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望教学设计春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在掌握相应的生字生词的基础上,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把握诗歌整体含义 过程与方法 将朗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感受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令人遐想,春天是播种的季节,给人希望,可又 有谁想过,战火纷飞的春天是一幅怎样的情境,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穿越历史的 隧道,体会
2、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给我们带来的独特感受 二、背景介绍 略 三、诗歌解读 1、播放配乐朗读春望。 2、诗人在长安的街头看到的是什么景象呢?看到了这样的景象有什么样的 感受明确:山河、草木、花、鸟。 “国破山河在”繁华的长安城被叛军烧杀抢掠之后破败不堪。虽然山河还在,但 是国都长安城已经被叛军给占领了。 3、眼前的景象是一片凄凉,破败不堪。破败到什么程度呢? 明确:“深”指茂盛,“草木深”可以解释成杂草丛生,草木茂盛。 和平年代繁华的国都应该是城内人来人往,非常繁荣。而今,放眼望去长安街上 空无一人,满目凄凉,杂草丛生。 教师指导朗读:语调要低沉一些,速度要慢一点。 (生声情并茂地朗读) 4、
3、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什么意思呢? 明确:为这样的时局而感伤得见花落泪,听到鸟的声音,诗人都感到心惊肉跳, 心惊胆战。在这样动荡的年代,鸟语花香是最美好的东西,但在诗人的眼中却是 触目惊心啊。此时诗人对花落泪,落的是伤感之泪,痛苦之泪,愤怒之泪。 5、师:在这样“恨别鸟惊心”的年代,诗人认为什么最珍贵? 明确:“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这样战乱的动荡当中,如果能得到一封 家人报平安的书信,那抵得上万两黄金啊。 6、诗人盼啊盼,他多么希望战乱早日平复,他多么希望能够得到一封报平 安的家书啊。他盼望到了什么程度呢? 明确:诗人盼望一封报平安的家书,盼得忧愁地搔头,头发越搔越短。
4、 这首诗写诗人在春天的长安街头看到的景象, 写了他的所望、 所感、 所思、 所忧, 充分地表达了作者面对山河破碎国度沦陷而产生的忧国思家的思想感情。 7、朗读指导 四、拓展延伸 诗人为国家的命运担忧,为亲人的平安担忧,他朝也盼,晚也盼,7 年之后, 杜甫逃离了长安城,住在四川。有一天,突然听到了一个惊天的喜讯,叛军被消 灭了,叛军的老巢被收复了,听到这样的消息,他挥笔写下了闻官军收河南河 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 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这首诗当中有一个诗眼,有一个字表达了诗人听到这个喜讯之后的情感,哪 一个字? “喜”,喜到发狂。 2、听到这个喜讯,诗人表现得怎么样? 明确:作者流泪了,流的是高兴的泪、激动的泪、兴奋的泪。 3 师:这两首诗一首忧愁到了极点;另一首诗,诗人喜悦到了极点。他是把自己 个人的命运和祖国、人民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请同学们带着感情朗读这两 首诗。 五:作业布置 完成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