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秧歌舞秧歌舞 一一、活动目标:、活动目标: 1、学唱东北民歌秧歌舞 ,通过学生自学、小组学习和教 师指导学习等方法, 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 节奏, 并在教师的指导下, 感受歌曲热烈欢快的情绪。 2、在教师的组织下,让学生运用各种动作、器乐、演唱等形 式,以小组的形式汇报学习成果,初步感受东北民歌的风格丰富学生 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创作性地表现歌曲。 3、 学习简单的秧歌舞步, 了解祖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艺术。 活动准备:手绢、扇子、锣、鼓、镲等 二二、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秧歌舞是一首流传于东北地区的脍炙人口的秧歌舞曲。表 现了东北人民苦难的生活,表达了对旧社会苦难生活的控诉。通过学 习这首
2、歌曲,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学习简单的秧歌舞步,在同 学们演奏的锣鼓声中载歌载舞。 秧歌舞源于汉民族元宵节庆时的集会表演, 是北方诸民族盛行 的娱乐舞蹈形式,是一种民族性的舞蹈,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有着自 己成熟稳定的风格。 歌曲采用陕北民歌的曲调,歌曲为商调式,全曲由四个乐句组 成,实际上仅用了两句不同的旋律加以重复。旋律简单,节奏活泼, 很富有民间乡土气息,适合广大群众传唱。“秧歌调”是陕北人民在节 日中载歌载舞时所用的一种民间小调。 三三、教学教学重难点:重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我国典型的民族音乐作品,感受旋律的欢快, 初步学会秧歌舞的基本动作,了解民族音乐。 难点: 学习典型的少数民族
3、舞蹈,掌握“秧歌十字步”动作, 并能相互合作随音乐完整表演舞蹈。 四四、活动过程:、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音乐进教室。 放伴奏 (课件第一个幻灯片右上角的小喇叭播放音乐) 二、导入。 1、师:同学们,刚才老师听着这歌伴奏音乐得时候突然有一种想跳 舞得感觉,老师跳一段舞可以吗? 生:可以。 (复播放伴奏,教师跳秧歌舞。 ) 师:那谁知道老师刚才跳的是什么舞? 生:秧歌舞 师:非常棒,你们都看过秧歌舞吧,那你们了解秧歌舞吗?今天咱们 就一起去了解了解秧歌舞。 (播放第二张幻灯片,单击展示秧歌舞) 师:秧歌舞这么美,那你们想为它唱首歌吗? 生:想 师: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一首好听得歌曲秧歌舞
4、 师: 仔细听听他们都做了些什么? (复听, 第三张幻灯片, 出示歌曲, 右上角小喇叭播放音乐。 ) 二、歌曲教学。 师:看来你们很喜欢这首秧歌舞,让我们轻声的来跟着他们唱一唱。 (轻唱)不足之处纠正复唱。 师:教师弹琴,生跟琴慢唱歌曲。 师: (歌曲处理)他跳秧歌时又敲锣又打鼓,心情是什么样的?(复 听歌曲) 生:开心,快乐的 师: (肯定学生)对呀那我们把这种情绪带到我们的歌曲(示范热情 的演唱。 ) 三、乐器的加入。 师:那么这首歌唱到打起鼓敲起锣,我们也来加上这些乐器是不是会 更热烈 师:那跳秧歌舞时要用什么乐器来伴奏呢你们知道吗? 生:鼓、镲、锣 。 (出示鼓、罗、镲真乐器) 分组:
5、 师:那我们用拍桌子代替大鼓、拍手代替镲、捻指代表锣。 (分组表 演,然后不足之处解决) 四、扭秧歌。 师:你们乐器加得非常棒,那在秧歌舞里还缺什么呢? 生:舞蹈 师:那让我们一起来跳一跳。 (组织学生) 师:介绍十字步,和秧歌舞的基本动作。 师:要和音乐合拍 师:如果我们有扭秧歌、又敲鼓会不会更好,来我们一起来合作。 师:来我们自己选择去哪个队?我们真是合作的太棒了 五、知识的拓展。 师:其实呀,不仅仅是东北人喜欢扭秧歌,我们国家其他地区的人们 也很喜欢扭秧歌。例如河南、陕西、山东等地都扭秧歌。 师:好了孩子们就让我们一起跳起秧歌舞吧(跟老师一起扭起来,结 束本节课吧) 五五、小结。、小结。
6、 师:孩子们你们跳得真是太棒了,相信你们也很热爱我们的民 族舞蹈, 那老师留个作业, 我们回去在搜集一下其它关于秧歌的作品, 下节课我们再交流。 师:同学们这节课就到这了,让我们踏着这欢快的音乐走出教室。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音乐表演课,是人音版四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民 族的舞步的第一课时。 “秧歌舞”这一教材, 就是要通过教与学, 让学生在音乐的实践中, 培育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及节奏感 本节课,我运用了新的教育理念:一切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 一切为学生。 教学中, 我设计的环节层次分明, 层层递进, 环环紧扣。 开始时节奏的加入,为锣鼓点儿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能够以热情欢 快的情绪
7、演唱秧歌舞这首歌曲。锣鼓的加入,增加了课堂的热闹 气氛。我注重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并汇报,培养了学生的能 力,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学的也有兴致。对于一些身体协调能力 差的,我把“扭秧歌”简化成 2/4 拍的音乐律动,让学生用“两进两退” 的步法带替了看似简单,实际上并不简单的“秧歌步”。我共有三种音 乐, 一段快的、 两段快的、 三段慢的, 也有助于选择适合学生的音乐。 “两进两退”也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很少用到 “十字步”,对学生来说是很生疏的,一时间内很难运用自如。如果由 于一时没能掌握而产生了心理障碍, 将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 用“两 进两退”的步法带替“十字步”,并不是不要求“扭秧歌”要走“十字步”, 而是将“十字步”做为知识介绍给学生,让接受快的学生走“十字步”, 让接受慢的学生走“两进两退”,待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掌握至熟练,再 做统一要求。这样的分层教学利于保护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 “扭秧歌”用红绸、手绢、扇子做道具,已司空见惯。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语言组织的不精炼。还有不足请老师批评 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