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目录录作业设计方案作业设计方案1一、单元信息美术七年级第二学期人美版造型表现自然单元重组单元1同类色与邻近色1 课时2色彩的对比1 课时3色彩的调和1 课时二、单元分析1、课标要求在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本重组单元内容属于“造型 表现”的学习领域。单元有意图地运用色彩美术语言,观察、认识与理解色彩的基 本造型元素,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的探索及实践等活动,发展学生的艺术感 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产生对生活的热爱和美术学习的持 久兴趣。2、教材分析本重组单元是七年级下册第 3、4、5 课的内容,不是单纯的以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主要是以色彩知识为主
2、的教学探究活动。根据七年级学生实际的美术学习水平与身心发展的特征,适合鼓励他们积极参加造型表现的各种美术活动。本学习领域有内在的关联性与循序渐进性:第 3 课同类色与邻近色是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协调色彩知识,为下节课色彩对比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第 4 课色彩的对比结合生活中色彩的对比现象,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视觉规律,培养他们对于色彩的感知与表现力;第 5 课色彩的调和培养学生学习色彩的协调意识,认识色彩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他们对色彩调和搭配的兴趣,感受色彩的艺术魅力。针对2本重组单元教学活动的特点,在作业设计中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他们探索色彩各种表现的方法。3、学情分析七年级大部
3、分学生仍然保持着较浓的美术学习兴趣,有基本的美术素养。由于 本重组单元“造型 表现”领域的色彩知识属于基础阶段,而学生美术基础知识方 面存在着差异,因此有的同学对美术色彩知识认识比较浅,体验美、欣赏美、创造 美的能力也缺乏。也有很多同学对美术学习仍然兴趣盎然,而且由于美术知识的积 累,有少数同学运用美术色彩语言表现美术素养的方法已经多样化。当然,七年级 有不少学生虽然从小就在用色彩作画,可是有的同学对自己的绘画能力不够自信。如果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色彩知识,在作业实践中自然而然地运用色彩知识进 行临摹和创作,就会使同学们增强绘画的自信,体验到运用色彩“造型 表现”的 极大乐趣。三、单元学习目
4、标与单元作业目标1(1)掌握同类色和邻近色的概念,了解同类色与邻近色相同和不同的特点。(2)了解色彩的对比知识,让学生感受到色彩对比的美感。(3)了解感受色彩调和的艺术美感和生活气息。能掌握同类色与邻近色、色彩的对比及色彩的调和等知识的概念和相关特点。了解2(1)学习理解同类色和邻近色的搭配方法。(2)学习理解色彩对比的协调方法,并且能够通过实践提高色彩表现能力。(3)理解并会使用多种调和色彩的方法,分析艺术作品中作者是如何使众多色彩达到和谐的效果。理解色彩的相关知识点,运用色彩知识和语言组织表达色彩感受,通过色彩等绘画工具提高色彩的表现能力。理解3(1)用同类色和邻近色完成一幅卡通画的色彩作
5、品。(2)充分感受色彩对比的艺术魅力,增加对生活的热爱。(3)乐于对色彩调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由此联系生活,学 会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运用同类色与邻近色,完成一幅卡通画作品。在生活实践中尝试色彩对 比的搭配和应用。用色彩 调和方法,完成一幅和谐 丰富的色彩装饰画。运用3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本重组单元作业设计根据新课标要求,考虑到美术学科课时所占学校周课时的比例情况,作业总用时量控制在 90 分钟左右。重组单元的作业设计按 3 个课题展开,每个课题作业按照美术学科特点、学生认知实际和能力水平进行设计 3 个难度递进的作业,有的作业可以当堂完成,有的作业放在课外完成。在本重组单元活动过程中,结合单
6、元作业进行实践练习,促进学生提高学习美术的持久兴趣,逐步提高学生色 彩运用的水平,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与创作能力。重组单元作业内容设计,有利于 教师通过对学生实践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单元学习目 标的达成情况,从而让教师更好地调整课堂的教学设计。同时,在尊重学生学习能 力差异性、学习水平的基础上,按不同难度进行分层作业设计,根据自身学习情况 学生可选择适当难度的作业去完成,充分体现了分层设计和分类指导的教学原则。五、课题作业第一课题:同类色与邻近色1、掌握同类色和邻近色的概念,了解同类色与邻近色相同和不同的特点。2、学习理解同类色和邻近色的搭配方法。3、学会辨别同类色和邻近
7、色,用同类色和邻近色完成一幅卡通画的色彩作品。(1)作业方案:通过不同色数的色相环,找一找同类色和邻近色。(2)时间要求:约 5 分钟。能够基本说出色相环中一组同类色和邻近色。合格能够基本说出两组以上同类色和邻近色。良好能够准确地说出两组以上同类色和邻近色,并说出相关理论知识点。优秀4(1)作业方案:找一些生活用品,说一说在色彩效果上同类色和邻近色有哪 些相似之处和不同的特点,并记录下来。(2)时间要求:约 7 分钟(3)评价设计教师根据学生参与度和完成度情况进行评价,表达明确,能结合知识点分析,新颖独特等方面给予评价,亦可通过表达过程,接受同学评价。能够基本描述出图片色彩相似之处和不同的特点
8、。合格能够完整描述出图片色彩相似之处和不同的特点。良好能够完整描述出图片色彩相似之处和不同的特点,并且能够结合同类色与邻近色知识进行合理分析。优秀(1)作业方案:选择一个卡通模板,用自己喜欢的同类色或邻近色填充。(2)时间要求:约 18 分钟5(3)评价设计:小组推荐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先自我评价说明,然后接受师生评价。教师可以 从语言表达能力、色彩运用能力及参与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基本能够用一组同类色或邻近色表现模板画。合格能够准确地用一组同类色或邻近色表现模板画。良好能够准确地用一组同类色或邻近色表现模板画,而且色彩鲜明,画面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优秀本课时作业依据 2022 年新课标要求,
9、根据美术学科特点,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 生特点进行设计。作业 1 主要是复习旧知,学习新的色彩知识,激发同学们对同类色 和邻近色学习的兴趣,可以当堂完成;作业 2 主要强调如何在生活中认识理解同类色 与邻近色,可以当堂完成,也可课下完成;作业 3 是前两个作业的总结与提升,能让 能力强的学生发挥自己的潜力。作业 1、2、3 的难度不同,呈递进关系,学生可根据 自己的实际学习能力,在完成作业 1 和 2 的基础上完成作业 3。本作业能充分调动学生 动脑动手的积极性,使学生美术素养得到发展和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 神和创作能力。1、了解色彩的对比知识,让学生感受到色彩对比的美感。2、理解色彩
10、对比的协调方法,并且能够通过实践提高色彩表现能力。3、完成一幅装饰画模板,提高色彩造型能力,增加对美好生活的热爱。(1)作业方案:通过观察色相环,说一说什么是对比色和补色?(2)时间要求:约 5 分钟能够基本说出什么是对比色和补色。合格能够准确说出什么是对比色和补色。良好能够准确说出什么是对比色和补色,并且能用色相环上的色彩举例说明。优秀(1)作业方案:出示色彩教具,让学生上台自由搭配,用什么方法可以让补色 显得更加的协调?(2)时间要求:约 6 分钟(3)评价设计学生通过教具搭配表现自己的协调方法并进行说明,接受同学评价。教师从色彩的搭配过程表现、准确度和学生的表述等方面参与评价。能够用两种
11、方法协调搭配的。合格能够用两种以上方法协调搭配并能简单说明的。良好能够用三种以上方法协调搭配并能准确说明的。优秀(1)作业方案:挑选一组补色并用一种对比协调的方法,完成一幅模板装饰画。(2)时间要求:约 19 分钟67(3)评价设计小组讨论后推荐优秀作业,利用班班通进行作业展示,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说明并接受同学的评价。教师从参加情况、表达能力、色彩对比效果及画面表现力等方 面进行评价。表现基本准确,较完整地表现出色彩的对比关系。合格表现准确,完整地表现出色彩的对比关系。良好表现准确,完整地表现出色彩的对比关系,色彩对比强烈,创造力强,并有自己的见解。优秀本课时作业根据美术色彩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
12、学习情况,以语言表述和动手实践的方式体现。作业 1 主要巩固和检测学生对色彩对比知识的了解;作业 2 主要强 调色彩对比的协调方法,并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提高绘画表达兴趣;作业 3 是在前 两个作业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提升,能让表现能力强的学生发挥自己的潜力。作业 1、2、3 的难度呈现出递进关系,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在完成作业 1 的基础上,选择 独立或者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作业 2 和 3,作业 3 可以选择课外完成。1、了解感受色彩调和的艺术美感和生活气息。2、理解并会使用多种调和色彩的方法,分析艺术作品中作者是如何使众多色彩达到和谐的效果。3、完成一幅丰富且又和谐的色彩装饰画,学会人与自然的
13、和谐相处。(1)作业方案:练一练,绿调调和,当堂完成。草绿(2)时间要求:约 4 分钟浅绿中绿8(3)评价设计小组推荐同学到展台前进行作业展示交流,接受学生评价,教师根据学生表达和作业表现情况参与评价。能够基本描绘出三种不同的绿调。合格能够较好地描绘出三种不同的绿调。良好能够准确地描绘出三种不同的绿调。优秀(1)作业方案:利用教具模板,进行不同色相调和,达到色彩的协调效果。(2)时间要求(6 分钟)能够基本运用色彩调和的方法搭配色彩。合格能够准确运用色彩调和的方法搭配色彩。良好能够准确运用色彩调和的方法搭配色彩并有自己的见解。优秀(1)作业方案:选择一个瓷瓶造型,确定一种调和方法,表现出协调的
14、色彩关 系,体验色彩装饰文化的魅力。9(2)时间要求:约 20 分钟。(3)评价设计小组讨论后推荐优秀的学生作业,利用班班通进行展示,学生自评、互评并选 出最喜爱的作品说明原因。教师根据参与情况、表现情况给予点评,如运用了什么 色彩调和方法、有无创意等。色彩搭配基本调和。合格色彩搭配较为调和。良好色彩搭配非常调和并且有自己的见解和创意。优秀本课题作业设计根据 2022 版新课标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感受人文精神并提高审美能力。结合学生的美术基础和水平层次,作业以语言表述和动手实践的方式来呈现。作业 1 主要检测学生对色彩调和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情况;作业 2 考查的是学 生对色彩调和方法理解和表达
15、;作业 3 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提出创作性的要求,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带动学困生参与活动,在实践练习中提高学生色彩的表现能力 与创造能力。作业 1、2、3 的难度呈现出递进关系,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在完成 1 和 2 的基础上,独立或者小组合作完成作业 3。10(30 分,每空 3 分)1、色彩的三原色有()、()、()。2、同一色相,有不同明度和纯度的色彩为(),在色相环上相邻的色彩互为()。3、常见的色彩对比有()对比、()对比、()对比、()对比。4、在色相环中距离为 180的颜色,如红与绿等色彩被称为()。(20 分,每图 5 分)(50 分)选择一组色相,不超过三个颜色,应用本重组单
16、元所学的色彩知识给妈妈设计一条围巾的色彩搭配。要求:画面有表现力并且色彩搭配合理。1填空题1一般原创约 30 分钟2填空题1一般原创3填空题2一般原创4填空题2一般原创5连线题3较难原创6创作题对应整个重组单元较难原创10知识备份(根据实际情况删减)表现性评价理论是与整体教育理论的内在精神是一致的新型教育评价理论,是支撑教育评价改革的基本依据。加涅指出“学习过程,得到教学条件的支持,就导致在学习者心里形成多多少少是持久的状态。这些状态当然是从观察他的作业而推论出来的,因为这些状态是在许多场合下的具体情境里表现出来的。”加涅认为学生的内在能力是能够通过外在的行为表现出来的,因此通过分析外在表现便
17、可对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推断。美国教育评定技术处将表现性评价界定为“通过学习者自己给出的问题答案和展示的作品来判断学习者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麦格劳-希尔认为“应该让学生觉得他的努力的结果不需要符合教师的意见,或其他权威而且有相当大的活动自由包括选择表现的材料与其他要素的自由选择。美术表现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美术学习的重要载体,从结果上而言,美术表现主要内容是“视觉造物”,在层次性上个体的美术表现能力应该是有不同的层次与发展水平的,但是又有阶段性的群体特征。从功能性上而言,美术表现的功能应该能解决不同场景中的不同问题。美术表现性评价的内容上来看是指在美术测评中为学生设置的能够展示学生审美素养和视觉
18、艺术表达能力的综合性、实践性的任务,是对学生美术表现素养进行评价的重要路径,能够真正体现出学生美术综合能力。表现性评价强调目的素养化、真实化、能力化,淡化单纯的知识本位和技能本位,不仅评价学生知道什么还评价学生能做什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表现性评价应有的价值理念和追求。最后就评价的价值取向而言,美术表现素养的表现性评价与应试教育和追求比赛的教育有本质的区别,表现性评价的手段更灵活,但不是完全摆脱基础知识与技能,而是就评价效果而言,评价不是为了排名。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评价,需要综合的能体现核心素养所对应的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为我们构建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测评模型提供了重要指引。对小学生美术表现素
19、养进行测评离不开对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价值追求的追问,也就离不开价值观,而价值观是以哲学观为指导的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价值观是开展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测评首先要明晰的问题。价值是一种客观存在物,是一种可被认知、被评价的客观存在。美术表现素养是内隐、复杂的精神层面的素养,一般来说结果不容易量化评定,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小学生在美术表现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思维表现的外显以及美术表现与学习的关系来进行有效的价值判断。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测评应秉持什么样的价值观,其根本目的何在,这是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测评实践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毫无疑问,“为了更好的学习”这一国际教育
20、评价新理念是当下主流认同的理念。但是,当下关于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中存在着诸多功利主义倾向、管理主义倾向、简单化倾向,从本质上来说,这是因为对于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测评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缺乏深度的沉思和追求。对学习主题“人”“美术”与“学习”内涵的理解把握是价值观的关键。笔者认为基于整体教育观的视阈,明晰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的内涵,借鉴整体教育的价值论来审视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测评模型构建,是建构“为了更好的学习”为核心价值理念的小学生美术素养测评模型的必然逻辑。斯马茨在整体论与进化说,“即使累积了某部分,也决不能达到整体。这是因为,整体远比部分之和大。”整体不能分割为部分,部分相加也不等于整体,分
21、割了的整体总会丧失一些东西。整体教育指向的是完整的人,以及生命的完整性,强调整体的不可分割性,关注学习者之间的关系、年轻人与成人之间的关系,寻求学习者在智力、创造力、精神、社交、生理和情感等诸方面潜能的发展思维。而整体教育和模糊美学都意识到人类的活动涉及到身心、情感、物质等方方面面的关联与影响,艺术学习被认为是艺术经验获取的过程,是信息加工的过程。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时代的追求,美术教育是学生本真的彰显,基础美术教育的测评应该以人的整体性、全面性为价值根基。但是,对于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将学生看作无生命的、割裂的存在物,纯粹概念化的测评,偏向考察学生对书本已有知识、信息的单纯记忆和掌握,以及单一的技能
22、考核,割裂了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意义追求,削弱了学生的整体需求,进而导致了艺术学科的边缘化危机,还导致了艺术素养测评的“妖魔化”现象,由于价值取向的单一还导致了基础美术教育者乃至全社会都以“画得像不像”“题做得对不对”为标准,从根本上忽略了“学生是具有完整生命意义的人”的整体教育价值取向。整体教育主张“联结”,强调人不是机械的部分相加,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克拉克认为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通过某种方式与其他事物相联。人生而就处在各种关系与联结中,学习要联系到自我、身体、家庭、环境等,知识诞生于一定的文化背景并且知识间是相互关联的,因此学习应是整体的,包含了线性思维与直觉的联系、身心的联系、跨知识群
23、的联系、个人与社会的联系、人与自然的命运共同体。整体教育主张“转变”,其以永恒主义哲学为基础,认为世间万物是以和谐的状态存在、变化。整体教育视教育为转变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接收式地学习,教育和学生是一个不断融合、互相依存的共同创造的过程整体教育还强调教育是“灵性”的努力,创造美好世界的教育要从探寻灵性开始,并非强迫接受的社会规范,灵性是生命互为联结的完美状态,不仅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感通,也包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教育的目标就是要重塑人的精神纽带,通过“慢学习”的形式建立学生的共情、同感、欢乐与希望等潜能,体验万物互通,敬畏宇宙。通过灵性知识的学习,人们充满了对生活的希望,成为人
24、类精神的最高追求。美术表现是一种审美创造活动,也是一种复杂的审美认识、表现活动,美术表现作为一种视觉传达艺术行为,是绘画者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通过美术表现的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内容与形式相互作用下创造一定视觉艺术形象的实践活动。所有艺术努力的核心是表达和体验作为人的意义,人们一直以来有一种共识,美术表现是一种敬畏和安慰的体验,认为美术表现是快乐和批判的重要源泉。科尔曼提出,“我们转向艺术,不仅是为了了解生活,而且是为了成为一个完全的人”全面发展的人不仅要会独立思考,更要会整合所有感官和能力,这也印证了美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在美术中,学生可以自由提出问题和讨论思考宏观问题,学生所面对的现实生活与自我想象,都是学生在美术表现经验的组成部分。在整体教育中,学生的心灵、身体和精神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构思的过程,表现的探索、反思、批判、想象等都为探索心灵、身体与精神提供了更深刻、更真实的洞见。美术教育的包容性,让学生学会接受、拥抱,并最终同情他人,使共同点成为焦点,同时尊重每个人的独特差异。简言之,整体教育视阈中的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测评模型构建以“完整的人”为基本价值追求,更注重心灵、身体和精神共同作用的感性的个体“人”,更重视完整的“人”的意义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