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地基基础抗震设计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2930728 上传时间:2022-06-12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2.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地基基础抗震设计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地基基础抗震设计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地基基础抗震设计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地基基础抗震设计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地基基础抗震设计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地基基础包括基础结构、支承桩和作为建筑物持力层的地基土层。地基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对基础结构乃至上部结构的内 力分布是比较敏感的,因此确保地震时地基基础始终能够承受上部结构传下来的竖向 和水平地震剪力 以 及倾覆力 矩而不发生过大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是地基基础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1 地基基础抗震设计原则及要求地基基础抗震设计原则及要求 在地震作用下 , 建筑物的破坏机理和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综合问 题 , 进行精确的抗震设计是比较困难的 。 汶川地震震害尤其表明了 这一点 。 世纪 年代以 来 , 人们在总 结大地震灾害经验中提出 了 “ 概念设计 ”, 即 除必 要的 计算外 , 更重要的

2、是概念设计 , 包括场地选择 、 合理的规划布局及结构体系 、 正确的材料使用 及构造措施等 。 2 ) 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建筑场地 在地震区选择建筑场地时 , 应根据工程需要 , 掌握地震活动情况及场地工程地质 、 水文地质的资料 , 对场地做出 综合评价 。 应调查建筑场地范围内有无断裂通过 , 是否为 活动断裂 , 并应评价其对建筑物产生的影响 。 必要时 , 还应对断裂带进行专门的勘察工作 。 应尽可能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地段 , 避开不利地段 , 不得在危险地段进行建设 。 34 ) 加强基础与上部结构的整体性 加强基础与上部结构的连接 , 能增加建筑物的稳定性 , 减轻其振动 。 对钢筋

3、混凝土结构 、 钢结构等整体性较好的结构 , 一般无需特殊的整体性措施 。 对砌体结构 , 可采取如下措施 : 对一般砖混结构 , 不宜采用油毡防潮层 , 而应采用防水砂浆 ; 在内 外墙下室内地坪标高处加一道连续闭合的基础梁 。 5 ) 加强地基基础的抗震性能 出 现因地基失效而导致上部结构破坏的地基 , 一般为 液化地基 、 易震陷的软黏土地基或不均匀地基 ; 大量的一般性地基是具有较好的抗震能力的 。 ( ) 合理加大基础的埋置深度加大基础埋深可增强地基土对建筑物的嵌固作用 , 从而减少建筑物的振幅 。 所以在条件许可时 , 基础应尽量埋深一些 , 若能结合建造地下室加深基础则更好 。

4、6( ) 选择合理的基础类型 不同基础类型 , 其抗震性能不同 , 通过对震害的大量调查 , 取得如下资料以供参考 。 桩基础 。 一般的低承台桩基础 , 具有足够抗水平剪力的能力 , 抗震性能良好 。 箱形基础 、 筏板基础和带地下室基础 。 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 。 砖石条形基础 。 砖石条形基础作为 一种刚性基础 , 其抗震性能不及桩基 、 箱基和 筏基等 , 但在一般条件下仍有足够的抗震能力 。 7地基是指建筑物基础下面受力层范围内 的土层 。 对历史震害资料的统计分析表明 : 一般土层地基在地震时很少发生问 题 , 地基破坏或沉降等原因造成的建筑震害在一般平原地区仅建筑破坏总数的一

5、小部分 , 但在山 区由 于地基原因 造成上部建筑物破坏的比例相对较高 。 一般造成上部建筑物破坏的主要是松软土地基和不均匀 土地基 , 对砂土液化 、 软土震陷和 不均匀土地基沉降等给上部结构带来的破坏是不能忽视的 , 因 为 地基一旦发生破坏 , 震后修复加固是很困难的 , 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 。 地基抗震验算地基抗震验算 8 天然地基的震害特点 因地基失效造成的基础或上部结构震害 , 称为地基震害 , 包括滑坡 、 地裂 、 液化及震陷等 。 ) 滑坡 滑坡 、 山 崩 及泥石流是地震时常见的地基破坏现象 , 其原因主要是在地震加速度作用下产生附加惯性力 , 使边坡滑楔下滑力增大 , 同

6、时抗滑的内 摩擦力 降低 , 这两个不利因素均可能造成边坡失稳 。 9图 汶川地震中的滑坡震害 10 ) 地裂 地震时还常常在地面产生裂缝 , 即 地裂 。 根据产生的机理不同 , 地裂缝可分为构造性地裂和非构造性地裂 。 构造性地裂起自 地壳深部断层错动 , 裂缝一般延至地面 , 这种地裂往往出 现于震中区 。 非构造性地裂则是与地震滑坡引 起的地层相对错动 有关 , 多 发生在河谷地区 、 河漫滩 、 低级阶地前缘地带 、 古河道的河岸部分 、 滨海淤泥质土的坑边等 。 图 给出 地震中的地裂现象 。 11图 地震中 的地裂 12 ) 液化 饱和松散的砂土和粉土在地震的强烈振动下趋于密实

7、, 导致孔隙水压力 迅速升高 , 有效应力减小 , 当土体完全丧失其抗剪强度时 , 土体呈现液体状态 , 这种现象称为液化 。 地基土发生液化的宏观标志是 : 地面喷砂冒 水 , 地面下陷 , 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甚至倾斜失稳 , 地下轻型构筑物如水池 、 地下罐等则可能上浮 。 13图 地基土液化 14 ) 震陷 地震引 起的地面沉陷称为震陷 。 此现象往往发生在软土 、 松散砂类土 、 不均匀地基及人工填土中 。 软土受振动后因触变而强度剧降 , 产生附加下沉 ; 饱和散砂粪土振动液化后 , 造成地面巨大沉陷或不均匀沉降 。 对严重不均匀地基 ( 如半挖半填地带 , 有古河道 、 暗藏沟坑

8、的地带及明显软硬不匀的地层 ), 往往会加剧震陷及不均匀 沉降而发生较重的震害 。 15 地基抗震验算 ) 不需要进行天然地基基础抗震验算的建筑 房屋震害调查统计资料表明 , 建造于一般土质天然地基上的房屋 , 遭遇地震时极少 ( 不到 ) 因地基承载力不足或较大沉陷而引 起上部结构破坏 。 鉴于这种情况 , 为简化地基基础抗震验算的工作量 , 抗震规范 规定以下建筑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 : 16图 汶川地震中的震陷 17 规范规定可不进行上部结构抗震验算的建筑 。 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不存在软弱黏性土层的下列建筑 : 一般的单层厂房或单层空旷房屋 ; 砌体房屋 ; 不超过

9、层且高度在 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和框架 抗震墙房屋 ; 基础荷载与 相当的多层框架厂房和多层混凝土抗震墙房屋 。 18 ) 地基土抗震承载力 除上述无需进行地基及基础抗震承载力 验算的建筑外 , 其余建筑都需进行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 。 对地基进行抗震验算 , 首先需要计算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 。 震害调查表明 , 在坚硬或中硬场地土上 , 甚至在中软或软弱场地土上 , 未做抗震设防的建筑的地基和基础 , 当经历中等强度地震甚至强烈地震时 , 很少发生地基及基础震害 , 即 使发生破坏 , 其破坏程度也较上部结构破坏小得多 。 1920 ) 地基土抗震验算 需要进行地基及基础抗震验算的建筑物

10、 , 一般先根据静力设计的要求确定基础尺寸 , 并对地基进行强度和沉降量的核算 , 然后进行地基抗震强度验算 。 21图 地基基础抗震验算 22 液化土地基 地震时 , 饱和松散的砂土或粉土 ( 饱和指土的孔隙中充满了 水 , 一般地下水位以下的土才可能成为饱和土 , 不含黄土 ) 的颗粒在强烈振动下发生相对位移 , 微小颗粒趋于压密 , 颗粒间孔隙水来不及排泄 , 受到挤压使孔隙水压力 急剧增加 , 当 孔隙水压力 上升到与土颗粒所受到的总的正压力接近或相等时 , 土粒之间 因 摩擦产生的抗剪能力 消失 , 土颗粒普遍形同 “ 液体 ” 一样处于悬浮状态 。 不良地基抗震设计及其防治不良地基

11、抗震设计及其防治 23 地面开裂下沉使建筑物产生过度下沉或整体倾斜 ; 不均匀沉降引 起建筑物上部结构破坏 , 使梁板等水平构件及其节点破坏 , 使墙体开裂和建筑物体型变化处开裂 ; 室内 地坪上鼓 、 开裂 , 设备基础上浮或下沉 。 24图 地基土液化造成的震害 25 ) 影响场地土液化的因素 震害调查和室内 试验表明 , 影响场地土液化的因素主要有下列 个方面 :( ) 土层的地质年代 , 地貌单元地质年代的新老意味着土层沉积时间 的长短 , 较老的沉积土层 , 经过长期的固结作用 和不断的压密及沉积间断时期的水化学作用 , 土层除密度增大外 , 还往往具有一定的胶结与紧密作用 。 26

12、( ) 砂土的类型 、 密实程度 , 粉土中的黏粒含量 细砂和粗砂比较 , 由于细砂的渗透性较差 , 地震时易于产生孔隙水的超压作用 , 故细 砂较粗砂更易于液化 。 密实程度较小的松砂 , 由 于天然孔隙比 一般较大 , 构成土层液化的水头梯度临界值一般较小 , 故易于液化 ; 而密实程度大的砂土不易 液化 。 粉土是黏性土和砂类土之间的过渡性土壤 , 黏粒含量越高 , 土的性质越接近于黏性土 , 土体颗粒之间由于摩擦而产生的正应力越大 , 越不容易液化 。 27( ) 土层的埋置深度 一般来说 , 地震剪应力随深度的加大不如土的自 重应力 随深度的增长来得快 , 所以 浅土层液化的可能性比

13、深土层要大 。 土层埋深越大 , 土层上的有效覆盖应力 越大 , 土层就越不容易液化 , 当砂土层上面覆盖着较厚的黏土层 , 即 使砂土层液化 , 也不致发生冒水喷砂现象 , 从而避免地基产生严重的不均匀沉陷 。 28( ) 地下水位深度 土层的完全饱和是发生液化的必要条件 , 地下水位越深 , 使饱和砂土层上的有效覆盖应力加大 , 则土层就越不容易液化 。 一般来说 , 地下水位低于地表下 的地区 , 不具备发生液化的条件 。( ) 历史地震情况试验表明 : 砂样预先经受振动的历史可能因先期振动的强度不同而使它变得对液化更加敏感或比较不敏感 。 29( ) 地震强度和地震持续时间 对于可能液

14、化的土层 , 从外部条件而言 , 液化现象通常出 现在烈度为 度以上的地震中 。已有资料表明 , 能使土层发生液化的振动持续时间一般都在 以上 。 地震烈度越高和地震持续时间越长 , 饱和砂土越易液化 。 30 ) 液化的判别 抗震规范 规定 , 地面下 深度范围内存在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时 , 当抗震设防烈度为 度时 , 一般可不进行液化判别和地基处理 , 但对液化沉陷敏感的乙类建筑可按 度的要求进行判别和处理 ; 当抗震设防烈度为 度时 , 应进行液化判别 , 应根据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类别 、 地基的液化等级 , 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 31( ) 初步判别 初步判别地基土液化的指标有

15、地质年代 、 抗震设防烈度 、 粉土的黏粒含量 、 非液化土层厚度和地下水位深度等 。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 , 饱和的砂土或粉土 ( 不含黄土 ) 可判别为不液化或可不考虑液化影响 : 32 地质年代为第四纪晚更新世 ( ) 及其以前时 , 度 、 度时可判为不液化 。 此处所指的地质年代必须有建筑场地地基土的年代测试数据 , 不能利用小比例尺第四纪地质图 。 粉土的黏粒 ( 粒径小于 的颗粒 ) 含量百分率 ( 按质量计 , 采用六偏磷酸钠作分散剂测定 , 采用其他方法时应按有关规定换算 ), 度 、 度和 度分别不小于 、 和 时 , 可判为不液化土 。 33 浅埋天然地基 , 当 上 覆

16、 非液化土 层厚度和地下水位深度符合式 ( )、 式 ( )、 式 ( ) 之一时 , 可不考虑液化影响 。 3435( ) 标准贯入试验判别 当饱和砂土和粉土按初步判别认为需进一步进行液化判别时 , 应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判别法判别地面下 范围内 土的液化 ; 对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的各类建筑 , 可只判别地面下 范围内 土的液化 。 36图 某标准贯入试验现场及标准贯入试验设备 37 为判别液化而布置的勘探点不应少于 个 , 勘探孔深度应大于液化判别深度 。 在初勘阶段判别场地液化与否时 , 液化判别孔应适量增加 , 可考虑在控制性钻孔中做液化试验 ; 在需做判别的土层中 ,

17、 试验点的竖向间距宜为 , 每层土的试验点数及黏粒试验数据不宜少于 个 。 383940 ) 液化地基的评价 经过上述两步判别认为地基土确实存在液化趋势后 , 应对存在液化土层的地基探明 各液化土层的深度和厚度 , 通过定量分析 , 评价液化土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 评价采用的方法是计算每个钻孔的液化指数 , 综合划分地基的液化等级 。 414243图 权函 数 44 ) 液化地基的抗震措施 我国学者在总结了 国内 外大量震害资料的基础上 , 经过长期研究 , 并经大量实践工作的校正 , 提出 了 较为系统而实用的液化防治措施 。 对于液化地基 , 要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 、 地基液化等级 ,

18、针对不同 情况采取不同 的措施 。 当液化土层比较平坦 、 均匀时 , 可依据表 选取适当的抗液化措施 。 4546( ) 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 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有采用深基础 、 地基加固 处理 、 地基置换三类方法 , 具体要求如下 : 采用桩基础时 , 桩端深入液化深度以下稳定土层中的长度 ( 不包括桩尖部分 ) 应按计算确定 , 且对碎石土 , 砾 、 粗 、 中砂 , 坚硬黏性土和密实粉土该长度不应小于 , 对其他非岩石土不宜小于 。 采用其他深基础时 , 基础底面应埋 入 液 化深 度以下 的稳 定土层 中 , 其 深 度 不 应 小于 。 47 采用加密法 ( 如振

19、冲 、 振动加密 、 挤密碎石桩 、 强夯等 ) 加固 时 。 挖除全部液化土层 , 用非液化土替换全部液化土层 , 或增加 上覆非液化土层的厚度 。 这种措施适用于液化土层较薄 、 埋藏较浅的情况 , 以 及挖去可液化土层后分层回 填砂石或灰土等非液化土 , 并逐层夯实 。 采用加密法或换土法处理时 , 在基础边缘以 外的处理宽度 , 应超过基础底面下处理深度的 , 且不小于基础宽度的 。 48( ) 部分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 部分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主要是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 具体要求如下 : 处理深度应使处理后的地基液化指数减少 , 其值不宜大于 。 采用振冲或挤密碎石桩加固后 ,

20、 桩间土的标准贯入锤击数不宜小于液化判别时的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 。 基础边缘以外的处理宽度与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时的要求相同 。 采取减小液化震陷 的 其他方法 , 如增厚上覆非液化土层的厚度和 改善周边的排水条件等 。 49( ) 减轻液化影响的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的措施 选择合适的基础埋深 , 使天然地基的持力层有较大的刚度 ; 调整基础底面积 , 减少基础偏心 ; 加强基础的整体性和 刚度 , 如 采用 箱基 、 筏基 、 钢筋混凝土交叉条形基础加设基础圈梁等 ; 减轻荷载 , 增强上部结构的整体刚度和均匀对称性 , 合理设置沉降缝 , 避免采用对不均匀沉降敏感的结构形式等 ; 管道穿过

21、建筑物处应预留足够尺寸或采用柔性接头 。 50 其他不良地基 不良地基除上述液化土地基外 , 还有以下几种 : ) 软弱黏性土地基 软弱黏性土的特点是压缩性较大 , 抗剪强度小 , 承载能力 低 。 由这种类型土构成的持力层在地震时引起的附加荷载与经常承受的荷载相比相当可观 , 可能会使基础底面组合应力 超过地基容许承载力 , 使地基发生剪切破坏 。 51 ) 杂填土地基 杂填土地基一般是人类任意堆填而成的 , 由 于其组成物质杂乱 , 堆填方法不同 , 结构疏松 , 厚薄不一 , 因此均匀性很差 , 承载力低 、 压缩性高 , 而且一般具有浸水湿陷性 。 ) 不均匀地基 不均匀地基一般位于有

22、故河道 、 断层破碎带 、 暗埋的沟坑边缘 、 山坡坡角和半挖半填地带 、 土岩交界地段以及其他在成因 、 性质或状态上明 显不均匀 的地段 。 52 天然浅基础的抗震验算 地震区的建筑物 , 首先根据静力 设计的要求确定基础尺寸 , 并对地基进行强度和沉降量的核算 ; 然后 , 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地基抗震强度验算 。 基础的抗震验算 , 采用 “ 拟静力 法 ” 进行 , 即假定地震作用如同静力作用 , 根据地基抗震验算所得的基础底面应力 分布 , 按照基础类型 , 进行基础的抗弯 、 抗剪及抗冲击的验算 。 基础抗震验算基础抗震验算 53 桩基的抗震验算 ) 可不进行桩基抗震验算的条件

23、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有效措施之一是采用桩基 , 因此桩基的抗震设计是深基础抗震设计的重要内 容 。 砌体房屋和规范规定可不进行上部结构抗震验算的房屋 。 度和 度时的下列建筑 : 一般的单层厂房和单层空旷房屋 ; 不超过 层且高度在 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房屋 ; 基础荷载与 项相当的多层框架厂房和多层混凝土抗震墙房屋 。 54 ) 桩基的抗震验算 对于不符合上述条件的桩基 , 除了 应满足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 ) 规定的设计要求外 , 还应进行桩基的抗震验算 。 ( ) 对于非液化土中低承台桩基该类桩基其抗震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 单桩的竖向 和水平向 抗震承载力特征值 , 可均比非抗震

24、设计时提高 ; 当承台周围的回填土夯实至干密度不小于 时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 ) 对填土的要求 。 55( ) 对于存在液化土层的低承台桩基 该类桩基其抗震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 承台埋深较浅 时 , 不宜计 入承台 周围 土的抗力或刚性地坪对水平 地 震 作 用 的 分 担作用 ; 当桩承台底面上 、 下分别有厚度不小于 、 的非液化土层或非软弱 土层时 , 可按下列两种情况进行桩的抗震验算 , 并按不利情况设计 : 56 桩承受全部地震作用 , 桩承载力 仍按非液化土中低承台桩基的情况考虑 , 液化土的桩周摩阻力及桩水平抗力均应乘以表 的折减系数 。 地震作用按水平地震 影响 系 数最大值的 采 用 , 桩承载力比非抗震设计时提高 , 但在计算桩承载力时 , 应扣除液化土层的全部摩阻力 及桩承台 下 深度范围 内 非液化土的桩周摩阻力 。 5758 打入式预制桩及其他挤土桩 , 当 平均桩距为 倍桩径且桩数不少于 时 , 可计入打桩对土的加密作用及桩身 对液化土变形限制的有力 影响 。 当 打桩后桩间土的标准贯入锤击数值达到不液化的要求时 , 单桩承载力可不折减 , 但对桩尖持力 层做强度校核时 , 桩群外侧的应力扩散角 应取为 零 。5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地基基础抗震设计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