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南京某校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论语》十二章教案(含2课时).doc

上传人(卖家):副主任 文档编号:1624043 上传时间:2021-07-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南京某校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论语》十二章教案(含2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版南京某校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论语》十二章教案(含2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版南京某校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论语》十二章教案(含2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111 论语十二章论语十二章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学习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正确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2.品味语言,感受论语的魅力,体会其中倡导的修身和为学之道。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第 1 1 课时课时 【课时目标】【课时目标】 1.学习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 2.理解疏通文意。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作品一、导入新课,了解作品 师:人们常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 论语不仅作为一种导向,更作为一种精神,融 入了世代中国人的血脉,随着时代跳动的脉搏,流淌不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论语 十二章。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孔子和论语 。 课件出

2、示:课件出示: (1)孔子(前 551前 479) ,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 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与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并 称“孔孟”,被后世尊为“圣人”。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者七十二人。孔子知识 渊博,是私人讲学之风的开创者,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万世 师表”,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 (2) 论语共 20 篇,是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写,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 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著作。 论语以语录体为主,只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说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和说话的

3、对 象;也有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做的回答;还有叙事体,其中有 一点情节,但也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 论语首创语录体写法,格言警句,美不胜收。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不耻下问” “温故知新” “学而不厌” “举一反三” “见义勇为” “当仁不让” “尽善尽美” “舍己为人” 等都出自其中。 师:我们今天学习的 论语十二章也是格言警句的荟萃,大体可以分为“修身” “治学”两大类。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完成两个目标:熟读成诵,理解文意。我们分三 步进行:朗读,解读,吟诵。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介绍孔子及论语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初步感受论语魅力,激发 他们的学习兴趣,为课文学习做准备。

4、二、朗读课文,理解文意二、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1.借助资料,读准字音 2.范读学读,读准节奏 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课件出示课文朗读节奏划分。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 亦/君子乎?”( 学而 )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学而 )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 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 为政 ) 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 哉,回也!”( 雍也 ) 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 云。”( 述而 )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 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 子夏曰: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 3.自由练读 朗读提示: (1)

6、字正腔圆。“字正”就是字音准确,“腔圆”就是发音饱满。 (2)抑扬顿挫。读准节奏,注意语速语调。 4.指名朗读 教师指名学生朗读,并点评。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理解文言文,首先要读准文言文。从朗读开始进入课文学习,通过朗读, 感受论语语录体的特点,培养文言语感,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三、借助注释,疏通文意三、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1.理解重点词语(见状元大课堂本课“字词清单”栏目)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1)通假字 不亦说 乎(同“悦”,愉快) 吾十有 五(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2)词类活用 学而时 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吾日 三省吾身(形容词作状语,每天) 温故 而知新 (形

7、容词用作名词,“学过的知识”“新的理解和体会”) 好之者不如乐 之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饭 疏食,饮水(名词用作动词,吃) (3)古今异义 可以 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允许或能够。 ) 饭疏 食,饮水(古义:粗糙。今义:事物之间距离远,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 ) (4)一词多义 不亦乐 乎(形容词,高兴) 乐回也不改其乐 (名词,乐趣) 好之者不如乐 之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学而时习之 (代词,指学习的内容) 之知之 者不如好之者(代词,指学问和事业) 曲肱而枕之 (代词,指胳膊) 择其善者而从之 (代词,指优点) 2.理解重点句子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有

8、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愉快吗?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 也是君子吗?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如 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道: “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广泛学习且能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思考当前的事

9、,仁就在其中了。 3.针对性精讲 4.翻译全文,贯通文意(参见状元大课堂本课“句段精析”栏目) 5.齐读课文 师:同学们, 论语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典籍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下面,让我们 怀着一种自豪的心情再一次诵读本课。 (生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进行默读,圈出难以理解的字词,再借助文下 注释、工具书和老师提供的重点词语、句子的解释,自主译读课文。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 讲解,引导学生贯通文意,达到准确理解全文意思的学习目标。 四、布置作业,课外巩固四、布置作业,课外巩固 熟练背诵本文。 第第 2 2 课时课时 【课时目标】【课时目标】 品味语言,感受论语的魅力,体

10、会其中倡导的修身之法和治学之道。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一、复习导入 1.检查课文背诵 2.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理解了本文的大意,今天让我们继续探究这十二章内容中所蕴含 的修身之法和治学之道。 二、分章概括,整体感知二、分章概括,整体感知 师:通读全文,用自己的话概括每一章论述的问题是什么。 预设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第一章:第一句讲学习方法,第二、三句讲修身做人。 第二章:阐述自省以提高自我修养的观点。 第三章:讲的是不同年龄阶段修身做人的一些做法。 第四章:讨论学习方法,说明了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 第五章: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 第六章:赞扬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11、。 第七章:讲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第八章:讲的是当“富”与“义”发生矛盾时,宁愿贫贱而坚守“义” 。 第九章:前两句讲正确的学习态度:要虚心求教,取长补短,弥补不足。后两句讲的 是要学习别人的优点,对照别人的缺点修正自己的缺点。 第十章: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叹息,说明要学会珍惜时间。 第十一章:讲的是要坚守自己的志向。 第十二章:说明一个人要有大志,还要善于思考,才能有较大的收获。 三、分类品析,探究哲理三、分类品析,探究哲理 师: 论语十二章章章精粹,有教我们修身的,有教我们治学的,我们把它理一 理,请同学们在书上批注标示,将文中的哲理句子分类归纳到“治学” “修身”两类里。 预设 课

12、件出示:课件出示: 治学篇治学篇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方法)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习方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方法)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习态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学习态度) 修身篇修身篇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为人处事)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道德修养)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自我修养)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欲,不逾矩。 (个人修养)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

13、改其乐。贤哉,回也! (道德修养)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道德修 养)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道德修养)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道德修养)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将零散的“语录”分类归纳,既整理了思维,启迪了思考,也为进一步 体会文中倡导的修身和为学之道做了准备。 1.品读“治学篇” (生根据课件,一齐吟诵“治学篇” ) (1)思考:在新知与旧知、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上,孔子是怎么看的? 预设在新知与旧知的关系上,孔子认为“温故”可以“知新” , “温故” “知新”的 人可以当老师。这里,孔子强调的是“知新” ,是一种开

14、拓、创新的精神。 在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上,孔子认为要“学而时习之” 。学了知识要按时去复习,把所 学的东西运用到行动上,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在学与思、学与问的关系上,孔子是怎样认为的? 预设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二者缺一不可。只读书而 不通过自己的头脑加以思考,就会迷惑;只是一味地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在学与问的关系上,孔子主张既学又问,不仅问知识比自己多、才能比自己高的人, 即使是知识比自己少、才能比自己低的人,只要他们在某一方面有一技之长、一得之见, 就应该虚心向他们求教。 (3)结合自身谈一谈:你最欣赏的“学习之道”是哪一句?它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15、? 预设示例一:我最欣赏“温故而知新” 。温习旧知识,能有新的发现,这需要在温 习的时候有所思考,有所领悟。所以,我们在复习的时候,要独立思考,从旧知识里获得 新的体会。 示例二:我最欣赏“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不能深刻 理解,一味空想而不去踏实学习就会疑惑不解。所以,学习和思考要结合起来,才能深入 理解,有所领悟。 示例三: 我最欣赏“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乐 之”才能全身心地置身其中,才能有真知灼见,才能有所成就。所以要提高学习兴趣,全 神贯注投入学习。 示例四:我最欣赏“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每个人都有

16、缺点和优点, 我们要虚心向他人学习,时刻关注身边的人与事,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整理、思考、交流,逐步消除学生与经 典的隔阂,拉近典籍和现实的距离,带领学生深入领会“学习之道” ,吸取其中的有益营 养,古为今用。 2.品读“修身篇” (生根据课件,一齐吟诵“修身篇” ) 师:在“修身篇”里,有孔子及其弟子自述的修身进德之法。我们来品析一下这几句 话的意思。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欲,不逾矩。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博学而笃志,切问

17、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孔子的进德修业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曾子的自我修养的方法是什么?子夏的 求“仁”途径又是什么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生交流明确) 预设孔子的进德修业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阶段,五十到六 十岁是安心立命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 曾子的自我修养的方法是加强自我反省。 子夏求“仁”的途径是“博学” “笃志” “切问” “近思” ,就是广泛学习,坚定志向, 提出疑惑,联系实际思考自我。 (2)从孔子及其弟子的“修身之道”里,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呢? (生交流明确) 预设进德修身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道德的修炼需要自我学习,自我反省。自

18、我 反省能把外在的道德约束内化为对自己的自觉要求。当思想与言行统一,能自觉遵守道德 规范时,就达到了极高的道德境界。 (3)“品德是最高的学位。”明白了这些道理,你准备怎样开启自己的修身之路呢? (生联系自身实际,各抒己见) 预设坚定志向,加强学习,加强自我反省,等等。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这一教学板块,精心整合了教学内容,细致地安排了学生的学习活动, 引导学生以吟诵、品议的方式逐步理解经典的思想核心,让学生成为课堂有序学习活动的 主体,使其在活动中启迪思维,涵养心灵,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设计亮点】【设计亮点】 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我运用了板块式教学思路,第一

19、节课分三步( “朗读解读 吟诵” )落实第一个教学目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正确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积累语言” ;第二课时通过分类品读落实第二个教学目标“品味语言,感受论语的魅 力,体会其中倡导的修身和为学之道” 。 【资料链接】【资料链接】 孔子的仁学观念孔子的仁学观念 作为伟大的思想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的思想体系以 “仁” 学为其核心, 以 “仁” 释“礼” ,强调复礼归仁。 那么,孔子仁学的要义何在呢? 孔子仁学最重要的三个层面,即仁之内涵,为仁之方,仁与礼之关系。 孔子之“仁” ,即是约束自己的言行使其符合礼的规范,是以孝悌为根本而又超越血 缘亲情、由近及远的“差等

20、”之爱,是涵蕴、孕育各种美善德行的总德。一言以蔽之,在 孔子看来, “仁”就是人的本性的最高表现,是人的美德的最高概括。 孔子释“礼”归“仁” ,将仁的基本性质确定为约束自己的言行使其符合礼的规范, 并宣扬为仁的自觉性,力图把“礼”这种外在的制约,通过“仁”的德行修养,化作主体 内在的、自觉的道德规范。 孔子所谓的“为仁之方”即为仁的工夫与方法,主要就是“忠恕”之道。 “忠”是从 积极的方面说,也就是孔子在雍也篇里所说的: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自 己想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有所作为,自己想飞黄腾达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飞黄腾 达。 “恕”是从消极的方面说,也就是孔子在卫灵公篇里回

21、答子贡“有一言而可以终 身行之者乎?”的问题时所说的: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愿意的事,不 要强加给别人。总起来说, “忠恕”之道就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乃至万物,以对待自己 的态度待人待物,从而成己又成物。这不就是“爱人”的具体体现吗?能如此,不就是一 个“仁者”了吗? 【疑难探究】【疑难探究】 论语里的论语里的“为学之道为学之道”有哪些?有哪些? 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 雍也 )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 述而 ) 。第三,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孔子曰: “士志于道,而耻

22、恶衣恶食者,未足与 议也。 ” ( 里仁 )同时,他还认为追求学问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敢于知难而进, “力不 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 ( 雍也 )孔子勉励冉求要知难而进,只有这样才能得道。事 实上孔子自己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 述而 )的人。第四,要虚 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 述而 )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公冶长 )的学习精神。 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学而 )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3、( 为政 ) 。与此同时, 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 为政 ) 另外,孔子还非常重视精益求精,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学而 ) ,反对一知半解,浅 尝辄止。 关于学习的内容。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 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 ( 述而 ) ,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 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孔子在重视博学的同 时,也强调学习要抓根本的东西。子曰: “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 “然, 非与?”曰: “非也,予一以贯之。 ” ( 卫灵公

24、 )这里孔子在回答子贡的问题时,说明自 己的“多学”是相对的,在多学的基础上,是用一个道理来贯穿自己的学说的,这个道理 就是学习的根本,学习重在抓住根本。 关于学习的目的。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 。 子曰: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 子 路 )又说: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 ( 述而 )由 此可见,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死记书本,而在于应用,在于实践,在于“举一反三”地灵 活运用知识。关于这一思想,在孔子的学生子夏的思想中也表现出来。子夏曰: “仕而优 则学,学而优则仕。 ” ( 子张 )也就是说当官时有余力就应该学习,学习后有余力就可以 做官。这一思想实质上也体现了学与用的关系,也体现了孔子办私学的目的,即通过教育 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让他们直接登上政治舞台或做教师培养政治人才。当然,在孔子看 来,学习的目的也在于对道义、真理的追求, “士志于道” , “朝闻道,夕死可矣” ( 里仁 ) 。 更值得注意的是,孔子还提出了“为己之学”的学习目的,所谓“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 者为人” ( 宪问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统编)部编版 > 七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部编版南京某校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论语》十二章教案(含2课时).doc)为本站会员(副主任)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