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省级比赛教案折线统计图省级比赛教案【设计思考】【设计思考】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分析: 折线统计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与概率”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 会用(单式和复式)统计表和(单式和复式)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 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建立了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的基础上,又一次认识的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除了可以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之外, 最主要的作用是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能够整体地观察统计图的
2、趋势进行合理的预测。通过本课的学习, 为后面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作准备,也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独特价值,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增强数据意识。学生分析学生分析:五年级学生对日常生活和社会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基本掌握了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并能根据统计图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折线统计图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全新的求知过程,本课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入手引出数据,合理利用旧知迁移,学生在观察、比较、交流、分析中自主建构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感受到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拉近学生与数据的距离,渗透数据应用意识。而从折线统计图上学生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易于看清事物发展
3、变化的情况, 并能根据折线的起伏变化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通过分析作出预测和判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培养数据分析观念。教学思考教学思考:本节课隶属“统计与概率”教学板块的内容,基于学生已经学习过的统计知识以及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本节课的侧重点不仅仅局限于会看、会画折线统计图,更重要的是基于折线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以及数据意识的渗透作为这节课的终极目标。一是创造性地挖掘数据素材,渗透数据应用意识。本节课主要围绕“乒乓球训练次数” “身高记录表”这两大数据素材展开思考与交流,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感受到数据
4、就在我们身边,体会统计的应用价值和数据的独特魅力,在分析数据中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同时,拉近了学生与数据的距离,激发学生树立合理利用数据解决问题的意识。二是走进数据世界,发展数据分析观念。统计图会“说话”,是指它通过对数据进行分类、归纳、整理、分析、判断等,破解数据背后的秘密。特别是在大数据时代,通过数据的整理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是人类进一步认识客观事物的重要途径。本节课,学生在一次次地交流互动和思维碰撞中,不仅感受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同时亲历了对数据质疑的过程,提升了数据分析综合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求实精神。三是培养问题意识,积累统计活动经验。全课以“问题串”为课堂推进的主线,围绕折
5、线统计图的结构、特点展开“交谈”式教学,随着交流的不断深入,每一个学生对新知的构建都有着基于自己独特理解的个性传承。 本课中紧紧围绕两种统计图的异同点这个大问题进行思辨,在不断的观察、对比、交流、辨别中,感受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基于本节课设计的重点是数据分析观念的渗透,而如何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这个问题,让学生课后思考与交流,目的在于让学生进一步亲历绘制统计图的过程中, 在独立绘图的过程中完成对两种统计图优缺点的自主建构,从而让学生深刻理解根据问题的实际背景合理地选择统计图。纵观全课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自主经历统计的过程,通过数据的整理比对、分析,去探寻数据后面隐藏的数学问题、事情发展的
6、内在逻辑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积累丰富的统计活动经验。【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掌握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2.学生能描述、分析、亲近数据,利用数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3.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学会预测问题的结果或趋势, 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培养求实精神。【学习重点和难点】【学习重点和难点】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学会从整体上观察图的趋势进行数据分析,作出合理预测。【教学主要过程及设计意图】【教学主要过程及设计意图】一、情境导入,引出新课。1.观看老师参加乒乓球训练的视频。看看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2.(出示一周训练记录表)
7、为了对对这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猜一猜,老师可能会用什么方法进行整理?3.观察一周训练记录表,并把它制成了一张统计表。仔细观察,你能从统计表中了解到什么信息?出示问题:统计表有什么特点?(直观、简单明了)4.除了统计表,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对这组数据进行整理?(条形统计图)出示问题: 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反映数量的差异,便于比较。)5.今天,老师将这组数据制成了这样的一幅统计图。(出示折线统计图)出示问题:生活中,你们在哪里见到折线统计图?(报纸上、股市上、医院里、公司里、电视里)【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抛出数据,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抛
8、出数据,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数据意识。通过对统计表,条形统计图的奇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数据意识。通过对统计表,条形统计图的回顾与对比回顾与对比,感悟各自的特点感悟各自的特点,唤发学生学习的原认知唤发学生学习的原认知,为新课学习奠定基础为新课学习奠定基础。二、比较异同,构建新知。1.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揭开折线统计图的疑问,设计比较观察活动: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相比,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1)相同点:标题,横轴,纵轴。(可具体展开:横轴都表示什么?纵轴都表示什么?这就做好了画折线统计图的准备工作)(2)不同点:条
9、形统计图用直条表示数量,折线统计图用点、线描述数据。(板书:点、线)【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过比较观察通过比较观察,引导学生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旧知,从而达成对新知的迁移从而达成对新知的迁移。在比较相同点时,通过在比较相同点时,通过“标题、横轴、纵轴标题、横轴、纵轴”的比较,无形中让孩子们明确了的比较,无形中让孩子们明确了绘制折线统计图的准备步骤;通过绘制折线统计图的准备步骤;通过“都能表示数量的多少都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这一相同点,引发这一相同点,引发认知冲突。在探究不同之处时,使孩子们明确认知冲突。在探究不同之处时,使孩子们明确“点点”和和“线线”是折线统计图的是折线统计图的重要组成部分。重
10、要组成部分。三、层层递进,深入探究。1. 观察折线统计图,了解“点”的作用。出示问题: 从图中你能快速发现哪一天的训练量最多?哪一天的训练量最少吗?(星期日最多,星期一最少)追问:你是如何作出判断的?(观察线的高度、数据的多少、点的位置)小结:折线统计图就是通过点的位置高低反映出数量的多少。2. 深度交流,探究“线”的作用。(1)看点连线?这一段段的线分别表示什么意思?(有的线段下降,表示减少了。有的线段上升,表示增加了。平平的线表示数量不变。)(2)用手势在空中比划每一段线。(线: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3)比较 4 条表示增加的线的异同之处。(挑两条对比)这两条增加的线段,有什么不同吗
11、?(一条长表示增加的多,另一条短表示增加的少。)(4)数量增加多的线段长什么样?(提示生一起做手势比画)增加少的线段呢?星期二到星期三这条线段,就像一座山一样,很斜很陡。线段又长又陡,说明数量的变化越大(可齐答);而线段比较平缓,说明数量的变化比较小(可齐答)。小结:看来,简单的线段其实不简单!这就是折线统计图区别于条形统计图的地方。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清楚地看出(教师手指板书,示意学生齐答:数量的多少)还可以通过折线的高低起伏看出数量间的(教师手指板书,示意学生齐答:增减变化情况)。【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过通过“由点到线由点到线”的设疑的设疑,力求从力求从“线的走向不同线的走向不同”表示表示
12、“数数量增加或减少量增加或减少”,从,从“线的长度倾斜度不同线的长度倾斜度不同”表示表示“增减变化的幅度增减变化的幅度”两方面两方面去发现、思考和探究。由此丰富对折线统计图特点的理解,感受折线统计图的去发现、思考和探究。由此丰富对折线统计图特点的理解,感受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特点和优势。3.看图预测,分析数据。(1) 能不能根据这幅折线统计图来预测一下, 下周一老师的训练量可能是多少?(生自主预测并找出对应的点: 可能比 518 多, 可能经 518 少, 也可能还是 518。 )(2)生活中的数学:创设 “投资哪一家公司”的生活情境,引导整体地看图作出合理预测的重要性。小结:这只是一种猜
13、测,因为是未知的,所以你们预测的结果都有可能。但是, 我们需要整体地观察折线统计图,根据图的趋势作出合理的预测和科学的判断。4.绘制折线统计图,培养数据意识。(1)出示量身高的生活情境,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自主完成)(2)展示交流,小结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步骤与方法:描点、连线、标数据。(3)看图回答问题:卡卡哪一年长得最快?长了多少厘米?预测一下他 8 岁的身高可能达到多少?(4)课后整理自己的身高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出示小强同学自编数据绘制的折线统计图,引导质疑,体会数据真实的重要性。)【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场景引出数据,加上在课中多处的巧妙的渗透绘图【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场
14、景引出数据,加上在课中多处的巧妙的渗透绘图方法,放手让学生自主画图。在交流展示环节,请孩子们当小老师的形式,对方法,放手让学生自主画图。在交流展示环节,请孩子们当小老师的形式,对画出的作品进行点评,规范孩子们的画图细节。最后在预测分析数据时,注意画出的作品进行点评,规范孩子们的画图细节。最后在预测分析数据时,注意引导孩子们结合生活实际,学会对数据进行质疑,体会数据真实的重要性,使引导孩子们结合生活实际,学会对数据进行质疑,体会数据真实的重要性,使数学学习变得更有价值。数学学习变得更有价值。四、课堂小结,内化提升。课堂回顾小结。孩子们,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五、拓展延伸,自主建构。师: (出示两
15、幅统计表)既然折线统计图有这么多的优势,是不是任何统计表都适合绘制成折线统计图呢?课后在学习单上绘制统计图, 和你们的好朋友进行交流,相信你们会有新的认识和收获。【设计意图】相比于出示统计表只让学生观察、比较、讨论如何选择合适【设计意图】相比于出示统计表只让学生观察、比较、讨论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设计让学生自主探究,亲历画图过程,在画图的过程中自主建构两的统计图,设计让学生自主探究,亲历画图过程,在画图的过程中自主建构两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明确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明确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统计图
16、,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折线统计图是小学阶段统计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但是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着明显的区别,而且两种统计图在生活中也有着不同的用处,虽然从两种统计图中,人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出所需要的信息。但是条形统计图的最大特点是:它可以清晰地呈现不同类别中统计量的数量,便于进行直观比较。而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清晰呈现数量的多少,还清晰地反映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并能进行合理的预测。教学中,教师巧妙设问,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层层递进,对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体会到了折线统计图对决策的作用。1.创设生活情
17、境,让学生主动亲近数据。数学依赖于生活,并从生活中抽象和升华,让学生学习生活的数学,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过程,这是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观。为此,在本节课的数据素材的选择上, 教师选择了自己乒乓球的训练量和给孩子量身高的生活素材,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数据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拉近了学生与数据的距离,这样不但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也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折线统计图“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这一特点,在相应的条形统计图中同样可以体现,只是它更清楚而已。如何让学生有效地感知这一特点?通过出示两幅图来进行比较,让学生很清楚地看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这样不仅沟通了两者在反映数量变化趋势上的不
18、同,更彰显了折线统计图的直观性与便捷性。2.明确教学重点,凸显数据分析观念。受一课时容量的限制, 就如何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这个问题,在本节课上未能呈现。本节课设计的教学要点在于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学会整体观察折线统计图的趋势作出合理的预测, 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渗透数据意识,培养学生对数据来源的质疑能力和求实精神。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一步理解两种统计图的本质区别,是通过课后的自主画图练习与思考,放手让学生自主操作,旨在通过交流,达成对该问题的自我建构。3.充分尊重个体,改变学习方式。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注重学生个性化的表达,对于每个学生独特的见解与思考,教师不急于给予评价孰优孰劣,而是留给学生自己思考、判断、比较的空间。如在教学绘制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中,教师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探索的空间,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去操作,去探索,去交流。最后,通过反馈,让其他学生在感悟、选择、反思、纠正中学到了知识,这样的课堂不仅使学生获得了共性的发展,还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真正让学习方式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