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广东省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核心考点微专题-中外经济政策和经济模式.ppt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文档编号:2215073 上传时间:2022-03-21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14.7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届广东省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核心考点微专题-中外经济政策和经济模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2023届广东省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核心考点微专题-中外经济政策和经济模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2023届广东省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核心考点微专题-中外经济政策和经济模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2023届广东省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核心考点微专题-中外经济政策和经济模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2023届广东省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核心考点微专题-中外经济政策和经济模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经济政策是国家或政府为了达到充分就业、价格水平稳定、经济快速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为增进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 2022年1月28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方面认为,中国从新冠疫情冲击中的复苏进展顺利,这得益于政府迅速采取的有力政策措施。在2022年高考中经济政策和经济模式的创新与调整应该引起重视年份试卷考点 2021 全国乙卷高考26古代商业的发展全国乙卷高考32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重商主义广东卷.4元经济政策广东卷.14罗斯福新政广东卷.15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全国甲卷高考31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经济体制改革全国甲卷高考3

2、5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山东卷.9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山东卷.13“斯大林模式”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2020山东,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江苏.19新经济政策 2019课标,勃列日涅夫改革课标1,41(1)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标,35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018课标,赫鲁晓夫改革课标,34美国经济危机的加深 高考命题线索包括中外重要经济政策、经济体制、经济模式等。命题思路上看,世界的现代化模式确立与改善是近年高考命题的热点与重点,苏联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模式以及中国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模式的对比研究比较常考;从命题的热点上看,中国如何借鉴世界其他国家现代化

3、模式的经验从而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面对当前的纷繁复杂世界,各国政府如何有效应对;各国现代化模式下的民生问题、社会和谐问题等。高考备考重点注意1.把握古今中外各个时期的经济思想和各种经济模式形成的原因、特征、影响及评价。2. 从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和影响来分析“新政”使美国经济走出低谷,又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3. 苏联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都曾出现过曲折,最终呈现不同的结局及从中得出认识和启示。一、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及经济模式01重农抑商政策概念解读1、含义: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开始于战国的商鞅变法,后历代封建王朝沿用。2、原因:农业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国

4、家以征收稳定的土地税,保证财政收入;将人民束缚在土地上,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工商业不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工商业的发展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流失;根本上,它是自然经济的的反映,是社会生产力低下的必然产物。(一)、古代中国经济政策的演变重农抑商政策发展历程开端战国,商鞅变法首倡(不事生产)1234表现盐铁官营、重税、不许做官(不可比肩而立,同坐而食)松动汉代:受挑战(商人已富贵)唐后:地位提高(榜下捉婿)明清:逐渐改变,鼓励商业完结1895年,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2).“闭关锁国”政策实行的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根本原因)西方殖民者向东方的扩张。(客观原因)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直

5、接原因)(1).两者区别明代“海禁”禁止国人出海贸易清代“闭关锁国”限制外商来华贸易2、海禁闭关锁国海禁和闭关锁国相同点内容相同原因相同结果相同原因相同海禁闭关锁国都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只允许部分官方主持的贸易;都不利于中外交流,造成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都为了防范中外反对势力联合、巩固统治;都源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外来商品的抵制;1321原因相同都体现天朝上国的自大心态。2海禁和闭关锁国不同点明朝海禁:明初,退居北方的蒙古、日本倭寇威胁政局。清朝闭关锁国:清初,内有反对势力,外有西方殖民者的骚扰掠夺,统治亟待加强。实施背景针对对象明朝海禁:主要是针对倭寇。不许中国人出去。清朝闭关锁国:先是针

6、对东南沿海抗清势力,后来主要用于防范西方殖民者。不许外国人进来。海禁:明洪武14年,禁止中国人与外国人在沿海的往来。只有海疆闭关锁国:清乾隆22年,限制外商只准在粤海关一口贸易。海疆陆疆1.(2020.北京卷19)(9分)“十三行” 材料一 1685年,清廷始开海禁。次年,仿明末“牙行”(向政府申请外贸特许经营权的贸易组织),开设“洋货行”,与洋商进行贸易。此后洋货行数目不断变化,但在广州俗称“十三行”。十三行的行商须为洋商提供住所,交易完成后,洋商限期离境。1757年,清廷将广州定为唯一的外贸商埠。“豪商大贾,各以其土所宜(当地特产)相贸,得利不赀,故曰金山珠海、天子南库”。 材料二 175

7、9年,清廷颁布防范外夷规条,规定洋商到广州后,应在指定寓所居住,由行商管束稽查。“凡非开洋行之家,概不许寓歇。其买卖货物,必令行商经手方许交易。”清廷还规定,外国商船到广州后,“进口货物应纳税银,督令受货洋行商人,于夷船回帆时输纳(纳税)。至外洋夷船出口货物应纳税银,洋行保商为夷商代置货物时,随货扣清,先行完纳。”南京条约签订后,十三行逐渐衰落。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评析十三行的兴衰。(9分)【实战高考】【答案】清朝前期曾实行海禁政策,限制对外贸易。1685年清政府放开海禁,次年广州开始设立十三行。一口通商后,十三行获得对外贸易的垄断权,依靠这一特权赚取了大量财富, 十三行因此走向兴盛。十三行

8、是中西沟通的重要窗口,也是一种新型的半官方组织,兼有对外贸易、监管外国商人、负责缴纳关税等职能。然而,此时清政府对西方人仍抱有疑惧心理,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洋商的管控,限制其在华进行自由贸易。 由于一口通商和十三行的垄断,西方国家对华贸易难以扩大,引起它们的不满。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签订南京条约,被迫开放五个通商口岸,中外贸易范围扩大,外商可以与中国商人自由贸易。十三行由此丧失了贸易垄断权,因此开始衰落。近代中国面临着如何与世界接轨的难题,十三行的兴衰就是这一问题的缩影。因为不能适时应变,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中国古代经济模式1、奴隶社会:集体耕作诗经周颂载芟:“千耦其耕,

9、徂(c,往)隰(x,低湿的地方)徂畛(zhn,田地间的小路)。”(千对农人在耕地,洼地坡田都前往) 材料: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下性质:国王(贵族)所有的土地国有制。(实质是私有制)井田制瓦解过程:生产力发展(铁犁牛耕)私田出现鲁国实行初税亩(承认土地私有)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2.(2020.天津卷.1)井田制下,村社内的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私田是分给村社成员的份地,按制度定期交换,村社成员要随份地变动而迁居,即“三年一换土易居”。这意味着私田A可以进行交易买卖 B收获全部上缴国家C属于小农经济范畴 D所有权归国家所有【解析】据

10、所学井田制的知识可知,其为土地国有制,据材料“井田制下”“按制度定期交换”可知,私田并未突破井田制的范畴,村社成员只有使用权,所有权依然归国家,故选D项;既然是在井田制的前提下实行的,那么私田也是不允许进行交易买卖的,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私田产品的归属问题,从材料“三年一换土易居”的规定中无法看出其收获是否全部上缴国家,排除B项;小农经济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产物,而井田制属国有制,排除C项。【答案】D【实战高考】2、封建社会:个体农耕(小农经济)(1)原因:铁农具出现和牛耕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2)小农经济的特点 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封闭性:农业和家

11、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市场交换少。 落后性:注重精耕细作,但容易催生满足的社会心态和民族性格。 脆弱性:由于天灾人祸的影响,小农很容易破产。 保守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3)地位: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经营方式、生产组织形式)(4)影响: 政治上:是秦汉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形成的根源,而中央集权制度又是分散的小农经济的重要保障。 经济上: “自给自足”的特点及脆弱性是“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源。 科技文化:促进了与之相关的科技发展。同时,小农经济发展的缓慢性阻碍了古代中国科技的突破;文学作品反映了小农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理想和憧憬。 民族心理与家庭伦理:小农经济下的中国农民既有吃苦耐劳、

12、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有狭隘、保守的不足,同时也是“重男轻女”思想的根源。自然经济本质属性: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主要是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不是为市场的需要而生产 相对商品经济而言小农经济本质属性:家庭经营,农业、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生产规模小 相对于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而言自耕农经济本质属性: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生产经营 相对租佃形式而言思考:“小农经济”的发展轨迹?【绘制发展轨迹图】春秋战国产生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一直占据主导土改维持小农经济释放经济活力但不适应大规模工业化发展需要三大改造到人民公社时期小农经济解体 向规模化、集体化发展改革开放后集体管理和家庭分散经营相结合21世纪初允许

13、土地流转土地经营r日益规模化、机器化思考:“小农经济”和“专制体制”、“儒家思想”三者的逻辑关系? 小农经济和君主专制制度的关系, 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小农经济出于维护生存的原因, 需要皇权保护, 皇权也 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而充当小农经济的保护人。略论小农经济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相互依存关系 小农经济所形成的勤劳节俭、稳定中庸、以和为贵、重视宗族伦理的社会心理特征,和后来的儒家思想的内涵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网络观点3.(2021.湖南卷.3).西晋的占田制、南朝刘宋的占山护泽令均规定,官员可按品级高低占有数目不等的农田、山地,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发展。至隋唐,实行均田制,普遍授田。据此可知,

14、西晋至唐( )A.自耕农数量存在反复 B.皇权与世族势力互相依赖C.九品中正制遭到破坏 D.田制改革目的是开发土地A解析:占田制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发展,自耕农数量存在减少的趋势,而均田制普遍授田,自耕农数量将上升,因此,A正确;官员未必是世族,而且隋唐的均田制是政府将无主的土地授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因此B错误;本题强调的是土地所有制,与九品中正制无关,故C错误;田制的目的是巩固统治,因此D错误。【实战高考】4.(2018新课标全国卷高考25)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

15、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答案】B【解析】重农抑商的政策始于商鞅变法时期,封建社会基本沿用这一政策,故A项错误;由材料“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可知货币税收加重了富商大贾对自耕农的剥削,因而影响自耕农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税收情况而非农民的生产热情,故C项错误;由材料“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可知富商大贾操纵物价而非税收,故D项错误。5.(2017新课标全国卷高考26)表1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A自耕农经济盛行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C均田制破坏严重

16、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答案】A【解析】根据表1可知拥有20130亩土地的自耕农户数比例达到741%,说明会当时该地自耕农经济盛行,故A项正确;拥有300亩以上土地的地主仅有2家,而拥有20130亩土地的自耕农有103家,说明当时该地土地集中现象并不严重,故B项错误;唐朝中期实行“两税法”后均田制瓦解,此时为唐朝后期,均田制已经瓦解故C项错误;仅凭拥有不同土地规模的户数及所占比例无法判断农业生产效率是否提高,故D项错土地规模(亩)户数户数比例20以下24173%20130103741%1313001072%300以上214%小计139100%6.(2016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5)图4为汉代画像砖中的

17、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答案】D【解析】此图反映的是集体劳动的场景,而非个体农户分散的生产劳作状态,故A项错误;此图没有反映出耕作技术的进步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因此不能说明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故B项错误;汉代封建土地私有制已经确立,故C项错误;此图反映出汉代豪强地主在庄园内驱使农民集体生产的情形,故D项正确。二、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021.近代前期:西方工业文明对传统经济模式的冲击晚清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1)同光新政: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起步 。探究1 史料实证洋务运动的特

18、点材料真正成为中国工业化推动者的是清政府,它以洋务派为代表。他们无论是办军事工业,还是民用工业,其主导产业为钢铁、矿产、铁路即当时所谓的“机器矿路”。这是符合工业发展本身规律的,这些产业部门亦能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影响。此外,甲午战争前广大的手工业者和工场主起了切实的和重要的作用。他们使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方式有了自己本身的特征。摘编自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根据材料,归纳中国工业化起步阶段的发展特点。 封建政府主导;侧重发展重工业;机器生产和手工生产并存。探究2 史料实证洋务运动的影响材料洋务运动是在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不能根本变革的约束下进行的。洋务派官员坚持官办、官商合办、官督

19、商办的制度,以此为基础来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工业化模式。这种制度化的国家机会主义使得政府利用其垄断地位与私人企业争夺资源,并且压制私人企业的发展,造成利益冲突,贪污成风。摘编自剑桥中国晚清史百年中国经济史笔记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的影响影响:促进了中国经济近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 对民族工业有诱导和阻碍双重影响。 一是生产力从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的变化,即工业化。 二是生产方式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变化,即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三是政治上由封建专制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变化,即政治民主法制化。 此外还包括社会结构的城市化,文化上的理性化、思辨化;科技化。【认知深化】洋

20、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思想上“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开启了中国思想的近代化经济上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培养了科技人才,开启了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先河外交上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加强了中国同外国的联系教育上洋务运动设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还派遣留学生,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政治上其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本身的局限性以及当时国内外的环境决定了其只能畸形发展,洋务运动不可能独立完成中国近代化的任务7.(2021.天津卷.5)1864年,李鸿章

21、在一封信中谈到,西方船坚炮利,中国“若不及早自强,变易兵制,讲求军实,仍循数百年绿营相沿旧规,厝火积薪,可危之甚”。由此可见李鸿章A深恶朝政腐败 B力图维新救国 C主张强兵御外 D开始了解西方【解析】据材料“若不及早自强,变易兵制可危之甚”可知,李鸿章主张学习西方的坚船利炮,改革兵制,以强兵御外,故选C项;材料主旨是李鸿章主张强兵御外,未涉及朝廷腐败的信息,排除A项;李鸿章是洋务派,康有为等维新派力图维新救国,排除B项;“开始”说法错误,林则徐就已经“开眼看世界”,排除D项。【答案】C【实战高考】8(2020新课标全国卷高考28)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李鸿章认为:“各口岸轮船生意已被

22、洋商占尽,华商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必挟重资以侵夺”,因此“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这表明()A商战成为对外交往中心 B清政府鼓励民间投资设厂C求富以自强方针的改变 D洋务派准备创办民用企业【答案】D【解析】据材料“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李鸿章认为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说明结合所学洋务派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的目的可知洋务派主张创办民用工业以对抗外国经济入侵,故选D项;材料“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可知面对外国入侵采取的措施不是对外交往的中心,排除A项;材料“李鸿章认为”说明不是清政府,且清政府鼓励民间投资设厂是在甲午战争以后,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23、B项;据材料“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说明是坚持求富自强的方针,排除 C项。1.近代前期:西方工业文明对传统经济模式的冲击晚清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2)甲午战后: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3)戊戌新政:提倡和奖励士民投资设厂。(4)清末新政:倡导创办工商企业,颁布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1、(2017全国卷3,27)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 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 C

24、.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原因1:列强加强对华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原因2:甲午战败,清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9.(2021.湖南卷.7).据表2可知,当时中国( ) A.对外贸易由出超转变为入超 B.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民族工业出现了较快的发展 D.海关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D表2 1867年和1894年部分进口商品统计表1867年1894年数量货值(海关两)数量货值(海关两)铁113,441(担)264,5031,185,411(担)2,467,590锡33,502(担)582,14697,008(担)2,046,897火柴79,263 (箩)71

25、,3846,615,327 (箩)1,638,931煤113,430(吨)992,649486,295 (吨)3,221,343糖186,176(担)754,6091,823,890(担)9,507,153解析:本题只有“进口商品”数据,没有出口商品数据,因此,A错误;1894年,还没有签订马关条约,因此,B错误、C错误;从进口数据增加来看,D正确。【实战高考】10、(2021年.湖南高考真题)20世纪初,武汉三镇“占长江沿岸最枢要之地,商况之殷盛,亦冠于沿岸之诸港”,汉口更是“舟楫之辐辏,货物之聚散,其盛不亚于上海,其余则尚未能比类也”。武汉的这一状况( )A表明其航运发展水平超过上海B说明

26、商业贸易中心向腹地转移C为长江沿岸工业重新布局奠定基础D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生创造条件晚清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客观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上升到政治层面)。2.近代后期:经济模式的调整与变革国民政府经济政策的应对(1)统治前期:采取了整顿税务、控制金融、改革币制、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等经济政策。(2)抗战时期:采取“统制”的经济政策,导致官僚资本膨胀。(3)统治后期:采取了强征苛捐杂税、滥发纸币等经济政策。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期间,南京国民政府振兴

27、农业,改良农产;保护矿业,开发矿产;扶助工商;调节劳资;开辟道路,发展交通;调整金融,流通资金,促进实业。国民政府原因:民国初的统一国币政策未能改变币制混乱问题; 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内容:1935年11月,南京国民政府宣布实施法币改革,废止银本位制、以法定纸币为本位货币的币制改革(所有公私使用法币;白银国有;银本位制为外汇本位制)。标志着中国的货币制度完成了由银本位货币制度向纸币制度的转变。影响: “币制改革”,加强了政府对经济金融的管理和垄断;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物价回升,刺激经济复苏,缓解经济危机影响;推动国家垄断资本形成。消极:导致官僚资本壮大,阻碍民

28、族工业发展;后期滥发纸币,导致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11.(2021.全国甲卷.30).据表1可知,当时( )A中国民族工业失去发展空间 B民族企业规模日益萎缩C国民政府实业政策无甚成 D中国工业基础薄弱落后D 表1 19311934年中国钢铁业情况表 单位:吨年份铁砂产量铁砂及生铁输出量钢铁消费量钢铁输入量19311 840 279831 652804 000557 62519321 839 212758 441404 000430 65519331 903 466992 521694 000525 67319342 135 031864 107770 000617 726解析:钢铁消费量仍然

29、存在增长情况,说明中国民族工业仍然有发展空间,故A错误;19311934年,日本局部侵华,但此题的数据显示,铁砂产量几乎没有受到影响,故B错;铁砂及生铁输出量数据,可以反映出实业政策有一定成效,因此C错误;输出铁砂输入钢铁,说明中国工业基础薄弱落后,因此D正确。【实战高考】 12、(2018海南卷,9)1938年初,国民党中央通过的决议规定:经济建设以军事为中心,实行“计划经济”,“树立重工业的基础”,采取扩大国防生产能力、奖励海内外人民投资、鼓励轻工业的发展等措施。这个决议意在()A.使国民经济向战时经济转轨 B.强化官僚资本垄断地位C.使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合理化 D.积极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概

30、念解读】所谓统制经济,就是国家为服从战争需要,依靠行政的法律手段,直接干预或管制生产、流通、分配等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和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战时采用统制政策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也实施了统制经济政策。“几位大官,乘国家之危急,挟政治上之势力做生意之时以“统制贸易”为名,以大发其财为实” 马寅初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济建设模式的探索(1)奠基确立时期:19491956年三项准备:巩固政权;恢复经济;中苏建交。四项举措: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一个创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政策。两个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31、发展生产力)和改造(变革生产关系)并举。三项成果: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初步奠定;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确立。 因为我们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一五计划”采取什么方针,为什么?优先发展重工业1、历史原因:我国重工业基础差2、现实原因:增强国防实力的需要3、外部原因: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认知深化】一五计划(195319

32、57年)东北地区资源非常丰富,交通十分发达工业基础好地理位置优越,背靠苏联,便于接受援助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飞机制造厂 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合理的工业布局)【认知深化】一五计划(19531957年)1、一五计划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战 特略 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政府主导)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发展生产力和调整生产关系同时进行)借鉴苏联,立足国情群众运动式(激发人民建设热情)目的的双重性: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和维护国家安全(两极格局、美苏冷

33、战背景下)13.(2021.全国乙卷.31)1957年,国家统计局工人阶级队伍情况的调查报告中有1950年及其后参加工作的职工社会出身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职工社会出身情况表 工人劳动农民转业军人个体劳动者及一般市民学生资本家上海3552129526918751608594天津3913142732712291944370陕西262627998328672295052新疆16162547231918181905023据表2可知A内地与沿海原有工业基础差距大 B西部地区工商业改造不彻底C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 D沿海地区工业发展更为迅速【实战高考】【解析】1950年及其后参加工作的职工社

34、会出身情况表格中,上海和天津的职工工人出身的比例远远高于陕西和新疆,这是由于之前沿海地区工业比内地发达,工厂也相对较多,故选A项;单纯从职工社会出身所占比例不能说明西部工商业改造是否彻底,因为加入工人阶级队伍的未必是当时全部经过改造的工商业者,排除B项;题干仅提供了无产阶级出身来源,没法据此得出我国工业化是否实现,而且在1957年我国一五计划完成时,仅是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排除C项;沿海地区工业发展速度需要和之前的数据进行比较,题干没有相关数据,而且单纯从无产阶级出身角度只能反映之前的工业基础,排除D项。【答案】A14.(2021.湖北.9)1957年,外国专家沙博理参观西安时,获悉

35、城市人口从解放初不足50万增加到150万。在访问已建成的六家国营纺织厂中的一家时,他得知“该厂使用的每一件机器都是中国自造的”。他由此感到这座古城“重新兴盛起来了”。这说明A“一五”计划初步改变社会面貌 B西安成为内地省会开放城市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全建立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解析】1957年,西安人口激增三倍,国营纺织厂的机器都由中国自造,这表明“一五”计划使西安城市化、工业化得到一定程度发展,社会面貌发生变化,故选A项;1992年,西安成为内地省会开放城市,与材料时间内容不符,排除B项;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与材料时间内容不符,且“完全”说法错误,排除C项;

36、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与材料时间内容不符,排除D项。【答案】A15.(2020.天津卷.7)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经济极其落后的基础上,开始大规模工业建设,各行各业掀起劳动建设高潮。1955年3月,天津制表业的工人们在缺少资金设备、没有图纸资料的情况下,奋战数月,研制出第一块国产手表,用智慧的双手结束了“中国只能修表,不能造表”的历史。由此可以看到当时A国民经济恢复的重要成果 B工业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C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D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四名工人在简陋的条件下研制手表D【实战高考】16.(2019全国卷31)据统计,1954年1月到4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刊借

37、阅总数为1953年同期的5倍,为1952年同期的50倍,东北各研究所俄文书刊借阅量也大幅增加。这表明当时() A科学研究已与国际前沿接轨 B科教兴国战略已展开 C对苏联经验的反思蔚然成风 D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答案】D【解析】据材料“1954年1月到4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1953年同期的5倍”结合所学我国正在开展以苏联援助为特色的一五计划,意在改变我国工业化基础薄弱的状况,表明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故选 D项;材料只是反映借鉴俄国,谈不上与国际前沿接轨,排除A项;科教兴国始于199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1953年同期的5倍”反映的是学习

38、苏联经验,排除C项。【答案】B【解析】据材料时间1951年,结合宣传画的题目多生产!多捐献!可知,这一时期人民积极生产是为了抗美援朝的胜利,故选B项;据所学,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时间是1949年到1952年底,而材料时间是1951年,尚在恢复阶段,排除A项;据所学,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才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阶段,排除C项;据所学,三大改造的时间是19531956年,而材料时间是1951年,排除D项。17、【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31】图5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C中国重工业发

39、展急躁冒进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18、【2014年全国新课标全国卷.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19、【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资本主义工商业国有:国家资本主义初级国家

40、资本主义: 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和经销代销(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策略,将其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公私合营(1953年底个别企业;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和平赎买:对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通过和平方式并采取有偿办法实行国有化的政策。四马分肥:利润分为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四个方面;1953开始,1956年公私合营后,资方改为十年定息,年息五厘(和平赎买)。【认知深化】三大改造(19531956年)1956年各种经济成分 公有制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个体经济1952年底各种经济成分 饼状图反映我国的经济成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意义是什么?

41、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认知深化】三大改造的实质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意义: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20【2014年海南卷】1950年,东北人民政府规定在大区范围内对煤炭、钢材等多种生产资料统一分配,随后,东北地区计划分配的物资种类逐年增加。从1953年起,计划分配调拨体制开始在全国铺开。这反映了中国计划经济体制A是新生国家政权的基础 B随着行政区域的扩大逐步建立C是在宪法原则下建立的 D随着工业化建设的进行而建立【实战高考】(2)曲折发展时期:19561978年一条主线: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两个方面:成功探索:中共八大

42、召开,“八字”方针调整,建设成就。挫折失误:“三面红旗(“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21.(2021.天津卷.8)1962年下半年起,我国国民经济开始稳步增长。1963年,国家在财力尚有困难的情况下,积极改善职工待遇;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连续三年分别提高267%、201%和225%。这反映了我国A落后面貌的彻底改变 B调整发展的重要成果 C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 D市场经济的显著作用【解析】1960年冬,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国民经济转入调整的轨道,导致材料中国民经济稳步增长、职工待遇改善、劳

43、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等情况,故选B项;“彻底”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对经济体制进行全面改革,排除C项;此时仍然是计划经济,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才逐步发展,排除D项。【答案】B【实战高考】(3)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至今历史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一个目标:中共十四大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两个领域:对内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展国有企业改革)和对外开放。五个转变: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单一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44、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优先发展重工业到国民经济平衡协调稳步发展;从学习苏联模式到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突破试点农村改革: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各地逐步推广开来。城市改革:按照逐步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原则,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社员签订的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他们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自发实行了一包到底的责任制【认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改革深化南方谈话: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为中共十四大的召开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中共十四大: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45、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邓小平南巡【素养提升时空观念】改革开放的进程1981年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1982年1987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三步走”发展战略。中共十二大中共十三大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打下改革开放的思想基础1992年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共十四大2000年2010年2001年提出“走出去”战略中共十五届五中2010年加入世贸组织更深进入全球化参与制定规则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素养提升时空观念】改革开放的进程22.(202

46、1.全国甲卷.31)1982年12月人民日报报道,浙江义乌某供销社在改革后,改变了过去“上面来货多少,下面供应多少”的状况,主动深入农户了解他们对生产资料的需求情况,采购农民所需物资;许多职工还积极寻找经营门路,开拓新的市场。出现这一现象是由于A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得以理顺 B经济责任制逐步实行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解析】浙江义乌某供销社在改革后出现了职工积极性大大增强的局面,说明经济责任制得以实行,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故选B项;1982年中国还是计划经济体制,还不到要理顺计划和市场关系的程度,排除A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在1984年,与题干时间“19

47、82年”不符,排除C项;中国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在1993年,与题干时间“1982年”不符,排除D项。【答案】B【实战高考】23.(2021.山东卷.9)人民日报新年社论的高频词汇反映当年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1979年新年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的高频词汇包括A中国人民 侵略 中国 美帝国主义B合作 改造 农业生产 先进C技术 现代化 先进 科学D开放 稳定 企业 改革【解析】1979年新年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基础上发表的,主要内容是强调要尽快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相信科学,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努力进行生产建设,故选C项;由“侵略”、“美帝国主义”可知,

48、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初所用的高频词汇,排除A项;“合作”、“改造”和“农业生产” 是三大改造排除B项;“稳定”、“企业”、“改革”等词汇应该是国企改革的高频词汇,开放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高频词汇,与1979年新年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不符,排除D项。【答案】C24(2020全国卷高考31)1983年,安徽某濒临倒闭的国营制药厂被8个年轻人承包,实行有奖有罚的经济责任制,9个月就盈利12万元。后来安徽省委、省政府从中得到启示,下发通知明确提出,小型国营企业也可以实行承包经营。由此可以看出A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逐步建立 B政企职责不分弊端得到解决C经济所有制结构开始发生变化 D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逐渐

49、扩大【解析】材料“小型国营企业也可以实行承包经营”,改变了政府对企业的直接管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逐渐扩大,故选D项;1992年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确立市场经济改革的目标,不符合材料时间限制,排除A项;材料做法有利于解决政企职责不分的弊端,但没有体现出已经解决,排除B项;材料反映出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没有体现出所有制结构开始发生变化,排除C项。【答案】D26(2019新课标全国卷高考31)19791981年,中国减少粮食播种面积5000万亩,有计划地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开始逐步退耕还林还牧,鼓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社队企业。这些政策()A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B加快

50、了私营企业发展C完善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健全了市场经济体制【解析】由材料“19791981年,中国减少粮食播种面积5000万亩,有计划地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开始逐步退耕还林还收,鼓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社队企业”可知国家在贯彻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对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故选A项;19791981年中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导的计划经济体制,私营企业发展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完善了”表述过于绝对,材料时间只是刚实行的几年,1982年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进一步稳固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排除C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于21世纪初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高考专区 > 二轮专题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3届广东省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核心考点微专题-中外经济政策和经济模式.ppt)为本站会员(小豆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