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党委书记、教授党委书记、教授教育学博士,国家督学教育学博士,国家督学摘要 以协同创新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等为依据,探寻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产业园模式构建;从组织统筹系统、政策保障系统、资源共享系统和评价补偿系统等方面探索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产业园模式运行机制,并结合实际进行实践层面的探索。u 2013年广东省教改项目“基于协同创新机制的校企合作产业园模式研究阶段研究成果;u 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十二五”规划课题“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一研究背景 二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产业园模式的理论基础三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产业园
2、模式及其运行机制四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产业园模式的实践探索五总结 一、研究背景v一是政府提倡v2011年4月,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 100 周年讲话中,强调高校在“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同时,要“积极推进协同创新”。v二是政策鼓励2011年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 100 周年讲话2012年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2014年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v三是现实所需v 校企合作的表层化、企业被动参与、企业与学校权责不清v 在合作中存在制度性障碍、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受益性不高二、基于校企协同
3、创新的产业园模式的理论基础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不同组织形式、不同利益主体、不同的组织之间如何合作,如何协同,如何创新,如何利益共享,需要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学校合作的对象是企业(行业),从经济学和组织学的视角看,下述理论可以共同构成基于校企协同创新产业园模式的理论基础。协同创新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1. 协同创新理论以知识增值为核心,由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实现创新而开展的创新组织模式。高职院校协同创新,是指在国家创新体系框架下,积极联合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其他创新力量等创新主体,通过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体制,打破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建立协同创新的平台
4、。2.资源依赖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强调组织体的生存需要从周围环境中吸取资源,需要与周围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在校企协同创新过程中,职业院校的稀缺资源为资产资本、实物资本;企业的稀缺资源为人力资源、科技攻关、技术革新等。职业院校与企业需要互相依赖,互相为对方提供所需的资源来获得各自长足的发展。3.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任务是分析同一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使其获得经济利益最大化。把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中的企业集群扩展到包括教育界在内的现代企业集群,把高职教育作为一个参与社会竞争的组织与企业合作,形成具有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组织。4.利益相关者理论指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
5、者的利益要求而进行的管理活动。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进行协同创新,所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既有学校、企业,又有政府、社会、学生、教师等,必须兼顾这些相关者的利益及其诉求。三、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产业园模式及其运行机制1政府行政驱动模式2校本发展驱动模式3企业(行业)发展驱动模式4联合发展驱动模式1政府行政驱动模式政府行政驱动模式依赖的是自上而下的行政驱动,政府是校企合作中最主要的驱动力量,政府通过设立相关机构,颁布各种政策文本或采用其他干预措施推进企业与职业院校的合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职教园区模式2校本发展驱动模式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丹麦“模拟岗”模式、荷兰“产业式”模式职业教育联盟教学工作委员
6、会学校 企业 校企共同成立教学工作委员会学校在企业设立实习基地企业与学校互派技术人员企业捐赠部分设备,支持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丹麦“模拟岗”模式荷兰“产业式”模式宁波园区校企结合模式苏州工业园区教学工厂模式3企业(行业)发展驱动模式企业(行业)发展驱动模式,是指在校企合作中驱动力来自行业(企业)主体,企业(行业)。为了企业(行业)主体发展的需要,建立与学校的合作关系,政府在政、校、企的合作中起到宏观调控和协调作用。日本的企业内培训与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学院4联合发展驱动模式学校提供环境、场地和设备,建立生产型实训基地学校 企业企业选派人员指导师生生产和实习
7、实训,帮助学校建立实训课程体系以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为标志英国“工读交替” 与美国“合作教育”模式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模式1组织统筹系统2政策保障系统3资源共享系统4评价补偿系统1组织统筹系统根据资源依赖理论,组织间的资源依赖产生了其它组织对特定组织的外部控制,在校企业协同创新的深度合作过程中,学校和企业组织内部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尤其是在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的深度校企合作中,整个组织的特征就随之而改变。改变组织目标革新组织构成创新组织运作创新组织文化2政策保障系统政府企业 政策保障系统学校制定导向性明显、可操作性强的鼓励政策,从制度上对校企合作予以支持3资源共享系统企业与高校合作主体
8、要充分发挥各自在人才、设备、实验、资料、信息、场地等方面资源的优势,积极探索建立资源共享的机制。4评价补偿系统通过评价活动可以对协同创新的各个环节、内容目标、施行效果等方面提出要求和分析,通过评价的形式,及时查找和发现问题与不足,及时反馈到相关组织管理部门,从而进行改进、优化和完善,保证校企协同创新工作的科学引领,进行正确的实践,不断推进校企协同创新工作的有序、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四、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产业园模式的实践探索我院为主体成立了广东工贸职业教育集团,依托职教集团合作平台,以资本、契约为主要联结纽带,建立有“利益共同点”的新型办学组织模式,建立校企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合作机制,形成企业与学
9、校“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办学产业园模式。企业工作室教师工作站工程技术应用开发中心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广东工贸深圳五洲龙整合专业群资源联合汽车企业“工学交替、两轮顶岗”、“职业情景、项目主导”、“产品导向、项目递进”、“OPC(行业订单、项目递进、三证结合)”、“分层递进、工学交替”、“分布式工学交替”“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中青年专业教师到企业接受3个月的技能培训或提供技术服务专业教师每2年企业学习累计不少于2个月引导专业教师考证,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学校教师根据实际与企业签订互派协议聘请企业工程师、技术骨干担任我院兼职教师构建面向地方产业需求集科学研究与人
10、才于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中职、高职与应用型本科对接的人才培养平台校企紧密结合资源共享的大学生实践教学平台教师课题与科研训练结合的大学生科研活动与学术竞赛平台协同创新协同育人通过多年的校企合作和深度融合,学院在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产业园模式建设上形成了自身的一些特点,在校企“五对接”(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等方面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对于推进校企合作如何充分调动各方主观能动性,以及如何真正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等仍有很多工作要做。通过引企入校共建“校企合作产业园”,以契约或者股份制形式与专业对口企业合作共建 “校中厂”、“厂中校”,创新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机制等方面也仍需继续探索和不断实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