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青海普通高中会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卖家):雁南飞1234 文档编号:2629408 上传时间:2022-05-1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青海普通高中会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0年青海普通高中会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0年青海普通高中会考语文真题及答案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20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报考证号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一、(8分,每小题2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付梓(xn) 孱(cn) 头 庐冢(zhng) 命途多舛(chui)B. 央浼(mi) 琴瑟(s) 西畴(chu) 茕(qing)茕子立C. 恁(ln)地 飞湍(tun) 青荇(xng) 苌(zhng)弘化碧D. 蹙(c)缩

2、 糍(z)粑 敕(sh)造 前合后偃(yn)【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能力。该题每一个选项中加点的字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本题考查形声字的读音,与所学的教材贴近。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A项,“付梓”中“梓”读作“z”;“命途多舛”中“舛”读作“chun”;C项,“恁地”中“恁”读作“nn”;“苌弘化碧”中“苌”读作“chng”;D项,“糍粑”中“糍”读作“c”;“敕造”中“敕”读作“ch”。故选B。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

3、. 营造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防止未成年人受到有害信息毒害,政府部门责无旁贷。B. 我家近旁新开设了一家连锁店,货架上各种日用品济济一堂,物美价廉,很受顾客欢迎。C. 无论你准备得多么充分,面试时总会遇到一些意外,所以必须具备临危不惧的素质。D. 传承的魅力在于有这样的“意思”,它系着过去、连着现在,是可以喋喋不休的故事。【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

4、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A项,“责无旁贷”意思是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多用于指自己应当做的不可推卸的事。这里指政府部门在营造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防止未成年人受到有害信息毒害方面的工作,符合语境;B项,“济济一堂”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这里指货架上的商品多,且物美价廉,可以改用“琳琅满目”;C项,“临危不惧”意思是面临着危险从容不迫,毫不畏惧。这里指面试时应该沉着、冷静,并不是强调“危险”,可以改用“从容不迫”;D项,“喋喋不休”指说话唠唠叨叨,没完没了。这里指传承的文化是可以讲的故事,可以改用“家传户颂”

5、。故选A。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那些破碎不堪的毁灭了的生命,意味着冬天疲倦而残缺不全的队伍的撤退。B. 青年自主创业素质的培养,关键是能否积累基础的知识文化、奠定良好的科学理论基础。C. 5月19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海南州政府主办的2020年“中国旅游日”青海主会场活动启动仪式在贵德县拉开帷幕。D. 记者日前从相关会议上获悉,明年我国食品安全工作将进一步加大治理整顿力度,坚决防止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语段中的病句可通过以下方法筛选正确答案:一读,通读语段,是查找病句的前提;二找,认真分析,查找病因,看有没有语序不当、成

6、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三改,针对病因,对症下药,进行删、补、换、移,修改病句;四查,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校对阅读,看是否通顺、句意准确。A项,成分残缺,介词“由于”的使用,导致“意味着冬天疲倦而残缺不全的队伍的撤退”的主语缺失,需要去掉“由于”;B项,两面对一面,前半句是说“青年自主创业素质的培养”,后半句“能否”的使用使得结果变成了不确定,需要去掉“能否”;D项,成分残缺,缺少宾语,“防止”的不是“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二是“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需要在“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后面加“的发生”。故选C。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句是A. 回到老家,务

7、必代我问候令尊令堂。B. 阁下访问寒舍,我深感荣幸。C. 非常感谢贵校师生对我的热情款待。D. 请您留步,足下就此告别。【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能力。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题干中的要求其实也是解题提示,概括来说有三点:说出理由,有针对性,符合情景、身份。A项,“令尊”是对对方父亲的敬称,“令堂

8、”是对对方母亲的敬称,这里是问候对方的父母,符合语境;B项,“寒舍”是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家。这里是指欢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符合语境;C项,“贵校”是对对方母校敬称,这里是自己受到了对方学校师生的热情款待,用“贵校”符合语境;D项,“足下”是对对方的尊称。译为“您”。这里是说自己要告别,可以用谦词“鄙人”或者“我”都可以。故选D。二、(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土得可爱的中国年画采薇年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民间美术形式,它以通俗的绘画语言表达了人们喜庆的审美情趣。年画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是用来祈福消灾的。随着绘画技艺的不断普及和表现形式的不断丰富,年画逐渐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装饰

9、品,进而成为一种民间绘画艺术。年画的内容从最初的门神扩展到人物、历史典故、风土民俗、福娃、鲤鱼等多种题材,制作技艺也衍生出木版、水彩、扑灰、胶印等多种形式。每逢春节,张贴年画已成为我国大多数地区过年的习俗。在各地年画中,以江苏苏州桃花坞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和四川绵竹年画最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其中,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桃花坞木版年画有一版一色的特点,构图丰满,造型夸张,色彩鲜艳,线条流畅,不失清雅,富有装饰性和朴实感,具有强烈的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杨柳青年画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吸取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等形式,采用木版套印

10、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其中一大题材便是我们常见的胖娃娃。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内容与农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洋溢着浓厚而淳朴的乡土气息。它是真正的农民画,体现了我国北方农民粗犷、奔放、勤劳、幽默、爱憎分明的性格与高尚的道德情操,反映了他们在劳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与健康的审美情趣。绵竹年画以彩绘见长, 构图讲求对称,主次分明;色彩上采用对比手法,构成红火热烈的艺术效果;线条讲求刚柔结合,疏密有致,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而夸张、象征、寓意的造型,更具诙谐活泼的效果。年画不仅是春节时五彩缤纷的点缀,还是文化流通、道德教育、审美传播、信仰传承的载体与工具,更是

11、一种看图识字式的大众读物,其中时事题材的年画还是一种百姓喜闻乐见的媒体。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则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画家郑曼陀将月历与年画相结合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在收藏成为时尚的今天,年画也以其浓郁的装饰性和观赏性,成为收藏者们趋之若鹜的热门藏品。在我国传统年画中,以下五类最值得收藏:一为神像,以门神最为常见,还有财神、灶王、关玉、八仙等;二为吉祥图案,如状元及第、吉庆有余、连生贵子、群仙祝寿等;三为历史人物及故事,如桃园结义、文姬归汉、昭

12、君出塞、穆桂英挂帅等;四为戏曲故事,如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群英会,西厢记中的红娘传书、花园相会等;五为市井风俗,如春游图、赛龙舟、摇钱树、聚宝盆、老鼠娶亲、鲤鱼跃龙门等。这些年画题材丰富,画面或质朴可爱或精致生动,或粗犷豪放或雍容典雅,彰显着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选自学生天地2019年2期,有删改)5. 下列关于中国年画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年画始于门神画,是用来祈福消灾、表达喜庆审美情趣的一种民间绘画艺术。B. 年画的内容题材多样,每逢春节,张贴年画已成为我国所有地区过年的习俗。C. 中国年画四大家为桃花坞年画、杨柳青年画、杨家埠年画和绵竹年画。D. 年画制作技艺包括木版、水彩、扑

13、灰、胶印等,四川绵竹年画以彩绘见长。6. 下列对本文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题目明确了说明对象,修饰语生动形象,富有吸引力,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B. 第段至第段为总分结构, 先总说,再分说中国年画四大家的特点。C. 第段中加点的“最早”一词,限定了时间范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D. 第段介绍热门藏品时,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7.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桃花坞年画特点:一版一色,构图丰满,造型夸张,色彩鲜艳,富有装饰性和朴实感等。B. 年画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更是大众看图识字的读物,其中时事题材是百姓喜闻乐见的。C. 民国时期,郑曼陀将月历与年画

14、结合发展成挂历,其中老鼠娶亲风靡全国。D. 最值得收藏的五类传统年画有神像、吉祥图案、历史人物故事、戏曲故事、市井风俗。【答案】5. B 6. D 7. C【解析】【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中国年画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B项,“所有地区过年的习俗。”说法错误,无中生有,原文是说“年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民间美术形式,逐渐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装饰品,进而成为一种民间绘画艺术。”纵观全文,并没有说年画是我国所有地区的过年习俗。而且我国幅员辽阔,部分民族地区是没有张贴年

15、画的习俗的。故选B。【6题详解】本题综合考查了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问题特征以及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能有科学的认识,说明文的中心鲜明突出,文章具有科学性,条理性,语言确切生动。说明文有的是以时间为序,有的是以空间为序;有的由现象写到本质,有的由主写到次;有的按工艺流程顺序来说明,有的按事物的性质、功用、原理等顺序来说明。就本题来说要求选出“列对本文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D项,“多种说明方法,有举例

16、子、分类别、作比较”分析错误,第段只有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没有作比较,“收藏最早”与“流传最广”的年画作品可能有重合的部分,所以也不能算是分类别。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C项,“郑曼陀将月历与年画结合发

17、展成挂历,其中老鼠娶亲风靡全国。”说法错误,老鼠娶亲是一幅年画,不是挂历,原文是说“民间流传最广的则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画家郑曼陀将月历与年画相结合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选项把老鼠娶亲放到“郑曼陀将月历与年画结合发展成挂历”之后,误导考生把老鼠娶亲归类到挂历一类。故选C。三、(6分, 每小题2分)阅读师说,完成下面小题。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

18、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感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失,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日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

19、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8. 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思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B.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彼童子之师C.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D. 不拘于时,学于余 师不必贤于弟子9. 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B.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C. 今其智乃反

20、不能及D. 作师说以贻之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开篇第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既说明古人重视师道,又针对现实,借古论今。B. 第二段用“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作对比,使本文更具有现实性,其矛头直指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C.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句话说明教师没有阶级区别,没有年龄界限,道之有无是择师的标准。D. 作者举孔子的言行为例,目的是为了说明教师地位与作用的重要性。11.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2)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答案】8. C 9. A 10. D

21、11. (1)哪里去考虑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 (2)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常见虚词。解答本题,一要积累、熟记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二要利用语法知识等帮助判断。A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中的“其”,是代词,他们(君子);“其可怪也欤”中的“其”,是语气词,其欤是固定搭配,意思是“真是/难道啊!/吗?”;这两句话的意思分别是“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B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的“之”,是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彼童子之师”中的“之”,是助词,的;这两句话的意思分别

22、是“(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那些孩子们的老师”;C项,“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中的“而”,是连词,可是、反而、却,表转折;“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中的“而”,是连词,可是、反而、却,表转折;这两句话的意思分别是“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D项,“不拘于时,学于余”中的“于”,是介词,被;“师不必贤于弟子”中的“于”,是介词,比;这两句话的意思分别是“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故选C。【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言文中的通假字的能力。

23、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即“通用、借代”,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或其他类型的字代替本字。需要考生平时对通假字多归纳汇总,并熟悉常见通假字。本题要求选出“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项,“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中的“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本句话的意思是“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故选A。【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项,“为了说明教师地位与作用的

24、重要性”错,文章第三段列举了孔子的例子,整段话的意思是“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师从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我们从“圣人无常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可以知道,本段引用孔子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向老师学习的重要性,而不是强调老师的地位的重要性。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

25、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中,庸:发语词,难道;知:动词,了解、知道;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2)中,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形容词作名词,大的方面;遗,动词,丢弃,放弃;明,明智。【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

26、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从师的传统,哪里去考虑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

27、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

28、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师从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

29、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第II卷(非选择题共 80分)四、(18分)1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渺小的句子是“_,_”。(2)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琵琶女出场的情形,以“_,_”两句表现诗人急切的心情,描绘出琵琶女羞怯的情态。(3)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两句表现了作者对时光易逝、美好事物不长存的感叹。【答案】 (1). 寄蜉蝣于天地

30、(2). 渺沧海之一粟 (3). 千呼万唤始出来 (4). 犹抱琵琶半遮面 (5). 舞榭歌台 (6).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

31、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中需要注意的字词为:蜉、蝣、渺、沧、粟、唤、琵、琶、遮、榭。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各题。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13.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和“何以解优,唯有杜康”几句诗表达了功业未

32、成的曹操悲观厌世的一面。B.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一句中“去日”指逝去的年华,写出了作者对人生苦短的感叹。C.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运用了诗经中的典故,意在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愿望。D. “月明星稀,乌鹤南飞。绕树三臣,何枝可依?”两句借乌鹃绕树表达“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意,希望天下贤士归于自己。14. 全诗反复出现一个“忧”字,诗人“忧”的是什么? 【答案】13. A 14. 人生苦短,功业未成;求贤若渴,贤才难得。【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

33、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项,“表达了功业未成的曹操悲观厌世的一面。”错,短歌行是东汉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曹操以乐府古题创作的诗。本首诗通过宴会的歌唱,以沉稳顿挫的笔调抒写诗人求贤如渴的思想感情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开头八句,表面上看很像古诗十九首中的消极调子,而其实大不相同。这里讲“人生几何”,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这里曹操似乎是在抒个人之情,发愁时间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实际上却是在巧妙地

34、感染广大“贤才”,提醒“贤才”们人生就像“朝露”那样易于消失,岁月流逝已经很多,应该赶紧拿定主意,到他那里施展抱负。所以“悲观厌世”之说,纯属子虚乌有。故选A【1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全诗内容的理解与归纳的能力。在仔细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概括,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本题是问:全诗反复出现一个“忧”字,诗人“忧”的是什么?解答这道题,我们要通过分析整篇诗歌来解答,首先第一个“忧”是“何以解忧”,这里“忧”的内容是上

35、文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意思是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这是忧心“人生苦短,功业未成”。第二处“忧”是“忧从中来”,这一处的“忧”是需要联系上下文内容,具体来说,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以及“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三处的意思是那穿着青领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正是因为你们的缘故;我一直低唱着子衿歌,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只有像周公那样见到贤才,一饭三吐脯,礼待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从中我

36、们不难看出,这三处“忧”的是求贤若渴,贤才难得。五、(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饥饿与尊严莫言我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一个偏僻落后的乡村。5岁时,1960年,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紫红色的洗衣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我用耳朵、鼻子、眼睛、身体来把握生活,来感受事物。这种感受生活和记忆事物的方式

37、,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小说的面貌和特质。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忘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当时,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中,劳作最辛苦的是母亲,饥饿最严重的也是母亲。她一边捶打野菜一边哭泣才符合常理,但她不是哭泣而是唱歌,这一细节,直到今天,我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它所包含的含义。母亲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

38、的恐惧。那是我们家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我总担心母亲走上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坊、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追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词,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 母亲的话虽然腔调不高,但使我陡然获得了一种安全感和对于未来的希望。这是一个母亲对她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活下去,无论多么艰难也要活下

39、去!现在,尽管母亲已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饥饿而丧失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村里粮食保管员让一群孩子学狗叫。大家都学得像,他便把那块豆饼远远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我也曾是那些学狗叫中的一个。回家后,父亲和爷爷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样的,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因为我知道山珍海味和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并不一样!但我也感到了他们的

40、话里有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也是人的风度。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我的母亲教育我,人要忍受苦难,不屈不挠地活下去;我的父亲和爷爷又教育我人要有尊严地活着。他们的教育,尽管我当时并不能很好地理解,但也使我获得了一种面临重大事件时做出判断的价值标准。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多年后,当我拿起笔来写作的时候,这些体验,就成了我的宝贵资源。我的小说里之所以有那么多严酷的现实描写和对人性的黑暗毫不留情的剖析,是与过去的生活经验密不可分的。当然,在揭示社会黑暗和剖析人性残忍时,我也没有忘记人性中高贵的有尊严的一面,因为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

41、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15.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开篇描绘了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再现了那个时代的苦难,为彰显文章主题做了铺垫。B. 为了得到豆饼,作者也曾做出过丧失做人尊严的行为,受到父亲和爷爷严厉地批评,但当时的作者并不能很好地理解。C. “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运用比拟手法,表现了童年饥饿给作者留下了深刻而痛苦的回忆。D. 文章批判了在饥饿岁月里人生命尊严被践踏的现象,赞美了在苦难中抗争,坚守人的尊严与风度的高贵人格。16. 请

42、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母亲形象。17. 文中“人生记忆”对作者有哪些影响?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答案】15. C 16. 饱尝生活的痛苦与艰辛。母亲一生中遭受战争、饥饿、疾病。乐观向上。母亲辛苦劳作却哼唱小曲。坚韧勇敢,保持生命的尊严。无论面对怎样的苦难,绝不放弃生命,彰显出生命的尊严。 17. 母亲教育,让作者获得了一种安全感和对于未来的希望,懂得人要忍受苦难,不屈不挠的活下去。爷爷和父亲的教育,让作者懂得人活着要有尊严和风度,待人处事要坚守人性的底线和自己的价值标准。童年最初的记忆使作者形成了全方位调动所有器官来感知生活和记忆世界的方式,这种感受生活和记忆事物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作者小说的

43、面貌和特质。饥饿岁月的体验和记忆,成了作者创作的宝贵资源,其作品在揭示人性黑暗和剖析人性残忍时,也没忘记人性中高贵的、有尊严的一面。【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散文类阅读的选择题,主要考核对文意、主旨、结构、人物形象、艺术手法等的分析、理解,这些是命题者的设题点,做题时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尤其要注意分析备选答案在文意、手法、主旨、情感、人物的性格或心理等方面的表述是否得当,表达特色方面的判断是否恰当。C项,“沉闷而潮湿运用比拟手法”错。“潮湿”用的是通感手法。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

44、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即列举文中反映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此题从“艰辛”、“乐观”、“坚韧、勇敢,有尊严”等角度概括母亲的性格特征,然后列举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本题,“母亲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当时,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中,劳作最辛苦的是母亲,饥饿

45、最严重的也是母亲。她一边捶打野菜一边哭泣才符合常理,但她不是哭泣而是唱歌”,这写叙述表明母亲虽饱尝生活的痛苦与艰辛却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母亲的话虽然腔调不高,但使我陡然获得了一种安全感和对于未来的希望。这是一个母亲对她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活下去,无论多么艰难也要活下去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我的母亲教育我,人要忍受苦难,不屈不挠地活下去”“我也没有忘记人性中高贵的有尊严的一面,因为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从以上这些语句中可见无论面对怎样的

46、苦难,母亲都是坚韧勇敢的,绝不放弃自己的生命,彰显了出生命的尊严。【17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和概括作品重要内容的能力。阅读作品,找到文中有关“人生记忆”的叙述语句或段落,分析对作者产生的影响。本题,(1)“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母亲的话虽然腔调不高,但使我陡然获得了一种安全感和对于未来的希望。这是一个母亲对她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活下去,无论多么艰难也要活下去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我的母亲教育我,人要忍受苦难,不屈不挠地活下去;我的父亲和爷爷又教育我人要有尊严地活着”概括为:母亲教育,让作者获得了一种安全

47、感和对于未来的希望,懂得人要忍受苦难,坚韧地不屈不挠的活下去。(2)“我也曾是那些学狗叫中的一个。回家后,父亲和爷爷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样的,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我也感到了他们的话里有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也是人的风度。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他们的教育,尽管我当时并不能很好地理解,但也使我获得了一种面临重大事件时做出判断的价值标准”概括为:爷爷和父亲的教育,让作者懂得人活着要有尊严和风度,待人处事要坚守人性的底线和自己的价值标准。(3)“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我用耳朵、鼻子、眼睛、身体来把握生活,来感受事物。这种感受生活和记忆事物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小说的面貌和特质”概括为:童年最初的记忆使作者形成了全方位调动所有器官来感知生活和记忆世界的方式,这种感受生活和记忆事物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作者小说的面貌和特质。(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0年青海普通高中会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雁南飞1234)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