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呼风唤雨的世纪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引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当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感受到了什么?引入新课引入新课作者简介 路甬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942年出生,浙江慈溪人。199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8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副院长。初读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同学或老师,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我会认唤获 赖 亿 hun j hu li qin y hun j hu li qin y su su
2、o o b zh zh ln b zh zh ln 潜索 奥技哲质兰舶我会写呼唤 世纪 技术 改变程度 超过 亿万 奥秘 日益 联系 物质 任何 改善 哲学家 原子核初读课文u1.( )是一个( )的世纪。u2.( )(谁)靠( )(什么)呼风唤雨。u3.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 )来形容。u4.( )必将创造一个奇迹。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思考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完成下面的练习。2020世纪世纪呼风唤雨呼风唤雨人类人类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科学技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科学技术初读课文“呼风唤雨”什么意思?“一个世纪”
3、是多少年?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然后分析理解。“呼风唤雨呼风唤雨”在词典中解释为在词典中解释为“使刮风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使刮风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现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在课文中在课文中比喻人类在利用自然方面取得了重大比喻人类在利用自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不再像从前那样受到自然条件突破,不再像从前那样受到自然条件的严格限制。的严格限制。一百年一百年课文讲解 请同学们阅读第2自然段。自问自答,是设问的修辞手法。u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选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课文讲解u在20
4、世纪100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出乎意料:超出人们考虑的范围。出乎意料:超出人们考虑的范围。发现: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原先存在的)发明:人们创造出来的新事物或新方法。(原先不存在的)课文讲解u默读课文第34自然段,用“”画出描写人类在上百万年历史中生活状态的语句;用“”画出描写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语句。课文讲解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
5、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描写人类在上百万年历史中生活状态的语句:课文讲解u“千里眼”“顺风耳”在旧小说中指能看得很远和听得很远的人;“腾云驾雾”指能乘着云雾在天上飞。 这几个词语在文中是指人们想象中的超脱自然的能力。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只能用这种方式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课文讲解描写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语句:u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课文讲解u 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6、。u句中的诗出自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u诗句形容纷纷大雪好似梨花开放,原意是用来形容北国边塞异常寒冷。u课文中引用这句古诗,承上启下,表现了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是人们始料未及的,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课文讲解u 1923 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 罗素说: “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u是什么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阅读第5自然段,回答问题。u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科学的确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为人类创造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课文小结 本文讲述了20
7、世纪100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课后作业 按课文内容填空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依赖_,20世纪依靠_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让人类登上_,潜入 _,洞察_, 探索_。自然现代科学技术月球深海百亿光年外的天体原子核世界的奥秘谢谢观看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1课文线索清晰,说明有序,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先梳理线索,再质疑问难,在交流中理解课文的意思。太空育种培育出的蔬菜、花卉,有的学生可能有所接触,可以在交流中让学生说说,也可以提示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留意。文中的一些科技术语,如“宇宙射线、微重力、高真空”,学生难以准确理解,但这些词语并
8、不影响学生粗知文章内容,可以不必深究。2用词准确、表达生动形象是这篇课文在表达上的重要特点。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精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自读自悟,在交流时也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哪些词语或句子表达得很清楚,或表达得很生动。3课文中有些字的字音容易读错,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提醒。如,“特殊”的“殊”应读sh,不读ch;“处于”的“处”字作动词用时应读ch,不读ch;“差异”的“差”字当“不同”这个意思讲的时候应读ch,不能读ch;“比较”的“较”字应读jio,不要误读为jio。4学习本课之后,教师可以推荐选读课文中的人造发光植物一文让学生阅读,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科技类文章的热情,产生热爱科学的
9、情感和努力探索科学的愿望。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这篇课文学生理解会有一定的难度,我在这一课时主要是通过读课文来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为第二课时的进一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在这里我主要是培养学生利用好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并在读课文时对自己有感受的部分进行交流。从这节课来看,学生对工具书用的并不太好,有很多同学手里没有字、词典,而有的同学却很会利用字、词典,对词语的意思理解的也很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得进一步指导学生用好工具书,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通过读课文同学们都对课文感受很深的段落进行了标记,有的同学画的很好,感受也很深,谈的也不错,这说明通过读课文有的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了。但还有部分同学理解的不是很好,在下节课当中应带领学生再进一步的理解课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