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湖北省鄂北六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文档编号:2827556 上传时间:2022-05-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湖北省鄂北六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1-2022学年湖北省鄂北六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1-2022学年湖北省鄂北六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1-2022学年湖北省鄂北六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1-2022学年湖北省鄂北六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宜城一中 枣阳一中 曾都一中襄州一中 南漳一中 河口一中20212022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 21世纪初,在河姆渡遗址附近的田螺山遗址中,出土了丰富的植物遗存。根据量化分析,虽然水稻是当时人们最重要的食物来源,但采集获得的橡子、菱角等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食物。以上材料可以说明A. 已进入奴隶国家时代B. 中国古代农业已很发达C. 黄河中上游经济发达D. 采集是重要的食物来源【1题答案】【答案】D2. 据袁景晖的建始县志记载:“邑境山多田少,居民倍增,稻谷不足以给,则于山上种植包谷、洋芋、荞麦、燕麦或蕨蒿之类。深林剪伐殆尽,巨阜危峰,一望皆包谷也。”这些物种的传入A. 是明清

2、政府对外政策的结果B. 表明文明的交流取得重大进展C. 是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表现D. 源自中国劳动人民辛勤的培育【2题答案】【答案】B3. 下列图1和图2所示“水排”和“筒车”的出现,其共性是A. 都脱离了自然条件的限制B. 都体现了灌溉技术的发展C. 都体现了生产动力的改进D. 都体现了耕作技术的提高【3题答案】【答案】C4. 十九世纪中期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寻求当时洋务派所说的“机船矿路”,“机”主要指兵器,“船”主要指战船,“矿”主要指煤矿,“路”主要指铁路。据此可知A. 近代民族工业重工业占主导B. 工业文明推动中国的近代化C.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迅速D. 清政府开始接受西方的文明【4

3、题答案】【答案】B5. 2022年2月,北京举办冬奥会AI自动跟拍机器人、防疫机器人、引导机器人、物流机器人、炒菜机器人、送餐机器人等的使用尽显“冬奥科技范儿”。这表明人工智能的发展A. 改变着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B. 使得社会分工日益严密C. 使中国在世界上已全面领先D. 将取代人类的生产活动【5题答案】【答案】A6. 中国现存最早的契约是西周周恭王时期镌刻在青铜器皿上的四件土地契,将契约文字刻在器皿上,就是为了使契文中规定的内容得到多方的承认、信守。该材料表明西周A. 履践重农抑商经济政策B. 深受儒家伦理道德的影响C. 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D. 初具守信精神和证据意识【6题答案】【答案】D

4、7. 宋代城市生活由原来只为统治集团、贵族官僚服务开始面向下层、面向一般市民生活需求。史载:“今闾阎之卑,倡优之贱,男子服带犀玉,妇人涂饰金珠,尚多僭侈,未合古制”。据此可知宋代A. 城市坊市界限被打破B. 城市的功能分区明显C. 封建等级制度已瓦解D. 城市经济功能增强【7题答案】【答案】D8. 在安庆内军械所由徐寿、华蘅芳设计建造的“黄鹄号”轮船于1865年建成。如下图,以下关于“黄鹄号”的说法正确的是A. 是以内燃机为动力的运输工具B. 是水、陆、空立体交通确立的表现C. 受“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影响D. 利用了西方最先进的技术和新设备【8题答案】【答案】C9. 在近代前期,知识精英们“以

5、科学的名义”对中医进行批判,最终酿成民国政府三次试图废除中医的行动。随着外国侵略进一步加剧,“传统力量”反而渐渐显现出真实价值,钱穆认为,包括中医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容受近代西方之科学文明,应该还能融化,能开新”。该变化体现了A. 中国近代医学体系已经完善B. 中西医结合有助于医学发展C. “中体西用”思想日益盛行D. 中西文明在碰撞中逐步融合【9题答案】【答案】D10. 鸦片战争以后的理学并不是康熙年间理学的简单复兴,而是随着时世的变化而具有不同的特点,其间虽有内省和克已慎独的主张,但以唐鉴、曾国藩等人为代表的理学经世派大师,主张“内圣”与“外王”的统一,既重视身心修养,又注重实践。

6、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近代理学出现质的变异B. 旨在重塑儒家伦理规范C. 是近代时局变动的产物D. 扩大了理学的社会影响【10题答案】【答案】C11. 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的,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16世纪传入西非和中国,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入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有历史学家在评论玉米在世界上的传播意义时说:“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对该评价理解最准确的是A. 玉米的传播是世界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B. 缓解粮食压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C. 价格革命使得玉米价格比黄金价格更高D. 玉米的传播使世界不同地区的联系加强【11题答案】【答案】B12. 18世纪80年代,实科

7、学校、专科学校和工业学校是德国这一时期的主要职业教育学校类型。德国公民普遍认为,具有某种职业资格是实现人才社会价值的先决条件。国家在教育方面,大力投入经费,推动义务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功。影响德国这一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因素是A. 政府和社会大力推广职业教育B. 本国的文化传统和价值取向的影响C. 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水平D. 世界市场形成对劳动者提出要求【12题答案】【答案】C13. 如表展示了1870年、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情况,由此可知年份国家英国美国德国法国俄国187022%8%13%10%191315%11%13%8%4%A. 英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呈下降趋势B

8、. 世界各国资本主义经济日趋平衡C. 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D. 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速度最快【13题答案】【答案】C14. 美国学者伯格多尔在其著作1750-1890年的欧洲建筑描绘到:巴黎也配套建设了放射状的新道路超过165公里的新街道宽敞、笔直,并配有人行道、排水系统、照明设备和新种植的树木私人建筑、公寓住宅增加了六倍。这反映出法国A. 摆脱了城市发展带来的困境B. 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发展C. 工业革命带来城市化新问题D. 工业革命促进了人口增长【14题答案】【答案】B15. 如表是近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流经济理论影响力演变曲线图,据此判断正确的是A. A理论是手工工场时期的主

9、流经济理论B. B理论崇尚自由放任引发经济危机C. A理论与罗斯福新政一脉相承D. B理论在五六十年代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繁荣【15题答案】【答案】D16. 如图为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的“众神之神宙斯”的形象。希腊神话影响广泛,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该材料表明希腊传统文化A. 蕴含人文主义的思想B. 否定神的权威C. 具有丰富的理性精神D. 推崇直接民主【16题答案】【答案】A二.非选择题17. 古代商业。材料一 (明清)市镇是商业与手工业中心,是人流与物流的集散地。它不像县城和府城那样带着某种僵化、凝固的惰性;相反,它是富有开放性和进取性的。四里八乡的农民到这里来出售自家生产的商品,天南海

10、北的商贾到这里来收购畅销于国内外的各种商品,并把它们运销到全国各地的市场。它是充满活力的、不断发展的经济中心地,不像乡村那样带着封闭性。选自卜宪群中国通史材料二 由于商业发展和繁荣,中国的富庶地区有着较高的生活水准,然而,明清时期的中国,技术创新并没有鼓励性的回报,理论极不发达;最重要的是,新儒家意识形态没有面临重大的挑战,而商人无法利用他们的财富来获取政治、军事和意识形态各方面的权力,从而抗衡国家的权力。与欧洲情况不同的是,晚期中华帝国维持灿烂的商业的原因不是新儒家世界的衰弱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崛起,而是帝国庞大的领土和人口所带来的巨大市场和王朝中期特有的长期政治稳定。赵鼎新为什么“领先世界”的

11、明清没有发展出现代资本主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明清市镇发展的特点及繁荣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明清没有发展出“现代资本主义”?【17题答案】【答案】(1)特点:工商业发达、以经济功能为主;具有开放性和进取性;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长途贩运贸易兴盛。原因: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市场巨大和长期的政治稳定;大量白银流入中国。(2)原因:政治上: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重农抑商政策;外交上: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文化上:儒家重义轻利思想等。19. 中外交通。材料一 京杭运河自隋代开通之

12、后,虽然路线几经变迁,但是历代朝廷无不极其重视大运河的维护疏浚,这是因为运河承担着漕运这一维系王朝正常运转的重要活动。自隋至清,无不如此。清代前期,为了维持漕运的需要,清政府不惜耗费巨资,对京杭运河精心维护,以保证王朝生命线的畅通。在漕运的带动下,大运河商贸兴旺,由此带动运河沿线地区城乡经济的发展,使运河沿线的城乡经济一派繁荣景象。清代中期以后,漕粮改行海运,再加上黄河决口、战争等原因,运河渐趋衰落。随着轮船、火车等近代交通工具的使用,京杭运河在经历前期的兴盛之后,最终被铁路和海运所取代。摘自孙金浩清中期以后京杭大运河衰落对运河地区城市城乡经济的影响材料二 英国运河时代(17611835年)。

13、英国近代第一条 运河是1757年开通的连接圣海伦斯煤矿与默西河的桑基运河。随之布里奇沃特运河于1761年7月通航,它同1830年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通车一样,成为英国运输史上的重大转折点。该运河通航后运费大减,丰厚利润的“示范效应”刺激起第一次投资高潮,一大批运河法案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此时主要立足于中北部工业城镇向四周扩散。80年代下半期,随着经济发展步伐的明显加快,运河开凿业掀起第二次高潮,运河兴建遍及全国。1835年伯明翰曼彻斯特运河的竣工通航,标志着英国运河系统的构建基本结束。英国近代运河体系的最后一笔由19世纪90年代曼彻斯特轮渡运河的疏通完成。摘编自邵会莲英国工业革命中运河运输业发展的

14、经验教训(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运河作为“王朝生命线”的主要表现,并概括大运河衰落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进入运河时代的原因。【19题答案】【答案】(1)表现:是漕运的主要通道(南粮北运的主要通道);沟通南北,加强对南方的控制。衰落原因:海运的兴起;河道於塞、黄河决口、战争等因素的影响;近代交通运输的兴起。(2)原因: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工业革命的开展,煤炭等大宗物资运输的需要;低廉的运费和丰厚利润刺激投资的涌入;政府立法的推动。21. 丝绸之路。材料一 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唐时期,宋元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明清时达到巅峰。远东地区与欧亚非大

15、陆的丝绸贸易,从上古的走私活动,到汉唐时代的边境贸易,乃至大航海时代以来的中欧直接通商,其兴衰变化,始终是“丝绸之路”和“海上丝路”沿途国家和地区政治实力兴衰消长的精准反映。没有政治上的互信,没有某种军事机制的保驾护航,单纯的丝路贸易,也许只能停留在民间走私贸易的层面上。摘编自张国刚宏观视野下的丝绸之路材料二 今天的“新丝绸之路”,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新的经济发展区域。在国内,包括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西南四省区市(重庆、四川、云南、广西),在国际,“新丝绸之路”秉持开放包容精神,继承古丝绸之路开放传统,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东牵亚太经济

16、圈,西系欧洲经济圈。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主要是商品互通有无,“新丝绸之路”就是要在古代中国丝绸之路轴线基础上,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如上海合作组织、亚信会议、中国一东盟等),与沿线国家对接发展战略,推进贸易、产业、投资、能源资源、金融以及生态环保的合作,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它是现有合作的延续和升级,也是各国的利益共享地带。摘编自中国的大博弈:通往新帝国之路(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丝绸之路”贸易的主要因素。(2)根据材料,概括与古丝绸之路相比,“新丝绸之路”的发展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设“新丝绸之路”对当代中国的积

17、极影响。【21题答案】【答案】(1)因素:国家实力;政治互信;军事保障;市场需求。(2)特征:涉及的地域范围更广;建立在已有合作平台基础之上;开放性更强,各国联系更为紧密;以各国利益共享为目标。积极影响:经济上,有利于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促进中国与南亚、东南亚、中东、欧洲经济交流与合作,提升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政治上,有利于增强中国与新丝路成员和地区的政治互信,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更为有利的国际环境。文化上,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有利于中国吸收现代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教文明及佛教文明,丰富中国的文化内涵。23. 中西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

18、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习近平2018年8月21日至22日讲话。请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提炼观点,结合当代中外历史的相关内容加以阐述。(要求:提炼传统文化中某一方面的精神,结合相关史实分析其当代价值,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23题答案】【答案】示例中国传统文化“和为贵”“天下大同”的精神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全人类和谐共处、共同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仍充满了不稳定

19、因素。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主义、极端民族主义与宗教主义仍威胁世界和平,局部冲突不断。尤其是西方国家仍以自我为中心,滥用单边制裁的大棒,导致国际间摩擦不断;美国等西方国家仍以冷战思维处理与中国、俄国的关系,导致大国关系紧张。单边主义、西方中心主义、冷战思维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中国儒家文化主张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尊重文化的差异性与多样性,主张和谐共处,共同发展,实现“天下大同”,对全球化背景下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解决国际争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案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以和为贵”“天下大同”的理念,为全人类和谐共处、共同发展指明了方向。其他答案方向提示传统文化“天人合一”与生态文明建设;儒家文化重视道德和教化与构建和谐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考试试卷 >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1-2022学年湖北省鄂北六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小豆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