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3334页例1、例2,“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六第1、2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縮小的意义,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宿小。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想象和推理能力,让学生感受图形的相似变形,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初步休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作图工具、方格纸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观察体验 师:同学们这里有一张照片,(课件出示)能看清楚吗?(生:看不清)怎么办?(生答师
2、课件演示) 师:我们还可以把它缩小。 师: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放大与缩小的现象 2、联系生活 师:你见过哪些放大与缩小的现象吗?(生答) 师:看来放大和缩小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出示课题) 二、 联系生活理解概念1、探究图形放大的规律 师:(课件出示)这是一张长方形图片,再看这三张,和原图比,你觉得哪一张没有变形?(生观察得出:图3没有变形,并说理由) 师小结:从视觉上看,图1、图2已经把形状改变,图3从视觉上看出没有改变图形形状,那么,图3和原图究竟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见证。师:大家看,这里是原图和图3,(课件出示)请仔细观察:图3和
3、原图的长分别是多少?说明:我们把这两条边叫对应边。(板书) 问:图3和原图长有什么关系?宽呢?(课件随机出示)师:观察这两句话,你有什么发现?(生答) 师:(课件出示)图3和原图对应边的比是2:1时,就说图3是把原图按2:1的比放大了。2:1中2、1分别表示什么?(随机出示)师:这里是把原图怎样放大了?谁来说一说?师:如果把原图按3:1放大,该怎么做? 师:来看刚才的这幅图,(课件出示)图1为什么不是他的放大图?图2呢?(生答) 师:这说明图形放大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评析:通过放大图形与原有图形的对比,让学生发现“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这个现象,从中体会图形的相似。)2、类推图形缩小的规律
4、师:图形有放大,就会有缩小。如果把这个图形按1:2的比缩小,所得图形会有什么变化呢?(课件出示) 师:1:2中的1、2分别表示什么?(板书)(注意指导语言表述)师小结:刚才我们把一个图形分别进行了放大和缩小,对比所的图形和原来图形,有什么发现?(课件出示)小组交流,再汇报,师板书3、练一练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相信大家对于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已经有了深刻的体会,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大显身手吧!(课件出示) (1)抢答 判断下面哪些比是放大比,哪些是缩小比?(2)填一填 (评析:以图形的放大为基础,把图形缩小的方法迁移到图形缩小上来,让学生掌握图形缩小的方法。这样设计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提高
5、课堂教学效率。)三、动手操作巩固深化 师:想尝试在方格纸上放大一个图形吗?(课件出示)1、 要求:按2:1画出下面的图形。(长方形、正方形) 交流:请一个同学交流画法(课件配合演示),其他同学仔细观察。看对应的边是否放大到原来的2倍? 2、 师:如果是三角形呢?(课件出示)生试画,师课件配合验证3、师:刚才的过程再次说明: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对应的每一条边都按相同比放大或缩小,形状不变。 4、师:除了刚才出现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外,我们还学过哪些平面图形?这些图形你会把他们按要求放大或缩小吗?(课件出示等腰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圆形) (1)小组交流画法。(2)试画(3)汇报(
6、师配合课件演示)四、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师:接下来让我们轻松一下,欣赏一组美丽的图片(课件出示) 师:正是有了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技术,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如此缤纷多彩。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我从学生的原有经验以及这一内容在教材整体中的作用作了一番研究。经过实际教学我对这一部分的教学有了一些思考。1以数学概念规范生活认识。对于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有自己的朴素认识。但是,这一认识是感性的、模糊的,对于图形放大与缩小过程中的内在规律并不清楚。而本节课首先要让学生明确的是,数学意义上的图形放大与缩小是有一定变化规律的,它要指按一定的比将图形的每一条边同时放大或者同时缩小,这是一种定量的
7、刻画。在教学时我首先利用学生已有的认识,通过出示一张非常小的图片,学生看不清,产生“把图片放大”的需求,接着我通过动画展现了图片“由小变大”放大的过程与“由大变小”缩小的过程,使学生对放大与缩小有了初步的感受。然后充分利用例题的教学资源,通过把原图变大后的三幅图的对比,引导学生观察得出:有的图长变长了,但宽没变;有的图宽变长了,但是长没变,这样的变化都不是我们要研究的放大,而我们要研究的放大必须是长和宽同时变化,而且具有“形状不变,大小变了”的特征的。层层递进,从而规范了学生心目中对放大与缩小概念的理解。为下一个环节学生探究图片放大与缩小过程中各对应边的变化规律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重视放大
8、与缩小的比的理解 放大与缩小是两种不同的变化,用来表示放大与缩小的比的意义也不一样,是学生很容易产生混淆的地方。在教学中,我注重从比的意义出发,引导学生明确比较的顺序:即用变化后的图形的边长与变化前的图形的边长进行比较,都是以变化前的长度为标准的,所以不管是表示放大还是缩小的比,其前项都表示变化后的长度,后项都表示变化前的长度。并通过比较使学生感知,表示放大的比,前项比后项大且比值大于1;表示缩小的比,前项小于后项且比值小于1。在初步理解了放大与缩小的含义以后,我趁热打铁,通过“还能按几比几放大(缩小),算一算放大(缩小)后长是多少,宽是多少?”等活动,引导学生从比的意义联系到两数间的倍比关系
9、,求出放大(缩小)后长和宽,把对放大与缩小的比的理解与以前学过的“倍”、“比”“分数”等知识沟通起来,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 另外本节课内容较多,特别是学生对放大与缩小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时间的把握非常重要。问题及原因:对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的关系处理不太得当。这点主要表现在例1的教学上。例1的教学应该分三个层次:理解长与长、宽与宽的关系;理解对应边;理解按2:1变化是放大、按1:2变化是缩小。其中“理解按2:1变化是放大、按1:2变化是缩小”是最难的,因为这与我们在生活感受的放大与缩小正好相反。设计的时候就有两种想法: 一是把原图放在前面,放大后的放在后面;二是把放大后的放在前面,原图放在后面。第一种想法符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第二种主要是考虑与数学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相对应,在分组合作时便于对比。最后选择了第二种方案,这种方案从教学效果来看不太理想,违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这是我在设计时没有预料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