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七章推理与证明课时训.doc

上传人(卖家):flying 文档编号:28509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4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七章推理与证明课时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七章推理与证明课时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七章推理与证明课时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七章推理与证明课时训.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七章推理与证明课时训.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第七章 推理与证明 第 1 课时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一、 填空题 1. 某种树的分枝生长规律如图所示 ,第 1 年到第 5 年的分枝数分别为 1, 1, 2, 3, 5,则预计第 10 年树的分枝数为 _ 答案: 55 解析:因为 2 1 1, 3 2 1, 5 3 2, 即从第三项起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的和 , 所以第 10 年树的分枝数为 21 34 55. 2. 我们把 1, 4, 9, 16, 25,? 这些数称为正方形数 , 则第 n 个正方形数是 _ 答案: n2 解析: 1 12, 4 22, 9 32, 16 42, 25 52, ? 由此可推

2、得第 n 个正方形数是 n2. 3. 观察 (x2) 2x, (x4) 4x3, (cos x) sin x, 由归纳推理得:若定义在 R上的函数 f(x)满足 f( x) f(x), 记 g(x)为 f(x)的导 函数,则 g( x) _ 答案: g(x) 解析:由已知得偶函数的导函数为奇函数 , 故 g( x) g(x) 4. 如图是网格工作者经常用来解释网络运作的蛇形模型:数字 1 出现在第 1 行;数字2, 3 出现在第 2 行 , 数字 6, 5, 4(从左至右 )出现在第 3 行; 数字 7, 8, 9, 10 出现 在第4 行 ,?, 依此类推 , 则第 20 行从左到右第 4

3、个数 字为 _ 答案: 194 解析:前 19 行共有 19 ( 1 19)2 190(个 )数字 ?第 19 行最左端的数为 190?第 20行从左到右第 4 个数字为 194. 5. 观 察 等 式 : sin 30 sin 90cos 30 cos 90 3 , sin 15 sin 75cos 15 cos 75 1 ,sin 20 sin 40cos 20 cos 40 33 .照此规律 , 对于一般的角 , 有等式 _ 答案: sin sin cos cos tan 2 解析:等式 中左端三角函数式中两角之和的一半的正切值恰好等于右端的数值 ,故sin sin cos cos ta

4、n 2 . 6. 已知命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 , ABC 的顶点 A( p, 0)和 C(p, 0), 顶点 B在椭圆 x2m2y2n2 1(mn0, p m2 n2)上 , 椭圆的离心率是 e, 则 sin A sin Csin B 1e.试将该命题类比到双曲线中 , 给出一个真命题是 _ 答案: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 , ABC 的顶点 A( p, 0)和 C(p, 0), 顶点 B 在双曲线 x2m2y2n2 1(m0, n0, p m2 n2)上 , 双 曲线的离心率是 e, 则 |sin A sin C|sin B 1e 解析:由正弦定理和椭圆定义可知 sin A

5、sin Csin B AB BCAC 2a2c, 类比双曲线应有=【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AB BC|AC |sin A sin C|sin B 1e. 7. 如图 所示是毕达哥拉斯 (Pythagoras)的生长程序:正方形上连接着等腰直角三角形 ,等腰直角三角形边上再连接正方形 ,?, 如此继续 , 若共得到 1 023 个正方形 , 设初始正方形的边长为 22 , 则最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_ 答案: 132 解析:设 1 2 4 ? 2n 1 1 023, 即 1 2n1 2 1 023, 解得 n 10.正方形边长构成数列 22 , ? ?222, ? ?223, ? , ?

6、?2210,从而最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 ?2210 132. 8. 将正奇数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排列 , 则第 21 行从左向右的第 5 个数为 _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31 ? 答案: 809 解析:前 20 行共有正奇数 1 3 5 ? 39 202 400(个 ), 则第 21 行从左向右的第5 个数是第 405 个正奇数 , 所以这个数是 2405 1 809. 9. 已知 “ 整数对 ” 按如下规律排成一行: (1, 1), (1, 2), (2, 1), (1, 3), (2, 2), (3, 1), (1, 4), (2,

7、3), (3, 2), (4,1),?, 则第 60 个 “ 整数对 ” 是 _ 答案: (5, 7) 解析:依题意 , 把 “ 整数对 ” 的和相同的分为一组 , 不难得知第 n 组中每个 “ 整数对 ”的和均为 n 1, 且 第 n组共有 n个 “ 整数对 ” , 这样的前 n组一共有 n( n 1)2 个 “ 整数对 ” ,注意到 10 ( 10 1)2 a 解析: c b 4 4a a2 (2 a)2 0, c b.已知两式作差得 2b 2 2a2, 即 b 1 a2. 1 a2 a ? ?a 122 340, 1 a2a. b 1 a2a. c ba. 7. 对实数 a 和 b, 定

8、义运算 “ ?” : a?b?a, a b1 ,b, a b1. 设函数 f(x) (x2 2)?(x x2),x R.若函数 y f(x) c 的图象与 x 轴恰有两个公共点 , 则实数 c 的取值范围是 _ 答案: ( , 2 ? ? 1, 34 解析:由题意可得 f(x)?x2 2, x2 2( x x2) 1 ,x x2, x2 2( x x2) 1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x2 2, 1x 32,x x2, x 1或 x 32,函数 图象如图所示 函数 y f(x) c 的图象与 x 轴恰有两个公共点 , 即函数 y f(x)与 y c 的图象有 2 个交点 , 由图象可

9、得 c 2 或 1 c 34. 8. 对于一切实数 x, 不等式 x2 a|x| 10 恒成立 , 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_ 答案: 2, ) 解析: 当 x 0 时不等式成立 ;用分离参数法得 a ? ?|x| 1|x| (x0) , 而 |x| 1|x| 2, a 2. 9. 若二次函数 f(x) 4x2 2(p 2)x 2p2 p 1 在区间 1, 1内至少存在一点 c,使 f(c)0, 则实数 p 的取值范围是 _ 答案: ? ? 3, 32 解析:令?f( 1) 2p2 p 10 ,f( 1) 2p2 3p 90 , 解得 p 3 或 p32, 故满足条件的 p 的取值范围是 ?

10、? 3, 32 . 10. 某同学准备用反证法证明如下一个问题:函数 f(x)在 0, 1上有意义 , 且 f(0)f(1), 如果对于任意不同的 x1, x2 0, 1, 都有 |f(x1) f(x2)|0)的图象与 x 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 若 f(c)0, 且 00. (1) 求证: 1a是 f(x) 0 的一个根; (2) 试比较 1a与 c 的大小; (3) 求证: 20, 由 00, 知 f? ?1a 0 与 f? ?1a 0 矛盾 , 1ac. 1a c, 1ac. (3) 证明:由 f(c) 0, 得 ac2 bc c 0, 即 ac b 1 0, b 1 ac.又 a0,c

11、0, b0, b 2, 212764 (n N*)成立 , 其初始值至少应取_ 答案: 8 解析:左边 1 12 14 ? 12n 11 12n1 12 2 12n 1, 代入验证可知 n 的最小值是 8. 9.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21 3223 5 ? n2( 2n 1)( 2n 1) n( n 1)2( 2n 1) ;当 推证n k 1 等式也成立时 , 用上归纳假设后需要证明的等式是 _ 答案: k( k 1)2( 2k 1) ( k 1)2( 2k 1)( 2k 3) ( k 1)( k 2)2( 2k 3) 解析:当 n k 1 时 , 121 3223 5 ? k2( 2k 1

12、)( 2k 1) ( k 1) 2( 2k 1)( 2k 3) k( k 1)2( 2k 1) ( k 1) 2( 2k 1)( 2k 3) , 故 只 需 证 明k( k 1)2( 2k 1) ( k 1) 2( 2k 1)( 2k 3) ( k 1)( k 2)2( 2k 3) 即可 10. 若数列 an的通项公式 an 1( n 1) 2,记 cn 2(1 a1) (1 a2) ?(1 an),试通过计算 c1, c2, c3的值 , 推测 cn _ 答案: n 2n 1 解析: c1 2(1 a1) 2 ? ?1 14 32, c2 2(1 a1)(1 a2) 2 ? ?1 14 ?

13、?1 19 43, c3 2(1 a1)(1 a2)(1 a3) 2 ? ?1 14 ? ?1 19 ? ?1 116 54, 故由归纳推理得 cn n 2n 1. 二、 解答题 11. 已知数列 an满足 an 1 12 an(n N*), a1 12.试通过求 a2, a3, a4的值猜想 an的表达式 , 并用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 解: a2 12 a1 12 12 23, a3 12 a2 12 23 34, a4 12 a3 12 34 45. 猜想: an nn 1(n N*)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如下: 当 n 1 时 , 左边 a1 12, 右边 1

14、1 1 12, 所以等式成立; 假设 n k 时等式成立 , 即 ak kk 1, 则当 n k 1 时 , ak 1 12 ak 12 kk 1 k 1k 2 k 1( k 1) 1, 所以当 n k 1 时等式也成立 由 得 , 当 n N*时等式都成立 12. 是否存在常数 a, b, c, 使等式 1(n 2 12) 2(n2 22) ? n(n2 n2) an4 bn2 c 对一切正整数 n 成立?证明你的结论 解:分别用 n 1, 2, 3 代入解方程组?a b c 0,16a 4b c 3,81a 9b c 18?a 14,b 14,c 0.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当 n 1 时

15、, 由上可知等式成立; 假设当 n k 时 , 等式成立 , 则当 n k 1 时 , 左边 1(k 1)2 12 2(k 1)2 22 ? k(k 1)2 k2 (k 1)(k 1)2 (k 1)2 1(k 2 12) 2(k2 22) ? k(k2 k2) 1(2k 1) 2(2k 1) ? k(2k 1) 14k4 ? ? 14 k2 (2k 1) 2(2k 1) ? k(2k 1) 14(k 1)4 14(k 1)2, 当 n k 1 时 , 等式成立 由 得等式对一切的 n N*均成立 13. 已知 (x 1)n a0 a1(x 1) a2(x 1)2 a3(x 1)3 ? an(x 1)n(其中 n N*),Sn a1 a2 a3 ? an. (1) 求 Sn; (2) 求证:当 n4 时 , Sn(n 2)2n 2n2. (1) 解:取 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数学 > 高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19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七章推理与证明课时训.doc)为本站会员(flying)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