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单元说明及全部教案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本单元围绕“想象”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雾在哪里雪孩子 3 篇课文。这是继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后又一个以“想象”为主题的单元,本单 元课文侧重于体现想象之美:古诗二首中的想象能让人人情人境;雾在哪 里中的想象充满童趣;雪孩子中的想象美好纯真。课文选材经典,语言生 动,充满儿童隋趣。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教学中要循序渐 进,体现指导的层次性。古诗二首可以利用文中插图,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 写的画面,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雾在哪里可以在理解课 文内容的基础上, 借助课后题, 仿照课文句式想象
2、说话, 体会雾的顽皮淘气; 雪 孩子可以利用学习伙伴的提示,在想象中续编故事,感受美好的心灵。 本单元在雪孩子一课的课后题中,第一次提出了默读的要求,这意味着 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默读能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是一种更常用的阅 读方式。起步阶段的默读训练,主要是引导学生试着做到不出声。 本单元安排了第三次写话练习,以猫和老鼠为话题,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续编故 事。 猫和老鼠是学生们生活中非常熟悉的小动物, 它们之间的关系也能从动画片、 图画书中得到多角度的解读。通过想象类写话,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 个性化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认识 39 个生字,读准 l 个多音字
3、,会写 24 个字,会写 26 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夜宿山寺敕勒歌;学习默读,试 着做到不出声。 3图文对照,想象画面,大致理解古诗意思;想象说话,体会雾的顽皮淘气; 在想象中续编故事,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 4通过句子的对比朗读与抄写,感受语言表达的具体生动。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 39 个生字,读准 l 个多音字,会写 24 个字,会写 26 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夜宿山寺敕勒歌;学习默读,试 着做到不出声。 3.通过句子的对比朗读与抄写,感受语言表达的具体生动。 单元课时安排单元课时安排 分类内容课时 课文古诗二首2 雾在哪里2
4、雪孩子2 语文园地七识字加油站 4 字词句运用 写话 展示台 日积月累 我爱阅读 第七单元检测2 合计12 18.18.古诗二首古诗二首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用夸张的手法、绝 妙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夜宿山寺,身临高处的独特感受。前两句从视觉上以夸张 的手法烘托山寺的高耸人云,后两句从听觉上想象“山寺”与“天上人”相距之 近,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诗人发挥大胆而夸张的想象,极力渲染山寺之奇 高,淋漓尽致地描绘出山寺屹立山巅的非凡气势。 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之一。敕勒, 当时北方少数民族之一。民歌歌咏了大草原苍茫辽阔、壮丽
5、富饶的风光,抒写了 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开头交代敕勒川位于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 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用“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毡帐,盖住了草原的四面 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最后描绘了一幅水草 丰盛、牛羊肥壮的草原全景图,有静有动,有形象,有色彩。全诗风格明朗豪爽, 语言明白如话,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 两首诗均配有插图。第一幅插图画的是夜晚诗人站在山顶寺院高楼上的情 景,可以让学生观察山寺之高耸,感受夜间环境之清幽。第二幅插图画的是茫茫 的大草原上,风时时吹来,茂盛的牧草低伏下去,一群肥壮的牛羊从草里显露出 来的情景。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认识“宿
6、、寺”等 12 个生字,会写“危、敢”等 8 个字,理解“苍苍、茫茫” 等词语的意思。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 草原的高远辽阔。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朗读和背诵古诗,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 的高远辽阔。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教学时数: 2 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总第总第 7777 课时课时 课时目标课时目标 1认识“宿、寺、危、辰、恐、惊”6 个生字,书写危、敢、惊”3 个字。 2想象画面,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
7、受山寺之高。 3了解诗句的意思,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素材选择素材选择 题峰顶寺 唐 李白 夜宿峰顶寺,举手扪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问题设计问题设计 古诗中“危”是什么意思?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交流作者,读懂课题 1全班交流,知道李白的哪些诗。 2出示课题夜宿山寺。 (1)读准平舌音“宿、寺”。 (2)理解“宿”的意思住。 (3)识记“寺”字。 (4)说说课题的意思。 二、初读古诗,感知诗意 1出示古诗,学生自由练渎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 通诗句。 2同桌互相读,相互正音,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3推荐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师生配合,读出五言诗的节奏一般前两个字
8、后面停顿一下。 5自读古诗,想象画面。 三、学习古诗,体会诗境 (一)学习第一、二句。 1随文识字“危”。知道“危”的本义是人在山巅或高崖,从而理解诗中 “危”的意思是“高”,“危楼”即“高楼”。 2同桌合作交流,诗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楼之高。 (1)高百尺。这是夸张的写法,形容楼很高。结合李白其他诗句“桃花潭水 深千尺白发三千丈飞流直下三千尺”理解并指导朗读。 (2)摘星辰。 学习“辰”字,知道带有“辰”字部件的字,大多带有 en 的韵母,如“晨、 振”等字。 想象说话:看着满天一闪一闪的星星近在眼前,你会想到什么呢? 指导朗读,想象摘星辰时的动作,加动作读诗句: 小结:一伸手就能摘到天上的星辰
9、,这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幻想,却形象 地表现出了楼之高。多么奇特的想象啊! (二)学习第三、四句。 1 教师引导:“站在这么美妙的地方, 李白本该高声吟诵一番, 可是他却” 教师出示第三、四句,学习生字“恐”“惊”,读准后鼻音,理解字义后说说诗 句的意思。 2指导朗读。李白是个很浪漫的诗人,他相信九天之上就是天宫,天宫中 住着许多神仙,所以他“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怎么读才不会惊扰到他们 呢? 四、朋读古诗,背诵古诗 1回顾小结:在夜宿山寺这首诗中,李白通过眼中所见,借助大胆想 象,把一座高百尺的宏伟建筑展现在我们面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摘星辰、 不敢语、惊天人,这些奇妙的想法让这首诗变得
10、情趣盎然。 2借助板书,背诵古诗。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危、惊、敢”,先整体观察。 2. 出示“危”,半包围结构,强调里面的是横折钩。教师范写“危”字,学 生认真观察并书空。 3. 出示“惊、敢”,通过比较,指导如何写好“敢”字。教师范写“敢”, 学生认真观察并书空。 4运用规律,独立写字。看清位置,找准重点一明确笔顺,练习临写一对 照品评,二次临写。 5反馈评价:展示优秀书写;出示问题范例,纠正;学生再次练写。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总第总第 7878 课时课时 课时目标课时目标 1.理解“苍苍、茫茫”等词语的意思。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大致理解诗句的意
11、思,感受草原的高远辽阔。 问题设计问题设计 敕勒草原上是怎样一番景象? 素材选择素材选择 辽阔的敕勒平原,就在千里阴山下,天空仿佛圆顶帐篷,广阔无边,笼罩着四面 的原野。 天空蓝蓝的,原野辽阔无边。风儿吹过,牧草低伏,显露出原来隐没于草丛中的 众多牛羊。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上课后, 让学生闭上眼睛, 创造一个宁静的氛围, 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 美 丽的草原我的家,把学生带入一个美丽的梦景。 2.利用课件展示课文内容,教师在黑板上板题目:敕勒歌。 二、初读全诗,字词释义 1.自由读诗歌,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读准诗中“见”
12、的音。) 3.读后借助课文注释,试着说说诗的大概意思。 4.全班齐读古诗。 三、分步解读,把握诗境 1.解题意。 读诗题,看注释了解题意。敕勒是一个游牧的民族,生活在现 在的山西、内蒙一带。这首诗就是敕勒人所唱的牧歌。 2 读通诗句,理解诗意。 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 “敕勒川,阴山下。”这一句写了敕勒川的位置。敕勒川,在阴山的脚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 么情感? 了解“穹庐”指的是敕勒人生活的毡帐,就是现在的蒙古包。 表现了天高地阔,草原辽阔无边,地之四边与天之四垂相接,天空像巨大的 蒙古包。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
13、羊。诗中为什么不写人,而是强调、渲 染天地苍茫,上下一片?在这样的背景下,“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 觉? 诗中不写人,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一片,正是要突出表现大草原的这种 天地旷远、浩瀚自然的特点。虽然诗中没有写人,但诗中并非无人,风吹草低见 牛羊,有牛羊的地方就有人,或者说有一双发现这些牛羊的牧民的眼睛出现在诗 里。在这样“天苍苍,野茫茫”的背景下,就可能给我们如下的感觉: (1)油然涌起的生机感、喜悦感; (2)尤感这些生机、活力、生命信息的宝贵; (3)在这样草原辽阔、水草丰美之处的牛羊、牧民的怡然自得,自由自在。 三、再读本诗品悟诗意 1.让学生再读课文,由诗入画。 这是一幅
14、图画,远远的是雄伟的阴山,向天空看蓝天白云,美丽的草原无边 无际,天地相接,轻风一来,牛壮羊肥,若隐若现,这是多么自然的和谐图呀, 我们经常讲,要创造一个和谐的世界,那不正是我们追求的生活吗? 2.教师有感情地描述诗境: (课件展示草原风景,教师配乐朗读) “在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满眼青绿,无边无际地延伸开去,只有那同样辽 阔的天宇,如同蒙古包一般从四面低垂下来,罩住浩瀚的草原。在苍苍茫茫的天 地之间,风吹拂着丰茂的草原。时而在这里,时而在那里,露出遍地散布的牛群 和羊群。” 3交流: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四、学生背诵本诗。 1.给学生读背时间。 2.教师利用课件练习,给下列红色的字
15、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ch l()qing()庐见()牛羊 天似()笼()盖 3.全班学生齐背本诗。 4.观察课件展示风景,配乐背诵。 五、总结 敕勒歌把草原的清新、辽阔,把敕勒川所散发的山野草地的特殊气息尽 收诗中,宛如一幅草原放牧的美丽画卷,可谓“诗中有画”。它具有北朝民歌所 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 境界开阔, 音调雄壮, 语言直白如画, 艺术概括力极强。 宋代诗人黄庭坚说这首民歌的作者“仓卒之间,语奇如此,盖率意道事实耳”。 这首民歌风格奔放、雄健质朴,寥寥几句就十分生动地勾勒出内蒙古独特的壮丽 景色,反映了敕勒族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这不正是 人们向往的人类生活
16、的天堂。 六、用课件播放天堂这首歌,在歌声中结束本课。 板书设计: 敕勒歌 (北朝民歌) 草原美景 背景:阴山下 全景: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特写:风吹草地见牛羊 教学反思:总第 22 篇 优点: 1抓关键字词,体会情感。在设计中我抓住诗句中的动态词“开、出、回、 来”,体会作者把景写活,在体会中,我善于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想像,每一句 诗即是一幅画,引导学生抓好这些关键字词,想像画面读出情感,感悟诗人的喜 爱之情。 2学习生字时,由于是二年级的学生不用像一年级那样,我适当放手让学 生从己有的知识想出识记的办法,注意了低中年级的对接,而且我还运用了字理 识字的方法来辅助学生识字,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识
17、记和积累。 3在学习过程中,关注差异,培养团结合作的能力。在课堂中,问题简单 的给后进生回答,难的,同桌互助,如有自学后两句时,这方面的关注会更突出 一些。 不足: 1.教学时间的安排不适当,出现前松后紧的情况,在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把 握不是很好,这还需不断地进。 2.在引导学生理解诗句进,方法“增换调补”没有落实到位,出现学生在回 答理解诗句时,还是停在按字解释上,只有几个尖子生可以用,这个方法有一定 的难度,还需在今后的教学中多使用。 3.在指导朗读时,由于时间的分配不妥,所以在“悟情”环节中,没能更深 入地去体会诗人的情感,所以学生在读时,诗人味没读出来。通过古诗两首 的教学, 力求体现
18、素质教育的思想。 在教师的指导下,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改进措施: 1.上课时间时刻提醒自己注意时间,每到一个环节都有意识的去看看时间, 严格按照备课教案来上课。 2.低年级重视多读,以读助讲。减少老师的废话。 19.19.雾在哪里雾在哪里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雾在哪里是一个童话故事。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将“雾”这一人们熟 悉的自然现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雾把大海、天空、城市等景 物依次藏起,呈现出大雾笼罩下世界一片朦胧的奇妙景象。作者赋予雾以孩子的 语言,把大雾笼罩称作“雾藏起了世界”,把云开雾散称作“雾藏起了自己”,
19、 因此整篇课文显得生动有趣。 课文共 10 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说雾是个淘气的孩子,引发读者的 阅读期待;第二至七自然段写了雾依次把大海、天空连同太阳、岸边等景物藏起 的景象;第八至九自然段写雾把自己藏起,云开雾散,一切恢复原状的景象;第 十自然段用设问句结束全文,显得神秘又回味无穷。 课文的段落结构有共同点。描写雾的变化时,都是先写雾自言自语,再写雾 把什么藏起来, 最后写藏起之后的景色。 课文的语言也很有特点, 善用 “无论 还是都” 等句式表达大雾笼罩下的景象。 既让读者感受到雾的淘气可爱, 又为读者想象雾景提供了依托。 课文配有两幅插图。第一幅画的是淘气的雾孩子用一大片雾,把大海
20、、城市 等藏起来的情景,画面朦朦胧胧,隐约见到景物的轮廓。第二幅是云开雾散的景 象,画面豁然开朗,摇着尾巴的小黑猫特别富有情趣。这两幅插图前后照应,有 助于学生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认识“雾、淘”等 13 个生字,会写“于、论”等 8 个字,会写“于是、无论” 等 15 个词语。 2朗读课文,想象雾淘气、顽皮的样子,读出雾说话时的语气。仿照课文例句, 说说雾来的时候的景色。 3能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雾是什么样子,体会其中所蕴含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课文,照样子说说雾来的时候的景色。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二课时。
21、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总第总第 7979 课时课时 课时目标课时目标 1认识“雾、淘”等 11 个生字。会写“岸、屋、论、切”4 个字。 2朗读课文,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体会雾的淘气、顽皮。 3学习课文第一至六自然段,仿照课文用“无论还是都”说一说 雾来的时候的景色,让学生体会自然景物中所蕴含的生活情趣。 素材选择素材选择 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相对湿度达到 100%时,空气中 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 现象称为雾。雾的出现以春季二至四月间较多。 凡是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 能见度低于 1 千米时,气象学称这种天气现象为雾。 雾形成
22、的条件: 一是冷却, 二是加湿,增加水汽含量。 雾的种类有辐射雾、平流雾、混合雾、蒸发雾、烟 雾。 问题设计问题设计 为什么说雾是淘气的孩子?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读好课题 1出示一些大雾笼罩下的风景图片,让学生欣赏后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样 的景象,用一个词说说雾景给自己的感觉。 2认读生字,发现规律。 (1)学生交流识记“雾”的方法。 (2)积累雨字头的字,如“霜、雹、雷、雪、霞、露”,学生认读。 (3)教师小结:雨字头的字一般和水或天气有关。 3读课题,指导读出疑问的语气。 二、检查预习,理解内容 1检查预习情况。请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带着问题认真听。提 问:你觉得这是怎
23、样的雾? 2全班交流后,出示词语卡“淘气、顽皮”。 (1)学习生字“淘、顽”,指名读词语,说说自己的发现,知道这两个词语 是一组近义词。 (2)拓展:淘气的()、顽皮的()。 3.理解内容。 (1)引导学生陕速地读课文,找出雾说的话,用波浪线把句子画出来。根据 学生的交流出示句子并板书词语:大海、天空、海岸、自己。 (2)学习生字“岸”。出示词语卡“海岸”,读准“岸”。出示海岸图片, 让学生在图中找到海岸的位置。 拓展积累: 河边可以说 “河岸” , 湖边可以叫“湖 岸”,河的两边就叫“两岸”。 (3)学习生字“暗”。指名读。观察 El 字旁,引导学生理解这个字和太阳有 关,没有太阳就是暗,有
24、了太阳就是明。知道“暗”和“明”是一组反义词。 (4)指导学生读出雾淘气、顽皮的说话语气。指名读、齐读后教师引读:这 片雾可真淘气,一会儿说一会儿说一会儿又说 三、学习课文,体会雾的淘气。 1引导学生读读课文的第三至六自然段,想想雾把这么多东西都藏起来了, 被藏起来后的景色是什么样的呢?用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2学生交流后出示句子: 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 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看不见了。 房屋、街道、树木、桥梁,甚至行人和小黑猫,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 都看不见了。 (1)学习生字“街”。指名读词语卡“街道”。借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过的 街道名称,帮助识记。
25、 (2)学习生字“梁”。指名读词语卡“桥梁”,借助字源追溯学习。 (3)比较第一、二两句话,引导学生发现其中共同的地方。 (4)指名读读第三个句子,在讨论交流中引导学生理解 “甚至”的意思,因 为前面的房屋、街道、树木这些都很大,相对而言行人、小黑猫就比较小,“甚 至”这个词说明雾不仅能藏大的,就连小的也能藏。指名读,齐读。 (5)引读:雾能把(生)一切都藏起来,什么都看不见了。 3出示课文第三、四、六自然段。 (1)男女生和老师合作读每个自然段。 (2)指名学生说说这 3 个自然段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结:第一句是雾说的话,第二句是他把什么东西藏起来了,第三句是发生 的变化。课文的第二、五自
26、然段就是讲雾来到了什么地方。 4小组合作说一说。 (1)发挥想象,指名说说雾还会把什么藏起来。出示句式: 雾来到_。“我要把_。”于是,他_。_, 都看不见了。 (2)四人小组合作,一起完成。 出示要求:想一想,雾还会把什么藏起来? 分一分,每人完成其中一个句子。 说一说,仿照课文每人说一句话。 (3)全班交流。 5 小结设疑: 雾最后把自己藏起来后, 又会有哪些变化呢?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指导写字 1出示“岸、屋”。 (1)观察字形,体会字形上短下长的共同点,教师范写“屋”,提示“尸” 的撇要拉长。 (2)学生练习。 2出示“论、切”。 (1)观察字形,体会字形左窄右宽的共同点,教师范写“
27、论”。 (2)学生练习。 3展示,师生点评,学生修改后再次练习。 五、板书设计 大海 雾在哪里天空太阳无论还是都 又淘气又顽皮海岸城市甚至 自已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总第总第 8080 课时课时 课时目标课时目标 1巩固已学的 ll 个生字,认读“躲、失”2 个生字,书写“于、久、散、步” 4 个字,理解“连同、悠闲”等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通过读雾说的话,体会雾的淘气、顽皮。 3学习课文第七至九自然段,想象雾把自己藏起来后的景象。 素材选择素材选择 雾使地面的水平能见度显著降低。按国际气象组织规定,使能见度降低到 1km 以下的称为雾,能见度在 110km 的称为轻雾。雾多为乳白色,城市工
28、矿区 的雾可带土黄色或灰色,冰雾可是暗灰色。雾滴的直径多为 4 一 30m,单位体 积空气中的雾滴数一般为 100102cm3,含水量一般小于 01gm3。浓雾中雾 滴浓度可达 500 个cm 3,含水量达 1g/m3。 问题设计问题设计 雾消失去哪儿了?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 2运用所学词语说一说课文主要内容。 从前有一片雾,他是个又()又()的孩子。 “我要把大海藏起来。”(),他把大海藏了起来。()是海水、船只, 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 “现在我要把()藏起来。 ” 雾把海岸藏了起来, 同时也把城市藏了起来。 ()、()、树木、(),
29、()行人和小黑猫,雾把一切都藏起来了, 什么都看不见了。 二、学习第七、八自然段,感悟雾的淘气、顽皮 1认识“躲”,体会雾的淘气、顽皮。 (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雾都去了哪些地方啊?板书:海上、岸边、城市的上 空。出示句子: 雾飞到海上。 雾来到岸边。 他躲在城市的上空 (2)出示生字卡“躲”,指名读。说说近义词,指出“躲藏”是一对近义词 组成的词语。 (3)教师提问:雾还会躲起来,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啊?(预设:淘气、 顽皮) (4)指导学生读句子:他躲在城市的上空。 2读好设问句。 (1)用横线画出第七自然段中的问句:现在,我该把谁藏起来呢? (2)在第八自然段中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要
30、把自己藏起来。 (3)同桌试读,师生配合读。 (4)分角色读第七、八自然段,体会雾的淘气、顽皮。 三、学习第九自然段,感受雾消失后的变化 1自由读第九自然段,想一想:雾消失后的景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2出示句子:不久,大海连同船只和远方,天空琏同太阳,海岸连同城市, 街道连同房屋和桥梁,都露出来了。 (1)指导学生恰当停顿,读好长句。 (2)圈出这句话中多次重复的词语“连同”,知道“连同”的意思就是“和” 。 过渡:雾消失后还有什么变化呢? 3出示句子:路上走着行人。小黑猫也出现了,它摇着黑尾巴,悠闲地散 步。(1)理解“悠闲”。 教师提问:你知道“悠闲地散步”是怎样散步吗?预设学生回答:自由自
31、在 地散步、无忧无虑地散步。 指导学生读一读,演一演。教师指出:“悠闲地散步”这是人的行为,而 作者把小黑猫当作人来写,真有意思。 (2)学生模仿例句想象说话:雾消失后还会有什么变化呢? 路上走着行人,小黄狗也出现了,它_。 路上走着行人,_也出现了。它_。 学生反馈,师生评价。 四、理解雾的消失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雾呢?不知道消失到哪里去了。 2.提问:雾消失到哪里去了呢 7。 3学生讨论。 五、写字指导 1出示“于、久”。 (1)观察生字,请学生说说书写时要注意哪些地方,教师提醒独体字一般 写在田字格的正中间。 (2)教师范写,边写边提示要点。 (3)学生练习书写,描一个,写一个。
32、(4)展评,相互评价,打五角星。 2出示“散、步”。 (1)请学生观察两个字的结构有什么不同,说说书写这两个字时需要注意 什么。 (2)教师范写,提醒书写要点。 (3)学生练习书写,描一个,写一个 (4)展评,相互评价,打五角星。 3修改后再次练习书写。 六、板书设计 海上 雾在哪里岸边 淘气顽皮城市的上空 消失 20.20.雪孩子雪孩子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课文雪孩子改编自中国儿童文学作家嵇鸿的同名童话故事。可爱的雪孩 子陪小白兔玩,给小白兔带来了欢乐。小白兔的家着火了,勇敢的雪孩子从大火 中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却化成了一朵白云。白云很美很美,就像雪孩子纯洁美丽 的心灵。课文富有童趣,意境优美,
33、同时将水的变化常识融于故事之中,利于学 生理解。 雪孩子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它以孩子容易接受的方式,讲述了友谊、奉 献、分离。课文第一至四自然段用平实的语言描述雪孩子陪伴小白兔的情景,快 乐而温情。第五至八自然段中雪孩子奋不顾身勇救小白兔,它焦急的语言、急切 的动作让人敬佩,雪孩子成了我们心中的英雄。第九至十四自然段写了故事的结 局,雪孩子“浑身水淋淋一化成水一变成水汽一变成了白云”,如此温情细腻的 表达让人既伤感又欣慰,雪孩子没有远离,它依然在小白兔看得见的地方,守候 着它的朋友。 课文配有两幅插图。第一幅图是故事开始时,小白兔和雪孩子快乐玩耍的情 景,第二幅图是故事结束时小白兔仰望天空中雪孩
34、子变成白云的情景。教学中要 充分利用插图,让学生观察插图,在特定的情境中说说图上画了什么,讲了一个 怎样的故事,把阅读与看图、想象与说话紧密结合起来。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认识“累、添”等 14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呀”,会写“唱、赶等 8 个字,会写“出门、起来”等 ll 个词语。 2学习默读,试着不出声;读出人物对话中不同的语气。 3了解故事内容,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 4朗读比较两组句子,抄写其中优美的语句。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1认识“累、添”等 14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呀”,会写“唱、赶等 8 个字,会写“出门、起来”等 ll 个词语。 2学习默读,试着不出声。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读
35、出人物对话中不同的语气。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总第总第 8181 课时课时 课时目标课时目标 1认读“累、添”等 8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呀”,会写“唱、轻、旺、浑、 赶”5 个字。 2默读课文,试着不出声,大致了解课文的内容。 3. 学习课文第一至八自然段,关注雪孩子的语言和动作,体会雪孩子的勇敢善 良。 问题设计问题设计 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素材选择素材选择 雪是水或冰在空中凝结再落下的自然现象,或指落下的雪花。雪是水在固态 的一种形式。雪只会在零摄氏度以下温度及温带气旋的影响下才会出现,因此亚 热带地区和热带地区下雪的机会较微。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
36、人,引出课题 1教师课件展示雪景图片,请学生说说下雪了最想做的事。 2引出“雪孩子”图片,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初知大意 1借助拼音,朗读课文。 2学习默读。 (1)教师引导:这个故事较长,每次朗读要花很多时间。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 不出声、速度快的阅读方法默读。 (2)明确默读的要求:书本平放在课桌上,不出声,眼睛看着课文。 (3)学生默读第一至六自然段,读后说说自己看懂了什么。教师板书:小白兔、 玩。 (4)学生默读第七至十四自然段,读后说说自己看懂了什么。教师板书:雪孩 子、救。表扬默读时做到不出声、专心读的学生。 三、学习第一至六自然段,感受小白兔的快乐 1指名读第一至六自然段。 2
37、学习字词。 (1)出示木柴图片,学习“柴”字,强调翘舌音。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知道 “柴”与树木有关。理解“添把柴”的意思就是加把柴,积累词语“添加”。 (2)学习“旺”字。教师提问:小白兔添了柴,把火烧得旺旺的。生活中, 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个字?(预设:商品、店名、对联等。) (3)学习“渐”字。 出示词语卡“渐渐”,指名读,强调前鼻音。 朗读比较以下两个句子的不同之处,理解“渐渐”是逐渐、慢慢的意思。 屋子里暖和了。 屋子里渐渐暖和了。 出示小树苗、夕阳等图片,用上“渐渐”说话。 如,小树苗渐渐长高了。夕阳渐渐下山了。 3朗读指导。 教师引导: 你喜欢雪孩子吗?小白兔呢?你能把雪孩子的可爱
38、和小白兔的开心读 出来吗? 四、学习第七、八自然段,感受雪孩子的勇敢 过渡语:多么漂亮、可爱的雪孩子!可是它却不见了,发生了什么事?引导学 生读第七、八自然段,看看雪孩子是如何救小白兔的。 1抓住语言体会“着急”。(用“”画出雪孩子语言的句子。) 预设 l:“不好了!小白兔家着火了!” (1)雪孩子怎么知道小白兔家着火了?生汇报?教师出示词语卡:冒出黑烟, 认读,用“冒”组词。 (2)雪孩子发现小白兔的家着火了,它的心情是怎么样的?(着急、焦急)指导 朗读:读的时候声音急促、响亮些,就能把着急的心情读出来了。 (3)朗读训练:练习指名读一齐读。 预设 2:“小白兔,小白兔!你在哪里?” (1)
39、雪孩子说这句话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 (2)当时小白兔的家里已经全是呛人的烟,烫人的火,雪孩子能不急吗? 出示词语卡:烫人的火,认读。再请学生说说生活中觉得烫的东西。 (3)教师引读,指名学生朗读。男女生再读句子,体会着急的心情。 (4)教师提问:如果你就是雪孩子,当时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2抓住动作体会“着急”。(用“”画出雪孩子动作的句子。) 预设 l:雪孩子看见从小白兔家的窗户里冒出黑烟,蹿出火星。他一边喊, 一边向小白兔家奔去。 预设 2:雪孩子冲进屋里,冒着呛人的烟、烫人的火,找哇找哇,终于找到 了小白兔。他连忙把小白兔抱起来,跑到屋外。 (1)出示词语卡“奔去”,开火车读,学生做动作
40、理解词义。 (2)雪孩子找了好久,才把小白兔找到,课文有个词语表示这个意思,你能 找到吗?学习词语“终于”。 (3)指名读这些句子,从雪孩子的动作中体会着急。 3感受“善良、勇敢”。 (1)观看动画片雪孩子中救小白兔的片段。 (2)学生交流观后感,教师小结:当小白兔发生危险时,雪孩子完全不顾自己, 冲进火海, 冒着危险, 救出了自己的好朋友小白兔, 真是个善良、 勇敢的好孩子! 五、字词盘点,指导书写 1出示“唱、旺、浑、轻”4 个字。 (1)观察字形,说说这四个字的共同特点和注意事项。 (2)教师归纳小结:左窄右宽,两边靠拢。 (3)教师范写“唱”,学生书空。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2出示“赶”
41、字。 (1)观察字形说结构。 (2)教师范写并强调书写要点:走字底的字先写“走”,“干”的第二横要与 “走”的第二、三横穿插。 (3)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3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示范点评,学生自我修正。 4投影讲评。 (1)班中讲评:挑选学生作业,评议。 (2)同桌互评:书写正确,奖一颗星;结构端正,奖一颗星;整洁美观,奖 一颗星。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总第总第 8282 课时课时 课时目标课时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 2朗读比较两组句子,抄写其中优美的语句。 素材选择素材选择 雪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雪是具有很好保温效果的物质,可以在寒冬保 护植物不被冻伤,来年开春雪水
42、融化可以为植被提供良好的供水,大自然的力量 绝对不是巧合,因雪的导热本领很差,土壤表面盖上一层雪被,可以减少土壤热 量的外传,阻挡雪面上寒气的侵入,所以,受雪保护的庄稼可安全过冬。积雪还 能为农作物储蓄水分。此外,雪还能增强土壤肥力。据测定,每 1 升雪水里,约 含氮化物 7.5 克。雪水渗入土壤,就等于施了一次氮肥。用雪水喂养家畜家禽、 灌溉庄稼都可收到明显的效益。 问题设计问题设计 雪孩子变成了什么?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回答课后练习题:雪孩子还会回来吗? 小结:一个多么可爱的雪孩子啊, 他纯洁善良,助人为乐,舍己救人。危急时刻用自己的生命救出了
43、小兔子,他永 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二、分小组自学生字 三、复习巩固 1.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 云, 一朵美丽的白云。 雪孩子变成了水汽。 雪孩子变成了水汽, 很轻很轻的水汽。 2.布置作业: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四、课堂检测: 一、拉拉手,好朋友。 睡 让 玩 烧 来 孩 火 子 觉 往 开 笑 二、读句子,在正确的字下面打“”。1我(只、知)道树上有几(只、 知)鸟。 2天黑了,这个小(孩、还)怎么(还、孩)在这里?3过了人行(到、道), 就(到、道)了我的家。 教学反思:总第总第 2323 篇篇 雪孩子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给小白兔带来了快乐
44、的可爱的雪孩子,最后 为了从大火中救出小白兔而舍弃了自己的童话故事。 以下是我对这篇课文的教学 反思: 尊重学生独特感受,朗读感悟 学生的感受是通过朗读来实现的。首先,引导孩子想象,读出雪景之美。如 何读出雪景的美,我先引导孩子想象雪后的景象,到处是一片白茫茫的,孩子有 了美的体验在读书时感情自然流露出来。其次,引导孩子抓住关键词朗读。在学 习雪孩子营救小白兔的部分问孩子“雪孩子发现小白兔家着火时心情怎样?”孩 子能够回答出着急,并能够抓住文中关键词“喊”“奔”,接着引导孩子“你还 从哪里看出雪孩子着急?” 学生会抓住雪孩子救小白兔的动作 “冲进、 冒着、 抱、 跑”中体会孩子不顾自己,为他人
45、着想的优秀品质。 拓展延伸,发散思维 在理解课文后,安排四人小组讨论“雪孩子会回来吗?”的话题。这个活动 既使学生有兴趣地在这一环节中进行简单的口语交际,又使学生张开想象的翅 膀。最后,通过课件引导学生理解“雪化成水、水蒸发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 再通过演示课件理解“云变成雨和云变成雪的过程”,让孩子们体会去了学习的 乐趣、成长的快乐。“雪孩子回来以后,你会对它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从各 个角度来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有创意的表达。 不足之处 1.课文内容太多,基本上是按故事的发展顺序进行学习,但对于如何在保证 故事完整性的基础上对重点词句进行理解还很难以琢磨。 2.学生想象故事太单一,创造力
46、不够,今后在教学中要多启发学生创造性思 维。 语文园地七语文园地七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语文园地七安排了 6 个板块的内容。 “识字加油站”围绕着“自然风光”编排了 12 个词语,分成 4 组,认识 8 个 生字。每组由特定的地貌和相应的动植物名称的词语组成。 “字词句运用”安排了 3 项内容,一是复习部首查字法;二是积累描写天气 景象的 8 个四字词语,并选择一两个词语描述其情景;三是学习拟人句,体会句 子的有趣。 “写话”选择了学生非常喜爱的猫和老鼠的话题,有利于学生观察画面,展 开想象写故事。 “展示台”引导学生整理错别字,交流预防写错别字的方法。 “日积月累”编排的是民谣数九歌,配有插图
47、,形象生动,便于学生理 解、积累。 “我爱阅读”中的绕口令分不清是鸭还是霞,读来朗朗上口、妙趣横生, 要鼓励学生通过说、赛、听等多种方式,感受说绕 N 令的乐趣。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学习与自然风光有关的 4 组词语,认识 8 个生字。 2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独体字;积累并运用描写天气的 8 个四字词语;学习拟 人句,体会句子的有趣。 3观察图画,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4展示交流改正错别字的方法,复习巩固易错字。 5积累民谣数九歌。 6阅读绕口令分不清是鸭还是霞,感受绕口令的情趣。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 1观察图画,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2展示交流改正错别字的方法,复习巩固易错字。 课前准备
48、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生字词卡片。(学生)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4 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总第总第 8383 课时课时 课时目标课时目标 1联系生活学习与自然风光有关的 4 组词语,认识 8 个生字。 2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独体字;积累并运用描写天气的 8 个四字词语;学习拟 人句,体会句子的有趣。 问题设计问题设计 部首查字法的步骤是? 素材选择素材选择 部首查字法儿歌 确定部首数几画,部首目录里面查。 翻到检字表页码,再数剩下有几画。 检字表里找到字,看看正文几页码。 正文当中查到字,知音解意笑哈哈。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1.请孩子们借助拼音读一读、
49、认一认。 2.读一读:自由读、同桌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3.按一定的标准将这些词语分类。 4.师:你们觉得我们国家的汉字有趣吗? 二、复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步骤。 第一步:确定所要查的字的部首,数出这个部首有几画。 第二步:在“部首目录”里找出这个部首所在的页码。 第三步:按照页码,在“检字表”中找到所查字的部首。再数数除去部首还 剩几画,就到相应的位置找到所要查的字和在正文中的页码。 第四步:按照页码,在正文中查到所要查的字。观察它的拼音和意思及组词 等。 试一试: 1.按照刚才的方法,学生自行动手查:亏、申、丹、州、乃。如果有不会查 的,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 2.同桌交流。 3.全班交
50、流。 4.总结方法。 三、学习拟人句。 (1)自由读句子。 “我要把自己藏起来。”雾把自己藏了起来。 风拿了我的毛巾跟手帕, 擦过了汗, 都扔到地上了。 又拿了妹妹的圆帽子, 当作铁环滚走了。 (2)你感觉这些句子有趣吗?有趣在哪些地方? (3)感受句子的特点:把雾和风当作人来描写,赋予它人的动作或思想感 情,这就叫拟人。运用拟人,不仅可以使描写的事物生动形象,而且能鲜明地表 现作者对所描写的事物的感情。 (4)我也来写写拟人句。 (5)请同学汇报交流。 四、教师总结并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总第总第 8484 课时课时 课时目标课时目标 1.观察图画,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问题设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