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登鹳雀楼教学设计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登鹳雀楼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 8 课古诗二首中 的第一首古诗。 本单元围绕 “家乡” 这个主题来编排, 以表现祖国的辽阔和美丽。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的前两句写景,是 登楼所见。前一句是眼见之景,诗人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依着连绵起 伏的群山渐渐落下去;后一句由实及虚,抒写目送黄河远去,想象黄河入海的开 阔意境。诗人融情于景,为后两句析事明理铺垫。诗的后两句写登楼所思。作者 由景生情, 抒发了他高瞻远瞩、 积极向上的情怀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 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2、。诗虽短小,但内容却很丰富。整首诗 气势恢弘,意境高远,读起来朗朗上口。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自主识字能力。因此,对于 该诗中生字的学习,主要采用自主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主识字,并通过反复诵读 古诗,让学生巩固识字。学生在一年级已经接触过古诗,对于古诗的节奏已有了 初步的了解。但是学生对于诗句意思的理解有一定难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给学生搭建扶手,结合插图和相关景色图片,帮助孩子理解诗意,想象画面,用 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认识“楼、依”等 6 个生字,会写“楼、依”等 5 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登鹳
3、雀楼 。 3.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壮丽。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认识“楼、依”等 6 个生字,会写“楼、依”等 5 个字;想象画面,背诵古 诗。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朗读法、吟唱法 教学媒体: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背景音乐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坐得真精神!老师送给大家一份礼物,看(教师画“楼”的简笔 画)这是什么?(楼) 2.出示 “楼” 字。 (1) 用什么方法记住 “楼” 这个字? (2) 指导书写“楼” 字。 3.老师今
4、天给大家带来了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的“鹳雀楼” (出示鹳雀 楼图片) 。请学生介绍为什么叫“鹳雀楼” 。 4.教师小结:鹳雀楼在刚建成时并不出名,后来因为唐代著名的诗人王之 涣登上这座楼,写下了流传千古的登鹳雀楼而闻名。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首 诗。 5.学生齐读诗题,注意停顿位置登/鹳雀楼 。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 学生自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多读几遍。 2. 出示要求认读的生字。指名读、齐读。 3. 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4. 学生交流展示识字的方法。相机指导“依、尽、欲”的意思。 5. 去掉拼音,你还认识这些字吗?开小火车读 6. 把字宝宝放进古诗中,你还认识吗?(
5、出示古诗)齐读。 三、再读古诗,读出节奏 1. 播放示范朗读,学生注意倾听,注意停顿位置。 2. 指名读,注意停顿。 3. 出示标有停顿符号的古诗,齐读。 4. 同学们读得真有节奏感呀!让我们打着节拍再来读一读把! 四、理解诗意,读出韵味 (一)学习一、二两句 1. 古诗不仅有节奏感强,还有画面藏在其中呢!请同学们再读古诗,看看 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什么景色?用圆圈圈出来。 2.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简笔画“白日、山、黄河” 。 3. 这些景物藏在哪两句诗中?(学生回答)出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 流” ,齐 读。 4. 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教师评价。 5. 想象
6、一下: (出示夕阳西下图)傍晚时分,太阳依靠着青山慢慢地沉下去,这是多么 美丽的夕阳西下图啊,让我们读 女:白日依山尽 男:依山尽 (出示黄河奔涌的动态图)黄河的水滔滔不绝地流入大海,多么壮观啊! 读 男:黄河入海流 女:入海流 6. 演读一、二两句。学生跟老师边做动作边读这两句诗。 (二)学习三、四两句 1.过渡:诗人站在鹳雀楼看到了夕阳依山而下,黄河流入大海的美景。 如果你就是王之涣,想看的更远、更美的风景,你会怎么做? 2. 学生回答,引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3.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两句话的意思。引导学生明白“只有站得高,才能 看得远”的道理。 4. 结合实际生活,进一步理解
7、这两句诗的意思。 看风景要登高才能望远,生活中也需要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引读三、四两句: 当我们想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时候, 可以用_来激励自己; 当我们遇到困难想要放弃的时候, 可以用_来鼓励自己。 5.教师小结:正是因为这两句诗饱含深意,让它们成为了千古名句,让我 们再来读一读这一千古名句吧! 女: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男:更上一层楼 合:更上一层楼 (三)小结、吟唱、背诵 1.诗 人 站 在 鹳 雀 楼 上 看 到 了 _ , 想 到 了 _(用古诗中的句子来回答) 2.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如此美景,又为我们写出了富有哲理的诗 句,使它成为千古绝唱。让我们来唱一唱吧! (1)播放吟唱音乐,
8、学生跟着边吟唱,边做动作 (2)播放纯音乐,学生独立吟唱、做动作。 (3)背诵全诗。 五、指导书写 1.学生观察本课要写的剩余生字。注意结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 重点指导: “层” 。 (1) “层” ,半包围结构,第三笔撇写的时候要舒展开。下面的“云” 的第一笔横要压在横中线上,第二笔横要写得长一些,超出尸字头。 (2)教师范写。 (3)学生描红、书空。 3.学生书空其余的几个字,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评价,修改。 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结合板书)这节课我们跟随诗人王之涣感受了夕阳依山而下、黄河 流入大海的美丽与壮阔,懂得了只有_(站得高)才能_(看得远) 的道理。让我们再来去背这首千古绝唱登鹳雀楼 。 2. 王之涣还写下了不少古诗呢,课下找来读一读。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 站得高站得高 看得远看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