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学目标 1. 自主预习, 做好批注, 疏通文本大意, 读准字音, 停顿, 初步感知文本基调。 2. 理清全诗情感变化线索, 结合语境概括情感变化的原因。 3. 对比阅读赤壁赋第三段与念奴娇赤壁怀古 , 深度理解客之 “悲” 。 4. 关联阅读赤壁赋第四段与记承天寺夜游 , 联系语境分析 “变” 与 “不变” , “取” 与 “不取” 的辩证关系, 挖掘其蕴含的人生哲理, 领悟苏轼豁达的人生追求。 5. 对比阅读前后赤壁赋 及 放鹤亭记 , 探究苏轼人生追求所体现的文化意义。 6. 课外阅读苏轼词三首, 通过意象品析、 梳理情感线索, 自主领悟 “豁达” “乐观” 的 深刻含义。 学习过程
2、课堂活动一: 自主预习, 标注字音, 注释, 并完成下列试题。 1. 阅读全文, 请用 “/” 为下列句子划分停顿, 标注文言现象并解释句义。 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侣鱼虾而友麋鹿。 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苏东坡突围: 以旷达抚慰生命 赤壁赋群文阅读 四川省高中群文阅读研讨会 2. 结合文意, 解释下列句子中 “而” 的意义和用法。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 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 ( )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 ) 是
3、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 ) 侣鱼虾而友麋鹿。 ( ) 课堂活动二: 梳理探究情感及其变化原因。 阅读全文, 找出关键词, 梳理情感线索。 ( )( )( ) 苏轼和客为何而乐?请定位相关段落, 分点概括作答。 客为何由乐转悲, 请定位相关段落, 对比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 :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 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
4、月。 1. 完成下表: 篇目所咏古人及形象特征自然意象及内涵不同情感 赤壁赋 念奴娇赤壁怀古 相同情感 2. 梳理这两首诗中, 曹操与周瑜、 苏轼与客、 与自然三者的关系, 深度理解客人之 “悲” 。 课堂活动三: 领悟思想苏轼的人生观 1. “变与不变” : 请勾出相关句子, 准确翻译, 并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2. “取与不取” : 请勾出相关句子, 准确翻译, 并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3. 链接阅读: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
5、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思考: 如何理解 “闲人” ? 作者为什么说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 关联文本略读 课堂活动四: 1. 对比阅读后赤壁赋 , 请从景物特点、人物处境、人物心态三方面比较二者的 不同。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 步自雪堂, 将归于临皋。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霜露既降, 木叶尽脱, 人影在地, 仰见明月, 顾而乐之, 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 “有客无酒, 有酒无肴, 月白风清, 如 此良夜何! ” 客曰: “今者薄暮, 举网得鱼, 巨口细鳞, 状如松江之鲈。 顾安所得酒乎? ” 归而 谋诸妇。 妇曰: “我有斗酒, 藏之久矣,
6、 以待子不时之需。 ” 于是携酒与鱼, 复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声, 断岸千尺; 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 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 上, 履巉岩, 披蒙茸, 踞虎豹, 登虬龙, 攀栖鹘之危巢, 俯冯夷之幽宫。 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 然长啸, 草木震动, 山鸣谷应, 风起水涌。 予亦悄然而悲, 肃然而恐, 凛乎其不可留也。 反而 登舟, 放乎中流, 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 四顾寂寥。 适有孤鹤, 横江东来。 翅如车轮, 玄裳缟衣, 戛然长鸣, 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 予亦就睡。 梦一道士, 羽衣蹁跹, 过临皋之下, 揖予而言曰: “赤壁之游乐 乎?” 问其姓名,
7、俯而不答。 “呜呼! 噫嘻! 我知之矣。 畴昔之夜, 飞鸣而过我者, 非子也 邪? ” 道士顾笑, 予亦惊寤。 开户视之, 不见其处。 2. 前文中作者为什么会写到 “孤鹤” , 请阅读放鹤亭记 , 思考 “孤鹤” 的文本内涵 及文化意义: 放鹤亭记 苏轼 熙宁十年秋, 彭城大水。 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 水及其半扉。 明年春, 水落, 迁于故居 之东, 东山之麓。 升高而望, 得异境焉, 作亭于其上。 彭城之山, 冈岭四合, 隐然如大环, 独 缺其西一面, 而山人之亭, 适当其缺。春夏之交, 草木际天; 秋冬雪月, 千里一色; 风雨晦明 之间, 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 甚驯而善飞, 旦则望西
8、山之缺而放焉, 纵其所如, 或立于陂(bi)田, 或翔 于云表; 暮则傃东山而归。 故名之曰 “放鹤亭” 。 郡守苏轼, 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 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挹山人而告之曰: “子知隐居 之乐乎? 虽南面之君, 未可与易也。 易曰: 鸣鹤在阴, 其子和之。 诗曰: 鹤鸣于九 皋, 声闻于天。 盖其为物, 清远闲放, 超然于尘埃之外, 故易 诗人以比贤人君子。 隐 德之士, 狎而玩之, 宜若有益而无损者; 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 周公作酒诰 , 卫武公作 抑戒 , 以为荒惑败乱, 无若酒者; 而刘伶、 阮籍之徒, 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嗟夫! 南面 之君, 虽清远闲放如鹤者, 犹不得好,
9、 好之则亡其国; 而山林遁世之士, 虽荒惑败乱如酒者, 犹不能为害, 而况于鹤乎? 由此观之, 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 山人忻然而笑曰: “有是 哉! ” 乃作放鹤、 招鹤之歌曰: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 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 翻然敛翼, 宛将集兮, 忽何所见, 矫然而复 击。 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 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 东山之阴。 其下有人兮, 黄冠草屦, 葛衣而鼓琴。 躬耕而食兮, 其馀以汝饱。 归来归来兮, 西山不可以久留。 元丰元年十一月初八日记 放鹤亭记 。 3. 课外阅读: 阅读以下三首词, 回答后面问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
10、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 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 同行皆狼狈, 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 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 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 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 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 整体阅读,思考: 结合三首词内容, 写一段文字,表达你对“豁达” 、 “乐观”有何 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