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回延安 1感知这首诗的内容,体会诗人对“母亲延安”的感情。 2朗读这首诗,把握其形式特点和语言风格。 3理解诗中的地域文化特点和民俗内涵。 一、导入新课 播放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 听着这首热烈欢快、脍炙人口的歌曲, 我们会想起什么呢? 对,我们会想起黄土高原,会想起黄土 地上朴素的劳动人民,会想起革命圣地 延安。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其中的一位 贺敬之,走进他的诗歌,去看看他与延安有 着怎样的情谊。 二、教学新课 1作者及作品背景。 贺敬之,诗人,剧作家,山东峄县人, 1940 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 习,1945 年与丁毅合作创作了富有我国民族 特色的新歌剧白毛女 ,有诗集并
2、没有冬 天 朝阳花开 放歌集等。1946 年,诗 人离开延安, 1956 年, 回到阔别已久的延安, 再见曾经生活多年的革命摇篮,魂牵梦绕的 第二故乡,一时感触万千,心潮澎湃,于是 写下了这首激情洋溢、脍炙人口的抒情诗。 2民俗文化知识简介。 信天游,也叫“顺天游”,是流行于陕 北的一种民歌,两行一节,上下句押韵,一 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来高亢悠远。有 的一节表达一个简单独立的意思,有的几节 构成一组,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信天游形 式自由,常用来抒情,亦可叙事。多运用比 兴手法,贴切、自然,增强诗的音乐性,且 具有联想丰富,奔放热烈的特点。 目标导学一:品读诗歌,概括内容 1用简洁的语言概
3、括每一层的内容。 明确:第一层:抒写回延安的激动心情 及与亲人相会的场景;第二层:追忆当年延 安的战斗生活;第三层:描绘与亲人欢聚一 堂的盛况;第四层:喜看延安新风貌;第五 层: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展示继续革命的 征程。 2 反复朗读诗歌, 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 并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文本的五个层次各 应读出怎样的感情。 明确:全诗的感情基调:热烈、欢快、 亲切、昂扬。各层次应读出的感情色彩:第 一层:激动、跳跃;第二层:深厚;第三层: 真挚、亲切;第四层:热情、明快;第五层: 激越、昂扬。 目标导学二:探究写法,深入体会情感 探究:这首诗生动形象,热情奔放,意 蕴深刻。作者通过高超的写作技巧
4、表现出自 身对延安最浓烈的深情,请同学们分小组进 行探究活动,说说作者通过哪些写作技法表 现了哪些情感。 1善用动词表达情感。 明确:在第一节中,作者离别延安已达 10 年之久,日日夜夜都想念她。现在回来看 望她,正所谓“近乡情更切”,越是接近, 心情越是激动。但作者却说“心口呀莫要这 么厉害地跳”,一个“跳”字便淋漓尽致地 表现了想尽快看到延安的心情。除此之外, 作者擅用一系列动词表达自己的情感,如 “抓”黄土、“贴”心窝等动作,形象表现 了诗人见到延安时的激动情景。而“双手搂 定宝塔山”中的“搂”字,则写尽了作者对 延安的怀念之情。 “唱” “笑” “招”富有拟人 的色彩,渲染了欢乐的气氛
5、。最后一个“扑” 字,则更加洗练,表情达意更加强烈、准确。 2善用修辞表达情感。 明确:如第二节中,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 妈”是绝好的比喻,诗人如羊羔一样吮吸着 乳汁,眼望着妈妈。是延安母亲的乳汁养育 了诗人,是延安的小米饭使诗人成长。诗句 活脱脱写出了延安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 而诗人正为能投身于其中倍感自豪。 第三节中,综合运用了夸张、比喻的手 法。如“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 起浪花”,话题由延安而飞越千山万水,内 容从全国形势到长江、黄河汹涌澎湃。由延 安看到全中国, 由 10 年前想到今天可喜的变 化。 第四节中,主要运用整齐的排比句,使 延安欣欣向荣的新姿跃然纸上。“千万条腿
6、 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头 顶着蓝天大明镜, 延安城照在我心中”诸句, 综合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自 己游览延安新城的兴奋和喜悦。延安焕然一 新,诗人无限感慨,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3选取延安独有的风俗民情表达情感。 明确:在第三节中,诗人通过描写延安 乡亲对诗人盛情接待的情景来表达炽热的感 情。写亲人欢聚的场面时,突出描写了烧热 的炕、地上生起的木炭火,有地方特色的食 物,既亲切又真实地写出延安人民争先恐后 看望诗人的情景。其次,诗歌描写老、中、 青三代人与诗人的对话,突出了亲人欢聚的 情景。 4 运用带有鲜明地方色彩的语言表达情 感。 明确:诗中的枣园、窑洞、宝塔山、
7、糜 子等事物带有延安的地方色彩;诗中所采用 的信天游, 是陕北的一种民歌形式; 诗中“登 时”“莫要”“几根根”等, 取自陕北方言。 诗中景物的描写、形式的采用以及全诗的遣 词造句,都带有鲜明的地方色彩,使诗的内 容与形式达到了和谐统一,同时也借此看出 了作者对延安的深厚感情。 目标导学三:理解“信天游”的特点 1请同学们结合以前学习诗歌的经验, 说说本文在形式上与以前学过的现代诗相比 有何特点。 明确:(1)格式上每两句一节,有时一节 就表现一个意思,有时多节共同表示一个意 思。 (2)节内押韵,未必全然押韵,也可能存 在隔句押韵的情况。 (3)两句一节的诗中,善用比兴手法,通 常为上句起兴
8、作比,下句点题,基本上是即 兴之作。 2 试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比兴”这 一特点。 明确:(1)“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 有亲人”,以“树”起兴,比喻诗人和延安 以及延安的父老乡亲的血肉关系。 (2)“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 我长大”,以“羊羔吃奶”起兴,比喻延安 对诗人的养育之恩。 (3)“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娃娃们争抢 来把手拉”,上句起兴,又兼有描写环境的 作用,活画出小孩儿天真活泼的形象,显示 了明朗欢乐、无拘无束的气氛。 小结:回延安 采用了“信天游”形式, 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读起来让人激情澎湃。 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延安精神,从中我们 感受到了诗人跳动的脉搏对“母亲延 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全诗除了真切 的情感构成了诗的辐射源外,还有诗人对陕 北风土人情的意象组合描写,更增添了作品 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美感。 三、板书设计 内容 诗人情感 回延安 回延安 重见亲人的喜悦之情 忆延安 赞美延安当年火热生活 话延安 亲人相见时的热烈、喜悦 观延安 见延安新貌的无比喜悦 祝延安 展望前程的自豪喜悦 对延安 无限怀念 热情赞美 可取之处 1.以读带品,引导学生把握诗歌内容,感受诗人情感。 2以合作探究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本文艺术 特点的理解。 不足之处 课上对陕北地域文化和相关民俗的讲解不够,导致学生不能深入 体会“信天游”的艺术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