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法制史全册配套中国法制史全册配套完整课件完整课件中国法制史CHINESE LEGAL HISTORY大学n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n康诰曰:“作新民。” n诗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蒲松龄的自勉联n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n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导论n课程简介课程简介n发展线索发展线索n学习目的学习目的n学习提示学习提示n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n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一、中国法制史课程简介n学科性质学科性质n研究对象与学习内容研究对象与学习内容1.学科性质n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等教育法学专业核心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等教育法学
2、专业核心主干课程之一主干课程之一 n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专门学科,具有法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专门学科,具有法学和历史学的交叉学科性质和历史学的交叉学科性质n法学的一门综合性专业基础学科法学的一门综合性专业基础学科n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法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法学法学理论法学理论法学应用法学应用法学法理学法理学法史学法史学宪法学宪法学部门法学部门法学法律制度史法律制度史法律思想史法律思想史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中国法律中国法律思想史思想史西方法律西方法律思想史思想史历史学的分支学科历史学历史学中国历史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世界历史中国中国政治史政治史中国中国
3、法律史法律史中国中国经济史经济史中国中国军事史军事史中国中国文化史文化史中国中国法制史法制史中国法中国法律思想史律思想史2.研究对象与学习内容n中国历史上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各个时期法律制度及法律秩序法律制度及法律秩序的发展演变与规律性的发展演变与规律性n以以中国历史上的刑事、民事、行政、诉讼中国历史上的刑事、民事、行政、诉讼等各类法律制度及近代立宪制度为等各类法律制度及近代立宪制度为基本线基本线索索n横向学习掌握:横向学习掌握:主要内容、典型特征及社会主要内容、典型特征及社会作用作用n纵向研究探讨:纵向研究探讨:历史源流、客观规律及经验历史源流、客观规律及经验教训教训二、中国法制史的发展线索n
4、习惯法时代习惯法时代(前(前2121世纪前世纪前476476)n三皇、五帝、夏商、西周、春秋三皇、五帝、夏商、西周、春秋n封建法制时代封建法制时代(前(前47547518401840)n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明清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明清n近现代法制近现代法制(1840184019491949)n清末变法修律、中华民国、革命根据地清末变法修律、中华民国、革命根据地三、中国法制史的学习目的n全面了解中国法律制度发生、发展的历史全面了解中国法律制度发生、发展的历史源流、基本规律及经验教训源流、基本规律及经验教训 n加深对于法学理论与各部门法学的理解,加深对于法学理论与各部门法学
5、的理解,提高理论素养,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理论素养,完善知识结构 n为实现个人幸福和建设和谐社会奠定良好为实现个人幸福和建设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身心基础的身心基础 四、学习提示n形成要点全面的提纲式教学笔记形成要点全面的提纲式教学笔记n与其他法学课程和我国立法现状相联系与其他法学课程和我国立法现状相联系n注重同类知识点的纵向分析和比较注重同类知识点的纵向分析和比较n注重人性关怀和民族精神的培育注重人性关怀和民族精神的培育五、情感、态度和价值观n如何对待历史如何对待历史n大学之道大学之道n大学精神:好学近知,力行近仁大学精神:好学近知,力行近仁n中西价值观对比中西价值观对比1.如何对待历史(刘余莉教授
6、)n不能对传统文化求不能对传统文化求全责备全责备 n避免庸俗的进化论避免庸俗的进化论n避免历史虚无主义避免历史虚无主义n学而时习之:信、解、学而时习之:信、解、行、证行、证 2.大学之道n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 n学:觉悟也。学:觉悟也。(说文解字说文解字)n大学之道,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明德,在,在亲民亲民,在,在止于至止于至善善。(。(大学大学)n子曰:子曰:“志于志于道,道,据于据于德,德,依于依于仁,仁,游于游于艺艺。” (论语论语)l“道道”为为体体:自性本然,道体本静。:自性本然,道体本静。l“德德”为为相相:动则省修,行有所得。
7、:动则省修,行有所得。l“仁、艺仁、艺”为为用用:仁心仁术,根干:仁心仁术,根干互滋。互滋。l丁福保丁福保佛学大辞典佛学大辞典:真如为:真如为体体,真如体内智慧慈悲等无量之功德为真如体内智慧慈悲等无量之功德为相相,此体相不固定,应于缘而活动,此体相不固定,应于缘而活动为为用用。l南怀瑾南怀瑾论语别裁论语别裁:“体相用体相用”是万物的三个理则。可以打个比是万物的三个理则。可以打个比方方茶杯,玻璃为茶杯,玻璃为“体体”,“相相”是它的形状,是它的形状,“用用”就是它的功用,就是它的功用,即是可以盛液体的东西。即是可以盛液体的东西。l人格化人格化 八德八德:孝孝悌忠信悌忠信 礼义廉耻礼义廉耻 五常五
8、常:仁仁义礼智信义礼智信l伦理化伦理化 五伦五伦:父子有亲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十义十义:父慈子孝父慈子孝、君仁臣忠、夫义妇、君仁臣忠、夫义妇听、兄良弟悌、长惠幼顺听、兄良弟悌、长惠幼顺l仁为总根:立人达人,孝悌为本仁为总根:立人达人,孝悌为本l艺为枝干:艺为枝干:道德仁道德仁术,待术,待礼礼而成而成 艺有六种:艺有六种:礼礼、乐、射、御、书、数、乐、射、御、书、数l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敬而已矣。(孝经孝经)l敬:肃也。在貌为恭敬:肃也。在貌为恭, ,在心为敬。在心为敬。l失
9、礼入刑: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入刑:礼之所去,刑之所取l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前提。中国传统教育之四科n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有序,朋友有信n十义:父慈子孝、君仁臣忠、夫义妇听、长惠十义:父慈子孝、君仁臣忠、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兄良弟悌幼顺、兄良弟悌n此十义此十义 人所同人所同 当顺叙当顺叙 勿违背勿违背n五常:仁义礼智信五常:仁义礼智信(此五常(此五常 不容紊)不容紊)n四维:礼义廉耻四维:礼义廉耻n八德:孝悌忠信八德: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仁爱和平3.大学精神:好学近知,力行近仁
10、n子曰: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修身。知所以。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所以治天下国家治天下国家矣矣。(。(中庸中庸) n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大学大学) 3.大学精神:好学近知,力行近仁n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人也,亲亲为大。 (中庸中庸) n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论语)n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
11、而信,泛爱众,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而亲仁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论语弟子规)弟子规)4.中西价值观对比n西方个体本位价值观:以竞争方式获得自我利益西方个体本位价值观:以竞争方式获得自我利益满足满足n人生轨迹:童年天堂,中年竞争,晚年坟墓人生轨迹:童年天堂,中年竞争,晚年坟墓n中国整体本位传统价值观:以中国整体本位传统价值观:以仁爱仁爱为核心,以为核心,以孝孝悌悌为基础,经由为基础,经由互爱互爱达致达致互助互助的的大同大同世界世界n人生轨迹:童年惜福、中年造福,老年享福人生轨迹:童年惜福、中年造福,老年享福n五福临门(五福临门(尚书尚书):寿、富
12、、康宁、):寿、富、康宁、修好修好德德、考终命。、考终命。六、参考文献(一)参考书目n中国法制史概要,陈顾远著,商务印书馆中国法制史概要,陈顾远著,商务印书馆n唐律疏议,岳纯之唐律疏议,岳纯之 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n历代刑法考(上、下),沈家本著,商务印书馆历代刑法考(上、下),沈家本著,商务印书馆n群书治要心得,萧祥剑著,中国华侨出版社群书治要心得,萧祥剑著,中国华侨出版社n品读群书治要,刘余莉著,中国华侨出版社品读群书治要,刘余莉著,中国华侨出版社n群书治要群书治要360,世界知识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n蔡礼旭大学演讲录,世界知识出版社蔡礼旭大学演讲录,世界知识出版社n
13、建立理智的人生观建立理智的人生观 ,蔡礼旭著,中国华侨出版社,蔡礼旭著,中国华侨出版社n细讲大学,钟茂森著,团结出版社细讲大学,钟茂森著,团结出版社n论语讲要,李炳南著,长江文艺出版社论语讲要,李炳南著,长江文艺出版社了凡四训与保富法(了凡四训:立命、改过、积善、谦德)(了凡四训:立命、改过、积善、谦德) n(明)袁了凡(明)袁了凡n聂云台聂云台n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n20122012年版年版 (二)相关网站n群书治要网群书治要网n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n大方广(大方广( 中国法的起源与夏商法律制度(约前21世纪前11世纪) 汤之汤之盘铭盘铭曰:曰:“苟
14、日新,日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新,又日新。” (大学大学)第一节 中国法的起源n古代太平盛世的基本政治及社会状况古代太平盛世的基本政治及社会状况n礼和刑的起源礼和刑的起源n中国传统法制文明的特色中国传统法制文明的特色一、古代太平盛世的基本政治及社会状况n中国有一个道统,尧、舜、禹、汤、文、中国有一个道统,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相继不绝,我的思想基础,武、周公、孔子相继不绝,我的思想基础,就是这个道统,我的革命,就是继承这个就是这个道统,我的革命,就是继承这个正统思想,来发扬光大!正统思想,来发扬光大!n革命之名发于孔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革命之名发于孔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15、。革命就是恢复数千年历史上之文应乎人。革命就是恢复数千年历史上之文明。明。 (孙中山)(孙中山)孙中山手书孙中山手书礼记礼记礼运礼运大同篇大同篇太平盛世举证太平盛世举证n大同世界:三皇、五帝(尧、舜)大同世界:三皇、五帝(尧、舜)n小康社会:禹、汤、文、武、成王、周公小康社会:禹、汤、文、武、成王、周公n周朝:成康盛世周朝:成康盛世n汉朝:文景之治汉朝:文景之治n唐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唐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n明朝:永乐盛世明朝:永乐盛世n清朝:康乾盛世清朝:康乾盛世大同大同(礼记礼记礼运礼运)n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
16、独子其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子。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是谓大同大同。小康小康(礼记礼记礼运礼运)n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货力为己礼义以为纪礼义以为纪以设制度,以立田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智),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里,以贤勇知(智),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而兵由此起。n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禹、汤、文、武、
17、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信,著有过,刑(则)仁(则)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不由此者,在埶(势)(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小康康。” 西周:成康盛世西周:成康盛世(史记治要史记治要(上)(上)n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余年不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余年不用。用。(措者。置也。民不犯法。无所置刑(措者。置也。民不犯法。无所置刑也。)也。)西汉:文景之治西汉:文景之治(汉书治要汉书治要(二)(二)n及及孝文孝文即位。即
18、位。论议务在宽厚。耻言人论议务在宽厚。耻言人之过失。化行天下。告讦之俗易。吏安其之过失。化行天下。告讦之俗易。吏安其官。民乐其业。蓄积岁增。户口浸官。民乐其业。蓄积岁增。户口浸(渐也)(渐也)息息(生也)(生也)也也 。风流笃厚。风流笃厚。n禁罔禁罔(网)(网)疏阔。选疏阔。选张释之张释之为为廷尉廷尉。罪疑。罪疑者予民。者予民。是以刑罚大省。至于断狱四百。是以刑罚大省。至于断狱四百。有刑措之风。有刑措之风。唐朝:贞观之治唐朝:贞观之治n贞观元年,贞观元年,由是至四年,断死刑,天下二由是至四年,断死刑,天下二十九人,几致刑措。十九人,几致刑措。(吴兢吴兢贞观政要贞观政要刑刑法法)n(贞观六年,(
19、贞观六年,632632年)年)十二月,帝亲录系囚,见十二月,帝亲录系囚,见应死者,闵之,纵使归家,期以来秋来就死。应死者,闵之,纵使归家,期以来秋来就死。仍敕天下死囚,皆纵遣,使至期来诣京仍敕天下死囚,皆纵遣,使至期来诣京师。师。 (贞观七年,(贞观七年,633633年)年)九月,去岁所纵九月,去岁所纵天下死囚凡三百九十人,无人督帅,皆如期自天下死囚凡三百九十人,无人督帅,皆如期自诣朝堂,无一人亡匿者;诣朝堂,无一人亡匿者;上上皆赦之。皆赦之。 (资治资治通鉴通鉴卷卷194)194)一、基本政治及社会状况n圣人行不言之教圣人行不言之教(任其自行,斯不言之教也)。(任其自行,斯不言之教也)。道不
20、可致也道不可致也(道在自然,非可言致也)(道在自然,非可言致也)。n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义而后礼。 (庄子治要庄子治要)n任德多,用刑少者,五帝也。刑德相半者,任德多,用刑少者,五帝也。刑德相半者,三王也。杖三王也。杖(仗)(仗)刑多,任德少者,五霸刑多,任德少者,五霸也。纯用刑强而亡者,秦也。也。纯用刑强而亡者,秦也。 (政要论政要论治要治要,三国,三国桓范)桓范)1.上古三皇时代以“道”治天下n自羲农自羲农至黄帝至黄帝 号三皇号三皇 居上世居上世n三皇:伏羲、神农、轩辕(黄帝)三皇:伏羲、神农、轩辕(黄帝)n三皇行道,无为而治
21、,教而不诛三皇行道,无为而治,教而不诛2.五帝以“德”治理天下 n道失而后有德道失而后有德n仁昭而义立,德博而化广;故不赏而民劝,不仁昭而义立,德博而化广;故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治。罚而民治。先恕而后教先恕而后教,是尧道也,是尧道也。 ( 说苑治要说苑治要 )n任德多,用刑少者,五帝也。任德多,用刑少者,五帝也。n五帝:少昊五帝:少昊(史记:黄帝)、(史记:黄帝)、颛顼颛顼(音专须)、(音专须)、帝喾帝喾(音库)、(音库)、唐尧、虞舜唐尧、虞舜(二)夏商周三代以“仁”治天下n德失而后有仁德失而后有仁n刑德相半者,三王也。刑德相半者,三王也。n仁:亲也仁:亲也。(。(说文解字说文解字) n亲亲而
22、仁民,仁民而爱物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孟子)n仁能养肝戒怒杀n肝-目-主筋-主藏血孙中山n共和者,我国治世之神髓,先哲之遗业也。共和者,我国治世之神髓,先哲之遗业也。我国民之论古者,莫不倾慕我国民之论古者,莫不倾慕三代三代之治,不之治,不知知三代三代之治实能得共和之神髓而行之者也。之治实能得共和之神髓而行之者也。(三)春秋以“义”治国n失仁而后义。失仁而后义。n杖杖(仗)(仗)刑多,任德少者,五霸也。刑多,任德少者,五霸也。n齐桓、晋文、齐桓、晋文、秦穆、宋襄秦穆、宋襄、楚庄公。、楚庄公。 n义:己之威仪也义:己之威仪也。(。(说文解字说文解字)n义缺伤肺盗恼差n肺-鼻-主皮肤-
23、主气(四)汉至清以“礼”治国n失义而后礼失义而后礼n礼:履也礼:履也。(。(说文解字说文解字)n礼是道德最后底线,失则天下大乱。礼是道德最后底线,失则天下大乱。n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论语颜渊颜渊)n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论语论语学而学而)n礼明心正淫恨少n心-舌-主脉-主神明撒切尔夫人n所有成功的秘诀在于自我克制。所有成功的秘诀在于自我克制。n如果你学会了驾驭自己,你就有了一位最如果你学会了驾驭自己,你就有了一位最好的老师。如果你能向我证明你能控制自好的老师。如果你能向我证明你能控
24、制自己,我就认为你是个有教养的人。缺乏这己,我就认为你是个有教养的人。缺乏这种品质的人,所有其他的教育都于事无补。种品质的人,所有其他的教育都于事无补。仁智義信禮二、礼和刑的起源汉书治要(二)(刑法志)n夫人宵(夫人宵(肖肖)(宵,化也,言禀天地气化而生者也)(宵,化也,言禀天地气化而生者也)天地之貌,怀五常之性天地之貌,怀五常之性(仁义礼智信也),(仁义礼智信也),聪明精聪明精粹粹(精,细也;粹;淳也),(精,细也;粹;淳也),有生之最灵者也。有生之最灵者也。n爪牙不足以供嗜欲,趋走不足以避利害,无毛羽以爪牙不足以供嗜欲,趋走不足以避利害,无毛羽以御寒暑,必将役物以为养,任智而不恃力,此所以
25、御寒暑,必将役物以为养,任智而不恃力,此所以为贵也。为贵也。n故不仁爱则不能群,不能群则不胜物,不胜物则养故不仁爱则不能群,不能群则不胜物,不胜物则养不足。群而不足,争心将作,不足。群而不足,争心将作,上圣上圣卓然卓然先行先行敬让博敬让博爱之德者,众心悦而从之。爱之德者,众心悦而从之。n从之成群,是为从之成群,是为君君矣;归而往之,是为矣;归而往之,是为王王矣。矣。汉书治要(二)(刑法志)n洪范洪范曰:曰:“天子作民父母,为天下王。天子作民父母,为天下王。”圣人取类以正名,而谓君为父母,明仁爱德让,圣人取类以正名,而谓君为父母,明仁爱德让,王道之本也。爱待敬而不败,德须威而久立,王道之本也。爱
26、待敬而不败,德须威而久立,故故制礼以崇敬,作刑以明威制礼以崇敬,作刑以明威也。也。n圣人既躬明哲之性,必通天地之心,制礼作教,圣人既躬明哲之性,必通天地之心,制礼作教,立法设刑,动缘民情,而则天象地。故立法设刑,动缘民情,而则天象地。故因天秩因天秩而制五礼,因天讨而作五刑。而制五礼,因天讨而作五刑。n大刑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中刑用刀锯,其次用刀锯,其次用钻凿;用钻凿;薄刑薄刑用鞭扑。大者陈诸原野,小者致用鞭扑。大者陈诸原野,小者致诸市朝,其所繇诸市朝,其所繇(由)(由)来者上来者上(先)(先)矣。矣。三、中国传统法制文明的特色n德礼为本,天人合一德礼为本,天人合一n
27、“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德惟善政,政在养民”n“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明于五刑,以弼五教”(一)德礼为本,天人合一n盛玉以奉神人之器谓之若丰。推之而奉神盛玉以奉神人之器谓之若丰。推之而奉神人之酒礼亦谓之礼。又推之而奉神人之事人之酒礼亦谓之礼。又推之而奉神人之事通谓之礼。通谓之礼。观堂集林观堂集林卷六卷六释礼释礼(王国(王国维)维)n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三垂,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n豊:行礼之器也。豊:行礼之器也。 (一)德礼为本,天人合一n禮禮: :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说文解字说文解字)
28、n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n福:祐福:祐(助也)(助也)也。休也。休(美善也,庆也)(美善也,庆也)也,善也,善也,祥也。也,祥也。 n礼记礼记祭统祭统:福者,备也。无所不顺者之:福者,备也。无所不顺者之谓备。贤者之祭也,必受其福。谓备。贤者之祭也,必受其福。(一)德礼为本,天人合一n五礼:五礼:吉吉、凶、军、宾、嘉、凶、军、宾、嘉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慎终者。慎终者。丧尽其哀。追远者。祭尽其敬。人君行此二者。丧尽其哀。追远者。祭尽其敬。人君行此二者。民化其德。皆归于厚也民化其德。皆归于厚也】 (群书治要群书治要论语论语)弟子规:弟子
29、规:丧尽礼丧尽礼 祭尽诚祭尽诚 事死者事死者 如事生如事生儒家伦理学:规则与美德的统一(刘余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刘余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2011年版,年版,271271页)页)n江本胜博士的实验似乎为很多以前不能为人类科学解江本胜博士的实验似乎为很多以前不能为人类科学解释的、但是却实实在在地为人民所践行的现象和活动释的、但是却实实在在地为人民所践行的现象和活动给出了科学的依据。例如为什么气功通过意念可以治给出了科学的依据。例如为什么气功通过意念可以治病?为什么人们热衷于通过举办消灾祈福法会来减免病?为什么人们热衷于通过举办消灾祈福法会来减免天灾人祸?等等。天灾人祸?等等。n这
30、是因为,无论在气功治病的过程中,还是在消灾祈这是因为,无论在气功治病的过程中,还是在消灾祈福的法会上,人们所发出的都是希望病情好转或灾难福的法会上,人们所发出的都是希望病情好转或灾难消除的善的意念,而外在的环境对于这种善良的意念消除的善的意念,而外在的环境对于这种善良的意念是有所反应的。在这里,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一是有所反应的。在这里,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相互感应的规律。体、相互感应的规律。(二)“德惟善政,政在养民”n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尚书治要尚书治要)n六府:六府:水、火、
31、金、木、土、水、火、金、木、土、谷谷n水曰润下,火曰炎上,金曰从革,木曰曲直,水曰润下,火曰炎上,金曰从革,木曰曲直,土爰稼穑。土爰稼穑。n润下作咸,炎上作苦,从革作辛,曲直作酸,润下作咸,炎上作苦,从革作辛,曲直作酸,稼穑作甘。稼穑作甘。(尚书尚书洪范洪范)n三事:三事:正德、利用、厚生正德、利用、厚生仁智義信禮孔安国传:孔安国传:正德以率下,利用以阜财,正德以率下,利用以阜财,厚生以养民,三者和,所谓善政。厚生以养民,三者和,所谓善政。n孔颖达孔颖达 正义曰:正义曰:“正德正德”者,自正其德,者,自正其德,居上位者正己以治民,故所以率下人。居上位者正己以治民,故所以率下人。n“利用利用”者
32、,谓在上节俭,不为縻费,以者,谓在上节俭,不为縻费,以利而用,使财物殷阜,利民之用,为民兴利而用,使财物殷阜,利民之用,为民兴利除害,使不匮乏,故所以阜财。利除害,使不匮乏,故所以阜财。n“厚生厚生”谓薄征徭,轻赋税,不夺农时,谓薄征徭,轻赋税,不夺农时,令民生计温厚,衣食丰足,故所以养民也。令民生计温厚,衣食丰足,故所以养民也。n“三者和三者和”谓谓德行正、财用利、生资厚德行正、财用利、生资厚。孔安国传:孔安国传:正德以率下,利用以阜财,正德以率下,利用以阜财,厚生以养民,三者和,所谓善政。厚生以养民,三者和,所谓善政。n“三者和三者和”谓德行正、财用利、生资厚。立谓德行正、财用利、生资厚。
33、立君所以养民,人君若能如此,则为君之道君所以养民,人君若能如此,则为君之道备矣。备矣。n此三者之次,人君自正乃能正下,故以此三者之次,人君自正乃能正下,故以“正德正德”为先;利用然后厚生,故后言为先;利用然后厚生,故后言“厚生厚生”。“厚生厚生”谓财用足,礼让行也。谓财用足,礼让行也。 正德以率下正德以率下n所谓天子者,天下相爱如父子,此之谓天所谓天子者,天下相爱如父子,此之谓天子。子。 (六韬治要六韬治要)n禹、汤禹、汤罪己,其兴也悖(勃)焉;罪己,其兴也悖(勃)焉;桀、纣桀、纣罪罪人,其亡也忽焉人,其亡也忽焉。 (春秋左传春秋左传 庄公十一年庄公十一年)n(商汤)(商汤)朕躬有罪,无以万方
34、;万方有罪,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罪在朕躬。n(周武)(周武)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在予一人。 (论语论语尧曰尧曰)祁大夫外舉不棄讎,內舉不失祁大夫外舉不棄讎,內舉不失親親(卷五(卷五 左傳治要)左傳治要)n祁奚祁奚請老,請老,晉侯晉侯問嗣焉。稱問嗣焉。稱解狐解狐,其讎也,將立,其讎也,將立之而卒。又問焉,對曰:之而卒。又問焉,對曰:午午也可。也可。n商書商書曰:曰: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偏無黨,王道蕩蕩。其祁奚其祁奚之謂矣。之謂矣。 (左傳(左傳 襄公三年)襄公三年)n夫唯善,故能举其类。夫唯善,故能举其类。 吉林省著名民营企
35、业家、慈善家、吉林省著名民营企业家、慈善家、教育家教育家 王王竑锜竑锜教授教授 王王竑锜竑锜n我们的眼睛是我们的眼睛是“录像机录像机”,耳朵是,耳朵是“录音录音机机”,大脑则是,大脑则是“计算机计算机”,时时处处都,时时处处都存留着我们的一念、一言、一行。因为存留着我们的一念、一言、一行。因为“人在做天在看人在做天在看”、“天网恢恢,疏而不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漏”,所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所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秧。家必有余秧。 利用以阜财利用以阜财n大禹克俭大禹克俭n诗曰:夏禹治水,诗曰:夏禹治水, 过门不入,过门不入, 菲食恶衣,菲食恶衣, 俭勤莫及。俭勤莫及。n子曰:
36、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于黻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于黻(音服,祭祀礼(音服,祭祀礼服)服)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音序,水(音序,水渠)。渠)。禹,吾无间然矣。禹,吾无间然矣。 (论语治要论语治要)弟子规n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n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三)“明于五刑,以弼五教”n(舜)帝曰:咎繇(舜)帝曰:咎繇(皋陶)(皋陶)汝作士,汝作士,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明于五刑,以弼五教 ,期于予治。刑期于,期于予治。刑期于无刑,民协于中,
37、时乃功,懋哉无刑,民协于中,时乃功,懋哉!(!(群群书治要书治要尚书尚书) n五刑:五刑:墨、劓、剕、宫、大辟墨、劓、剕、宫、大辟n五教(五典,五常之教)五教(五典,五常之教)n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中国古代的中国古代的“德主刑辅德主刑辅”传统传统n舜帝:明于五刑,以弼五教舜帝:明于五刑,以弼五教n西周:明德慎罚西周:明德慎罚n西汉:德主刑辅西汉:德主刑辅n唐朝: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唐朝: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第二节 夏商法律制度n伊尹申诰于王伊尹申诰于王(太甲)(太甲)曰:曰:n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
38、。n无轻民事,惟艰;无安厥位,惟危。慎终无轻民事,惟艰;无安厥位,惟危。慎终于始。于始。 (尚书治要尚书治要)一、“行天之罚”的法制指导思想n夏朝的奉夏朝的奉“天天”罚罪罚罪n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建寅、建丑、建(建寅、建丑、建子之月)子之月)。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尚书尚书甘誓甘誓 )n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先禄而后威,先赏而后罚,亲而不尊。焉。先禄而后威,先赏而后罚,亲而不尊。 (礼记礼记表记表记)一、“行天之罚”的法制指导思想n商朝的商朝的“天罚天罚”与与
39、“神判神判”n子曰:子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尊而不亲” ( (礼记礼记表记表记)n(伊尹告诫太甲)(伊尹告诫太甲)惟上帝弗常,作善降之惟上帝弗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n(太甲)(太甲)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逭(音唤,逃避)。(音唤,逃避)。 (尚书治要尚书治要)二、刑事法律内容(一)刑罚体系n夏后氏之王天下也,则五刑之属三千。夏后氏之王天下也,则五刑之属三千。 晋书晋书卷三十卷三十刑法志刑法志n大辟二百,膑辟三百,宫辟五百,劓、墨大辟二百,膑辟
40、三百,宫辟五百,劓、墨各千。各千。 周礼周礼 秋官秋官 司刑司刑郑玄注郑玄注(一)刑罚体系n殷因于夏,有所损益。殷因于夏,有所损益。 晋书晋书刑法志刑法志n刑名从商。刑名从商。(墨、劓、刖、宫、大辟)(墨、劓、刖、宫、大辟) 荀子荀子正名正名(二)主要罪名 1.不孝n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n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n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孝经孝经2.昏、墨、贼n昏、墨、贼,杀,
41、皋陶之刑也。昏、墨、贼,杀,皋陶之刑也。 左传左传昭公十四年引昭公十四年引夏书夏书 春秋左氏传昭公十四年n晋晋邢侯邢侯与与雍子雍子争争鄐(音处)鄐(音处)田,久而无成。田,久而无成。士景伯士景伯如如楚,楚,叔鱼叔鱼摄理。摄理。韩宣子韩宣子命断旧狱,罪在雍子。雍子纳命断旧狱,罪在雍子。雍子纳其女于叔鱼。蔽罪其女于叔鱼。蔽罪邢侯邢侯。邢侯怒,杀叔鱼与雍子于朝。邢侯怒,杀叔鱼与雍子于朝。宣子宣子问其罪于问其罪于叔向叔向。n叔向曰:叔向曰:“三人同罪,施生戮死可也。三人同罪,施生戮死可也。n雍子自知其罪而赂以买直雍子自知其罪而赂以买直-己恶而掠美为昏己恶而掠美为昏(乱)(乱)n鲋也鲋也(叔鱼)(叔鱼)
42、鬻狱:鬻狱:贪以败官为墨贪以败官为墨(不洁)(不洁)n邢侯专杀:邢侯专杀:杀人不忌为贼杀人不忌为贼(毁)(毁)。n夏书夏书曰:曰:昏、墨、贼,杀。昏、墨、贼,杀。皋陶之刑也。皋陶之刑也。请请从之。从之。” 乃施邢侯,而尸雍子与叔鱼于市。乃施邢侯,而尸雍子与叔鱼于市。春秋左氏传昭公十四年n仲尼曰仲尼曰:“叔向,古之遗直也。治国制刑,叔向,古之遗直也。治国制刑,不隐于亲,三数叔鱼之恶不隐于亲,三数叔鱼之恶(三者,即下云(三者,即下云“数其贿也数其贿也”、“称其诈也称其诈也”、“言其贪言其贪也也”是也),是也),不为末不为末(薄也)(薄也)减减(轻也)(轻也)。曰义也夫曰义也夫,可谓直矣。可谓直矣。
43、犹义也夫!犹义也夫!”左传正义(杜预 注,孔颖达 疏) n正义曰:杜正义曰:杜读此文,言犹义也夫,言不是读此文,言犹义也夫,言不是义也,故言以直伤义,谓叔向非是义也。义也,故言以直伤义,谓叔向非是义也。刘炫刘炫云云“直则是义直则是义”,而规杜氏。,而规杜氏。n义者于事合宜,所为得理。直者,唯无阿义者于事合宜,所为得理。直者,唯无阿曲,未能圆通,故曲,未能圆通,故书书云云“直而温直而温”。若直而无温,则非德非义。是义之与直,若直而无温,则非德非义。是义之与直,二者不同。二者不同。n“夫夫”是疑怪之辞。是疑怪之辞。故仲尼云:故仲尼云:“叔向,叔向,古之遗直古之遗直”,不云,不云“遗义遗义”,是直与
44、义别。,是直与义别。3.职务犯罪(商)n制官刑。儆制官刑。儆(音井)(音井)于有位。于有位。(言汤制治(言汤制治官刑法。儆戒百官也)官刑法。儆戒百官也) 3.职务犯罪(商)n敢有恒敢有恒舞舞于宫、酣于宫、酣歌歌于室,时谓于室,时谓巫风巫风。n(常舞则荒淫也。乐酒曰酣。事鬼神曰巫(常舞则荒淫也。乐酒曰酣。事鬼神曰巫也)也)。 3.职务犯罪(商)n敢有敢有徇徇于于货、色、货、色、恒于恒于游、畋游、畋,时谓,时谓淫风淫风。n(徇。求也。昧求财货美色。常游戏田猎。(徇。求也。昧求财货美色。常游戏田猎。是淫过之风俗)是淫过之风俗) 3.职务犯罪(商)n敢有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敢有侮圣言、逆忠
45、直、远耆德、比顽童,时谓时谓乱风乱风。n(狎侮圣人之言而不行。拒逆忠直之规而(狎侮圣人之言而不行。拒逆忠直之规而不纳。耆年有德。疏远之。童稚顽嚣。亲不纳。耆年有德。疏远之。童稚顽嚣。亲比之。是谓荒乱之风俗也)比之。是谓荒乱之风俗也)3.职务犯罪(商)n惟兹三风十愆,卿士有一于身,家必丧惟兹三风十愆,卿士有一于身,家必丧(有一过则德义废。失位亡家之道也)(有一过则德义废。失位亡家之道也) ;n邦君有一于身,国必亡邦君有一于身,国必亡(诸侯犯此。国亡(诸侯犯此。国亡之道也)之道也)。n臣下弗匡,其刑墨。臣下弗匡,其刑墨。(邦君卿士。则以争(邦君卿士。则以争臣自匡正。臣不正君。服墨刑。凿其额。臣自匡
46、正。臣不正君。服墨刑。凿其额。涅以墨也)涅以墨也) ( 尚书治要尚书治要 )正义曰:此皆汤所制治官之刑,以儆戒百官之言也。 n“三风十愆三风十愆”,谓巫风二,舞也,歌也;淫,谓巫风二,舞也,歌也;淫风四,货也,色也,游也,畋也;与乱风风四,货也,色也,游也,畋也;与乱风四四(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为十愆也。为十愆也。(三)刑罚适用原则n虞舜虞舜:n象以典刑象以典刑(典,常也。象用之者,谓上刑赭衣(典,常也。象用之者,谓上刑赭衣不纯,中刑杂履,下刑墨幪。以居州里,而民耻不纯,中刑杂履,下刑墨幪。以居州里,而民耻之。而反于礼),之。而反于礼),流宥五刑。
47、流宥五刑。n眚灾肆赦眚灾肆赦(眚,过也。灾,害也。肆,失也),(眚,过也。灾,害也。肆,失也),怙终贼刑怙终贼刑(怙,谓怙赦宥而为者也。终为(怙,谓怙赦宥而为者也。终为残贼,当刑之也)残贼,当刑之也) 尚书治要尚书治要尚书治要u咎繇(皋陶)咎繇(皋陶)曰曰:n(舜帝)(舜帝)罚弗及嗣,赏延于世罚弗及嗣,赏延于世(父子罪不(父子罪不相及也,而及其赏)。相及也,而及其赏)。n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宥过无大,刑故无小。n罪疑惟轻,功疑惟重。罪疑惟轻,功疑惟重。n与其杀弗辜,宁失不经。与其杀弗辜,宁失不经。n好生之德,洽于民心,兹用弗犯于有司。好生之德,洽于民心,兹用弗犯于有司。第二章 两周法律制度(前
48、(前1111世纪世纪前前256256年)年) (周成王)(周成王)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圣。 (尚书治要尚书治要)三字经三字经n周武王周武王 始诛纣始诛纣 八百载八百载 最长久最长久n周辙东周辙东 王纲坠王纲坠 逞干戈逞干戈 尚游说尚游说n始春秋始春秋 终战国终战国 五霸强五霸强 七雄出七雄出 周文王姬昌周文王姬昌 周武王姬发周武王姬发n 第一节第一节 西周法律制度西周法律制度西周法制的地位n“以德配天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明德慎罚”的法律思想的法律思想n礼刑并用的法律体系礼刑并用的法律体系n中国早期法制初步走向成熟完备的典范中国早期法制初步走向成熟完备的典范 n
49、“周监周监(鉴)(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论语八佾八佾)一、基本政治及社会状况n由由后稷后稷至至武王武王建周,概一千二百余年,期间贤君建周,概一千二百余年,期间贤君辈出,怀仁行义,积德甚厚,故其子孙有八百年辈出,怀仁行义,积德甚厚,故其子孙有八百年天下。天下。n成王成王因因周公周公辅佐,修先王之业,卒致太平。辅佐,修先王之业,卒致太平。n康王康王即位,遍告诸侯,宣告以文武之业以申之。即位,遍告诸侯,宣告以文武之业以申之。作作康诰康诰。n故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故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措)(措)四十余年不四十余年不用。用。 一、基本政治及社会状况n
50、论语论语泰伯泰伯子曰:子曰:“泰伯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n郑玄注云郑玄注云:太王太王疾,疾,太伯太伯因适吴、越采药,太王殁因适吴、越采药,太王殁而不返,而不返,季历季历为丧主,一让也。季历赴之,不来奔为丧主,一让也。季历赴之,不来奔丧,二让也。免丧之后,遂断发文身,三让也。丧,二让也。免丧之后,遂断发文身,三让也。 n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王位王位轻轻,怨何生。,怨何生。 n史记史记周本纪周本纪:古公古公有长子曰有长子曰太伯太伯,次曰,次曰虞仲虞仲。太姜生少子。太姜生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