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8586 页课题课题认识平均数备课教师备课教师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知识和能力:初步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2、过程和方法: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平均数,求平均数以及讨论平均数意义的过程。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积极参加数学活动,体会用“平均成绩”说明问题的公平性。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会求平均数。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5 个笔筒、15 支铅笔。教师导学教师导学学生交流、展示学生交流、展示设计意图设计意图一、初步体会,揭示课题一、初步体会,揭示课题:师:老师这里有五个笔筒,每个笔筒中放有不同
2、数量的铅笔,那么要使每个笔筒放的铅笔同样多,可以怎样做?谁来给大家摆一下?师:很好,那你可以为你的方法起个名字吗?师板书:移多补少师:那你也为你的方法起个名字生 1: (边摆边解说自己的方法) 可以从第二个笔筒中拿出一支给第三个笔筒, 从第四个笔筒拿出两支给第五个笔筒,这样每个笔筒就都是3 支铅笔。生 1:移多补少生 2: (边摆边解说自己的方法) 我的方法与你的略有不同, 我的方法是先把这些铅笔都合在一起, 一共有 15 支铅笔,这里有 5 个笔筒也就是平均分成 5 份, 所以每个笔筒放 3 支铅笔就可以。通 过 游 戏 的方式导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认识新知的兴趣。以 为 方
3、法 起名字的形式更加深学生对两种方法的理解。2吧。师板书:先合后分师:我们通过摆一摆,算一算,最终都得到每个笔筒是 3 支铅笔,我们把这个 3 叫做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就让我们今天一起来认识平均数。师板书课题:平均数二二、进一步感知进一步感知,认识平均数认识平均数师:在体育课上四一班的同学进行分组投球比赛,每人投 10 个,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读题,想想那组的成绩好?师:你们同意吗?师:可见当数据个数相等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总数来进行比较。师:既然第二组的成绩不够理想,那么老师邀请丁鹏加入,现在同学们再看看哪组成绩更好?请同学们把你的思路和方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由组长汇总交流观点,确定发言同学及
4、形式。稍后我们进行全班交流。师:哪组同学要和大家交流?生 2:先合后分生:第一组和第二组都是 4名学生, 我通过计算得到第一组共投 28 个球,第二组共投 25 个球,所以第一个小组的成绩更好一些。生:同意。生用自己的方式审题。生:小组交流小组汇报(组长做汇总发言, 两位组员板书方法, 第三位同学做补充发言)生 1:以上是我们小组的观点, 谁要和我们交流?生 2:我想问你们一个问题,结合具体事例,认识平均数,进一步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鼓 励 学 生 用自己的方法读题,培养学生审题的能力。小 组 的 交 流讨论是促使学生思维碰撞的一个很好的机会,在小组交流展示的时候更能体现相信学生、依靠学生、
5、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生本理念。老师3师:看来解决同一个问题,我们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师:好,非常感谢你们精彩的发言,请回。师: (领着学生看两组的算式)通过计算我们得到第一组平均每人投 7 个球,第二组平均每人投 6 个球,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平均数和每个同学投球的个数,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不比较总数?生 3:如果人数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比较总数, 但现在第一组是 4个人,第二组是 5 个人, 用比较平均数的方法更公平。 好, 还有要交流的吗?生 2: 我们小组也想到这种计算的方法, 我是要给你补充一下, 第一组的平均成绩我们不是计算出来的, 而是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 把张华的投球数中的一
6、个补给李英, 这样第一组的每个人就都是 7 个。生 1:感谢的你的补充。生 4:我是想和全班同学交流, 其实我觉得求第二组的平均数也可以用移多补少的办法, 只是有些麻烦, 所以我觉得当数比较小和少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移多补少, 当数比较多, 不容易看出那个数的时候我们还是用计算的方法比较好。生 1: 我发现王云和赵明的投球数和这组数的平均数是相同的, 但第二组就没有和平均数相同讲出来的永远都是老师的东西,但这个环节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比较对平均数会有更加的透彻的理解。把 整 个 学 习过程放手给学生,在进行全班交流时,通过质疑、补充,不断的产生思维的碰撞,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也引发学生探究平均
7、数奥秘的兴趣。4师: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和平均水平,不是一个实际存在的数,它始终介于这组数据的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有时也用它来比较几组数据的大小。三、深化意义,总结方法三、深化意义,总结方法师:学了平均数,懂得了平均数的意义,其实平均数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通过自学例 3, 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帮亮亮算出他家平均每天丢弃几个垃圾袋?(师出示课件)师:同学们看一下你们做对了吗?师: 通过自学例 3, 你学会了什么?师板书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份数=平均数四、拓展意义,深入认识。四、拓展意义,深入认识。师: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或什么事情的。生 2: 我发现平均数总是介于这组数之间的。生:
8、我是想把每天丢弃垃圾袋的个数都加起来,然后除以 7 天,算式是:(1+3+2+3+2+6+4)7=217=3(个)答:亮亮家平均每天丢弃 3个塑料袋。生 1: 我学会了求出的 3 个并不是亮亮家每天都丢 3个垃圾袋,它只是一个平均数。生 2: 我学会了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份数=平均数生 本 理 念 中提出:根+空,就是要给学生留言足够的空间,这里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异同,就使学生加深对平均数的理解。通 过 课 前 自学、课上交流的形式,激发学生积极思考。5中遇到或用到过平均数吗?举例说一说。五、分层练习,巩固新知五、分层练习,巩固新知师:看来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今天学习了平均数,认识了平均数
9、的意义,也学会了求平均数,做几道习题来检测一下自己吧!课件出示闯关题第一关:排险大师第二关:自知自明第三关:小鬼当家师适时点评六、自省自评,心中有数六、自省自评,心中有数师:我们今天共同探究了平均数,在本节课上看到了同学们卓越的表现,那么请为自己在本堂课的表现打分,满分 10 分。(找两个小组说出各自的评分,比较这两个组哪个组表现更优秀?)师:课后同学们把本小组的在本堂课的平均分算出来,看看哪个组是本节课的优胜组?师:奋斗小组的成绩更优秀一些,不过阳光的同学也不要灰心下周我们学校要组织英语口1 生: (1)本周平均最高气温 2摄氏度。(2)三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是 140 厘米。(3)四年级 2
10、 班五位同学平均每人捐 3 本图书。(4)李莉同学平均每天上学路上花费 15 分钟。生根据要求回答问题。生为自己打分生快速口算平均数。通过让学生课前找生活中的平均数,使学生不但加深对平均数的理解,同时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有许多问题需要数学知识来解决。让 学 生 结 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感受平均数的特点: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比数据中最大数小,比最小数大通过解决平均用水量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根据所求问题找准与总数相对应的份数通过自评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以便以后更好的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同时通过算小组的平均评分也使学生更深一层体会平均数的意义。6语比赛
11、,老师加入阳光小组,你们同意吗?师:可见老师如果参加就会是那个极大数,它会影响一组的平均成绩,所以在很多比赛中要先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再计算平均数这样才更公平。所以平均数的知识还有很多,我们今天只认识了平均数,数学上还有很多知识等着我们去探寻!生: 不同意, 老师你的英语口语的那么好,这样不公平!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平均数平均数总数总数份数份数=平均数平均数第一组:第一组:第二组:第二组:(8+7+6+7)4(9+8+5+3+5)5=284=305=7(个)(个)=6(个)(个)7 6答:第一组的成绩好。答:第一组的成绩好。教学感悟教学感悟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它比较抽
12、象。以往在教学平均数的概念时,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平均数的求法上。新教材更重视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基于这一认识,我在设计中突出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为什么要学习平均数,注重引导学生在统计的背景中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在比较、观察中把握平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平均数解决问题,了解它的价值。这节课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一、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引入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结合实际问题四一班两个队投球比赛哪个队会获胜?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深刻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在学生的活动讨论中,在认知冲突下,认识在人数不同的情况下,比总数显然也不公平;而平均数能代表他们的整
13、体情况,因此产生了“平均数” ,感受平均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也产生了学习“平均数”的需求。二、创造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学会平均数的算法我采用了学生课前学,课上交流的形式,通过课下自己亲身体验摆笔筒,总结出自己使用的方法:一种是先合再分,一种是移多补少。然后引导学生感受到这两种方法的本质都是让原来不相同的数变的相同,从而引出平均数的概念。并在之后讲解方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平均数处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能反映整体水平,但不能代表每个个体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平均数这一概念的认识显得更为深刻和全面。7三、渗透估算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学中我结合平均数的特点, 先让学生猜一猜一个小组的平均体重,再实际计算,不但找到平均数的范围,也找到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 , 同时也更深入的体会到平均数是介于一组数据中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的一个数。这节课总体来说,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的积极性较高。但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不足,一、对于课堂时间的把控上。二课堂上仍有个别同学没有积极思考投身到讨论和质疑中来。所以今后要加大对学困生的帮助和关注,帮助他们认真课前完成前置性小研究,课上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并大胆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