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学习内容】 1.在各发展时期中医护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著作及卓越贡献。 2.中医“四大经典”的注意内容。 3.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 4.中医护理学的内涵。 中医护理学课程概念及相关问题 护理: 护理是帮助健康的人或患病的人保持或恢复健康或者平静地死去。 中医护理学: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施以独特的中医护理技术,帮助健康的人(包括老、弱、幼、残)或患病的人保持或恢复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中医护理学主要内容 中医药基本理论:阴阳五行、藏象、经络、气血津液、病因、诊法、辨证、中药、方剂等。 中医常用护理技术:针刺技术、灸疗技术、拨罐技术、推拿按摩技术、刮痧技术、耳针技术、饮食用药技术等。中医护理
2、学的发展概况 中医药学的起源中医药学的起源 中医药学源于原始社会,从有文字开始就有记载,距今约三千余年历史。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和斗争中逐步积累和创造出来的。 殷虚出土的甲骨文有疾病的名称多达20余个。淮南子修务训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饮水泉之甘苦,一日而遇七十毒。”当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有目的地实施这些方法时,也就开始了最早的中医护理。中医护理学的发展概况 。先民实践,积累经验先民实践,积累经验中医护理学的发展概况 中医理论的确立中医理论的确立中医护理学的发展概况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魏晋隋唐时期魏晋隋唐时期晋晋 王叔和编撰了我国第一部脉王叔和编撰了我国第一
3、部脉 学专著学专著 脉经脉经中医护理学的发展概况晋晋 皇甫谧编撰了我国最早的针皇甫谧编撰了我国最早的针 灸学专著灸学专著 针灸甲乙经针灸甲乙经中医护理学的发展概况隋隋 巢元方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病巢元方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诸病诸病源候论源候论中医护理学的发展概况唐唐 孙思邈编撰了孙思邈编撰了千金要方千金要方 和和千金翼方千金翼方,可称我国第一,可称我国第一 部医学百科全书。他对医德的论部医学百科全书。他对医德的论 述,开中国医学伦理学之先河。述,开中国医学伦理学之先河。中医护理学的发展概况 宋金元时期 南宋陈言(字无择)著成南宋陈言(字无择)著成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
4、因极一病证方论,简称,简称 三因方三因方,该书以病因与病,该书以病因与病 证相结合的方法,系统阐述了证相结合的方法,系统阐述了 三因理论,是对宋以前病因理三因理论,是对宋以前病因理 论的总结。论的总结。中医护理学的发展概况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书名。一名方书名。一名和剂局方和剂局方。十卷。宋太医局编。初刊于十卷。宋太医局编。初刊于1078年以后。本书是宋代大年以后。本书是宋代大医局所属药局的一种成药处方医局所属药局的一种成药处方配本。宋代曾多次增补修订刊配本。宋代曾多次增补修订刊行,而书名、卷次也有多次调行,而书名、卷次也有多次调整。最早曾名整。最早曾名太医局方太医局方。徽宗崇
5、宁间(徽宗崇宁间(1102-1106年),年),药局拟定制剂规范,称药局拟定制剂规范,称和剂和剂局方局方。 中医护理学的发展概况金元四大家: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张从正、李刘完素、张从正、李 杲、朱震亨杲、朱震亨 刘完素(字守真),创河刘完素(字守真),创河 间学派(后人尊称刘河间),倡导间学派(后人尊称刘河间),倡导火热论火热论寒寒凉派凉派。代表。代表 作有作有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玄机原病式素素 问病机气宜保命集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等。等。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 倡倡“邪非人身所有,邪去则正安邪非人身所有,邪去则正安” 攻邪派攻邪派。代表作有代表作有儒门事儒门事 亲亲
6、。 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 人),倡人),倡“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 也也”补土派补土派。代表作有。代表作有脾脾 胃论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内外伤辨惑论。 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翁,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翁, 后人尊称朱丹溪),倡后人尊称朱丹溪),倡“阳常有余,阳常有余, 阴常不阴常不足足”滋阴派滋阴派。代表作为。代表作为 格致余论格致余论。中医护理学的发展概况格致余论格致余论,强调,强调“命门之命门之 火火”在养生、防在养生、防病中的重要意义。病中的重要意义。李时珍李时珍本草纲目本草纲目,载药,载药18921892种,收录方剂种,收录方剂1 1万多首,丰富了我
7、国万多首,丰富了我国药物学内容,且奠定了植物学的基础。药物学内容,且奠定了植物学的基础。中医护理学的发展概况 明清时期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明清时期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温病学,是研究四时温病的发生、发展的一门临床学科。温病学,是研究四时温病的发生、发展的一门临床学科。吴有性(字又可)著吴有性(字又可)著 温疫论温疫论,创,创“戾气戾气”说,说, 指出温疫病的病因为指出温疫病的病因为“戾气戾气”,而非一般的六淫病邪。,而非一般的六淫病邪。 叶桂(字天士,号香岩),叶桂(字天士,号香岩), 著著温热论温热论,阐明了温,阐明了温 热病发生发展的规热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创律,创 立了卫气营血辨证。立了卫气
8、营血辨证。 薛雪(字生白),薛雪(字生白), 著著湿热条辨湿热条辨,对湿热病的病因、症状、传,对湿热病的病因、症状、传 变规律、变规律、治则治法等做治则治法等做 了简要的阐述。了简要的阐述。 吴瑭(字鞠通),吴瑭(字鞠通), 著著温病条辨温病条辨,创,创 立了温热病的三焦辨立了温热病的三焦辨 证理论。证理论。 中医护理学的发展概况王清任(字勋臣),著王清任(字勋臣),著 医林改错医林改错,改正了古医,改正了古医 籍中在人体解剖籍中在人体解剖方面的某些方面的某些 错误,肯定了错误,肯定了“灵机记性不在灵机记性不在 心(而)在脑心(而)在脑”,并发展,并发展了中了中 医的瘀血理论,创立了多首医的瘀
9、血理论,创立了多首 治疗瘀血病证的有效方剂。治疗瘀血病证的有效方剂。中医护理学的发展概况 近代与现代近代与现代 中西医论争中西医论争中西医汇通中西医汇通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 近代时期(鸦片战争后),随着社会制度的变更,西方科近代时期(鸦片战争后),随着社会制度的变更,西方科技和文化的传入,中西文化出技和文化的传入,中西文化出 现了大碰撞。现代时期现了大碰撞。现代时期(建国后),国家大力提倡中西医(建国后),国家大力提倡中西医 结合,继而倡导以现结合,继而倡导以现代多学科方法研究中医。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与现代化,代多学科方法研究中医。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与现代化,必须走继承必须走继承 与创新并行的
10、发展之路。继承是创新的基础,与创新并行的发展之路。继承是创新的基础,继继 承的目的是创新。只有重视继承,才能将中医学的传承的目的是创新。只有重视继承,才能将中医学的传统理论传承下来,为发展和创新奠定基础;统理论传承下来,为发展和创新奠定基础; 创新是中医创新是中医学继续发展的需要,是中医学新论、新观点的产生之源,学继续发展的需要,是中医学新论、新观点的产生之源,也是中医学的生命之源也是中医学的生命之源。中医护理学的发展概况 周恩来总理接见周恩来总理接见 著名中医学家孔伯华著名中医学家孔伯华 先生。先生。 毛泽东主席接见毛泽东主席接见 著著名中医学家施今墨名中医学家施今墨 先先生,共商中医发展生
11、,共商中医发展 大大计。计。THANK YOUSUCCESS2022-4-15可编辑中医护理学的主要特点:中医护理学的主要特点:整体护理、辨证施护整体护理、辨证施护整体护理源于中医人体的整体观念整体护理源于中医人体的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完整性及人与及人与 自然、社会环境的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统一性的认识。的认识。 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由多层次结构构成的有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由多层次结构构成的有 机整体。构成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各个脏腑形体官窍人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各个脏腑形体官窍 之间,之间,结构结构上不可分割,上
12、不可分割,功能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 病理病理上相互影响。人生活在自然和社上相互影响。人生活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体的会环境中,人体的 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必然受到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必然受到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的 影响。人影响。人类在类在适应适应和和改造改造自然与社会环境的斗争中维持自然与社会环境的斗争中维持 着机体的生命活动。着机体的生命活动。中医护理学的主要特点:中医护理学的主要特点:整体护理、辨证施护整体护理、辨证施护中医护理学的主要特点中医护理学的主要特点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1)生理上的整体性)生理上的整体性 人体自
13、身在生理上的整体性,主要体现于人体自身在生理上的整体性,主要体现于 两个方面:两个方面: 一是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与功一是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与功 能上是完整统一的,即能上是完整统一的,即五脏五脏一体观一体观; 二是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二是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 割的,即割的,即形神一体观形神一体观。 中医护理学的主要特点中医护理学的主要特点形神一体观形神一体观 形体形体,是指构成人体的脏腑、经络、五体和官窍及,是指构成人体的脏腑、经络、五体和官窍及 运行或贮藏于其中的运行或贮藏于其中的精、气、血、津液等。它们以五脏精、气、血、津液等。它们以五脏 为中心,
14、以经络为联络通路,构成一个为中心,以经络为联络通路,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并通有机整体,并通 过精、气、血、津液的贮藏、运行、输布、代谢,完成过精、气、血、津液的贮藏、运行、输布、代谢,完成 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 神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 活动的总体现或主宰活动的总体现或主宰者;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者;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 思维活动,包括情绪、思想、性格等一思维活动,包括情绪、思想、性格等一系列心理活动。系列心理活动。 形神一体观,即是形体与精神的结合与统一形神一体观,即是形体与精神的结合与统一。在活。
15、在活 的机体上,形与神是的机体上,形与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离的。形是神的相互依附,不可分离的。形是神的 藏舍之处,神是形的生命体现。神不能藏舍之处,神是形的生命体现。神不能离开形体而单独离开形体而单独 存在,有形才能有神,形健则神旺。而神一旦产生,就存在,有形才能有神,形健则神旺。而神一旦产生,就 对形体起着主宰作用。形神统一是生命存在的保证。对形体起着主宰作用。形神统一是生命存在的保证。中医护理学的主要特点中医护理学的主要特点五脏一五脏一体观体观 人体由人体由五脏五脏(心、肝、脾、肺、肾)、(心、肝、脾、肺、肾)、六腑六腑(胆、胃、小(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肠、大肠、膀胱、三焦)
16、、形体形体(筋、脉、肉、皮、骨)、(筋、脉、肉、皮、骨)、官窍官窍(目、舌、口、鼻、耳、前阴、后阴)等构成。(目、舌、口、鼻、耳、前阴、后阴)等构成。 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在结构上彼此衔接、沟通。它们以五脏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在结构上彼此衔接、沟通。它们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联的联络作用,构成了络作用,构成了心、肝、脾、肺、肾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五个生理系统 。肺脾肝 肾心大肠胃小肠膀胱胆筋脉肉皮骨目舌口鼻耳中医护理学的主要特点中医护理学的主要特点 中医学在分析病证的病理机制时,着眼于整体,着中医学在分析病证的病理机制
17、时,着眼于整体,着 眼于局部病变引眼于局部病变引起的整体性病理反映,把局部病理变化起的整体性病理反映,把局部病理变化 与整体病理反映统一起来。既重视与整体病理反映统一起来。既重视局部发生病变的脏腑局部发生病变的脏腑 经络形体官窍,又不忽视病变之脏腑经络对其他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又不忽视病变之脏腑经络对其他脏腑经经 络的影响。络的影响。 局部病变大都是整体生理机能失调在局部的反映;局部病变大都是整体生理机能失调在局部的反映; 脏腑之间,在生理上既然是协调统一、密切配合的,脏腑之间,在生理上既然是协调统一、密切配合的, 在病理上也必然在病理上也必然是相互影响的;是相互影响的; 形神统一的整体,因而形
18、与神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形神统一的整体,因而形与神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中医护理学的主要特点中医护理学的主要特点人体的局部与整体是辩证统一的。通过观察分析形体、官窍、人体的局部与整体是辩证统一的。通过观察分析形体、官窍、色脉等外在的病理表现,推测内在脏腑的病理变化色脉等外在的病理表现,推测内在脏腑的病理变化由外察由外察内(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内(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验舌与面部色诊都是中医学整体诊病思想的具体体验舌与面部色诊都是中医学整体诊病思想的具体体现。现。 强调在整体层次上对病变部分进行调节。强调在整体层次上对病变部分进行调节。 治内愈外。如泻心火治疗口舌生疮。治内愈外。如泻
19、心火治疗口舌生疮。 下病上取。如灸百会治疗小儿腹泻。下病上取。如灸百会治疗小儿腹泻。 上病下取。如药敷涌泉治疗眩晕。上病下取。如药敷涌泉治疗眩晕。中医护理学的主要特点中医护理学的主要特点中医护理学的主要特点中医护理学的主要特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人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中医护理学的主要特点中医护理学的主要特点中医护理学的主要特点中医护理学的主要特点 中医护理学的主要特点中医护理学的主要特点2辨证施护的含义:辨证施护的含义: 辨证:将望、闻、问、切收集的症状与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其辨证:将望、闻、问、切收集的症状与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其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判断出
20、为某种证候。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判断出为某种证候。 施护: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施护: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辨证和施护,是诊疗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辨证和施护,是诊疗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症状和体征其他有关材料证候辨析病因病位病性病势治则治法方药因证立法据法选方护理中医护理学的主要特点中医护理学的主要特点中医护理学的主要特点中医护理学的主要特点中医护理学的主要特点中医护理学的主要特点因时制宜的用药原则因时制宜的用药原则 一般是春夏慎用温热,秋冬慎用寒凉。但对一般
21、是春夏慎用温热,秋冬慎用寒凉。但对“能夏不能冬能夏不能冬”的阳虚阴盛者,的阳虚阴盛者,夏不避温热;对夏不避温热;对“能冬不能夏能冬不能夏”的阴虚阳亢者,冬不避寒凉。夏用温热之药的阴虚阳亢者,冬不避寒凉。夏用温热之药培其阳,则冬不发病;冬用凉润之品养其阴,则夏日病减。遵四时之变而预培其阳,则冬不发病;冬用凉润之品养其阴,则夏日病减。遵四时之变而预培人体之阴阳,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此即所谓培人体之阴阳,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此即所谓“冬病夏治冬病夏治”,“夏病冬夏病冬治治”。根据人体气血随自然界阴阳二气的盛衰而有相应的变化,并应时有规律地循根据人体气血随自然界阴阳二气的盛衰而有相应的变化,并应时有规
22、律地循行于经脉之中的推理,古人创立了行于经脉之中的推理,古人创立了“子午流注针法子午流注针法”,按日按时取穴针灸,按日按时取穴针灸,可更有效地调理气血、协调阴阳以防治疾病。可更有效地调理气血、协调阴阳以防治疾病。【小结】 中医护理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临床在护理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整体护理和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著作,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为中医护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历代医家的著作中有大量关于中医护理方法的记载,中医护理学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及医疗实践中逐渐积累的经验总结。【思考题】 1.中医的“四大经典”指的是哪四部巨著? 2.金元四大家代表人物是谁? 3.“医圣”张仲景的代表著作是什么? 4.中医护理学的特点有哪些? 5.怎样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做好起居护理? 6.在护理过程中怎样做到整体施护?THANK YOUSUCCESS2022-4-15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