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说课设计设计理念理念教材教材分析分析教法教法学法学法说课内容说课内容说说教学教学过程过程 教学教学反思反思教学教学目标目标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一、教材分析: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圆锥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的最圆锥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的最后一个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学习后一个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图形以及长方体、正方体、了平面图形以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这三种立体图形的基础上圆柱体这三种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以进一步发展学生进行研究的。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学生学习其它图的空间观念,为学生学习其它图形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目标。形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目标。 学学 情情 分分
2、 析析 五年级五年级长、正方体的体积长、正方体的体积 六年级圆柱的体积 生活经验生活经验 一年级一年级 认识物体认识物体 基基 础础 学学 生生 六年级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六年级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空间观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从一对空间观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从一年级开始就认识了物体,五年级学习年级开始就认识了物体,五年级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在前面刚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在前面刚学了圆柱的体积,在此基础上学习圆学了圆柱的体积,在此基础上学习圆锥锥的体积,学生很容易掌握,做到水的体积,学生很容易掌握,做到水到渠成到渠成。 学学 情情 分分 析析 二说设计理念二说设计理念 1.
3、选择学生身边感兴趣的事物作为素选择学生身边感兴趣的事物作为素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强化情景创设功能增强学生探索的强化情景创设功能增强学生探索的欲望。欲望。 3.创建良好的动手实验操作的探究环创建良好的动手实验操作的探究环境,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下实验探索新境,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下实验探索新知。知。 三、说教学目标:三、说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理解并掌握圆锥体积公式的推)通过实验,理解并掌握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学会运用计算公式,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导过程,学会运用计算公式,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题。 (2)通过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实验,培养学生)通过圆锥体积公式的
4、推导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观察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渗透转化)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合作交流的团队精神。思想,培养合作交流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运用圆锥的体积公式。教学重点:运用圆锥的体积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难点: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一对等底等高的空心圆柱、圆锥容器教具准备:一对等底等高的空心圆柱、圆锥容器、水(沙)、学生实验所用等底等高的空心圆柱、水(沙)、学生实验所用等底等高的空心圆柱、圆锥容器若干(学生自制的圆柱及各类型的圆锥若圆锥容器若干(学生自制的
5、圆柱及各类型的圆锥若干)三角尺、直尺等干)三角尺、直尺等. 四、说教法与学法:四、说教法与学法: 1.教法: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实际水平,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情境教学法、实验操作法、 比较讨论法,通 过 实 验 推 导 圆 锥 的 体 积 公 式 。 2.学法:采用分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模式,通过猜想讨论、实践操作,验证归纳等学习活动,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验证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教教 学学 模模 式式 育人为本育人为本基本知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能道德修养道德修养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课堂模式课堂模式 完成课堂教学完成课堂教学提提出出问问题
6、题探探索索实实验验合合作作交交流流推推理理归归纳纳解解决决问问题题达达标标训训练练反反思思提提升升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合作交流,探索新知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布置作业,形成技能布置作业,形成技能运用新知,解决问题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归纳总结,促进发展归纳总结,促进发展 达标检测,落实新知达标检测,落实新知五、说教学过程:五、说教学过程:小白兔和小灰兔来帮山羊伯伯搬运盖小白兔和小灰兔来帮山羊伯伯搬运盖房子的木材,小灰兔抢先选择了圆柱房子的木材,小灰兔抢先选择了圆柱形木材,小白兔笑了笑,选择了圆锥形木材,小白兔笑了笑,选择了圆锥形木材。小灰兔占到便宜了吗?形木材。小灰兔占到便宜了吗?
7、2分米3分米2分米分米3分米分米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圆锥的体积圆锥的体积怎么求呢怎么求呢?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合作交流,探索新知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一、合理猜想,指引方向一、合理猜想,指引方向 选择哪种立体图形研究圆锥的体积更合适?为什么?选择哪种立体图形研究圆锥的体积更合适?为什么? 我们用实验法来探索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我们用实验法来探索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二:教师指导,探索实验二:教师指导,探索实验 1、学生分组,准备学具。、学生分组,准备学具。 2、出示实验要求:、出示实验要求: 量一量,圆柱和圆锥的底和高之间有什么关系?量一量,圆柱和圆锥的底和高之间
8、有什么关系? 空心圆锥装满沙或水倒进空心圆柱中,几次可以将空空心圆锥装满沙或水倒进空心圆柱中,几次可以将空圆柱装满?圆柱装满? 3、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分组实验。 合作交流,探索新知合作交流,探索新知4、通过实验总结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关系。、通过实验总结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关系。再次强调:再次强调:再次强调:再次强调:再次强调:再次强调:再次强调:再次强调:再次强调:再次强调:再次强调:再次强调:再次强调:再次强调:再次强调:再次强调:再次强调:再次强调:再次强调:再次强调:再次强调:再次强调:再次强调:再次强调:再次强调:再次强调:再次强调:再次强调:再次强调:再次强调: 三:全班交流
9、,汇报结果三:全班交流,汇报结果 ,合作交流,探索新知合作交流,探索新知圆柱体积底面积圆柱体积底面积 高高13圆锥体积圆锥体积底面积底面积 高高V sh31圆柱体积底面积圆柱体积底面积 高高圆锥体积圆锥体积V sh圆柱体积底面积圆柱体积底面积 高高圆锥体积圆锥体积底面积底面积 高高V sh圆柱体积底面积圆柱体积底面积 高高圆锥体积圆锥体积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道路是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道路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更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更深刻,也最容易把握其中的内在深刻,也最容易把握其中的内在规律,通过上面这个实验,可以规律,通过上面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让学生了解圆锥
10、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过程,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运用新知,解决问题1.判断对错。判断对错。(1)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一。( )(2)圆柱体积大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圆柱体积大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的体积。( )(3)圆锥的高是圆柱的高的)圆锥的高是圆柱的高的3倍,它们的倍,它们的体积一定相等。(体积一定相等。( )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 3.14(22)23 =9.42(立方分米立方分米) 圆锥的体积:圆锥的体积: 3.14(22)23 =3.1
11、4(立方分米立方分米) 312分米3分米2分米分米3分米分米运用新知,解决问题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2、回归情境、回归情境 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圆锥的小麦堆,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圆锥的小麦堆,测得底面直径是测得底面直径是4米,高是米,高是1.2米。每立方米。每立方米小麦约重米小麦约重735千克,这堆小麦大约有多少千克,这堆小麦大约有多少千克?千克? 1.2米米4米米运用新知,解决问题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3、解决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达标检测,落实新知达标检测,落实新知1、填一填,求出相应的圆锥的体积。、填一填,求出相应的圆锥的体积。(1)底面积)底面积30平方厘米,高平方厘米,高5厘米,体积厘米
12、,体积是(是( )。)。(2)底面半径)底面半径4分米,高是分米,高是3分米,体积分米,体积是(是( )。)。(3)底面周长)底面周长31.4厘米,高厘米,高6厘米,体积厘米,体积是(是( )。)。达标检测,落实新知达标检测,落实新知2、3、把一个棱长是、把一个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加工成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加工成一个最大圆锥体,这个圆锥体的体积是多少?一个最大圆锥体,这个圆锥体的体积是多少?达标检测,落实新知达标检测,落实新知全课总结,促进发展全课总结,促进发展1、上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上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用什么方法获取的?你认为哪组、用什么方法获取的?你认为哪组表现最棒?
13、表现最棒?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想法?还有什么问题?的想法?还有什么问题?1、必做题:这个陀螺的体积是多少?(单位:分米)、必做题:这个陀螺的体积是多少?(单位:分米)2、选做题:在课外选一个实物圆锥体,自己测量、选做题:在课外选一个实物圆锥体,自己测量,算出它算出它的体积。的体积。 336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 的圆柱体积的1/3。圆锥体积=底面积高 1/3 用字母表示 V=1/3Sh 基础练习基础练习达标练习达标练习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时间分配:时间分配:用好教材资用好教材资源源 活用生活资源活用生活资源 巧用学生资巧用学生资源源 圆锥的体积圆锥的体积资源开发资源开发 资源开发资源开发多媒体资源多媒体资源1.通过实验,得到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2.在推导过程中,带着思考题进行实验,更有目的性、操作性。3.练习题由浅入深,考察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策略。4.时间分配上不到位,在例题的处理上,由于最终结果计算量较大,考虑到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公式并运用公式,没有留出充分的时间让每一位学生算出最终答案。5.实验误差。六、说教学反思六、说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