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 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年统编版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必修上册) 初高衔接适应性练习题初高衔接适应性练习题 (五)五) 基基础础知知识识演演练练 一一、填空题(本大题共、填空题(本大题共 5 5 小题)小题) 1.古诗词名句填写。 (1)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2)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 ) (3) 饮酒中表现作者能远离尘世原因的诗句是 (4) 己亥杂诗中既写了作者离京的痛苦又表现作者回家的喜悦的诗句是 (5) 行路难中作者借用典故表现他希望得到重用的诗句是 (6)廉洁奉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历史长河中,无数前贤今达为世人镌刻了一座 座“廉洁与” “奉公”
2、的人生丰碑。请任意写出一个与此相关的诗词名句,并指出它所涉及的人 物。 2.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甲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 可兴矣。 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 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于陛下之职分也。 (1)联系两段文
3、字,甲段中的“将军”也就是乙段的。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胄:箪:夙:所以 (3)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示的共同目标是什么?(用原文或自己的话概括均可) (4)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甲段文字正体现了 前句中的,乙段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 (5)在公众眼里,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历来被人们所称颂,除以上杜甫的诗句外,有关 他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以及俗语等还有很多,请列举三个。 3.根据提示,修改下面一段文字。 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你都应该清醒而又友好地面对事情的真相无论是春风得意还是 身处困境,决不能让真相远离你的视线;要学会从逆境中寻找人生的转机
4、在真相中隐藏着 许多意想不到的有利因素;放松你自己,情况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严重,低谷总有尽头;高峰 和低谷本来就是相对的,转换一下思路,比照相反的方式行动,就能重新回到你的高峰状态。 (1)第句的末尾应该用的标点符号是() (2)第句中有一个错别字是() (3)第句中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当,应把“”词改为“” 。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民间剪纸来源于生活,剪纸的创作者以剪纸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 是他们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因此,这种艺术表达,而不是表现形似。同时, 受剪纸工艺的限制不宜采取完全写实的手法
5、,只能采用突出表现对象轮廓特征的手法,运用变 形、夸张,以突出表现对象的特征。因此成为剪纸中最常用的表达语言之一。 5.根据语境,仿照划浪线句子,补写一个句子。 后来才知道,曾经许诺了地老天荒的人,有一天会分道扬镳;_,_。缘分 这条河流,从容飘荡,从来就不是你我所能把握的。 二二、选择题(本大题共、选择题(本大题共 5 5 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求的) 6.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在广场的东面,这个坏家伙明目张胆地走动,每闯一次祸,受害的人总有几十个。但是, 在这些错综复杂、苔藓遍地
6、、狭窄的“巷子”里,他的脚步却放慢了。 B.我说完了,她看看我,看看通讯员,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半饷,她转身进 去抱被子了。 C.笔法闲熟,感情真挚。/文章如流水账,缺乏细腻的描写。/融感情于琐碎的细节中,不 作直接抒情,情却自然溢出。 (摘自作文评语) D.杭州至黄山的高铁线经过众多游览圣地,是一条穿梭于山水画廊间的黄金旅游线。 7.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殷红(yn)憎恶(zng)选聘(png)炽热(ch)深恶痛绝(w) B.秩序(ch)哺育(b)山涧(jin)取缔(t)悲天悯人(mn) C.晌午(shng)愤慨(ki)呜咽(y)诘问(ji)忍俊不禁(jn) D
7、.粗拙(zhu)譬如(p)嗥鸣(ho)驿路(y)锲而不舍(q) 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夏季减肥食谱中,有四种食物位于爱美女士们的黑名单,被排除在减肥食物之外,千 万碰不得,否则会让你的努力_! 可下半场的最后 5 分钟内,我们差点将全场的努力_,所以说我们要拿下一 场比赛还是要在 5 分钟之后才能确保,在最后 5 分钟内,对手有 3 次很好的机会,如果我们想 要成为“英东杯”冠军,就要避免这些状况。 这 90 户业主不肯退铺,让大华公司以回购商铺的方式解决大润发购物中心困境的努力 _。 A.毁于一旦功亏一篑前功尽弃 B.前功尽弃功亏一篑毁于一旦 C.功亏一篑前
8、功尽弃毁于一旦 D.前功尽弃毁于一旦功亏一篑 9.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身边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 (删掉“随着”或“使得” ) B.我国每年因吸烟引发疾病的人数大约 100 万左右,控烟立法迫在眉睫。 (把“的人数”删 掉) C.阅读课上,我们讨论并阅读了鲁迅的朝花夕拾 ,感触很多。 (把“讨论”和“阅读” 调换位置) D.能否顺利开展大课间活动,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 (把“能否”删掉) 10.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 “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 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 A.国
9、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 B.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 基本技能提升基本技能提升 三三、阅读理解及分析(本大题共、阅读理解及分析(本大题共 2 2 小题小题, ) (一)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下列各题。(一)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下列各题。 植物奶油少吃为佳 杨昆 人造黄油有着各种好听的名称“植物奶精” 、 “植脂末” 、 “起酥油” 、 “植物奶油” 。其实,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化学名:氢化油。蛋糕、冰淇淋、巧克力、蛋挞这些让人嘴馋的食物大都 含有氢化油。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营
10、养学家发现,军队伤亡主要原因之一在于美国人体内脂肪 太高,容易造成肥胖、血管阻塞、体力下降,无法应付需要大量体力和灵活度的丛林战争。所 以专家们呼吁人民减少食用动物油脂,改吃植物油。但是植物油有不易保存的问题,因此美国 人又将植物油打入氢气制成氢化植物奶油,这就是含有“反式脂肪”的氢化油。 进行氢化处理的植物油可变为固态或半固态油脂,这种氢化植物油价格便宜,可以在较 高温度下进行食品煎炸、烘烤和烹饪,食品的外观和口感都能得到显著改善,还能进行较长时 间的保存。比如花生酱,如果使用氢化油制作,就不会出现油、酱分离的现象,而且有助于保 存。糕点如果使用植物奶油制作,不仅容易给糕点造型,还能改善口感
11、,延长货架期。很快氢 化油遍及全球,大量使用在食物烹调上。 近年来,科学家们研究发现,氢化油对人的健康有着很大的危害。国外研究证实,经常 摄入占总热量 5%的氢化油, 即每天 1015 克 (相当于 100 克奶油蛋糕或 50 克桃酥或 40 克起酥) , 就会对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速食店用来炸薯条、炸鸡肉的油几乎都是氢化油。氢化油里面含 有 83%的反式脂肪。一般的脂肪进入身体,7 天就代谢了,反式脂肪在身体里需要 51 天才可以 代谢,这就是为什么洋快餐会造成肥胖的原因。 氢化油是在本来有益人脑人体的不饱和食用油中,用人工灌入了氢气,使原油的分子构 造扭曲成一种跨脂。人脑若用跨脂来制造神经
12、元的细胞膜,所得到的是一种劣质膜,比正常的 神经元细胞膜粗糙僵硬,养料要进入脑细胞,废物要排出脑细胞都因劣质膜受障碍,脑功能就 会逐渐退步。因此会影响婴幼儿和青少年正常的生长发育,并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产生不 良影响。而且氢化油难以被身体分解,也很难被代谢出去,最后只能留在体内,囤积在细胞或 血管壁上,增加血液黏稠度和凝聚力,促进血栓形成。另外氢化油还会促进动脉硬化、增加 II 型糖尿病和乳腺癌的发病率。 由于氢化油食品无法由外观判别,凡标示上注有“氢化植物油、部分氢化油、植物奶油、 起酥油”等字样,或是英文为“Hydrogenated” ,一定要提高警觉,那意味着食品中含有反式脂 肪。专家
13、建议,市民在超市选购食物时,尽量避免购买食物标签中标有:氢化植物油、人造黄 (奶)油、人造植物黄(奶)油、人造脂肪、氢化油、起酥油等字样的食物。 1.概括说一说为什么氢化油被发明后很快就“遍及全球,大量使用在食物烹调上” 。 2.选文第段划线语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段加点词语“可能”能否去掉?为什么?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人造黄油的化学名是氢化油。 B.青少年长期食用含氢化油的食物会影响身体发育。 C.一个人只要摄入了占身体总热量 5的氢化油就会影响到身体健康。 D.专家建议,在选购食物时,应尽量避免购买食品标签中标有氢化油(或与氢化油同等
14、成 分的物质)的食物。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水葬 蹇先艾 “老子算是背了万年时,偷周德高家没有偷到,偏偏遭你们逮住了,真气死人! ”这是一种 嘶哑粗鲁的嗓音,在沉闷的空气中震荡,是从骆毛的喉头里迸出来的。他的摇动的身体支撑着 一张像成天在煤窑爬进爬出的苦工一样的脸孔,瘦筋筋地没有肉,几根骨架子包着一层皮。头 发虽然零乱,却缠着青布套头;套头下面,那一对黄色的眼睛睁得很大,放出愤怒的光。看他 的年纪不过三十岁的光景。他的两手被背剪着,脚下穿了一双破草鞋,沾满了黄泥巴。旁边有 几个斜眉吊眼的汉子气势汹汹地将他把持住,沿着又密又深的松林往前走。
15、这一行人都是奔小沙河去的。他们押着骆毛去水葬,因为他在梧桐村不守本分,做了贼。 绅粮周德高退了他的佃,是完全应该的,放佃、退佃,人家完全有自由,他却不应该报复 去偷周家的东西。哪个敢去惹一脸横肉的那个大绅粮呢!他是曹营长的舅爷,连区长、保长一 向都要看他的脸色行事。 骆毛的后面络绎地拖着一大群男女,各式各样的人都有,五花八门的服装,高高低低的身 材,老少不同的年纪。有好些都是村中的闲人和富户,他们完全为看热闹而来。穿着比较整齐 的有钱人家的孩子们,薄片的嘴唇笑得合不拢来,两只手比着种种滑稽的姿势,他们拖着鞋子 踢踢踏踏地跑,鞋带有时被人踩住了,走不上前去的时候,他们就尖起嗓子破口大骂,汗粒在
16、他们头上像雨珠一般地滴下来。 姑娘搀着母亲,奶奶牵着小孙女,媳妇背着娃娃,站在路旁,有的抬起头,叹息着;有的 皱起眉毛;有的露着苦脸,口都不敢开。有些老太婆们呢呢喃喃地念起佛来了。中间有几位年 老的庄稼汉大踏步地紧跟着行列走。跼蹐不安的群众,完全不管汗的味道,总是在肉阵中前前 后后地挤进挤出,你撞着我的肩膀,我踩着你的脚跟,连一分钟也没有安静过。这时,骆毛的 声音,蓦地高朗了许多,像铜锣般响着: “嘿!看你们祖宗的热闹!周德高狗仗人势,叫老子吃水!他也会有遭殃的一天!他一样 不会得好死的! ” 骆毛跨着很大的步子,摇摇晃晃地往前走,他仿佛在捉弄那几条汉子。看看已经快离开了 这个村落,后面的人群
17、紧紧地跟上来,七嘴八舌并没有停止。骆毛好像听见一长串刺耳的笑声, 他一肚子的不高兴,用力地把头扭回来,向那些幸灾乐祸的人们喊道: “跟着你们的祖宗走哪儿 去?你们难道也要陪着老子进水晶宫吗?我晓得你们是来看热闹的,你们给周德高带个信去, 就说我在鬼门关前等候他。 ” 那个脸色褐黑的家丁使劲给他背上一拳: “走呀,孙子! ”骆毛不服地反踢了他们一脚:但 是背上已经接着重重地挨了几拳,连躲闪都躲闪不开。 离开村庄已有半里的光景。骆毛不走了,在一座坟台边休息下来。群众都挤拢来,围成了 一个圈子。骆毛依傍着那一块字迹模糊的残碑坐着。 “老子今年三十一! ”他向四面看看,似乎在寻找熟人,提高嗓音说, “
18、再过几十年,我不 又是一条好汉吗?” 有个叫王七的农民,拐着脚走到坟前来,用手揉着眼睛,向骆毛低声说: “骆大哥!你放心 去吧!逢年过节我会来给你烧纸钱的。你身后有什么办不了的事情,我来帮你办。哪个叫你没 有钱,又没有势呢! ” 高个子家丁跑过来,把王七推了几尺远,吼叫着说: “滚你的三十三,哪个稀罕你来讨好卖 乖?” “七老弟,各人好好生生地下力去吧! ”骆毛冷笑了一声说, “好汉做事好汉当,我不会拖 累旁人的,我的妈来了没有?” 骆毛心里忽然难过起来,站起身来往前走,眼光却东张西望地在人丛中寻找。人群又被他 拖着,像带子似的回环在山道上了。一路上他都在咆哮着,像一只被捆得太紧了的老虎一样。
19、 走了一段山路以后,刚才王七那几句话,叫他不由得想起他的母亲,他觉得心头有点发软, 不怕死的心情,登时冷了一半:他心里被踌躇和忧虑占据着: “我死了以后,我的妈怎么办呢? 她老人家这阵在什么地方呢?” 在小沙河上,那几个虎狼似的家丁搬了一块大石头捆在骆毛身上,从桥头往下一推,他狠 心地把眼睛一闭,就沉落下去了,大家喧嚷起来。 天空依旧恢复了沉闷的铅色,梧桐村显得格外的冷落。金黄色的稻田被风吹着,掀起了很 自然的波浪。一阵鸟噪从掩映着关帝庙那一派清幽的竹林中传来。层层叠叠的山岭逶迤着,遥 遥与天海相接。村后远远的一间茅草房,孤独地立在半山坡上。竹笆门拉开后,一个老妇人拄 着拐杖走出来。她微微地喘
20、着气,一手牢牢地把住门边,摩挲着老眼,不转睛地向着远处凝望, 好似在等待着什么。看她站立在那里的样子,显然身体非常衰弱,脸上堆满了皱纹,露出很高 的颧骨;瘦削的耳朵上还垂着一对小小的耳环。她的背有点驼,斑白的头发,荒草般纷披在前 额。她穿着一件补丁重重的衣服,从袖子里伸出来的那只手,颜色青灰,骨头血管都露在外面。 她倚着门枋,身子连动也不动一下,嘴唇却不住地颤抖。后来她把拐杖靠在一边,索性在 门槛上坐下来了。她深深地蹙着眉头道: “毛儿出去一天一夜,为什么都不回来呢?”说着,又 抬起头来望了一望。 直到坡脚朱家吃过了晚饭,窗外吹过一阵风,天气渐渐凉起来,外面冷清清地只有点点的 星光在黝黑的天空
21、中闪烁的时候,朱三的媳妇跑到那个老太婆家门口,只见她还坐在门槛上, 口里吐着微弱得听不清的声音,仿佛是说: “毛儿,怎么你还不回来?” (选自蹇先艾蹇先艾短篇小说选 ,有删节) 1.作者是如何交代骆毛被处“水葬”的缘由的? 2.文中画横线部分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3.简析骆毛这一人物形象。 4.这篇小说的悲剧性具体表现在哪里?请从骆毛、村民、母亲三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四四、古诗文阅读及赏析(本大题共、古诗文阅读及赏析(本大题共 3 3 小题)小题)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读老杜诗集 (宋)王令 气吞风雅妙无伦,碌碌当年不见珍。 自是古贤因
22、发愤,非关诗道可穷人。 镌鑱物象三千首,照耀乾坤四百春。 寂寞有名身后事,惟余孤冢耒江滨。 注释:镌鑱:雕刻。耒江:位于今湖南境内,大历五年(公元 770 年)杜甫行至耒阳, 死于舟中葬于耒江边。 1.“老杜”指_(人名) ,他被誉为“诗圣” ,他的诗被称为“_” 。 2.作者认为老杜“寂寞有名身后事” ,你对此有何看法? 3.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中说: “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而王令则评 论“自是古贤因发愤,非关诗道可穷人” 。请联系读过的杜诗,谈谈你的理解。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
23、,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日: “何用此为?”将欲更 弃之。元对日: “有生之数,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 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 ”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 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 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乙)李家洼佃户董某父死,遗一牛,老且跛,将鬻于屠肆。牛逸,至其父墓前,伏地 僵卧,牵挽鞭捶皆不起。村人闻是事,络绎来视。忽邻叟刘某愤然至,以杖击牛日: “其父堕河, 何预于汝?使随波漂流,充鱼鳖食,岂不大善!汝无故多事,引之使出,多活十余年,致其奉养, 病
24、医药,死棺敛。且留此一坟,岁需祭扫,为董氏子孙无穷累。汝罪大矣!就死汝分,牟牟者 何为?”盖其父尝堕深水中,牛随之跃入,牵其尾得出也。董初不知此事,闻之大惭,自批其颊 曰: “我乃非人!”急引归。数月后,病死,泣而埋之。 注释:鬻(y) :卖。 牟牟:通“哞哞” ,牛叫声。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元怪 之(责备) B.速延 医治之(邀请) C.遗 一牛,老且跛(留下) D.引 之使出(牵,拉)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叔父感其言,遂许焉。 (2)岁需祭扫,为董氏子孙无穷累。 3.人与动物亦可心灵相通。请结合两文内容,简要分析两篇文章共有的思想意义
25、。 综合能力拓展综合能力拓展 五、根据五、根据 选读所学,结合下面材料,完成问题。选读所学,结合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樊迟问仁,子曰: “爱人。 ” ( 论语颜渊 )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 子曰:“有恶,恶称人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 恶果敢而窒者。 ” ( 论语阳货 ) 子曰: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 ( 论语里仁 ) 1.(1)第一则材料中,孔子教育弟子要爱人:在“颜渊,季路侍”章中,孔子表达了自己 “爱人”的志向,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_ _ (2)第二则材料中,孔子说憎恶四种人,另举一个孔子“恶人”的例子。 _ _ 2.有观点认为,第三则材料中的“能好人,能恶人
26、” ,就是“能够使人有好名,能够使人有 恶名” 。试举例分析。 20212021 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初高衔接适应性练习题(五)答案解析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初高衔接适应性练习题(五)答案解析 一、1.(1)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蜡炬成灰泪始干。 (3)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3)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5)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6)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1)先帝 (2)略 (3) “恢复汉室,一统霸业”或“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 “兴复汉室”
27、、 “霸业可成” 、 “汉 室可兴”等。 (4)天下计此臣可以报先帝而忠于陛下之职分也。 (5)典故:火烧新野;借东风;空城计;失街亭;气周瑜 成语:三顾茅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名言警句: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任写三个) 3.(1)应该用“; ”号 (2)错别字是“决” ,应改为“绝” 。 (3) “比照”改为“依照” 4.把他们对生活的感悟重在表现神似夸张和变形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找准话题。在文段所提 供的语境中,陈述主体、陈述内容、叙述角度应保持一致,而不能混杂。其次考虑语境的和谐。 一
28、个文段所描述的画面、环境、情调、氛围、风格应和谐统一,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意蕴同其 中的物象、景致应契合,才能感染读者。再次注意逻辑事理。在语言表达中,应该注意上下文、 前后文之间的对应和呼应,若前面说到一种情况,后面就须与之照应统一,不能顾此失彼,自 相矛盾。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5.曾经说好了永不相见的人;有一天会不期而遇。 【解析】此类题目要根据语句的内容和意境来把握,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来组织答案,要 仿照前面的语句的句式和修辞来写。 二、选择题 6.A 7.A 8.D 【解析】第一,逐字解释熟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
29、意不能望文生义; 第二,体会熟语的感情色彩;第三,要注意熟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尽可能找出句 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一般是选择正确的一项, 但也得注意是不是选择不正确的 一 项。总之,要正确理解熟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 合与搭配情况,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熟语越要注意陷阱。特别陌生的熟语往往是对的。同时 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9.B 【解析】B.原句“大约”和“左右”重复使用,去掉其中的一个。故选 B。 10.C 三、 (一)1.因为氢化油价格便宜、易于保存,还能改善食物的外
30、观和口感。 2.作比较、列数字 把脂肪与反式脂肪在人体内代谢所需要的时间进行对比,突出说明反式 脂肪在人体内代谢所需时间之长。 3.不能去掉。 “可能”表明不确定,对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不是一定的。若去 掉则改变了句子的原意,不能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4.C (二)1.采用先声夺人的叙述方式,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刻画了一个贫穷潦倒、被 人算计的农民形象。通过对比手法,呈现了剥削与被剥削的两个阶层水火不容的矛盾冲突。 文章将骆毛的外貌和语言与周德高的外貌特点、身份地位进行比较,表现出了不可调和的阶级 斗争。 2.画线句通过“沉闷的铅色天空” 、 “冷落的梧桐村” 、 “孤
31、独的一间茅草房”等意象,营 造了一个凄清、肃杀、冷寂的氛围。在情节上,由骆毛对老母的惦念过渡到母亲的出场,丰 富了文章内容。“鸟噪”以及幽深的竹林里的“关帝庙” ,暗示了天理和正义被抹杀,罪恶与 血腥还在猖獗。 3.穷困潦倒、一贫如洗;嫉恶如仇、敢于反抗;心地善良、懂得孝顺。 4.骆毛的悲剧是“阿 Q 式”的悲剧。他虽然嫉恶如仇、敢于反抗,但反抗的方式就是偷 一点雇主家的东西,嘴上骂两句。其悲剧根源是农民的阶级局限性,没文化,没有意识到受压 迫的根源:只靠单枪匹马是不可能改变自己命运的。 村民们,是一群麻木不仁的好事者,他们同样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对象。但是,面对同 处在同一个阶层的人遭受算计,
32、他们没有帮助、援助,而是愚昧地跟着看闹热,是典型地“看 客” 。 骆母:风烛残年、怜爱儿子,是一个可怜的女性。她不知道儿子在干什么,只是一味的 担心和牵挂。她身上有着旧社会下层妇女的特点:贫穷、可怜、善良、衰弱和软弱。 【解析】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分析与概括能力。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 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 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然后结合题干的具体要求作答。 具体而言,本题要求分析作者是如何交代骆毛被处“水葬”的缘由的,换句话说骆毛被处 “水葬”的缘由是什么?作者是用什么方式呈现给读者的?首先从原文可知:骆毛被
33、退佃后, 一气之下,便去偷一脸横肉的那个大绅粮周德高家的东西,结果什么也没有偷到,反被周 家的家丁逮住了。作者一开头,采用先声夺人的方式 “老子算是背了万年时,偷周德高家没有 偷到,偏偏遭你们逮住了,真气死人! ”把读者的注意力深深地吸住,并刻画了一个贫穷潦倒、 被人算计的农民形象,他嗓音嘶哑而粗鲁,一张像成天在煤窑爬进爬出的苦工一样的脸孔,瘦 筋筋地没有肉,几根骨架子包着一层皮。头发虽然零乱,却缠着青布套头;套头下面,那一对 黄色的眼睛睁得很大,放出愤怒的光。这个生活在底层的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发出来自己愤 怒的呐喊。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景物描写作用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回顾小说
34、中环境描 写的作用有哪些,然后结合环境的特点以及环境描写所在的位置来分析作用。 景物描写的作用一般如下: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节令和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 映衬人物心情,烘托人物性格、心理;推动或预示故事情节发展;暗示或象征社会环境、 人物命运,衬托主题。答题时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来分要点回答。一般的答题模式为:具 体描写了景色,交代了(时间、地点、环境) ;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 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揭示人物心境,体现人物性格,烘托人物思想感 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分析小说中的社会环境描写,要与中心联系起来,要和人物个性、命运联系起来,要与故 事的背景和情感基调
35、联系起来,要思路开阔,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通过对文章画线句的理解和 分析,品味环境描写这种艺术手法的作用。分析画线句的含义,要密切联系上下文,吃透内涵; 或者根据其句式特点、修辞手法等去揣摩作者的表达意图。分析句子一定要紧扣文中相关语段 分析,进行整体把握。本题要求回答文中画横线部分的环境描写的作用。我们思考的角度应着 力于小说三要素的综合分析,即这个环境描写渲染了怎样的氛围,凸显了人物怎样的身世、心 理;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对情节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对主题揭示有什么作用等等。用简 洁文字概括为:通过“沉闷的铅色天空” 、 “冷落的梧桐村” 、 “孤独的一间茅草房”等意象,营 造了一个凄清、肃
36、杀、冷寂的氛围。在情节上,由骆毛对老母的惦念过渡到母亲的出场,丰富 了文章内容。而“鸟噪”以及幽深的竹林里的“关帝庙” ,暗示了天理和正义被抹杀,罪恶与血 腥还在猖獗。 3.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和归纳的能力。这是一道考核分析文中的人物形 象特征的题目,要求回答小说中的骆毛有哪些形象特征,答题时先梳理文中的情节,然后通过 情节概括人物形象特征,答题先概括,再分析,从他的外貌特点以及家庭的状况可得知,骆毛 是一个生活贫困,不守本分,不得已干上了偷鸡摸狗的勾当是一个不光彩的小偷形象;分析时 可根据文中的“沉溺于来世再变好汉的梦中,又在口头上占着边上人的便宜” “反抗着成规 旧俗,竭力的
37、嘶喊与咒骂,有男人的血性和不屈的灵魂” “当他被投入水中的那一刹那,它却又 想起了无人侍奉的老母”等情节概括其“坚强、不怕死,能自我安慰” “具有反抗精神” “挂念 母亲”等性格特征。此外,还可运用形容词或四字短语去归纳。从他的外貌特点以及家庭的状 况,可概括出:穷困潦倒、一贫如洗;从他对家丁及周德高的怒斥以及行为反抗来看,可概括 为:嫉恶如仇、富有斗争精神。从他对母亲的牵挂和担忧来看,这是一个心地善良、懂得孝顺 的儿子。答题时首先用一句话总括形象特征,一般为什么时代、具有什么特征、什么阶层的形 象。分点答出性格特征,后面列出文中的依据。注意答主要的形象特征,各项之间不要包含。 4.本题考查学
38、生对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和理解和探究能力。此题考查学生个性化阅读文本、 提出自己见解的基本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的探究题,解答此题,要首先明确自己的看法,然 后根据自己的观点,结合着文本的具体内容,联系现实生活,阐述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只要能 言之有理即可。探究的题目,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 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针对文章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实际是对文章的内容的提炼的过程,答 题方式是观点+原文例证。 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 然后结合文章和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 了。
39、此题属于向内挖掘类,答题注意观点原文例证的方式。 具体而言,做这种题首先要整体阅读全文,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立场等;然后, 结合题干的具体要求作答。本题要求从“骆毛、村民、母亲三个角度”探究小说的悲剧性。从 骆毛来看,虽然嫉恶如仇、敢于反抗,但反抗的方式就是偷一点雇主家的东西,嘴巴上大骂周 家,手脚做一点反抗,但因为自己的单纯,却反遭算计,被活活水葬。其悲剧的根源还是小农 经济的束缚和农民的阶级局限性,没文化,只靠单枪匹马是不可能改变自己被欺压的命运的。 他的悲剧是阿 Q 式的悲剧;从“姑娘搀着母亲,奶奶牵着小孙女,媳妇背着娃娃,站在路旁, 有的抬起头,叹息着;有的皱起眉毛;有的露着苦脸
40、,口都不敢开。有些老太婆们呢呢喃喃地 念起佛来了。中间有几位年老的庄稼汉大踏步地紧跟着行列走。跼蹐不安的群众,完全不管汗 的味道,总是在肉阵中前前后后地挤进挤出,你撞着我的肩膀,我踩着你的脚跟,连一分钟也 没有安静过”等看出村民们,都是一些好事者,是麻木不仁的看客,他们同样是“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的对象。而骆母,风烛残年,怜爱儿子。她不知道儿子在干什么,只是一味的担心 和牵挂。她身上有着旧社会下层女性的特点:贫穷、可怜、善良、衰弱和软弱。 四、 (一)1. 杜甫;诗史 2.作者感叹杜甫虽然大名辉耀后世,诗篇流传千古,但是这“千秋万岁名”毕竟是“寂寞 身后事” ,寄托了作者对杜甫的崇高评价和深
41、厚同情,包含作者对不平的社会环境的愤懑。 3.欧阳修的意思是说,历史上的很多处于因顿境况的诗人,常常能写出好的诗歌作品。而 王令则认为杜甫的诗不是“穷者而后工” ,更不能说是“诗道可穷人” 。我认为,杜甫在世,遭 遇坎坷,生活艰难,更主要的是他推己及人,关心人民的疾苦、国家的安危,他的“三吏” 、 “三 别”正是如此,忧国忧民溢于诗外,这就使他的诗作有着广泛的社会根基,引发了广大读者的 共鸣。 【解析】1.本题考查考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审清题干要求,然后 根据知识储备,诗歌内容,得出答案。本题中, “老杜”指杜甫,他被誉为“诗圣” ,他的诗被 称为诗史。 2.本题考查对诗句
42、内容的把握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解读此类题目,要结合全诗内容,来 分析把握诗人的情感,并结合诗词内容来进行个性化解读。本题中,诗的开头作者赞叹杜诗的 成就,是继承了诗经以来的优良传统,达到精妙绝伦的程度。诗的第二句道出了诗人生前 虽有绝代才华,却被当世人视为平庸无能。第三四两句,进一步表明杜甫诗歌和古代圣贤一样 是因发愤而作。第五句概括杜诗所牵涉的内容极为广阔,第六句指杜诗四百年来引起后世的崇 拜和共鸣,的确是王令发自内心的崇敬的声音。结尾两句,是王令对于杜甫的悼念和感叹。作 者感叹杜甫虽然大名辉耀后世,诗篇流传千古,但是毕竟身后萧条。寄托了作者对杜甫的崇高 评价和深厚同情,包含作者对不平的社会
43、环境的愤懑。 3.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探究和个性化解读能力。解读此类题目,首先审清题干要 求,然后根据诗歌内容和自己的知识储备,结合诗歌内容展开探究和个性化解读。本题中,欧 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中说: “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 欧阳修的意思是说, 历史上的很多处于因顿境况的诗人,常常能写出好的诗歌作品。而王令则评论“自是古贤因发 愤,非关诗道可穷人” ,可知王令则认为杜甫的诗不是“穷者而后工” ,更不能说是“诗道可穷 人” 。我也同意这种说法。历史上有不少英雄豪杰,他们在没有乘时而起以前,极度穷困,如韩 信乞食淮阴,伍员吹箫吴市,他们都不是诗人,也一样的穷困,可见“诗道可穷
44、人”不是确论。 有些诗人如曹植、谢灵运、谢朓等人,诗也写得很好,却不因“穷而后工” 。足见“穷而后工” 之说,至多也只能有部分的道理;尽管工诗者以穷人为多, “诗道可以穷人”的说法,我也是极 不赞成的。我认为,杜甫在世,遭遇坎坷,生活艰难,更主要的是他推己及人,关心人民的疾 苦、国家的安危,他的“三吏” 、 “三别”正是如此,忧国忧民溢于诗外,这就使他的诗作有着 广泛的社会根基,引发了广大读者的共鸣。 (二)1.A 2.(1)叔父被他的话感动,就同意(收养)了。 (2) (这坟墓)每年都要祭扫,给董家子孙带来无穷的麻烦。 3.第一篇写张元和其叔父收养弃犬,当叔父被蛇咬时,犬奔家告知,使叔父获救
45、;第 二篇写董某得知老牛曾救过其溺水之父,因而善待老牛; 两文无论是写人还是写动物,都表现其注重情义、知恩图报的思想。 【解析】1.考查对实词的理解。A 错,张元怪之 (以为怪) 。 2.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 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 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 “感” “许” “岁” “穷累”是此题中的关 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归纳概括。疏通两文文字,了解内容,概括情节内容判断故事的寓意, 从“报恩”这个意义上来概括即可。甲文“张元见
46、之,即收而养之。 ” “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 得行。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弃犬救了叔父。乙文“急引归。数月后,病死,泣而埋之。 ” 董某得知老牛曾救过其溺水之父,因而善待老牛。两文无论是犬还是牛都体现出了注重情义、 知恩图报。 五、1.(1)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2)如:乡原,德之贼也,巧言令色,鲜矣仁。 2.仁者评定某人品质的好与坏,都可以被普遍认同,这样的评判具有道德权威性,会成为 历史的定论。如:孔子对管仲的评价,一方面批评位生活奢侈,行为越礼,否定他“知礼” ;一 方面又肯定管仲“一匡天下”的贡献,评定他是“仁者” 。又如:孔子称赞伯夷、叔齐“求仁得 仁” ,为“古之贤人” ;批评季氏僭越礼制,开启了祸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