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原始农耕生活-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docx

上传人(卖家):ZLPDX 文档编号:3545466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69.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原始农耕生活-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原始农耕生活-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原始农耕生活-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原始农耕生活-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原始农耕生活-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学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原始农耕生活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微能力2.0认证-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目 录作业设计方案撰写:TFCF优秀获奖作品3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历史七年级第一学期统编人教版史前时期:中国境内 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 源单元组织方式团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第一单元第 1 课2原始农耕生活第一单元第 2 课3远古的传说第一单元第 3 课二、单元分析(一) 单元内容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在一百多万年前,中华大地上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足迹。距今约 一百七十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现已确认的最早

2、的古人类,北京人是我国早期人类 的代表。考古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为研究中国古人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华文明诞生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原 始农业也产生于这一时期,中国是世界上原始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之一。河姆渡居民和 半坡居民的生活反映了我国南北方农耕生活的状况。古老的神话传说直接反映了那段没 有文字的历史。在古老的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有很多创造发明,他们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等地的考古发现,证实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具有多元 一体的特征。(二)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时间界限为距今一百七十万年前到距今约四五千年前,主要包括三课内容: 第

3、 1 课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第 2 课 原始农耕生活;第 3 课 远古的传1说。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在一百多万年前,中华大地上就有人类活动 的足迹,北京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历史学家们通过对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等 早期人类化石、遗址等的研究,了解了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情况, 以及他们在进化过 程中的主要特点。原始的农耕生活。一万年前左右,中华大地进入新石器时代,先祖开始了定居生活, 于是原始农业、畜牧业、手工业逐渐产生和发展。其中,分布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遗址 和分布在黄河流域的半坡遗址成为原始农耕时期的典型代表。远古的传说。距今约五六千年前,人类进入到部落、部族社会时

4、期,这一时期存在 许多关于炎帝黄帝的传说。其后,尧、舜、禹通过禅让制依次成为部落首领。随着生产 力的不断提升,人类的智力、能力不断提高,人类社会渐渐向奴隶社会过渡。(三) 学情分析刚升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初次系统学习历史,他们有旺盛的求知欲,对历史充满 探求的渴望,但同时他们又缺乏科学学习历史的方法,历史学科素养需要培养。特别是 对于史前时期这段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他们的认识也是很模糊的,这些都需要教师的 引导。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一) 单元学习目标1.北京人学习要点:北京人的发现及北京人的特征;北京人发现的科学意义。 学习提示: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依据。学习延伸:了解我国境内其他

5、古人类遗址。2.文明的曙光学习要点: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原始农业。学习提示: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3.先民的传说学习要点:炎黄部落联盟;尧、舜、禹的传说。学习提示: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痕迹。(二) 单元作业目标1.构建时空观念的思维。本单元作业设计从构建时空观的思维角度出发,认识史前 时期,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的发展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知道远古人类的发展经历了群居 到氏族聚落再到部落联盟的过程。通过本单元作业的练习,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 的历史知识,帮助学生初步构建时空观念的思维。2.掌握史料实证的方法。本单元知识是以“三大远古人类” (元谋人、北京人、山 顶洞人

6、) 、“两大原始农耕居民” (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 、“人文初祖” (炎帝、黄帝) 和“一种制度” (禅让制) 为主线。通过本单元作业的完成,使学生知 道历史呈现方式的多样性,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并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 帮助学生初步掌握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方法。3.培养历史解释的能力。本单元作业设计以史料为依据,通过对史料的解读、追溯 起源、探讨因果、分析趋向、说明影响、判定地位等方式,培养学生客观、理性地叙述 历史或评价历史的历史解释的能力。24.形成唯物主义的史观。通过本单元作业的完成,使学生认识到从生产力发展水平 来看,古人类的发展经历了从旧石器时代 (打

7、制石器) 演进到新石器时代 (磨制石器) , 生产力不断提升,人类的智力、能力不断提高,人类社会渐渐向奴隶社会过渡。5.树立家国情怀的价值。本单元作业设计力求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应该具有 的社会责任和人文情怀的培养,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具体国情,增强学生对中华民 族、对祖国的认同感。6.实现学科育人的功能。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本单元的作业设计通过开放 性、实践性的作业形式,将课堂之外存在的生动的历史素材引入作业中,引导学生加深 对知识的理解,拉近他们与历史的距离,使学生从多种角度了解历史,并学会由知识向 技能延伸, 由学习向运用拓展,为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的品格、关键的能力和

8、 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四、单元作业整体设计思路基于“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作业以巩 固知识与技能、发展学习能力、提升品德修养、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落实历 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目的,实现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结合本单元 的学习目标和学情,分别设计三类作业:课前预习作业、课后巩固作业和单元质量检测 作业。1.课前预习作业 (时长大约 8 分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课前预习是课堂教学前的准备,是学生走进课堂的桥 梁和纽带,也是学生初步发现问题的阶段。这类作业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预习的习 惯和提高预习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和有效地学习

9、。该部分作业形式主要为自主阅读 教材、梳理课文基础的历史知识。一般在新课开始之前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熟读课文, 对照作业要求完成知识点的梳理, 以初步感知本节课的重难点。预习后再听课,学生对 于什么地方已学懂,什么地方还不会,已经心中有数。而且,老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预 习效果,及时掌握到学生们普遍的疑问在哪里,上课的时候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讲解,从 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该部分作业的评价方式为过程性自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评价卡” ,对自己的课 前预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己, 充分发挥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评价结果可为教学的有效展开提供

10、重要参考。自主学习评价卡得星标准自主学习评价我能认真阅读、 圈划、找出关键信息,并全部完成知识点梳理。我能认真阅读、 圈划,部分找出关键信息,基本完成知识点梳理。我能认真阅读课本。我能得32.课后巩固作业 (时长大约 15-20 分钟)课后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是课堂学习的巩固和深化,是学生学习必不可 少的一部分。“双减”背景下,课后作业的设计既要能减负提质,又要能激发不同层次 的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因此,作业的设计必须遵循层次性原则。形式上,针对不同学生 的最近发展区的不同,设计作业呈现不同的梯度,由浅入深,由易而难。内容上,分为 基础类、提高类和综合能力类作业。基础类为必做题、提高类为

11、选做题、综合能力类为 挑战题等,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以能够促进多元智能的发展,即既能保证学生 达到共同基础,又能使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潜能得到挖掘,从而带动学生的进步。(1) 基础类必做题该类作业设计的意图是检测学生课堂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巩固和落实基本知识、 基本技能服务。作业形式为常规的选择题、判断、材料分析题为主。通过这类作业,教 师可以随时了解学生课堂中学习的效率,以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教学节奏。这样,学生 就能够通过有针对性的作业,提高知识存储,发展思维水平,形成良好的历史学科素养。该部分作业的评价方式为教师评价,评价标准如下:评价标准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作业正确率(A)A85%8

12、5%A70%70%A60%AP4949P42PA70%70%A60%A60%【参考答案】 (1) 北京人已经懂得制作和使用工具,生产工具包括石器和骨器;会使用火。理由:从材料一呈现的石器看,种类繁多,形状各异,并有明显的加工痕迹,做工 比较精细,这充分说明北京人会制作和使用石器。北京猿人遗址有“丰富的人类用 火遗迹” ,说明北京人会使用火。(2) 砍砸器可能用来砍击动物、砍伐木头。刮削器可能用来刮削木棒、切割兽肉。在 吃动物筋脑时,可能会用尖状器来剔挖。(3) 采集和狩猎;植物类果实。(4) 用途:防寒、照明、驱赶野兽,从而改善了生存条件。作用:熟食能缩短消化的 过程和减少肠胃疾病,促进人类体

13、制的进化,尤其是促进大脑的进化。(5) 制造、使用工具,火的使用。【作业分析】 (1) 阅读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从材料中获取信息。 (2) 给学生留下 想象的空间,合理地进行历史解释。 (3) 分析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4) 发挥想象,做到论从史出。 (5) 学会运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设计意图】强化本课重点。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北京人遗址中的遗物、遗迹,帮助其 合理推断北京人的生产和生活状况,认识劳动在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 用。初步学会史料实证的方法、历史解释能力、运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二) 提高类选做题 (请从以下2 题中任选 1 题完成)选做题

14、1:自主设计一张图表,比较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并指出他们有哪些共同点? (提示:从距今时间、发现地点、外貌特征使用工具、用火情况、组织形式等方面 进行比较)完成情况评价:表现描述自评互评师评态度 20% (020 分)1.积极查找资料,为设计做准备。2.认真完成设计,不敷衍了事。构思 50% (050 分)1.布局合理,绘图流畅、有逻辑性。 2.构思有新意,知识性和艺术性结合。说明 30% (050 分)1.文字说明简洁明了,能帮助了解设计意图。 2.文字说明与画面呈现主体的结合密切。我能得10【参考】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距今时间距今约 170 万年距今约 7020 万年距今约 3 万年

15、发现地点云南元谋县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 洞穴外貌特征类似猿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与现代人基本相同使用工具简单粗糙的石器打制石器,制作石器的技 术比较成熟打制石器,掌握磨光和钻 孔技术用火情况知道使用火学会用火,还会长时间保 存火种懂得人工取火组织形式原始群居生活,过着无贫富差距的群体生活,共同分配食物,依靠群体 生活。研究依据古人类化石和石器共同点:都处于旧石器时代;都会使用火;都过着群居生活 (集体生活) ;都会制作工具,使用打制石器。【作业分析】注重问题的开放性,不拘泥于固定答案,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设计意图】学会表格的设计,经过比较的思维过程

16、,进一步加深对元谋人、北京 人和山顶洞人的认识。选做题 2:2003 年 12 月,在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专家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 究所牟会宠教授指出: “周 口店猿人遗址存在的滑坡、塌方隐患已经非常严重了, 必须及时抢险加固! ”2004 年 7 月 27 日,大型钻孔设备、除尘器等现代化施工设备和建筑工人出现在 周 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内的鸽子堂前。这标志着该遗址近百年来的首次修缮工程正式 启动。本次修缮,主要是加固包括猿人洞在内的6 处化石发现点。工程完成后,遗 址的安全问题得到解决。那么,你认为是哪些原因造成了周口店遗址目前面临全面危机?请你就如何保 护和利用好周口店遗址,向遗址

17、管理部门提出一些建议。 (要求:文字表述准确,11言之有据,内容明确,措施或方案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完成情况评价:维度等级优秀合格需努力选题选题角度新颖,有较强探 究的价值。选题较恰当,有探究的 价值。选题一般,探 究的价值不 大。资料搜集资料丰富,内容丰富,且 典型、详实可靠,能说明 论点。资料来源较广,内容较 为丰富,比较可靠,在 一定程度上说明论点。资料来源单 一,没有典型 性,不能说明 论点。论文内容论点明确,论据客观,论 证过程充分体现论从史 出,史论结合。论点比较明确,论据较 充分,论证过程基本做 到论从史出,史论结 合。论点不够明 确、论据不够 充分,未能做 到论从史出, 史论

18、结合。文字表述体例规范、语言准确、流 畅,文章渗透积极的思想 感情,富有感染力。语言基本准确、流畅, 有思想感情。语言不流畅, 缺乏感情。互评师评自我改进措施【作业分析】本题属于课外延伸,角度新颖,有较强探究的价值 。要求学生学会 将学科知识与社会问题的解决联系起来,并要有较强的文字处理能力。【设计意图】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激发学生充分探究和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 学生分析、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促 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三) 综合能力类挑战题 (你敢挑战吗?期待你的勇敢!)活动主题探秘和县猿人背景介绍19791981 年,在我们马鞍山市和县陶店乡汪家山北坡

19、龙潭洞也 出土了旧石器时代早期直立人化石,距今约 30 多万年,和晚期的北 京猿人年代相当。这一重大的考古发现,对于了解长江下游地区古人 类的发展历史提供了极为有价值的资料。资源来源网络、现场考察、博物馆形式实地考察、网络搜索、无主题讨论12作业目标1.了解和县猿人的发现过程、重大发现,思考和县猿人发现的意义。 2.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3.搜集有关和县猿人的资料,并根据和县猿人所处的自然环境特征 等方面来说明和县猿人的生活状况。4.通过和县猿人的探究,增进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弘扬地区文化, 形成对家乡的自豪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实施过程1.分组: 以小组为单位,班级分 5 个小组

20、展开活动,每组选出 1 名 组长。组长分配组员搜集资料和负责记录的作业任务。2.参观:前往市县博物馆,进行参观,并做好讲解记录。3.考察:前往和县猿人发掘地,考察和县猿人生活的地理位置与自 然环境,并绘制地图。4.汇报:考察结束后,每组将搜集的各项资料进行整理汇报。5.讨论:根据资料,进行无主题讨论。完成情况评价:评 价自我评价每位同学向小组成员汇报整个实践作业过程中自己的感受与感 悟,说说自身在活动中的优势与不足,小组记录员要认真记录每 位学生的发言。同伴评价1. 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互评,每位同学可选取小组中的一位或几 位进行评价,既要有优点也要指出不足。2. 小组内部进行评价后,各个小组选出

21、代表,汇集本组的主要 观点与感悟,对本次活动进行小组反馈汇报,可以通过 PPT 展 示的方式对自己小组的活动进行汇报和总结,包括自我评价与反 思、展示小组活动照片、小组成员的实践活动记录等。其他评价家长或社会有关人士根据学生的活动情况,从实际出发,在积极 肯定学生的活动成果的同时提出合理化建议。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小组的实践活动汇报,对小组进行科学的评价,侧重于 对学生能力提升和史学意识的评价。【作业分析】 本题属于课外延伸,具有较强的挑战性。通过实地考察活动,将历史 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由知识向技能转化,由学习向运用拓展。学生根据和县猿人发 现的过程、重大发现、所处的自然环境特征等方面来描述和县猿

22、人的生活状况及其 发现的重大历史意义,是举一反三自觉进行知识与能力的迁移的表现,从中掌握搜 集史料的方法,培养筛选、整理、提炼史料的能力,逐步锻炼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 息,形成自己的历史认识,也潜意识地形成了实证意识与创新意识。【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挖掘身边可以学习的历史资源,将历史与社会实践紧密相结 合,在这个过程中将自己已经掌握到的历史知识与身边的历史资源进行整合,及时 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增进对自己家乡的了解,弘扬地区文化,让学生真正发自内 心喜欢或者想要了解这段历史,促进学生形成对家乡的自豪感,进而热爱家乡,热 爱祖国,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13第 2 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时作业一、课前预

23、习作业 (时间要求:大约 8 分钟)自主阅读教材,梳理原始农业,河姆渡人、半坡居民的生活的基础历史知识。( 一) 知识点 1 原始农业的发展1.发展:距今 10000 年左右,我国出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长江中下游的先 民开始栽培_,北方地区的先民开始栽培_。 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 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_。2.影响:我国的稻、粟和黍后来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对推动这些地区的发展起到 了重要的作用。稻、粟和黍的人工栽培,是我们的祖先为_作出的重要贡献。 3.标志:_、_的出现以及_、_的发展,是原始农业 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二) 知识点 2 河姆渡人的生活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位于_流域,距

24、今 7000 年左右。房屋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_式建筑生产工具以_最为典型种植作物主要种植_生活使用最早的木结构_;饲养猪、狗和水牛;会制作陶器和玉器, 有简单的乐器_;进行象牙雕刻和使用_(三) 知识点 3 半坡居民的生活陕西西安的半坡遗址距今约6000 年,是我国_流域原始农耕的典型。房屋_式圆形房屋生产工具磨制_,制造骨器、角器等种植作物主要种植_生活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是_;还会制作装饰品和少 量乐器,如_;饲养猪和狗等家畜,捕猎捕鱼、采集野果;会 简单的纺织、制衣1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被称为新石器时代。2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 出土了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3长江

25、中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 自主学习评价卡:14得星标准自主学习评价我能认真阅读、 圈划、找出关键信息,并全部完成知识点梳理。我能认真阅读、 圈划,部分找出关键信息,基本完成知识点梳理。我能认真阅读课本。我能得【参考答案】 ( 一) 1.稻;粟和黍;中国。2.人类文明;3.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 聚落;磨制工具 (二) 长江;干栏;骨耜;水稻;水井;骨哨;天然漆。 (三) 黄 河;半地穴;石器;粟;彩陶;陶埙。【作业分析】 自主阅读教材,找到关键信息,掌握原始农业,河姆渡人、半坡居民 的生活的基础历史知识。【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历史知识,养成良好预习的习

26、惯,提高学生预习 能力、掌握自我学习和有效学习的方法。二、课后巩固作业 (时间要求:15-20 分钟)( 一) 基础类必做题第一部分:单选题1.浙江河姆渡遗址、江西吊桶环遗址、湖南玉蟾岩和城头山遗址、河南贾湖遗址等, 都发现了早期栽培稻遗存。这些发现主要说明我国 ( )A.远古人类生产工具很先进 B.奴隶制度形成较早 C.原始农业兴起于黄河流域 D.栽培水稻历史悠久 【参考答案】D【作业分析】根据题干材料分析可知,我国栽培水稻历史悠久。【设计意图】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认识我国水稻栽培的历 史悠久,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2.河姆渡遗址的出土文物既有食用后被抛弃的鱼骨,也有

27、鹿、猪、牛等动物遗骸和酸 枣、橡子、菱角等植物果实。这表明当时 ( )A.食物的品种和来源多样化 B.干栏式建筑利于储存食物 C.家畜饲养的范围不断扩大 D.农业种植是主要食物来源 【参考答案】A【作业分析】根据题干材料分析可知,河姆渡居民的食物的品种和来源多样化。【设计意图】通过对材料的解读,认识河姆渡居民食物来源多样化,初步掌握论从史 出的方法。3.右图是今河南东南部淮河上游,距今 8000 多年的原始村落遗址舞阳贾湖遗址中出土的炭化稻粒、刻符龟甲和骨笛,据此可知 ( )A.原始的农业、宗教信仰和艺术出现B.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C.古代中国形成南稻北粟的种植格局D.原始的畜牧业获得较高程度的发展15【参考答案】A【作业分析】材料中碳化稻粒是农作物,与原始农业有关。刻符龟甲是一种占 卜工具,与原始宗教信仰有关,骨笛是一种乐器,与艺术出现有关。【设计意图】知道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培养分析材料能力。 4.如图是新石器时代中期的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以及半坡文化中出土的陶器,尽管他们相距遥远、几乎没有交通,但它们有着极其相似的文化特征,这可以说明中华早期文明发展特点是 ( )马家窑文化陶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历史 > (部)统编版 > 七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原始农耕生活-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docx)为本站会员(ZLPDX)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