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哲学主观题答题模板(实用必备!).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1855393 上传时间:2021-11-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85.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哲学主观题答题模板(实用必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哲学主观题答题模板(实用必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哲学主观题答题模板(实用必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哲学主观题答题模板(实用必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1 页 共 8 页 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哲学主观题答题模板 综述:在解答哲学试题时,审题时注意设问对知识的限定。要注意“原理+方法论+材料分析”的模式。 “依据类”应着力于原理,“如何做”和“启示”应重点阐述方法论。考大切口时,原理方法论尽量简写, 考小切口则要详写。 一、一、辩证唯物论(也叫唯物论,探究世界的本质)辩证唯物论(也叫唯物论,探究世界的本质) 关键词:物质、意识、规律、主观能动性关键词:物质、意识、规律、主观能动性 1.1.材料中要求用材料中要求用“唯物论唯物论”或或“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论”知识进行论述时,其答题模板是什么呢?知识进行论述时,其答题模板是

2、什么呢? 物质决定意识,。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材料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材料 规律具有客观性。这要求我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材料 物质是运动的,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材料 2 2、运用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或或“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回答问题回答问题 原理:a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材料. b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 制作用+材料 c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

3、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方法论: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材料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正确意识促进事物发展。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材料 4 4、如何做到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材料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材料 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材料 5 5、运用、运用“规律规律”或或“规律客观性和主

4、观能动性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相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相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材料 规律具有客观性,但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利用规律。+材料 第 2 页 共 8 页 尊重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把尊重规律和发挥主 观能动性相结合。+材料 二、二、唯物辩证法(也叫辩证法,把握世界的规律)唯物辩证法(也叫辩证法,把握世界的规律) 关键词:联系和发展关键词:联系和发展(辩证法的总特征、基本观点)(辩证法的总特征、基本观点)、矛盾、矛盾(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实质与核心)(辩证法

5、的根本观点,实质与核心) 联系观(联系的特点联系观(联系的特点+ +整体和部分)整体和部分) 1 1、联系特点的原理方法论联系特点的原理方法论 联系的普遍性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 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2 2、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 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要求树 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

6、标。(强调整体)(强调整体)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功能起决定性作用。 要求重视部分的功能,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强调部分)(强调部分) 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求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 物。 发展观(发展普遍性发展观(发展普遍性+ +实质实质+ +状态状态+ +途径)途径) 1 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方法论、发展的普遍性原理方法论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求用发展的 观点看问题。 2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事物发展的状态是量

7、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事物发展的状态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求重视量的积累。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3.3.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途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途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要求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第 3 页 共 8 页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要求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矛盾观矛盾观 1 1、大切

8、口:运用矛盾观(或矛盾分析法)(或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或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或事、大切口:运用矛盾观(或矛盾分析法)(或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或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或事 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或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材料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或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材料 矛盾即对立统一,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 的统一。 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

9、,又要 学会统筹兼顾,处理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两点论 和重点论的统一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 的统一 2 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即对立统一,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属性;斗争性是矛 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关系: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

10、性;矛盾斗争性也不能脱离 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3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矛盾问题的精髓) 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关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当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也离不 开普遍性;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4 4、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侧重于做事情、解决主要问题)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11、的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侧重于做事情、解决主要问题)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要求我们办事情抓重点,集中力 量解决主要矛盾; 第 4 页 共 8 页 次要矛盾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但和主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 求我们统筹兼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5 5、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侧重于看问题、评价人、事、物)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侧重于看问题、评价人、事、物) 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每一个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矛盾的主次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并

12、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要求我们看问题要全面,抓主流同时不能忽视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三、三、认识论(探索认识的奥秘)(关键词:实践、认识、真理)认识论(探索认识的奥秘)(关键词:实践、认识、真理) 1 1、大切口:大切口:用用“认识论认识论”或或“求索真理的历程求索真理的历程”进行论述进行论述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标准、目的和归宿。+材料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要重视认识的反作用,特别是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材料 认识具有上升性、无限性和反复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

13、程,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材料 真理具有客观性、有条件性、具体性。+材料 2 2. .要求用要求用“实践与认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的辩证关系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进行论述进行论述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要求坚持实践第一。(注意:这四句话可分开写,每一句后面都加材料) 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方法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认识,坚持理论 与实践相结合。+材料 3.3. 要求用要求用“真理真理”的知识分析某问题的知

14、识分析某问题 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 一。 方法论: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4.4.要求用要求用“认识认识”“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知识分析某问题的知识分析某问题 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 第 5 页 共 8 页 成。+材料. 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材料.

15、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方法论: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四、四、社会历史观(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历史观(寻觅社会的真谛) 1.1. 大切口:要求运用大切口:要求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历史观社会历史观”的知识分析某问题的知识分析某问题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经济基础

16、决定上层 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 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2.2.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材料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材 料 3.3. 要求用要求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分析。分析。 生产

17、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 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4.4. 运用运用“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分析分析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 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第 6 页 共 8 页 5.5. 要求用要求用“社会历

18、史的主体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分析某问题分析某问题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 的决定力量。 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五、五、价值观(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观(实现人生的价值) 1 1、运用运用“价值观价值观”“”“实现人生的价值实现人生的价值”分析分析 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价值观对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导向作用、是人生的重要向导。要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践 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

19、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充分发挥主观能 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锤炼品德 修为。(可单独写) (注意:1、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分析问题时,除了第点,还可加入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有社会历史性、主体差 异性、阶级性。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或“唯物史观”分析时,历史观和价值观都要回答 3、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分析时,认识论+历史观+价值观) 哲学选择题选择题高频易错点哲学选择题选择题高频易错点 第一课: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时代精神的精华: 1.哲学智

20、慧、哲学都起源实践,不是哲学家的大脑。 2.不是所有的哲学都是正确的。真正的哲学才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3.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不能说哲学是“科学之科学”“科学之母”;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5.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不同回答产生唯物唯心两大哲学 基本派别);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不同回答产生可知 论和不可知论)。 第 7 页 共 8 页 第二课:第二课:唯物论(探究世界的本质):唯物论(探究世界的本质):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不是大脑

21、。 2.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来自于客观世界,不是头脑自生的),形式是主观的(感觉、知觉、表象等)。 3.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4.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第三课:第三课:辩证法(把握世界的规律)辩证法(把握世界的规律) (1)联系观: 1.联系具有普遍性,但不是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联系都是有条件的,与它周围的事物才有联系。 2.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虽然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有“人化”的特点,但是它客观的。 3.整体的功能是部分不具备的,不是存在于各部分中;整体影响部分,不是决定部分。 4.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是理

22、想效果,是一定条件下才能实现的,不是无条件的、必然的。 5.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而不是根据人的需要建立联系。 (2)发展观: 1.新事物不等于新出现的事物,新事物是符合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2.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形式或状态。不是只要量变就一定质变,只有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质 变 3.质变有好有坏,质变不一定发展。发展一定是质变。 4.辩证否定不是全盘否定,而是克服过时、消极的内容、保留积极合理的因素,体现了联系,实现了发展, 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5.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但总趋势是前进的,

23、上升的 (3)矛盾观(对立统一观点、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1.同一性、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强调的是矛盾双方的关系的关系,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二者不 能相互转化。 2.承认矛盾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具体 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抓典型、树模范、做试点的哲学依据。 4.斗争性寓于同一性当中,普遍性寓于特殊性当中。 5.矛盾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6.主次矛盾哲理强调如何“做事情”,即用来指导解决复杂问题,标志性的词“关键”

24、“中心”“核心” 等。 7.矛盾主次方面哲理强调“看问题”,即用来指导如何正确认识事物,标志性的词“主体”“主流”“大 局”等。 第四课:第四课:认识论(探索认识的奥秘):认识论(探索认识的奥秘): 1.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区别。感性认识是通过感官直接获得的对事物现象、外部联系、各方面的认识, 第 8 页 共 8 页 有感觉、直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借助抽象事物获得的对事物本质、内部联系、全面和事物规律 的认识,有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2.意识、认识、经验、文化等来源、动力、检验标准目的都是实践。 3.意识、认识、经验、文化等起指导作用,不起决定作用。 4.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认识

25、、意识、经验、文化等不具有直接现实性。 5.强调人不能随心所欲选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强调人能、成功选实践主观能动性;强调团队 协作选社会性;强调不同历史时期实践水平有高有低选历史性。 6.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生产实践 。 7.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客观与主观、实践与理论则是错误的) 8.正确认识的过程往往是从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第一个词和最后一个词都是实践) 9.真理不是被推翻,不能被否定,是超越自身,向前发展。 10.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第五课第五课 社会社会历史观(寻觅社会的真谛):历史观(寻觅社会的真谛):历史唯

26、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第五课第五课+ +第六课)第六课) 1.区分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通常用劳动资 料里的生产工具表达生产力水平的高低。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分配制、人与人的地位及关系, 通常用国企改革、农村土地改革、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表达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经济基础是占统 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我国的经济基础就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 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通常经济制度方面的属于经济基础,政治、法律制 度、组织和设施属于上层建筑。 2.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

27、动力。 3.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是社会根本性质的改变。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 力。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阶级斗争。 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不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不是动力。 5.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第六课第六课 价值观(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观(实现人生的价值): 1.社会价值、自我价值的实现不分先后,不是对等的。 2.价值观不起决定作用。价值观有正确错误之分,正确的价值观才起正确的导向作用、起促进作用。 3.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价值判断因人而异,但有对错之分,有评价标准:应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 规律(客观标准),自觉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最高标准)。 4.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是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不是发挥主观能动性。 5.如何实现人生价值:树立正确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劳动+个人社会+砥砺自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政治 > 统编版(人教部编版2019) >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哲学主观题答题模板(实用必备!).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