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第四单元)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微能力2.0认证-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目 录作业设计方案撰写:TFCF优秀获奖作品3一、单元信息基 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学期统编教材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单元组织形式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课 时 信 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第 10 课父母多爱我 第一课时P66-68 父母默默的爱2第 10 课父母多爱我 第二课时P69-71 多一些理解3第 11 课爸爸妈妈在我心中 第一课时P72-74 我们都爱父母我们了解父母吗?4第 11 课爸爸妈妈在我心中 第二课时P75-77 爱父母,在行动5
2、第 12 课家庭的记忆 第一课时P78-80 家庭称呼抢答赛“家史”小调查6第 12 课家庭的记忆 第二课时P81-84 传统节日中的“家”语言文字中的“家”二、单元分析(一)课标要求 (3-4年级)根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2022 年版) 第二学段 (3-4年级) “道德教 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两大学习主题的内容要求是:“关心家庭生 活,主动分担家务劳动。 ”“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激、 尊敬和关心。 ”“了解自己家庭的历史,知道弘扬优秀家风的意义,初步体会中国人的家 庭观念。 ”核心素养学段目标指向“道德修养”表现为“孝敬父母,体会
3、父母的养育之 恩”和“责任意识”中“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学会承担家庭责任”的素养要求。(二)教材分析1单元主题(问题域)探索的问题价值引导的方向第一单元快乐学习学习伴我成长学习的快乐何在做学习的主人爱学习 会学习第二单元我们的学校深入了解学校了解我们的老师关注学校发展爱老师 爱学习第三单元安全护我成长体会生命宝贵学会自护自救警惕社会安全爱生命 护生命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父母默默的爱爱父母在行动了解自己的家史爱父母 爱家庭图 1 本册教材各单元主旨梳理“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它以缩影的形式反映着社会生活。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 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 ”好的家庭,才是培养优秀孩子的温床
4、。当下家庭教育问 题日益突出,中华人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已颁布,家庭教育正式纳入国家教育事 业发展规划和法治化管理轨道。家庭教育已不只是“家事” ,而是成为全社会关注和参 与的“大事” ,依此可见家庭主题学习意义重大。1.整册教材梳理纵观三年级上册教材,它聚焦儿童健康成长中的学习问题和安全问题,同时承接低 年级关于家庭、学校两个生活领域的内容。本册教材共设置四个单元,分别呈现学生探 究活动指向的关于“学习生活学校生活安全成长家庭生活”的四个问题域,进而 建构“新的学习观新的师生观新的安全观新的父母观” ,本单元重在提升指向素养目标中的“道德修养”“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2. 以家庭为主题的
5、学习内容,贯穿于教材的各个阶段。2低年级家中的安全与健康我爱我家,强调家庭生活中的安全与健康问题以 及初步体会家庭的温暖,中高年级的家是最温暖的地方为父母分担我们一家 人更强调“家庭情感”“家庭责任”“家庭贡献”“家庭民主”等探究问题。教材分学段对家庭主题的学习内容进行了科学设计,并建构学段衔接、循序渐进、 螺旋上升的家庭生活学习的主题,关于家庭的学习主题贯穿于整套教材,构成了完整的 一体化课程体系。3.本单元各课的侧重点本单元共设置三课,主要引导学生回望生活,体会日常生活中父母对自己的爱,在 理解和接纳父母表达爱的方式上,尽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形成相互关爱的 亲子关系,进而了解自己
6、的家史及传统意义的家。父母多爱我侧重讲父母对孩子的爱,引导学生体会日常生活中父母默默的爱, 尝试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加深对父母的理解,能够接纳父母对自己爱的表达方式。爸爸妈妈在我心中侧重讲孩子对父母的爱,引导学生多了解、体贴父母,并将 自己对父母的爱落实在行动上。家庭的记忆侧重引导学生了解家庭这一基本的社会单位,了解自己家庭的历史、 变迁,进而体会中国人重视家庭的文化传统。综上所述,在充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挖掘本单元教育的价值,明确指向核心素养 的“道德修养”和“责任意识, ”进而对学生在家做个好成员的鲜明的价值观引领。单元逻辑结构图(三3)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对父母的爱还停留在浅层次的认知上
7、,知道父母爱自己,但是却忽视 父母日常生活细节中的爱,许多孩子习惯长辈的呵护,一切觉得理所当然,有的误解 父母爱的表达,有的爱父母不会表达,部分学生对家庭的历史及家庭内部各种关系的 感知与理解变得较为困难。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 去发现爱、感受爱、理解爱、辨析爱、表达爱、从而形成积极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关爱的亲子关系。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一) 单元学习目标1.能够发现和体会日常生活小事中父母默默的爱,并理解父母爱子女的不同方式。 2.通过学会进一步感受和父母之间的爱,并以力所能及的方式用行动去爱父母。3.通过了解家庭的过去并熟悉家庭内部的各种关系和称呼,能从传统节
8、日和语言文 字中去感受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 (指向核心素养:道德修养、责任意识)(二) 单元作业目标通过以“动态作业、长期作业、实践作业、跨学科作业”等课时单项作业与单元 大任务主题作业,来促进本单元学习目标及学业质量的有效达成。 (指向核心素养:道德修养、责任意识)四、单元作业设计理念及思路1.作业设计理念: 基于单元作业目标,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及学情分析,遵循作 业设计的一致性、统整性、多样性和差异性原则,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统筹“课前引 导、课中巩固、课后延伸”效能,从而有效培育核心素养指向的“道德修养”和“责任 意识”。2.作业设计基于流程:围绕作业目标选取相对应的素材基于学情设
9、置问题 着眼学生未来发展确立评价方式及评价标准。3.作业形式:调查、搜集、访问、绘画爱心树、录像、创编爱心语、创编家庭小助 手规划表、情境辨析、主题演讲等。4.作业完成要求:有课前一周的前置作业,课中作业、课后拓展作业、动态打卡长 期作业、业余时间分散完成作业等。4本单元以“动态作业”为方向,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放在首位,为减负多设计 口头作业、动手作业,不提倡过多的书面作业来加重学生的负担。五、作业评价办法:(1) 评价主体:教师、学生、以及其他的参与者。(2) 评价等级:A、B、C(3) 评价标准:详见下表 作业评价表:评价等级作业形式ABC课前调查调查对象明确 调查数据准确结论精炼明确
10、调查对象较明确 调查数据基本准确调查结论基本正确调查对象不明确调查数据有误结论不明确参观采访精心组织主题突出记录详实组织有序主题较突出记录完整组织无序偏离主题记录不详实自主创编设计有创意内容丰富健康向上设计有创意内容基本丰富健康向上但不丰富设计无创意内容不丰富主题不鲜明演讲稿语言优美生动有感染力 主题鲜明有自己的见解语言较优美表达顺畅主题明确有自己的见解主题不明确缺乏感染力表达不顺畅六、课时作业设计如下5第10课 父母多爱我 (第一课时)(小调查) 作业1 :一、看一看!我家的“爱心树”! (任选一题完成即可)(1) 用简洁的语言把父母每天为自己做的事填在空白的叶子上,还可以涂上自己喜 欢的颜
11、色呢! (填写)(2) 你家的“亲情树”是怎样的!画一画,并在树叶上填写父母每天为自己做的事 (重复做的事可标注) ,比一比,看谁家的“亲情树”上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呦! (创 作)2.时间要求:新课学习前的一周内完成3.评价设计评价主体选项打 ( )出色完成完 成基本完成家 长(1 )自 己(2)6【设计意图】本题属于课前小调查。 旨在引领学生提前进入道德话题的思考,回望生活细节, 发现父母默默的爱无处不在。学生对作业是否感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业形式 和内容的趣味性和新鲜度,学生更喜欢贴近生活、形式新颖的作业,把枯燥的调查 类作业转化学生喜欢的手绘亲情树,这一活动作业利用教材范例搭建走向学
12、生生活 的桥梁,并以活动引领学生走入日常生活事件,学习新课时通过分享“爱心树”上 密密麻麻的文字,引导学生探究父母的爱藏在文字里,藏在生活细节里,从而感染 学生并获得道德成长。本题设计两小题,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任选一题完成。第1小题活动作业要求填写空白树叶,具体明确、操作简单,大多数学生轻松 完成,定为基础型作业。如果学生填上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并且语言简洁,涂 色均匀即可。第2小题难度提升,要求创设“爱心树” ,完成此项作业有点难度。学生要观 察、记录、构思、想象、绘画、涂色等过程,这一系列过程实际上就是体验、发现 的过程,是自主探究的过程,此项作业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提升了学生的记忆、观
13、察、想象、精细动作、审美等多种能力,同时挖掘了儿童的创作潜能。本项作业以 素养为导向、综合能力为目标,指向核心素养的多元智能发展,从而为孩子的未来 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亲爱的小朋友 你能完成作业吗?_(跨学科) 作业2:二、说一说,读下面的感人故事,感受母爱的无私!请给同桌分享父母爱自己的 感人故事,也可以分享你搜集的关于父爱或母爱的感人故事、美文或小诗。72.时间要求;课后完成3.评价设计同桌合作互评表评价主体出色完成基本完成未完成同 桌自 己【设计意图】本题属于课后拓展 (跨学科) 作业,读美文故事,读后给同桌说说,与语文学科融 会贯通,交叉渗透进行综合化的设计,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淡化学科
14、界限,有利于 提升学生的表达、理解能力,最后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同桌进行互评,评价模式分8别评定为3个、2个、1个笑脸,学生轻松,愉快完成。教育在日常生活细节中、在 感人故事中,在潜移默化中落实育人目标。考虑到个别差异,可能有家庭变故的特殊 性,为防止触动孩子敏感的话题,故强调可以分享搜集的感人故事或美文。本题指向核心素养的:道德修养第二课时(辨析类) 作业 1一、写一写,你有这样的困惑吗?1.为了让我减体重,爸爸每天和我一起步行到学校,我好累呀!2.当我考试没考好时,妈妈不安慰我,有时还打骂我!3.疫情放假在家,妈妈不陪我玩,总是陪着弟弟玩!把“父母让我不能理解的行为”写在下面的表格里:2.
15、时间要求:课中10分钟之内3.评价设计9作业评价标准安慰不够合理理解的不够合理安慰基本合理理解基本合理安慰非常合理理解非常合理怎么安慰的怎么理解的【设计意图】本题属于课中辨析类作业,三年级的学生对父母深层的爱或者其他隐藏形式的爱不 能理解,爱子女的方式不同,带给学生的困惑也是多样的,表格是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空 间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师生交流、反思与辨析中,引导学生逐渐理性审视自己与父 母相处行为背后的意义,理性分析父母的这些做法其实都藏着默默的爱。此项作业不 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批判性行为的发展,更基于认知冲突的引导,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 深度。本题指向核心素养的“道德修养”和“健全人格”。 1 1
16、 (采访类) 作业1一、我为父母写档案借助“采访单”,请你与爸爸或妈妈聊一聊:1.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工作的 内容有哪些?工作中感觉最困难或最麻烦的事情是什么?设计自己最想了解的相关话题进行询问。采访 角色爸妈的生日爸妈的工作爸妈的特长爸妈的爱好爸妈的好习惯爸妈的烦心事妈妈爸爸102.作业时间:课前一天内完成3.作业评价调查的不够细致书写的不够工整调查基本细致书写基本工整理调查细致书写非常工整调查结果调查书写【设计意图】本题属于课前采访类作业。设计此作业,旨在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帮助学生打开思路,通过与爸妈聊天的方式,使学生在采访活动中加深对父母的了解,激发出孩子爱父 母的自然感情,提升对父
17、母的再认识。本题为下一课时“我为父母写档案”的学习打下 基础。 1 1 (长期打卡) 作业 11.作业内容:一、我是妈妈的小帮手!父母精心呵护着我们,我们也爱自己的父母,让我们把爱付诸在行动上吧!请你在家 人的帮助下设计一份“我的家务劳动规划表”并按要求完成任务:(1) 常对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辛苦了! ”“爸爸妈妈,我爱你们!”(2) 每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并用拍照或者录像的形式记录你可爱的样子吧!1 1我的家务劳动规划表时间段平时周末寒暑假做什么 家务什么 时间做2.时间要求每次根据实际确定,每天最多10分钟,至少坚持21天。 (根据双减要求,严控作业时间,每次作业尽量控制在 10 分
18、钟左右) 。3.评价设计作业评价标准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自评 家长评能够坚持打卡能体会父母的不容易能主动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设计意图】本题属于长期实践作业,这是一次动态打卡作业,以爱的习惯养成为重心。 此题作业设计,让学生回望生活、反思生活,懂得爱父母既要有心,又要有爱的 能力。设计这次行为训练的实践作业,以每日打卡的形式,借助录像、拍照记录 生活。一句简简单单的“爸爸妈妈辛苦了! ”“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来养成对 父母自然情感的表达,让学生在理解父母不容易的同时能够自己学会料理自己的 生活,关心父母,主动分担家务,承担对家庭的责任感,落实新课标中核心素养 指向的“责任意识” ,同时为四年
19、级的家庭教育主题的学习打基础。的 我的家务劳动规划表12作业 2二、爸爸妈妈经常为我们操心,工作很辛苦!虽然他们是成年人,但也有不完美。请 写一张“爱心留言条” ,把爸爸和妈妈的不良习惯及你想对他说的话写出来,把爱的心声 传递给他们吧!亲爱的 2.时间要求10 分钟 (根据双减要求,严控作业时间,每次作业尽量控制在 10 分钟左右) 。3.评价设计作业评价标准评价维度美观度 字迹工整,干净整洁 字迹基本工整,不够干净整洁 字迹潦草语言组织 条理清晰 感情真挚 条理基本清晰 条理不够清晰【设计意图】本题属于拓展作业。情感教育是道德认识的基础,是道德行为的催化剂,以情育人,永远是道德与法治的主要途
20、径。布置学生写一个爱心留言条作业,通过学生情感 的表达交流,感悟家的温暖,体会对父母的爱还表现在帮父母改正不健康的习惯上, 旨在落实核心素养指向的“道德修养”“责任意识”的关爱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13课前作业 11. 作业内容 12 一起认一认请把你的“全家福”照片拿出来,给同桌介绍一下你的家人吧!2.时间要求:10 分钟3.评价设计作业评价标准同桌互评:1.连线正确 , 合作愉快的,请在对应的位置画2.连线基本正确,基本合作,请在对应的位置画 3.连线不正确,且不合作,请在对应的位置画合作状态互 评自 评14小小调查员【设计意图】本题属于课中作业,通过介绍家庭成员,让学生熟悉家庭成员之间的
21、关系和称呼, 对于这一题,学生是有一定的家庭生活经验的,但是因为地域差异,当地人习惯把“外 婆”称呼为“姥姥” ,了解本班学生现实情况,做以调整。(小调查) 作业 21.作业内容随着我们的成长,家庭也在发生变化。让我们做一份“家史”小调查吧!1. 年,爸爸和妈妈结婚了!2. 年,我在 出生了!3. 年,我家住进新房子了!4. .2.时间要求 :以实际情况而定3.作业评价标准作业评价标准积极参与、任务按时完成 任务基本上完成 任务尚未完成能准确概括家史 基本上能概括出家史 家史概括不够清晰评价标准完成情况调查分析15【设计意图】课前作业 ,教材第80页“家史”小调查, 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采访长辈的
22、方式了解家 庭过去发生了哪些大事,初步感受家庭的变化。第 (第二课时)周末作业 11.作业内容我来做个手抄报2.时间要求不限3.评价设计作业评价标准教师知识点正确主题突出版面设计合理知识点正确主题突出知识点正确16【设计意图】周末作业, 充分发挥手抄报的德育教育功能,在实践中妙用手抄报,可以发挥主题 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及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 体观念。单元大任务同学们,家是最温暖的地方,学完本单元,你一定对家有了深刻的认识,让我们一起来 寻找家的感觉吧!一、爸爸妈妈的爱藏在哪里?1.每天上学前,妈妈都会把装满温水的杯子放在我书包里。 (妈妈的爱藏在 ) 2.
23、爸爸天天骑车送我去上学。 ( 爸爸的爱藏在 ) 3.我做作业时妈妈总是陪伴我身旁。 ( 妈妈的爱藏在 ) 4.吃饭时妈妈总是把最好的肉给我吃。 ( 妈妈的爱藏在 )【设计意图】情感教育是道德认知的基础,是道德行为的催化剂,以情育人,永远是道德与 法治的主要途径。 (指向核心素养:道德素养)二、周末到了,小明与小强电话聊天,小明说:“我爸爸妈妈都是医生,疫情期间很忙,好 长时间没回家了,只留下我和爷爷在家,爸妈心里只有工作,一点也不关心我,我好难过呀! 爷爷却说你爸爸和妈妈那是舍小家、顾大家、为的是咱国家啊! ”小强说:“我也很难 过,爸爸妈妈出去打工,我只能在堂哥家住,爸爸妈妈只想挣钱,啥时候
24、能回来看我呀!”请问:1.小明和小强不能理解爸爸妈妈的做法?你怎样安慰他?2.“舍小家、顾大家,为的是国家”你是怎样理解的?3.这里的“堂哥”你知道指的是谁吗?【设计意图】此项作业创设情境,是对整个单元学习的回顾,旨在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帮助 学生打开思路,通过聊天的方式,使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父母的理解,激发孩子爱父母的自然感情,提升对父母的再认识。17三、古语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父母的爱无处不在,只要留心,我们就能体 会得到,再看看下面的照片,想一想父母关爱你的感人故事,母亲节快要到了,(1)请你写一篇演讲稿妈妈的爱或爸爸的爱,要写详细呦!(2) 疫情期间,我们时刻享受着祖国母亲
25、的温暖,在祖国的怀抱里成长壮大,“谁言寸 草心,报得三春晖” ,请给身边的小朋友分享一下你将来如何报效祖国母亲?【设计意图】此项作业的设计是对整个单元学习的回顾、梳理与提升,本题属于课后拓展 (跨学科) 作业,与语文学科融会贯通,交叉渗透进行综合化的设 计,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淡化学科界限,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表达、理解和习作能力。 ( 指向核心素养:道德修养)四、1.周末推荐曾国藩家书,请小朋友看后再分享给同学听听。【设计意图】本题属于课后拓展 (跨学科) 作业,读家书故事,读后给同桌说说,与语 文学科融会贯通,交叉渗透进行综合化的设计,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淡化学科界限,有 利于提升学生的表达、
26、理解能力,教育在日常生活细节中、在感人故事中,在潜移默化中 落实育人目标。本题指向核心素养的:道德修养18(二)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序号类型对应单元 作业目标对应学习水平难度来源完成 时间了解理解应用1填空题一般创编52综合题中等创编53提升题一般创编54拓展题较难创编一周“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最重要的就是体验。”这是 FT1 老师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种认识,这也反映了她对课程的教学理解。教学理解会影响她在教学准备阶段,对其内容处理作出判断和教学计划决策。开学初,FT1 老师和她的学科团队,按照学校要求申报了每学期单元开发研究的单元及课例,这一次他们选择研究的单元是二年级下册的“我们生
27、活的地方”单元。谈到选择本单元的理由,FT1 老师讲到:“我们生活的地方单元名挺好的,但是每节课的题目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我爱家乡山水, 家乡物产养育我,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家乡新变化,灌输的痕迹太重了。家乡这个概念太抽象了,家乡物产,家乡山水,家乡人,家乡新变化,这些内容超出了他们的经验范围。他可能去过南湖公园,净月潭,但是在他们眼里,净月潭也好南湖也好,就是他们活动、玩乐的一个场所而已,怎么给他提升到家乡山水美这个层面上呢?这完全是大人想当然地想把自己的想法灌输给孩子们。还有物产,我们省特产乌拉草、鹿茸,这些都离孩子们太远了。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更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生活的周边环境,知道有哪
28、些机构或者地方、哪些人和我的生活有关系,为孩子们和这个社会进行初步的连接,这些就够了。物产也好、故乡山水,故乡名人完全可以等他们大了之后,五六年级之后讲。”基于这样的思考,FT1 老师和年组老师们商量之后,在不改变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在内容处理上做了如下决策:重新界定学习活动的范围由对整个城市的学习,调整为对学校周围、也是大部分孩子们生活的地方的探究;调整单元内容结构按照探究式学习基本步骤即发现、调查、总结的顺序重新调整内容,调整后的内容分别为“了解我生活的地方”“制定探险的计划”“实地探险”“探险后的汇报交流”。FT1 老师认为,低年段“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直接体验和真实的发现是最重要的,对内容
29、做如此决策的理由也是为了改变整个单元的学习方式。“如果按照教材的设计上这个单元,我们就得靠老师大量的讲,偶尔有内容可以留作业,让孩子们提前调查,然后课上汇报,就是讲授式的,这完全就是灌输,不需要你思考。但是,现在做了处理之后,可以领着孩子们做探究学习,我们先说一说自己生活的地方都有什么(机构、店铺等)。这就是调动原有的生活经验啊,然后你对哪些地方比较感兴趣,那些地方是干什么的、那里的人每天都在做些什么。有了问题,孩子们就可以制定一个计划,要去的地方是哪儿啊,你去那儿想了解什么,和谁一起去等等,当然还要做一系列的准备,像怎么过马路啊、怎么和那些大人沟通,这些都是要学习的。然后我们就要领着孩子们去
30、实地考察了,孩子们分小组在家长志愿者的陪同下,去学校周围的一些机构、商铺做调查,然后回来做汇报交流。这种学习方式是动用孩子的器官的,是可以进入到孩子们心里的,是真正活的学习。”这种大胆的内容决策尝试,对课程目标的落实情况如何呢?FT1 老师说“探险回来汇报交流的时候,孩子们都很兴奋,虽然他们说不太出来多么特别的发现,但却是和他的生活有很大联系的。像有的孩子说我知道了原来大人挣的钱都是放在银行里的,你如果想花了就可以去取出来,银行是帮我们保管钱的。还有采访了水果摊摊主的孩子说,阿姨很辛苦,她得凌晨三点多去批发市场进货,因为那样可以用便宜的价格进到水果,她就可以用便宜的价格卖给我们了。虽然说得很浅
31、显,但是他知道了这些人和我的生活,我的衣食住行是有关系的。如果老师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就能很自然地实现和原来内容一样的教学目标,扩大自己的生活空间,和我生活的地方发生联系,让他们意识到我们是共同生活、互相帮助的依存的关系。这种学习方式显然更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据年组的其他老师说,每个班孩子们都翘首企盼实地探险的一天,家长们也早早地报名参加志愿者活动。基于对低年级儿童认知特点的分析,她认为“道德与法治”应该是一门体验性课程,在这样的信念下,课程实施过程中 FT1 老师会倾向于对教学内容做细化、重组、创生,给学生提供更多可以直接体验和真实感受的机会。能够看出 FT1 老师非常重视儿童与周围人、社
32、会、自然直接的活动和体验,重视对这些活动和体验中的发现进行指导。她认为,这种主动接触自己周围人、自然、社会的过程中产生的感受、思考、发现是真正属于儿童认知结构的、真正有意义的和有效力的“活”的知识,这种自主的知识构建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用有限的课时上更有意义的内容”是 ZT1 老师在访谈中提到的一句话。这是 ZT1 老师在教学准备阶段对课程内容做决策的重要依据。对“更有意义的内容”ZT1 老师的解释是,“像效率最大化一样,能够对解决孩子们的问题起到关键作用的内容,或者我认为,通过我的课的确能够对他的道德认知或者道德行为有改观的内容。”在访谈中她对此做了进一步的解释。“我们学校的情况是一周一个
33、班只有一节课,教材基本都是按照两个课时给准备内容的,这我就得权衡一下,我不能完全照着教材讲,我觉得有用的我就重点讲,我觉得说了也没有太大用的就不讲了,还有的可能得换个角度讲,就是效率最大化。”(ZT1-B1-2-1) ZT1 老师做此决策的缘起是被动的、在有限的条件下被迫做了内容处理。但另一方面,我们能从她表述的“有用的知识”里看出她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解,即教学内容的选择不以教材为本,而是以儿童需要为本。基于这样的一种认识,ZT1 老师在内容处理上有着这样的决策:常常以内容是否能让孩子们获得提高、是否能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为标准,分析、组织和处理教材内容。“像今天的这节课也一样,教材是说家
34、中的安全与健康,但是家里有爸爸妈妈看着,吃的、睡的也都是家里大人给照顾着。但是,学校就不一样了。刚来学校这个新环境,哪里是安全的、哪里是不安全的,学生需要知道。所以,今天我讲的是学校的安全与健康。”从访谈中可以看出,老师的这种做法是内容创生的积极尝试,能提高德育课程的现实意义,但是另一方面,这种内容决策破坏了课程原有的结构,教材要传递的“引导学生由自然的家庭生活状态,进入到自觉、文明、安全、自主治理的家庭生活状态”目标就消失了,教师的内容决策以学生为本是值得提倡的,但是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对教材内容的把握,也影响教师在内容决策上的做法,而且有时会直接影响课程价值的落实和课程目标的实现。“是用教材
35、教,而不是教教材。”这是 FT2 老师的教材观念,很多老师在访谈中都谈到这种观点。他们不再唯教材论,而是从更现实、更理性的角度审视教材,在这种教材观的指导下很多老师在教学准备阶段,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对教材内容作出了很多创新决策。“教材只是给我们提供主题、话题、素材,我觉得越是全国统编教材越需要做校本化处理。统编版四册教材我们都已经接触过了,原来的品德与生活内容框架我们也知道了,到了这一步就不能还在面上全铺开,浮在上面、哪个都深入不进去,现在得有取舍地、有重点地深入地上几个单元的内容,一个个的攻克,构建一个适合我们学校的框架。一年上的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和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我们就做了处理,把两个单元内容打乱了、重新排序上的。正常来到一个新环境里,认识环境是第一步,但是教材是第二个月才开始认识校园和校园的铃声等一般规则制度,这个是不合理的。”(FT2-B1-2)知识备份(根据实际情况删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