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是中华儿女,他大公无私,因为他是中华儿女,他大公无私,因为他为四万万中国人英勇就义。他为四万万中国人英勇就义。他没有负天下人,却负了他的爱妻他没有负天下人,却负了他的爱妻 陈意映陈意映百年情书百年情书 千古绝千古绝唱唱与妻书与妻书 林觉民林觉民 学习目标:1、把握感情线索。2、体会作者写作时的复杂心情和崇高的思想境界。3、鉴赏人物形象分析。林觉民(林觉民(1887191118871911),字),字意洞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侯(今福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侯(今福州)人。人。19001900年入福建高等学堂,开始接受民年入福建高等学堂,开始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
2、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19051905年年与陈意映结婚。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与陈意映结婚。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作品有作品有原爱驳康有为物质救国论原爱驳康有为物质救国论等论文和小说等论文和小说莫那国之犯人莫那国之犯人,翻译了,翻译了六国宪法论六国宪法论。一、作者介绍一、作者介绍林觉民像字意洞,号抖飞字意洞,号抖飞近代民主革命者近代民主革命者 国内求学国内求学接受新思想接受新思想 (“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日本留学日本留学参加同盟会参加同盟会 (“中国危殆至此,男儿死就死 了,何必效新亭对泣,凡是有血气的男子,怎么能坐视第二次亡国的惨状呢?”)2424岁岁 参加广州起义参加广州起义 2
3、525岁岁 黄花岗之役七十二烈士之一黄花岗之役七十二烈士之一 (“革命前仆后继,决无退却之说!不可失信于海外侨胞和国内同胞。”)(“只有革除暴政,建立共和,才能使国家富强,则吾死瞑目矣!”)(1886-1911)19111911年年4 4月初,黄兴、赵声等在孙中山领导下,酝月初,黄兴、赵声等在孙中山领导下,酝酿酿广州起义广州起义,同盟会日本总部派遣林觉民回国,准备回福,同盟会日本总部派遣林觉民回国,准备回福建响应起义。林觉民到香港后,黄兴留他协助广州起义。建响应起义。林觉民到香港后,黄兴留他协助广州起义。林觉民在林觉民在起义前三天深夜起义前三天深夜,写了两封遗书,一封给他的父,写了两封遗书,一
4、封给他的父亲,另一封给他的妻子。亲,另一封给他的妻子。随黄兴进攻两广总督衙门随黄兴进攻两广总督衙门,因受伤而被捕因受伤而被捕,在清朝在清朝官吏审讯时官吏审讯时,林觉民慷慨陈词林觉民慷慨陈词,纵论世界大势和献身革命的纵论世界大势和献身革命的道理道理,怒斥清廷的昏腐反动,从容就义怒斥清廷的昏腐反动,从容就义,时年时年2424岁。岁。全文按主线全文按主线“吾衷吾衷”可分为三部分。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第第1 1段段):):“忍悲为汝言吾衷忍悲为汝言吾衷”交代写信的原交代写信的原因和心情。因和心情。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第第2525段段):从情理、事势、后事等几方面具体):从情理、事势、
5、后事等几方面具体阐述阐述“吾衷吾衷”。第三部分:(第三部分:(第第6868段段):加深言情,情深永相旁;深入说理,):加深言情,情深永相旁;深入说理,志高不幸生。这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和加深。志高不幸生。这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和加深。集中体现“吾衷”的一句话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全文中心全文中心 【总纲总纲】,即此爱汝一念,使吾 也。吾至爱汝勇于就死?吾充吾爱吾充吾爱汝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念,当亦乐
6、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天下人谋永福也。谋永福也。汝天下人(祖国)“至爱汝”追忆生死之论回忆新婚燕尔回忆远行欲告又止忆往事,述爱妻之至情寄情 于事三三忆忆“至爱汝”抚养孩子子承父志清贫度日殷殷嘱咐切切期望“至爱汝”一愿哭相和二愿真有鬼三愿心电感应是实愿生死相依,再述“吾至爱汝”之深情三三愿愿 既然如此既然如此至爱妻子至爱妻子,为什么还要扔下妻儿不顾、,为什么还要扔下妻儿不顾、勇勇于就死于就死呢?林觉民是怎么想的?呢?林觉民是怎么想的?所以,作者忍痛割舍对妻子的爱。不仅如此,他述所以,作者忍痛割舍对妻子的爱。不仅如此,他述说夫妻情怀时又用革命者的豪情激发妻子对天下人命运的关说夫妻情怀时又用
7、革命者的豪情激发妻子对天下人命运的关切。希望妻子能够理解,原谅他;嘱咐后事,自己切。希望妻子能够理解,原谅他;嘱咐后事,自己“死无遗死无遗憾憾”,希妻子把孩子抚育成人,继承自己遗志。从这些说理,希妻子把孩子抚育成人,继承自己遗志。从这些说理与嘱咐中,可见林觉民的与嘱咐中,可见林觉民的崇高思想和坦率胸襟。崇高思想和坦率胸襟。1.1.生逢乱世,朝夕不保生逢乱世,朝夕不保2.2.推己及人,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推己及人,助天下人爱其所爱3.3.不能独善,不忍天下人生离死别不能独善,不忍天下人生离死别4.4.牺牲一己,为天下人谋永福牺牲一己,为天下人谋永福 列强窥视国家腐败社会黑暗百姓苦痛死离1.在鱼和熊掌
8、之间作出选择,这并不难。但要在“小爱”与“大爱”、家与国、生与义之间作出抉择,就不那么容易了。你觉得林觉民在作出抉择时,他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点拨:痛苦、悲愤、不舍、担忧、牵挂)这是一个两难选择。不论你怎样选择,你都要作出牺牲,付出代价,割舍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感。林觉民作出了他的选择,他为此牺牲了家,牺牲了爱,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人心都是肉长的,英雄也是有血有肉的平常人啊。2.你觉得他的死值不值,为什么?【点拨】【点拨】孙中山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风
9、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并寿。大爱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爱爱国之情爱国之情爱汝之情爱汝之情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升华升华 融合融合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爱汝爱汝”之之情情:三忆、三愿
10、三忆、三愿“就死就死”之之理理:国家灾难国家灾难 、人们命运、人们命运 为天下人谋永福为天下人谋永福【总纲总纲】思考1:有人说,很多革命烈士的遗书往往写得激昂慷慨,大义凛然。而与妻书为何如此委婉,“汝忆否”一节近乎闲情逸致?这是一封非同平常的这是一封非同平常的绝笔书绝笔书,因为担心妻子不,因为担心妻子不理解而产生误会,因此处处要作安慰与解释;再则,理解而产生误会,因此处处要作安慰与解释;再则,写爱得深写爱得深爱妻子、爱生活,更见其精神境界之爱妻子、爱生活,更见其精神境界之高,死的伟大。高,死的伟大。思考2:为什么说与妻书是一曲爱的颂歌,更是一首正气歌?林觉民在牺牲前给妻子的绝笔书中表现了夫妻之
11、间的真挚感情,也表现了革命者的激昂慷慨。这封信所表现的对妻子的爱,正是作为献身革命和人民的一种基础和衬托。没有对亲人的爱,也就无法将这种爱扩充成为对天下人的爱;没有对妻子笃深的感情,也就无以衬托他舍此捐躯的高尚情操。与妻书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之所以能与广大读者产生共鸣,就在于作者把人世间经常发生的生离死别赋予了悲壮的爱国主义色彩,在于他把热爱亲人和热爱人民的情感水乳交融地结合起来。这封书信表达了林觉这封书信表达了林觉民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和对妻子民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和对妻子的拳拳深情,深刻地阐明了个的拳拳深情,深刻地阐明了个人幸福与全民幸福的关系以及人幸福与全民幸福的关系以及个人的个人的“亲情亲情”要服
12、从革命需要服从革命需要的道理,表现了烈士为亿万要的道理,表现了烈士为亿万民众能过上幸福生活而不惜牺民众能过上幸福生活而不惜牺牲个人一切的崇高献身精神。牲个人一切的崇高献身精神。主题:主题:至情至爱至情至爱感感夫妻之恩爱夫妻之恩爱悲悲夫妻之死别夫妻之死别愤愤国家之黯弱国家之黯弱怜怜天下之离散天下之离散1.1.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2.2.语言通俗、浅近、平易。3.3.大量使用典故。写作特色【思考】英雄的背影渐渐远去,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已渐渐发黄。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再来学习这篇文章?今天的我们如何面对小情小爱和大情大爱?传递小爱,汇聚大爱传递小爱,汇聚大爱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
13、以自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立于地球之上。上。詹詹天佑天佑 4.4.请以林觉民与妻书为材料,仿写一句话,组成排比句。真正的爱情,是苏轼江城子中真正的爱情,是苏轼江城子中“相顾无言,惟有泪千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行”的怀念;真正的爱情,是归有光项脊轩志中的怀念;真正的爱情,是归有光项脊轩志中“亭亭如亭亭如盖盖”的枇杷树的永恒;真正的爱情,是的枇杷树的永恒;真正的爱情,是_。答案:林觉民与妻书中“真真不能忘汝”的呼唤。解析:要选择与妻书中具有代表性语言,突出“真正的爱情”,同时注意与前文构成排比关系。与妻书用最深情的文字,谱就一阕痛彻与妻书用最深情的文字,谱就一阕痛彻心扉的千古绝唱,向世界告白,向最挚爱的人心扉的千古绝唱,向世界告白,向最挚爱的人告别。这凄美悲壮的音符,饱含书者顶天立地告别。这凄美悲壮的音符,饱含书者顶天立地的家国情怀,穿越岁月风雨,涓涓流淌至的家国情怀,穿越岁月风雨,涓涓流淌至今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