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赤壁赋第二课时题目赏析本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写过两篇赤壁赋中的前赤壁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篇,作者借泛舟夜游赤壁所见多闻所感,表现作者的心灵由矛盾、悲伤转而获得超越、升华的复杂过程。结构分析主题归纳赤壁赋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荒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转移到关于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写出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疑难探究1.赤壁赋的感情线索是“乐悲喜”,试结合课文作具体分析。作者把泛舟游江的所见所闻所感,以自己的主观感受为线索,有机地组合成文。
2、课文一开头便表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如此良辰美景,作者油然而生飘飘欲仙之感。接下来顺转:饮酒放歌的欢乐中伴入了悲凉的箫声。箫声起,悲意生。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嫠妇泣,渲染了箫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入悲哀。紧接着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作者在此借主客问答的形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想到自己被贬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然后又以明月、江水作比,完成了由悲转喜的过渡。世界万物和人生,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不必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
3、月的永不增减,也不必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进而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而睡。2.这篇赋是以游赏山水为题材的,景与情是如何完美融合在一起的?在七月十六日晚上,诗人和朋友泛舟赤壁,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月夜秋景图。“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描绘出秋江的爽朗和澄净,这也是诗人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内心写照。“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写出月亮在几颗明亮的星点中慢慢升起,缓缓移动。好像被诗人的明月诗召唤出来的一样,对游人依依眷恋,脉脉含情。诗人写月如此多情,实际是诗人对冰清玉洁的月亮的无限的愉悦。“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江水茫茫,夜空茫茫,在月亮银辉的浸染
4、下,显得浩瀚无边,浑然一体。游人的心境变得疏朗、开阔、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任凭一叶扁舟在辽阔的江面上自由来去,随意飘荡。此时诗人感觉如同在浩瀚的太空飞行,悠悠升入仙界。良辰美景,陶醉其中,心情好不愉悦。诗人在尽情领略秋江之美,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心情乐甚。景中含情,情景交融。3.结合第三、四段,说说作者借江上清风、山间明月抒发了什么感情,阐发了怎样的哲理?第三段抒发了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怀。作者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和他们的事迹,而两位英雄已杳然长逝,化为陈迹。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也不过是过眼云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而自己
5、作为远谪黄州的小人物更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第四段阐发了变化与永恒的辩证哲理。作者丢开个人愁怀,以江水明月作比说明世间万物和人生,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不必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不必谈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豁达乐观的态度。4.本文多次写到主客问答,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第2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箫声的悲凉。作者的感情骤然发生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脉也因之曲折流转。第3段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故事来回答,文理转折自然。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的自己思
6、想的一个方面。通过主客的问答,使文中的思想情感跌入低谷。第4段是苏轼针对客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慰对方,实则也是宽慰自己。这里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申说,思想感情由此得以深化,心胸由此更开阔,文章再涌波澜。第5段写客人听了作者的一番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从而进入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总之,这种主客问答的行文方式,使全文结构波澜起伏,摇曳多姿;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因之得以层层展现、深层揭示。4. 本文的语言描写有什么特点?语言方面包括用词、句式、修辞等。骈散相间形成句式差参之美。如:第一段
7、有整句、散句。整散之间,错落有致,体现语言的差参美。比喻连缀形成情感流转之美。如作者全力刻画的箫声“如怨如泣孤舟之嫠妇”。六个比喻连缀,将抽象而不可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反问叠用形成文势起伏之美。“何为其然也”的发问引起客人的滔滔议论。这段议论中三个反问句蝉联叠用,结构上形成排比,文笔一气呵成,纵横驰骋,全力以赴铺陈曹操英姿勃发、踌躇满志的形象。关联相扣形成章节铿锵之美。客人的议论自然引发主人的人生感慨。在这段本该枯燥的议论性文字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而”“则”“且夫”“虽”等关联词语,营造了一种回荡的气势。前后呼应形成文脉贯通之美。文末“客喜而笑”的“喜”和“笑”与前文“饮酒甚乐”的“乐
8、”,以及“怨” “慕”“泣”“诉”“愀然”“哀”“羡”等描写感情变化的词语是连属一气的。这是全文感情变化的线索,直贯全篇。特色鉴赏整散结合的手法整散结合指的是整句和散句结合使用。整句指的是句式比较整齐的句子,例如运用了排比、对偶的句子等。散句则是句式比较自由的句子。整散句的结合使用能使文章节奏明快,舒缓自如,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充满着抒情和论证的气势。赤壁赋是整散结合手法运用的典型篇章。该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
9、,如“万斛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它的抒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意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观点争鸣 1.苏轼在文中表达了“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的观点,看上去是洒脱旷达的,但也有人认为他是消极的。那么,结合全文,你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听任自然的人生态度?观点一:是消极的。苏轼的一番论调看起来很超脱,但他的骨子里仍然有人生空虚之感,所谓听任自然,只是一种自我安慰,因此未免有些消极。观点二:是积极的。苏轼
10、遭流放后,不讲丧气话,不甘陷于苦闷而力求解脱,这已很不简单。听任自然并非消极对待,在客观形势于己不利时,苏轼没有意志消沉,也不去幻想,而是顺其自然,积极地去适应现实,这种生活态度是很符合当时的社会环境的。观点三:是复杂的。主客对话所表现的忧伤与喜悦,都是苏轼内心矛盾和复杂感情的真实反映。苏轼抒发哀怨之情时,流露了“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但他并不甘心消沉,而能主动地从消极、哀怨中解脱出来,从庄子的相对论中寻找人生之路,因而胸襟豁达、思想开阔,表现出一种洒脱、豪迈的气度,使文章具有积极进取、达观超然的感情基调。2. “洞箫客是谁”这个问题有几种可能性?如果是确有其人,那么这个人又是谁呢?观点一:确
11、有其人。清代著名史学家赵翼在其陔余丛考卷二十四指出:“东坡赤壁赋“客有吹洞箫者,不著姓字。吴瓠庵有诗云:“西飞一鹤去何祥?有客吹箫杨世昌。当日赋成谁与注,数行石刻旧曾藏。”据此,则客乃杨世昌也。按东坡次孔毅父的:不如西州杨道士,万里随身只两膝。又云:杨生自言识音律,洞箫入手清且哀。则世昌之善吹箫可知。瓠庵藏帖信不妄也。按世昌,绵竹道士,字子京。见王注苏诗。”吴瓠庵说他曾收藏一块前赤壁赋的石刻,石刻上有注解说吹客叫杨世昌。而在苏轼自己的诗文中也确认杨世昌是他的朋友,是道士,擅长洞箫。但这个结论完全基于吴瓠庵的说法,可毕竟没有人见过石刻。即使石刻是真的,石刻上写注的人是谁?他可靠不可靠?他从何得知
12、洞箫客是杨世昌的?有这些疑点在,我们就不能说找到了真相。只能说找到了一种可能性。观点二:这个洞箫客是虚构的,并不存在的。名家解读读懂苏轼在险峻陡峭的石壁下,在奔腾怒吼的大江边,一个人捋着胡须,昂首挺胸,眺望着那江水与天的边际。他在想些什么呢?每当我看见这幅名为“赤壁赋”的国画时,心中就有种想读懂苏轼的欲望。苏轼,这位不羁的东坡居士,他的经历是很苦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他被贬黄州,来到这个叫“赤鼻矶”的地方,开始了他曲折的经历。诚然,正是他的不平经历,才促使他写下一系列豪放派诗词。读苏轼,首先要读他的胸襟。要排遣心中的郁闷,自然要饮酒,于是有了“障泥未解
13、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酒酣胸胆尚开张”。苏轼的饮酒是遣怀,并非消沉。“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就是在这里写下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好一个“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才高八斗,“厚积薄发”,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这一句一句,字里行间不都透露出他的志存高远,他的豁达胸襟吗?所以,我常常想起苏轼举酒临江的这一幕,这是一种豪迈气概,是豪放派的力量!读苏轼,不能不读他的多情。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里有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流传千古;念奴娇赤壁怀古里有一句“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脍炙人口;他思念亡妻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
14、思量,自难忘”更是感人肺腑。文人便是多情,寄情于文,才使文学作品有生命,有活力,活到现在,活到永远!读苏轼,更要读他的爱国。尽管他被贬,但这丝毫没有削弱他的精忠报国之心,反而激起他的报国激情。在他想起周瑜当年的飒爽英姿时,多么渴望自己能够像他那样为国家建立奇功呀。只可惜,报国无门!在他官场失意,心中的压抑再度被触动了的时候,又回到现实中来了。他是一个无处施展能力的人,只能“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做我傲霜挺立的苏轼;“莫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喝我的酒,作我的诗,趁着年轻气盛的时候。风起了,卷起江水撼动着石壁。明朗的月光下,一叶扁舟渐渐远去,只留下那读不尽的苏轼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