经典的人物形象,并对故事中的各个人物能有自己的认识和评价,真正了 解民间故事的表现艺术特点,领略民间故事的魅力,进一步激发了学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不足之处:故事较长,有些学生还不能独立完成理清文章结构的任务。建议在教这篇课文时,在理 解内容上不要花费太多时间,应抓住重点词句品析人物形象,感受故事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情节,真正 让学生感受到民间故事的魅力,激发学生主动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