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4、古诗三首、古诗三首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重点理解诗句中“尽,擎,残”的意思。了解诗句的含义。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和背诵古诗。 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诗中描绘的 浓浓秋色,感受诗歌美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欣赏意境”的训练和通过词义理解到理解全句、全篇,来帮助学生领悟、感受 全文。 3、情感与价值目标 通过理解与朗读去感受浓浓的秋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通过学习课文,唤起学生面对生活要乐观向上,不泄气,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 4、教学重、难点: 通过“欣赏意境”的训练
2、和利用画面再现,从词义理解到理解全句、全篇,来帮助学生 领悟、感受全文。 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 秋色,感受诗歌美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 课前准备:夏季荷花盛开、深秋荷叶衰败干枯、残菊等图片。 教学过程: 一、一、简介简介诗人,诗人,理解诗题理解诗题 1、同学们,我们来一个实话实说好吗?一年四个季节里,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2、今天我们来学习第 4 课古诗三首 ,这三首古诗都是描写秋天景色的。我们先来学习 赠刘景文 (指导书写“赠” “刘” , “赠”字左窄右宽, “曾”上大下小。 “刘”字左边的 “文” ,捺变成点。 ) 3、介绍诗人: (1)
3、说说你对苏轼的了解。 (2)补充资料: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与父亲苏洵,弟弟苏澈 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有个好朋友叫刘景文,有一次,苏轼特地写了一首诗送给他, 这首诗的题目是赠刘景文。赠的意思是送给。 二、初二、初读诗文,读通读顺读诗文,读通读顺 出示自学导航:自由读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1自由读古诗,读通顺,读流利。 2指名读诗,正音,引出生字教学:菊残君橙橘(注意强调菊残君橙橘)再次指名读。 3、读得不错,如果再注意读出停顿就更好了。 指导读:出示: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设计意图
4、设计意图: “三分文章七分读三分文章七分读” ,读,是诗歌教学之魂。初读读,是诗歌教学之魂。初读诗诗文时,给学生设置一个训文时,给学生设置一个训 练坡度:读准,字正腔圆;读流畅,表现韵律。练坡度:读准,字正腔圆;读流畅,表现韵律。 三、品读诗句,领悟诗情三、品读诗句,领悟诗情 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会读诗的同学能把诗读出一幅画来。请同学们边读边想,对照 插图,看看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请拿起笔来圈一圈。圈完后和同桌说说你仿佛看到了怎 样的画面? 2、交流圈画的词语,结合词语理解诗意。 (1)看看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荷尽无叶 残菊傲霜橙 黄橘绿 (2)荷尽已无擎雨盖是
5、一幅怎样的画面? 荷尽荷尽 1出示: “夏季荷花盛开”图, “深秋荷叶衰败干枯”图,这两幅图哪一幅跟“荷尽已无擎 雨盖”相吻合?(理解“尽、擎雨盖”) “荷尽”是什么意思?就是荷花谢了。引导一 个“擎”字。怎么样的动作可以说是擎?用手比划比划。 2你能说说“荷尽已无擎雨盖”的意思吗? 小结:我们可以借助图片 借助注释 想象画面来的理解诗意。 3 3荷花凋谢了,连那荷叶也枯萎了,再也不能擎雨了,你能读出这种可惜吗?(个别读 女生读齐读。 ) 菊残、傲霜枝菊残、傲霜枝 1刚才我们通过借助图片 借助注释 想象画面来的理解“荷尽已无擎雨盖” 。那“残菊犹 有傲霜枝”又是什么意思?指名说 2出示“残菊”
6、图片,学生说图意,理解“菊残” “傲霜枝。 3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菊残犹有傲霜枝的意思吗? 4冷的时候我们都会缩成一团,秋风中菊枝仍精神抖擞地挺立着,你想对它说什么? 5让我们来赞美这傲霜枝的菊花吧!指名读,齐读。 橙黄橘绿橙黄橘绿 1秋风中菊花的枝仍精神抖擞地挺立着,多么顽强!我们跟着诗人一路走一路看,你会 发现秋天还有更美的景色呢。你们看,出示“橙黄橘绿”图。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 橙黄橘绿时。你明白这两句诗的意思吗?运用前面所学到的方法说说诗句的意思。 2读诗句,想画面。除了橙子、橘子,还有哪些果实也是在秋天成熟的?发挥你的想象, 说说诗人看到却没有写出来的景色。 学生交流。出示图片:一起观
7、赏这些美景学生说感受:秋天真是一个()的季 节! 小结:看来秋天的景色真美啊!怪不得诗人说: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想象是理解诗意的翅膀想象是理解诗意的翅膀,通过再现诗歌画面通过再现诗歌画面,有助于学生对诗歌意思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对诗歌意思的理解, 充实诗歌的内涵充实诗歌的内涵,使学生易学使学生易学、乐学乐学。同时教给学生借助图片同时教给学生借助图片 借助注释借助注释 想象画面来理解想象画面来理解 诗句的方法。诗句的方法。 3、诗题是“赠刘景文” ,读到这里,你觉得苏轼是想送给好友刘景文什么呢? (1)补充资料: 苏轼在杭州当知府的时候,认识了刘景文,因为他很
8、有才华所以受到了苏轼的赏识, 两人的交情很深。苏轼写这首诗给刘景文的时候是元佑五年,此时的刘景文已经 50 多岁 了,可是还是没有受到朝廷重用,他的才华没有地方施展。所以整天闷闷不乐。 (2)交流:苏轼为什么要写这首诗给刘景文。 (3)孩子们,学到这里,我们体会到作者写这首诗送给一个朋友,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赞 美秋天的景色。在欣赏秋天的橙黄橘绿,体会收获喜悦的同时,更通过菊花的傲霜,揭示 做人要乐观向上。 (板书:乐观向上) 四、吟诵四、吟诵古诗古诗,背诵积累背诵积累 1、刘景文受到了鼓励,终于崭露头角,后来他还受到了宰相王安石的赏识,做了官,有 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同学们,下面就让我们把这首勉励
9、的诗送给我们自己吧。我们可以先 听听别人是怎么读的?听录音读,练习,齐读。 2、熟读古诗,尝试背诵。你能把这首诗背下来吗?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诵读通过学生诵读,再现画面再现画面,既深化了主题既深化了主题,又又领略诗词的音律美领略诗词的音律美、 意境美、情感美。意境美、情感美。 五、拓展延伸,编写故事五、拓展延伸,编写故事 1、编写故事。 (1)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读了诗,还背诵了下来。那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的 意思吗?指名说。 (2)指导编写。我们可以把这首诗变成一个故事。可以加上时间,地点,人物,把细节 描述得更具体一些就是一个故事了。在小组说,指名说。 2、布置作业:编写故事
10、。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读和写是一对孪生兄弟,是相辅相成的。合理地古诗故事读和写是一对孪生兄弟,是相辅相成的。合理地古诗故事编写编写 进行可以在提高写作水平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诗文,同时提高学生的进行可以在提高写作水平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诗文,同时提高学生的表达能表达能 力。力。同时同时激发学生对于阅读古诗的兴趣和对古诗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于阅读古诗的兴趣和对古诗的热爱之情。 4、古诗三首 荷尽无叶想象画面 赠刘景文残菊傲霜乐观向上借助图片 橙黄橘绿借助注释 【设计意图:板书简洁明了,抓住了文章主旨,重点突出。副板书揭示了学设计意图:板书简洁明了,抓住了文章主旨,重点突出。副板书揭示了学 习方法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