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齐恒晋文之事》ppt课件30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

上传人(卖家):Q123 文档编号:3576192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PPTX 页数:30 大小:316.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齐恒晋文之事》ppt课件30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1-2《齐恒晋文之事》ppt课件30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1-2《齐恒晋文之事》ppt课件30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1-2《齐恒晋文之事》ppt课件30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1-2《齐恒晋文之事》ppt课件30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孟子孟子 导入导入 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思想领域曾经历过一个辉煌的时代,真正地做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个时代是: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的儒家思想对我国文化乃至政治的影响都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他们分别被称为“圣人”和“亚圣”。对于孔子大家都非常熟悉,而对他的再传弟子孟子又有多少了解呢?谁能说说孟子的有关情况。关于孟子关于孟子1.孟子其人(参考练习册3页)2.孟子其书(参考练习册3页)3.孟子思想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

2、然视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独立内化】1.大声朗读全文,读准字音。2.默读课文,找出文中的通假字。3.翻译课文,开头部分至“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分析孟子是如何提出“保民而王”主张的。【师生交流】1.听音频,正字音。2.汇报文中通假字。3.讨论“保民而王”主张提出的方式 和作用。方式:比喻,类比,对比 作用:正面劝导,提出话题。第二课时 文言常识文言常识古今异义古今异义: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古今异义词的几种类型:(1)词义扩大词义扩大。如“河”,古代仅仅指黄河;现在则是一个普通的名词,成为河流的通称。(2)词义缩小。词义

3、缩小。词义缩小主要有两类:A.程度减弱。如“病”,古义指严重的疾病,已达到受死亡威胁的程度(君之病在肠胃);而今天的“病”一般指所有疾病,程度减弱了。B.范围缩小。如“臭”,古代指气味;现在则仅仅指臭味。(3)词义转移。词义转移。主要有以下几种:A.由表示甲事物转化为表示乙事物。如“颜色”,古义指容颜、脸色(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今义指色彩。B.由表示甲动作转化为表示乙动作。如“去”,古义指离开、距离(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今义是“到地方”。C.由表示甲义的范围转化为表示乙义的范围。如“鲜美”,古义有“鲜艳美丽”的意思(芳草鲜美);今义则是形容词,指食物味道好。它所表示的范围就由表示事

4、物外在的颜色转化为表示事物的味道。D.由表示甲义转化为表示乙义时,词性也发生了转移。如“烈士”,古义指有远大抱负的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今义指“为了正义事业而献出自己生命的人”。(4)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主要有三种情况:A.褒义词转化为贬义词或中性词。如“风流”,古义指杰出、英俊(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今义多指轻浮放荡,含贬义。B.贬义词转化为褒义词。如“乖”,原指偏执、不顺服(行为偏僻性乖张);现在是“听话”“安顺”之义。C.中性词变为褒义词或贬义词。如“鄙”,古义表示“见识短浅”,是一个中性词(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今义指品质恶劣,成为贬义词。词类活用1

5、、名词作状语例: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例中句是方位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的趋向,意思为“向南”。2、名词活用为动词例: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雨”,读作yu,破音异读。依据名词前有能愿动词“欲”,该名词活用为动词的活用条件,“雨”字由名词活用为动词“下雨”。3 3、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形容词,按其语法性能是不能带宾语的。但是如果它处在谓语中心语的位置上,带上了宾语,与宾语构成了动宾关系;或者后有补语,并与补语构成了动补关系;或者与前面的主语构成了主谓关系,则此形容词即活用为一般动词。例: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例句中的“

6、横”字与“北郭,构成了动补关系,便“横”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横卧”。4 4、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已亥杂诗)句中的“红”字,作了“落”的宾语,活用为名词“红花”。5 5、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如果处在谓语中心语的位置上,带上了宾语,且主语客观上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那么这个形容词便活用为动词,构成了使动用法。例: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第四首)“暗”,形容词“黑暗、暗淡”意,在此带上了宾语“雪山”,主语“青海长云”有使宾语“雪山”怎么样的意思,构成了使动用法,“暗”讲成“使暗淡无光”。6 6、形容词

7、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把不能带宾语的形容词放在谓语中心语的位置上,让它带上宾语,且主语主观上有认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则此形容词即活用为动词,构成了意动用法。例: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尘埃;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左思咏史其六)形容词“贵”“贱”带上了宾语“自”,构成了意动用法,译成“以为贵”“以为贱”。7、动词用作名词、动词用作名词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范仲淹岳阳楼记)谗、讥:诬陷、嘲讽的话。8、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本不带宾语,如果带上了宾语,且主语客观上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则该动词即活用为及物动词,构成了使动用法。例: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李白梦游天姥吟

8、留别)“栗”“惊”原意是“害怕得发抖”和“惊动、震动”,此处带上了宾语“深林”和“层巅”,构成了使动用法,译成“使发抖”“使震动”。9、数词用作动词、数词用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或形容词、名词)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物。例:(1)六王毕,四海一。(杜牧阿房宫赋)一:统一(动词)(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贰:背离(动词)【独立内化】【独立内化】1.通读全文,快速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 词和词类活用现象。(参考练习册5页3、5题)2.翻译文章第二部分,从“王说,曰”至“王请度之”,总结这一部分所讲内容。【师生交流】1.汇报文中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

9、象。(完成练习册习题)2.讨论文章第二部分所讲内容及作用。内容:论述齐宣王“不王”是“无为”而非“无能”。作用:正面晓谕,指明方向。第三课时第三课时 常见的文言句式常见的文言句式常见的文言文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1判断句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如“者,也”,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或单用“者”、“也”,或“者也”在句尾连用。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2

10、)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示判断。例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3)用动词“为”、“是”表示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判断。例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论)“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5)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刘豫州王室之胄。”(同上

11、)2.被动句被动句。指句子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文言文中,常常借助介词表示被动。(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施动者)。例如:“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2)用“为”、“为所”表被动(“为”引出动作的施动者),或以“为所”表被动。例如:“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伶官传序)“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施动者)。例如:“动见瞻观,何时易乎?”(与吴质书)“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4)用介词“

12、被”表被动。例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五人墓碑记)“参佐无不被系束。”(世说新语桓南郡好猎)(5)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省略句省略句。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省略现象,但古代汉语中更常见。(1)省略主语。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例如:“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捕蛇者说)“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2)省略谓语。与现代汉语比较,文言文中谓语的省略较多见。例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3

13、)省略宾语。有动词宾语的省略。例如:“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4)介词宾语的省略。例如:“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5)省略介词。文言文中介词“于”也常常省略。例如:“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4倒装句倒装句。所谓倒装句是相对现代汉语说的。(1)主语后置。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愚公移山)“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晏子春秋晏子辞千金)(2)宾语前置。文言文中相当多见。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例如:“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石钟山记)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提前。如:“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14、沛公安在?”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前面。例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唯利是图。”(3)定语后置。文言文中,一些修饰性的定语常常放在中心词后。如:“遂率子孙荷担考三夫。”(愚公移山)“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4)介词结构后置。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则往往置后作补语。例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独立内化】1.读全文,找出文言句式。(参考练习册6页6题)2.翻译课文“抑王兴甲兵”至“其若是,孰能御之?”总结这一部分所讲内容。【师生

15、交流】1.汇报文言句式。(完成练习册6页6题)2.讨论文章第三部分所讲内容及作用。内容:论证“大欲”不能实现的原因,指出应当行王道。作用:反面论述,主张施仁。第四课第四课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比喻的定义比喻的定义比喻就是打比方,也叫譬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用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即用某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另一个事物或情境),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类比的定义类比的定义类比就是由两个对象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性质,推断它们在其他性质上也有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推理形式。对比的定义对比的定义对比是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

16、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这种写作手法叫对比,也叫对照。【独立内化】1.赵岐曾在孟子章句-题辞中说过:“孟子长于譬喻。”孟子在与他人进行论辩中善于用比喻说明道理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把抽象的事物化为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表现出来,从而使其论辩生动有力令人信服。孟子善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孟子善于洞察对方的心理并能因势利导。孟子在劝说齐宣王时善用比喻、类比以及对比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赏析。2.翻译课文“王曰”至“未之有也”,思考这一部分所讲内容和作用。内容:孟子说人。内容:孟子说人。作用:引出主张,阐述措施。作用:引出主张,阐述措施。【师生交流】【师生交流】1.完成练习册完成练习册16页任务三页任务三2题题2.讨论文章第四部分所讲内容及作用。讨论文章第四部分所讲内容及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部编版 > 必修 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1-2《齐恒晋文之事》ppt课件30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为本站会员(Q1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