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 练习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易水不寒卢世龙(1)在漂泊与寻找之间,我总会有意或无意地感到岁月就像一条河,尽管河的左岸是难以释怀的记忆,右岸是充满玄奥的无穷未知,但河里飞快流逝的,绝对是人的鲜活生命。(2)对于易水河的膜拜,源自一位名叫荆轲的英雄。世间孤胆锄暴的好汉多得很,然荆轲明知有去无回,仍临河高歌,绝尘远行。慷慨悲壮,不但成就了英雄,也成就了易水。(3)那时,平静的燕国,大地常绿,燕山常青。冬日里,雪花大如席,漫天落下,给茫茫山岭笼罩厚重冰盖。然后,春夏之季,慢慢溶化。条条涓流融入易水河道,汇成清澈透明的涟漪,抚慰鲜活的水草游鱼,抚慰多
2、姿的大地生灵(4)人生不过是一场漂泊,并无意义可言。而寻找精彩的漂泊方法,给灵魂一个好的归属,或许便是做人的意义所在。(5)英雄去了远方,那里是另一个世界,谁也无法知道那边是个啥模样。不过,英雄和筑而歌,仰面痛饮,登车壮行的易水仍在,仍是干秋万代子孙们感受英雄精神的场所。物欲盛宴下的人群,没有人文精神壮骨活血,往往迷失自我。(6)没错,面前的易水河,枯草杂存,乱石遍地,更像平缓沟渠。它非但无水,反倒让人燥热难奈。如此沧桑,或许是在证明,伴随时间河流消失的,更有自然河流。如同一个小小的“!”号,我再怎么疲备不堪地为她奔波,也注定只会留下慨叹。使劲揉搓眼睛,擦拭满脸汗泥后,便想,这黄沙漫天,黄尘遍
3、地的世界,真的是英雄所要拼却宝贵生命捏卫的家园吗?历史长风,蔓延一沟惆怅。既然眼睛看不到水,就用脚去看吧。尽管步履沉重,我仍打起精神,奢求收获易水对我的哪怕点滴馈赠。顺缓坡而下,我将苍凉枯槁沙沙踩伏大串印痕,它们也在我裤腿留下道道黄泥标志。有砂粒相继入鞋硌人,有顽石偶尔跌撞绊人。但生活路上的磕绊再怎么复杂多变,我们也不能因之忘却既定目标。我屏息直奔河的中心地带不远处哄地飞出一只小鸟,吓一跳。原来,水是有的。密集枯苇菖蒲,裹挟一线时断时续的浊流,浮些黑不溜湫的塑料泡沫,猛一下还难看清水的模样。原来,似无却有的水,蜿蜒于沟心草丛,时不时蜷个凼,积成汪。(7)我轻轻提起裤管,悄悄蹲下身去,生怕一不小
4、心,扰乱这脆弱的宁静。慢慢拨开漂浮物,但见水底融着厚厚的黑色汁液,仔细瞧,怎么也看不清凼的底部是个啥模样。这简直就是中国历史的翻版-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把底牌给藏着掖着可我依稀看见,水中有个秃秃的圆球,悬浮不定。人或许是生着一双什么样的眼睛,看到的事物就会是什么模样:也或许是身处什么样的环境,就会看到什么样的事物。醒过神来,才知那是自己的脑袋。世界真是越来越莫明其妙,对照浊流看自己,原来连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谁。(8)正感慨着,右脖颈生生地酸痒起来,抬头,满天沙尘纠结菖絮和杨絮,如城市噪音,一阵紧接一阵疯狂扑来,我将眼睛眯成一条缝,它们却魔鬼般钻进衣里,某处发痒,浑身难奈。这世间呀,人有什么样的
5、追求,就会出现什么样的家园。所有追求,都直接影响人格发育。且人们让河流沧桑不堪,成了河不河鬼不鬼的样子:河流便让人们痛苦不堪,活得有话说却无处诉说地憋屈。于今的燕山系脉,恰似难于收拾的乱石堆;而纤毫般的易水,更像它的一行辛酸浊泪。(9)我站在干枯的河床上,完全是在亲近易水河的残骸。(10)一条以水承载人文精神的河流,于今连水都没有了,这失去的又岂止是蓬勃生机,它更是全部的精华和荣光啊。(11)在华北平原的广袤背景里,易水显然不够小鸟们饮用。游人满怀肃穆接踵而至,满目苍凉,易水不寒,心寒。(12)适有老汉路过,见我一身狼藉,面露哂容。遂问,这是易水河吗?答,那是荆轲塔,不是易水河是啥。这河三十年
6、前还清水滔滔,断流也就近些年的事哩!顺老汉手指方向,山坡一座灰不溜湫的塔儿,孤立尘暴之中,情形酷似荆轲他老人家伫立云层,默默静观华厦众生茫无头绪地折腾时光。(13)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岁月长河里,这次生命实在过于短暂,寻找生命作为的机会便更加宝贵。舍个人生命,挽民族大厦于将倾也好,照亮他人行程也罢,给予他人福祉也行生命的漂泊,原是个实践过程,只有及时而认真进行把握,才能找到真正意义的价值归属之地。(有删节)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对易水断流“心寒”,是因为易水是子孙万代感受英雄精神的载体,现代人如果没有英雄的人文精神滋养,就会迷失自我。B.第(7)段作者
7、写自己认不清楚水中自己的脑袋,表现了易水河水的浑浊不堪,也喻指中国历史的深藏不露。C.文章取材十分广泛,没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谈古论今,写人写水写人生,行文看似闲散,实则紧凑有序。D.文章采用夹叙夹议的艺术手法,叙述和议论交互穿插,浑然融合,笔法灵活多变,生动活泼,富有启迪。2.文章第(3)段写易水河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请结合文章内容理解“而寻找精彩的漂泊方法,给灵魂一个好的归属,或许便是做人的意义所在”这句话的含意,再结合本文内容或荆轲的故事谈谈你从这句话中得到的启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舞台孙禹文连日来,她的心情一直难以平静,只要一瞥见床头柜上那幅装帧精美的照片,她的心房便会
8、剧烈地颤动。她是一个刚过二十岁的纺织工人。同许多青年人一样,她喜爱唱歌,让她最着迷、最崇拜的,是清纯派歌星李琼。眼前,她看着的正是她与李琼合影的照片。她自己不会相信,那天,著名红歌星李琼会拉着她的手,同她出现在同一个正在直播的晚会现场,从而,成为她的家人、朋友反复品味的一个永恒的电视画面。她怎么也不会想到,她会拥有一张出自青年报名记者之手、留下她与最崇拜的人合影的照片。她努力不想这事,好让自己平静一点。可那印象太强烈了,事情虽已过去两个多月,一切就像在昨天、在眼前。当她听说李琼的又一专辑出版了,她又禁不住激动起来,骑着她心爱的红飞鸽,直奔音像公司。她觉得人与人相识、相处、相交、相知都是缘分,不
9、在于地理位置的远近、结识时间的长短以及社会地位的悬殊一边想,一边骑,不知不觉到了街心绿岛。这是车辆、行人绕道拐弯的地方,也是她人生的重要转折点。那件事,她一直觉得挺平常、挺普通。你想想,一个流氓对一个晚归的中学生施暴,她遇到了,能装作没看见?她记不清是她抓住那个坏蛋,还是那个坏蛋抓住她,直到那家伙拔出匕首,狠狠地捅了她几下,她也没有搞清楚。她只感到她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抱住了一样东西。直到警察来了,她还抱着那只鞋。后来到医院看她的公安局领导告诉她,正是根据这只鞋,他们很快抓到了那个家伙,并破获了三年内类似的十起大案。她也知道,正是这只鞋,把那个比她大两岁的青年送到了另外一个世界。绕过绿岛,她的心里
10、掠过一丝不安。就是这么件普通的事,她和她的家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荣耀。住院期间,市长亲自去看望她,后来,她被授予“优秀共青团员”“三八红旗手”,再后来,她被有关领导通知,参加省“五一”联欢晚会。那天,她刻意打扮了一下,被安排坐在前排的中间位置。当晚会快要结束时,只见一位身材修长、身着白色连衣裙的演员款款地走向舞台中央。这时,舞台灯光大亮,一束柔和的光照在这位演员脸上。啊,这不是李琼吗!她异常激动,很用力地鼓掌,可惜细汗沁满了手掌。她还没有完全从兴奋中醒悟,女歌星已泪流满面:她在动情地向人们讲述关于她的故事。只见她快步走向她,所有灯光随之移动。李琼牵着她的手,慢慢走回舞台。她噙着泪,满怀深情地向观
11、众介绍:“这就是我们故事的主人公观众席上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李琼仍然牵着她的手:“下面,我要为我们的英雄演唱一首新近创作的卫士赞歌。”她声情并茂的演唱,感染了所有在场的观众,晚会的气氛达到了高潮。演唱结束后,李琼牵着她的手回到原来的位置,与她并肩坐在一起,开心地交谈着。摄像机的镜头不时转向她俩,那个机敏的青年报记者,不失时机地揿动了快门一别两个多月,想必她一直都好吧。她一面骑,一面为李琼祝福。不知不觉中,已到了音像公司。巨大的广告牌上,赫然写着“歌星李琼最新专辑首发”。她忙乱地架好自行车,直往里赶。只见大厅内人头攒动,无数种嘈杂声好像在重复一句话“给我签一个”。莫非她在这儿?她不顾一切往里钻,一
12、会儿又被人潮挤回来,只好踮起脚尖。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个熟悉的面孔正出现在无数只晃动的手当中。她拼命往里挤,好不容易挤到了她的跟前,激动地一把抓住她的手,大喊:“哎,李琼,你好吗?”她“嗯”了一下,极熟练地从身后拿起一盒专辑,亲切地问她:“签哪儿?”她以为李琼没有在意,便向前挪了半步,用力地抓住她的手臂,调皮地冲她喊:“哎,你看我是谁?”看着李琼迷惑不解的样子,她着急地说:“哎,李琼,我是肖小茹!”李琼停下手中的动作,仔细地端详她。她也极认真地看着李琼。她真想大声说,李姐,你还是那么漂亮。双方对视了一会儿。李琼好看的眉毛轻轻皱了一下:“对不起,我记不起来了。”边说边优雅地摇着头。她愣住
13、了。热情的歌迷仍在往前涌。她被挤在一边,木然地站着。那边,李琼仍然带着浅浅的微笑,满怀热情地为人们签着什么。她一人彳亍在街头。她为那台晚会害羞。(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交代了照片的摆放位置“床头柜”和“装帧精美”,细节处足见小茹对歌星李琼的特殊情感。B.小茹遇见施暴者舍命相助,其个人不仅得到政府表彰,也让歌星李琼为她流下真挚的眼泪并献上赞歌。C.小说善用环境,如“灯光大亮”“柔和的光”既是场景写实,又烘托出小茹意外遇到李琼时惊喜、甜美的心理。D.小说善用插叙,如第段在行经之处插入故事,使情节更有波澜。这一写法在鲁迅的祝福中也有运用。
14、5.小说中,小茹的心理状态经常被她的歌星偶像李琼左右。请以第一人称“我”来梳理相关情节中小茹的心理波动及原因。6.有人赏读完小说,认为结局如果改写成歌星李琼当众一眼认出小茹,小说就是另一番意味了。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说明。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亲亲雪城阿成我的家乡哈尔滨,在严冬的季节里俨然是一座大雪雕成的城市。这里的人们,一年里要与雪做伴一百八十多天。听起来这很像是一个神话。为了防寒,城市的住宅几乎全部是双层玻璃窗。这种窗户可以抵御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我还听说有的人家玻璃窗是三层的,这样窗玻璃连霜都不上了、站在透明的窗前可以一览无余地欣赏街上纷纷扬扬的大雪。我还记得,一个曾侨居在这座城
15、市里的日本文化人,浪漫地称漫天飞舞的雪花是一封封“天至之书信”(还称来自松花江的自来水是“管道啤酒”)。雪之纯净,江之纯净。那是一座怎样圣洁的城市啊。为了御寒,城里民宅的墙都很厚,据说最厚的达一米,这听起来真让人吃惊。须知,我客居在海南岛上的那个小房子,墙只有一砖半厚。这样的房子如果建在我的家乡哈尔滨那是要冻死人的。听说早年那些洋人流亡者造房子,还在厚厚的砖墙中间加上成排的红松原木,然后,再在两面砌砖。除此之外,城里也有那种“板加泥”的房子。墙壁的两面都是厚厚的木板,木板中间夯上木屑。这种墙非常保暖,可以抵御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还有一些大石头砌起来的房子。这样的房子虽然看上去很笨拙,但是它冬
16、暖夏凉(有过在山洞里居住经历的人就会知道,在严寒的季节里,山洞里是暖的),这样的石头房子即便是在零上40摄氏度炎热的日子里,屋子里面依然凉爽怡人。但是我在海岛上极少见到这种用石头砌的房子。早年,哈尔滨普通人家冬日取暖,并没有暖气,而是家家都有一个火墙子。这便是立起来的暖气了。如果腰背着了凉,背靠着这种暖气坐一坐,效果是很好的。如若你住的是那种苏联房,就不用再建火墙子了,这样的房子里几乎家家都有一个“别契克”,就是烧木柴的大壁炉。我看到很多年轻人特别喜欢这种大壁炉,觉得它很气派,很绅士,很有文化。其实,那不过是俄罗斯寻常人家必有的设施。早年,哈尔滨老百姓家多为平房,很多人家都有一个栅栏院。里面种
17、着西红柿、豆角、茄子、果树和灿烂的大丽花、波斯菊。冬天则是白雪的家园,堆雪人,打雪仗,是我那一代人儿时的冬季游戏。其实院子里的雪还有一个功能,就是用它埋藏准备过年的鸡鸭鱼肉和水果,雪藏的这些食物特别保鲜。只是逝者如斯了。而今,哈尔滨已经进入现代化的社会。像全国其他城市一样,几乎是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大变化。就拿御寒为例,家家户户都有暖气、地热,或者电热。集中供热烧得好也罢,烧得不好也罢,保持零上18摄氏度以上的室内温度是没有问题的。那种烧煤、烧炭,搞得满城烟雾沉沉的样子,只有在老人们的梦里才能间或地闪回一下。尽管外乡人都说哈尔滨太冷了,但是,哈尔滨的室内温度远比南方民宅要暖和得多,舒服得多,滋润得
18、多。汪曾祺先生曾经为我的第一本书作序,先生在序中写道,“(冬天)哈尔滨人喜欢吃冰棍儿”我就知道,先生一定是在冬季到过哈尔滨,亲眼看见了在大雪飘扬的城市里,走在大街上的年轻人吃冰棍儿的情景。这让他感到特别惊讶。不仅如此,在严寒的季节里,哈尔滨人除了喜欢吃冰棍儿,吃冰糖葫芦,还喜欢冬泳。冬泳爱好者们在冰封的松花江的江面上凿一个几十平方米的游泳池,大雪甫落之下,一个个冬泳爱好者(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跳进冰块儿浮动的水里,欢快地叫着,游着。这种勇敢者的运动,源自那些曾经侨居在哈尔滨的俄罗斯人的洗礼习俗,只是这种带有宗教色彩的洗礼,渐渐地演化成了一种霸气十足的体育运动。近些年来,无论怎么说,人们的生活
19、水平大幅度地提高了,去“四季长夏”的海南岛过冬,已经成为东北甚至包括其他北方地区的老年人和有闲人新的生活方式。比纯粹的候鸟数量还要多。这种新的、或多或少有一点奢侈的“移民方式”,恐怕在世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吧。然而,据我所知,有相当数量的黑龙江人,包括我本人,如果在冬天不被寒冷冻一下,不在雪地里走一走,不在大雪之中过春节,总觉得这一年是不完整的。在鲜花盛开的海岛上过春节,那种伴随着叹息的失落,那种原本在身上残存的强悍之血,会让你产生一种强烈的回家的欲望。这不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这也不是矫情。这是别一种痛苦。我爱海岛,但我更爱大雪纷飞寒风凛冽的雪城。(有删改)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20、,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叙写了一个曾侨居在哈尔滨的日本文化人将这里漫天飞舞的雪花看成是一封封“天至之书信”一事,目的是突出了外国友人的思乡之情。B.文章第自然段用“奢侈”“绝无仅有”等词语来形容新的生活方式,其目的是衬托“雪城”人回乡过春节的珍贵。C.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围绕“雪城”二字,将哈尔滨一些独特的风土人情一幕幕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极具画面感。D.文章结尾说“我爱海岛,但我更爱大雪纷飞寒风凛冽的雪城”,这其实更多是“我”的一种主观感受,是为文章主旨服务的。8.鲜明的对比是本文的写作特色,请概括并说明本文的三处对比及其作用。9.联系全文,分析以“亲亲雪城”为标题的用意。阅读下面的
21、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分子育种技术让水稻更高产米饭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常见的主食,但是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能吃饱饭,是在最近几十年才得以实现的。水稻增产与育种、水利、肥料、农药等诸多因素有关,而起到核心作用的是育种。据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介绍,育种对我国农业增产的贡献率约为40%。育种的目标,是希望获得各种特征都符合种植者与消费者需求的作物。作物具备的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特征,被称作农艺性状。而所有的农艺性状,归根结底都是由其遗传物质DNA上的特定碱基序列基因决定的。认识到这一点后,育种学家开始有意识地运用诱变和杂交这两大武器来改造作物。诱变是通过运用物理或化学的办法来处理种子,提高作物基因改变的概率。将
22、这些基因突变的种子种植下去后,再观察挑选其中的有益变异并逐步培育出新品种。而杂交则是将两个亲缘关系较远的品种进行人工授粉交配,再将其后代中发生了基因重组并具备某种优良性状的植株挑选出来,经过多代自交,最终培育出性状优良、遗传性状稳定的新品种。尽管诱变和人工杂交技术让人们摆脱了对自然界中缓慢发生的变异和杂交的依赖,但无论是自然变异还是人工诱变,基因的变异都是随机发生的。而杂交育种则需要经过多代的筛选、会交和自交,耗费的时间常常要以十年计。显而易见,要想进一步提高育种的效率,精准改变基因是其关键。在育种学家看来,高效精准育种的第一步,就是需要找到调控关键农艺性状的基因。不过水稻有4万多个基因,几乎
23、是人类基因数量的两倍,一个一个基因去研究费时费力。加之基因和性状不是一一对应,而是既存在多个基因调控同一个性状,也存在一个基因影响多个性状的情况,基因和性状之间构成复杂的调控网络。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李家洋团队与合作者在水稻中率先应用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方法。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是指:首先,记录大量不同品种植株的各种性状;随后,对这些植株开展基因组测序;接下来,对比不同品种间的差异,寻找其中的规律。假如若干植株均具有株高较高这一特征,而它们的某个基因又有着相同的变化,这个基因的作用很可能就是调控株高。确定了控制性状的关键基因(对性状影响较大的基因,也称主效基因)后,下一步就是将这些基因按照育种学
24、家的设计进行组合。传统的杂交技术不变,但是筛选不再是大海捞针,因为基因已经确定。当杂交的植株在实验室中刚出苗的时候,利用基因组测序或者利用对特定基因的标记追踪,就能很方便地找到具有理想组合的植株。通过对特定基因的分子标记追踪,能够获得将多种位于不同品种植株的优异基因集于一身的新品种,将传统育种不可能达到的目标变为可能。这就是李家洋提出并首先实践的“分子设计育种”。那么,分子设计育种如何提高产量呢?这需要先确定哪种农艺性状与产量关系密切,然后寻找控制这种农艺性状的基因。育种学家认为,与产量关系最为密切的农艺性状是水稻的株型。具体而言,就是水稻的茎秆基部分枝(称为分蘖)的数目和角度、植株的高度、叶
25、片和穗的形态等。意识到了株型对产量的意义后,育种学家提出来水稻“理想株型”或“新株型”的概念。即认为育种的目标之一是让作物具有最合适的株型,来最大限度地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增加经济产量。李家洋解释道:“理想株型应当具备株高1.2米左右,47个分蘖,具有一定的分蘖角度、茎秆粗壮倒伏、根系发达、穗大粒重等特征。”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里,李家洋团队接连发现了多个与分蘖相关的基因。其中,于2010年发现的IPAI最为关键。李家洋表示:“通过调控IPAI的表达量,不但能够让水稻具有合适的分蘖,还让茎秆粗壮、根系发达。它甚至还能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影响穗和粒的形态。”李家洋团队很快将IPAI用于分子设计育种。
26、通过杂交将具有IPAI优异变异的基因导入其他水稻中,可以让水稻获得理想株型状态,使产量提高约20%。基于这一进展,IPAI被誉为“新一代绿色革命基因”。“农业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基因组时代,育种科学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李家洋院士说。(选自2021年第11期科学世界,有删改)10.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农艺性状是指作物具备的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特征,它是由基因决定的。B.农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基因组时代,诱变和杂交已经被新的育种科学技术淘汰。C.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能够帮助育种学家确定控制性状的关键基因。D.分子设计育种提高产量既要确定与产量关系密切的农艺性状,还要寻找控制这种农艺性状
27、的基因。11.简析第段的作用。12.概括什么是分子设计育种。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A.“喻指中国历史的深藏不露”无中生有。2.答案:(1)表现古代易水河水清澈透明,富有生机的特点。(2)表现古代易水滋养“水草游鱼”,养育“大地生灵”的作用。(3)与后文易水“断流”“沧桑不堪”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解析:(1)从内容上看第段作者凭借自己的想象,写了易水河美丽的四季和易水河的清澈和丰满;(2)而第段是承上启下的段落,承上文的荆轲写易水,启下文写作者在现实中看到的易水河;(3)污浊且几乎断流,这样与第段所写之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3.答案:人生的意义在干让自己精彩的人生有所作为,让生命有价值。荆
28、轲明知刺杀秦王有去无回,但为了燕国的国家利益,舍个人生命,毅然前往。人生不在于生命的长短,而在于有所作为。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基本能力.本题是一道探究题,解答时要结合“而寻找精彩的漂泊方法,给灵魂一个好的归属,或许便是做人的意义所在”一句所揭示出的含义进行把握,这突出的是人生的意义在于生命的价值情怀,要为国家、为人民做出应有的贡献,要有所作为,把握这点后,再联系文本中荆轲刺秦王的历史进行分析。4.答案:B解析:“歌星李琼为她留下真挚的眼泪并献上赞歌”理解有误,从小说结局来看,李琼并非真心为其人其事所感动,只是站在舞台上的表演。5.答案:我是一个青年工人爱好唱歌,清纯
29、派歌星李琼一直让我着迷崇拜;一次见义勇为,让我有幸参加省“五一”联欢晚会,并在晚会上意外看到偶像李琼,她为我的故事流泪,献上赞歌,能与她同台的我万分惊喜激动感动;之后看着合影我仍沉溺在那晚我们亲密的互动中感到难以置信,激动之情久久不能平复;两个月后,我在新专辑发布地又偶遇偶像李琼,那晚的亲密互动却已被她遗忘干净,我终于认清了偶像虚伪表演的真面目,为自己以前对她盲目热切的崇拜感到失落羞愧。6.答案:小说写追星青年小茹见义勇为被表彰,在省“五一”联欢晚会上意外遇到歌星偶像为其流泪献歌,可仅两个月后却又被彻底遗忘的故事。意在反映某些偶像歌星做作表演的虚伪面目,可从侧面引导青年树立正确健康的价值观。如
30、果改写为歌星李琼当众一眼认出小茹,一方面塑造出的歌星偶像变为正面形象,另一方面突出的是小茹见义勇为的英雄形象,小说即变为了正面弘扬时代价值观的叙事。所以说小说的结局如果改写为歌星李琼当众认出小茹就是另一番意味了。7.答案:A解析:A.“目的是突出了外国友人的思乡之情”错误,应是突出了哈尔滨的雪给人的圣洁感。故选A。8.答案:将哈尔滨城里民宅的墙与海南岛上房子的墙进行对比,突出哈尔滨城里民宅的墙的独特。将哈尔滨过去生活的方式与今日生活的方式进行对比,突出时代的发展与变化。将在哈尔滨过春节与在海南岛过春节的感受进行对比,突出对哈尔滨的眷恋、热爱。解析:文章第二段写“为了御寒,城里民宅的墙都很厚,据
31、说最厚的达一米,这听起来真让人吃惊。须知,我客居在海南岛上的那个小房子,墙只有一砖半厚”,作者将哈尔滨城里民宅的墙与海南岛上房子的墙进行对比,突出哈尔滨城里民宅的墙的独特。文章第三段写“早年,哈尔滨普通人家冬日取暖,并没有暖气,而是家家都有一个火墙子”“早年,哈尔滨老百姓家多为平房,很多人家都有一个栅栏院。里面种着西红柿、豆角、茄子、果树和灿烂的大丽花、波斯菊。冬天则是白雪的家园,堆雪人,打雪仗,是我那一代人儿时的冬季游戏。其实院子里的雪还有一个功能,就是用它埋藏准备过年的鸡鸭鱼肉和水果,雪藏的这些食物特别保鲜。只是逝者如斯了”,第四段写“而今,哈尔滨已经进入现代化的社会。像全国其他城市一样,
32、几乎是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大变化。就拿御寒为例,家家户户都有暖气、地热,或者电热”。三、四段将哈尔滨过去生活的方式与今日生活的方式进行对比,突出时代的发展与变化:而今,哈尔滨已经进入现代化的社会。文章第五段写“然而不然,据我所知,有相当数量的黑龙江人,包括我本人,如果在冬天不被寒冷冻一下,不在雪地里走一走,不在大雪之中过春节,总觉得这一年是不完整的。在鲜花盛开的海岛上过春节,那种伴随着叹息的失落,那种原本在身上残存的强悍之血,会让你产生一种强烈的回家的欲望”,作者将在哈尔滨过春节与在海南岛过春节的感受进行对比,突出对哈尔滨的眷恋、热爱。9.答案:“雪城”一些独特的风貌与风俗正在逐渐消失,以“亲亲雪
33、城”为题,提醒人们要保护好“雪城”的风土人情。“雪城”是哈尔滨人的精神故乡,以“亲亲雪城”为题,希望人们守护好精神家园。以“亲亲雪城”为题,运用呼告手法,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容易引起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解析:“亲亲雪城”可分为两部分,“亲亲”和“雪城”。其中“雪城”交代了文章的写作对象,凸显了哈尔滨独特的风貌与风俗。“亲亲”可以理解为“亲近”,“雪城”是哈尔滨人的精神故乡,在作者的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亲亲”也是一种呼吁,呼吁人们要保护好“雪城”的风土人情,守护好精神家园。手法上,“亲亲雪城”运用了呼告手法,容易引起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具有强烈的感染力。10.答案:B解析:选B。根据第段“农
34、业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基因组时代,育种科学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可知,本文只提到了农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基因组时代,育种科学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并未提到“诱变和杂交已经被新的育种科学技术淘汰”。故选B。11.答案:承上启下。“尽管诱变和人工杂交技术让人们摆脱了对自然界中缓慢发生的变异和杂交的依赖”承接第段,总结诱变和人工杂交技术在育种上的作用。“显而易见,要想进一步提高育种的效率,精准改变基因是其关键”引出下文怎样高效精准改变基因。解析:本题考查句段的作用。根据第段“尽管诱变和人工杂交技术让人们摆脱了对自然界中缓慢发生的变异和杂交的依赖”,联系第段“育种学家开始有意识地运用诱变和杂交这两大武器来
35、改造作物。诱变是通过运用物理或化学的办法来处理种子,提高作物基因改变的概率”“杂交则是将两个亲缘关系较远的品种进行人工授粉交配,再将其后代中发生了基因重组并具备某种优良性状的植株挑选出来,经过多代自交,最终培育出性状优良、遗传性状稳定的新品种”可知,第段承接上文“诱变和人工杂交技术在育种上的作用”的内容;根据第段“显而易见,要想进一步提高育种的效率,精准改变基因是其关键”,联系第段“在育种学家看来,高效精准育种的第一步,就是需要找到调控关键农艺性状的基因”等语句可知,第段引出后文精准改变基因的方法;可见第段有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12.答案:确定控制性状的关键基因,利用基因组测序或者利用对特
36、定基因的标记追踪,获得将多种位于不同品种植株的优异基因集于一身的新品种。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第段“这就是李家洋提出并首先实践的分子设计育种”中的“这”指代的是上文分子设计育种的具体实践过程。根据第段“确定了控制性状的关键基因(对性状影响较大的基因,也称主效基因)”“利用基因组测序或者利用对特定基因的标记追踪”“获得将多种位于不同品种植株的优异基因集于一身的新品种”即可概括什么是分子设计育种。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 练习题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康定情歌(节选)曾剑那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的事了,那时,我还是十八岁的大姑娘,是康定县城李家锅庄的佣人。一天,我到门前
37、的折多河浣衣,看见队伍上的人来了,人不多,十五六个。他们骑着马,挎着枪。我起身,急忙往李家锅庄躲,一个年轻的解放军喊住我,他怀抱一个打成团的小棉被。他说,妹子,孩子的妈妈是部队上的,牺牲了。孩子饿得快不行了,能不能弄点吃的来。我停住脚步。他望着我,英俊的脸被焦急的神情笼罩,眼神是乞求的,让人无法拒绝。我说,行,你等着,我进屋去给他找点吃的。他不会说藏语,他说汉话,怕我听不懂,配合.着手势。他的手势僵硬有力,像斧劈刀砍。几句话把他的脸憋得通红,那样子让人想笑,但我没有笑。我怜惜他。我听懂了他的话,李家锅庄常有汉人来做生意,时间长了,我能听懂少量汉语。我回到李家锅庄,捧出一些衣物,装作到折多河边浣
38、洗。衣服里藏着一只小瓦罐,里面有半罐温热的牦牛奶。孩子在小棉被里哭。我从怀里掏出银勺,喂他,牦牛奶一入嘴,孩子立刻不哭了。那个解放军感激地望着我。他长吁了一口气,看我一眼,搔着后脑勺腼腆地笑了。我喂饱了孩子。孩子在小棉被里冲我笑,我忍不住伸出手,轻轻地去触摸他稚嫩的脸蛋,小脸光滑柔软,像剥了皮的鸡蛋。那一刻,这个充满生机与朝气的小生命感动了我。冥冥之中,他的生命,似乎与我有了某种关联。这是解放军的一支先遣部队,他们提前来到康定县城,宣传解放军政策,既是为大部队的到来做准备,也是提前来保护这里的藏族群众。他们在这里驻扎,白天挨家挨户宣传,晚上就在山洼处躲避山风,露天宿营。这天夜里,我就想起那个孩
39、子。天那么冷,孩子多遭罪,应该把孩子接到楼里来住,可我没有办法。李家锅庄庄主不让我们与解放军来往,怕惹怒土匪,引来他们报复。李家锅庄的大门常常是关闭的,除了出去干活,李家锅庄庄主不允许我们随便出门。第二天,临近黄昏,金色的阳光洒在康定城上,洒在折多河上,洒在折多河边的坡地上我把浣洗完的衣服,放在折多河畔的石板上,立起身,抱着小瓦罐,等着那个解放军。他果然出现在河边,手中抱着那团小被。我走过去,看见孩子在那小棉被里挣扎。可能缘于我是个女人,我一抱,孩子立刻就安静了。我给孩子喂奶,孩子很快吃饱了,打着饱嗝,甜美地笑。他是男孩,一双亮闪闪的眼睛,好奇地望着眼前的一切。一个老兵从我怀里接过孩子。那个解
40、放军把马牵到我身边,对我说,上来。我脸一热,内心有些忐忑。我望一眼远处的李家锅庄,见大门紧闭,心松弛下来。他扶我上马,等我在马上坐好,他跃上马背,让我抓紧鞍环,他双手抓着缰绳,我感觉到他双脚磕了一下马肚,喝一声“驾!”。那马奔跑起来,从折多河畔的坡地,一路狂奔。我从未这么轻松,快乐,像风一样自由自在,战马在坡顶停下来。我坐在马上,看着阳光照耀下的康定城,看着闪闪发光的折多河。满坡都是盛开的格桑花,红的、粉的、白的、黄的,都从碧绿的草丛探出身,像穿着五彩服装的藏族少女,亭亭玉立。他是你的孩子吗?那么,那个牺牲的女战士,是你的妻子?我差点这么问他。他那么年轻、羞涩。他总想把孩子侍弄好,却偏偏笨手笨
41、脚,那样子,让人忍不住想笑。我到底没问出那个问题。不管是不是他的孩子,在他怀里,就是他的孩子。如同我,不管是不是我的孩子,我喂养过他,他就是我的孩子。那个夜晚,我整夜未眠。第二天,我早早起床,我想更早地见到他们,更早地给孩子喂饭,我是那么怕他饿着。我刚走出李家锅庄的大门,就看见那个解放军。他抱着那小棉被团。他的枣红战马立在他身边。他冲向我,急促地说,前面出现了大股土匪,我要去打仗了。他说着,把小棉被团往我怀里一塞。顷刻间,杂乱而急促的马蹄声,密集的枪声回荡在折多河面。一群土匪,从街角那边狂奔。解放军跃上战马,举枪射击,队伍上的十几个人,跟在他身后,沿着那条通往雪山的路,策马狂奔。我望着那与枣红
42、战马一起消失的背影。片刻之后,马蹄声消逝了,枪声消逝了,风也停止它的狂舞,世界静下来。我的心里,倏地像被人掏空。我双膝酸软,浑身无力,差点抱不住怀里的孩子。也就在那一刻,我发现,我爱上了那个解放军。(选自解放军文艺2021年第10期,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第一人称进行叙事,回忆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一个藏族姑娘与一名解放军的爱情故事,充满了对往日那段爱情的怀念。B.小说插叙了“李家锅庄常有汉人来做生意”,这是“我”能听懂少量汉语的原因,使故事情节的发展更加合情合理。C.小说描写了阳光下的康定城、发光的折多河以及盛开的格桑花,通过环境描写
43、,暗示“我”内心的喜悦与甜蜜。D.小说对战争的描绘虽然只有寥寥几笔,非常写意,但给爱情故事创设了一个残酷的社会背景,暗示了悲剧结尾的必然性。2.小说讲了一名解放军与藏族姑娘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藏族姑娘的内心发生了怎样的微妙变化?请结合情节简要概括。3.小说中被包在小棉被中的“孩子”虽不懂人事,但在文中的作用非常重要,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怀念战队王凯又一次狭路相逢。对方跳跃着向他奔来、扫射,他可以清楚地看到对方手中AK-47吐出的火馅,肩膀猛震,他中弹了。然而他的手并没有发抖,此刻,直觉和速度支配一切。一串5.8mm的子弹射出后,他满意地吹了一声口哨他的战队又一次大
44、获全胜。事实上,他受伤的肩膀并未流淌鲜血,手中也没有冰冷的扳机,有的只是闪着红光的鼠标和油腻的键盘。这就够了!他是这个著名CS战队的灵魂、主宰和第一杀手,这是他的战队!在教室和书本中失去的自尊和快乐,他在这里贏了回来。没考上大学,那算个屁!他伸了个懒腰,开始投入下一场战斗。然而就在即将进入那令他兴奋的界面时,他的脖子毫无准备地挨了重重一巴掌,紧接着,一双大手将他拎出了昏暗的网吧。滚回去。父亲面无表情地命令道。他乖乖地执行了命令。据说,他出生那天,母亲正在产床上痛苦地呻吟,而父亲则静静地潜伏在南方茂密的丛林里。在一个适当的瞬间跃起,用粗壮的左臂勒住了敌方特工的脖子。父亲本想捉个活口,但当对方拼命
45、挣扎着从怀里掏出一枚手雷时,父亲毫不犹豫地将匕首刺进了对手的右肋。就在那个时候,他离开了母亲的身体,来到了这个陌生的世界。这种并不愉快的巧合令他耿耿于怀,因为他一直认为自己正是那个倒霉的特工托生的,所以才不得不永远在父亲的强力面前低头。他回到了家,他以为事情到此结束,可是在客厅的茶几上,他看到了一套崭新的军装。那个冬天,他开始重新学习站立,学习行走,学习穿着,学习说话,学习礼节,也学习触摸从前自以为熟悉的沉重乌亮的步枪。在那个雪后的冬日,他伏在坚硬的戈壁上打出第一发子弹时,他的内心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悸动。那一次,他打出的10发子弹全部脱靶。他脖子上挨了班长一巴掌。虽然轻得如同抚摩,但那动作却
46、熟悉得要命。那一刻,他想起了自己的父亲。他站起身,不由自主地整了整刚刚戴上的领花和肩章,然后挺起了胸。从前的战队里,他握的只是鼠标,而在这个战队里握着的却是真正的武器。他摸摸发烫的脸,他明白了在这个真正的铁血战队中,他只是一只菜鸟。从他记事开始,每一年的春天,父亲都会从箱底里把那些缀着红领章的旧军装一件件拿出来晾晒熨烫,然后像宝贝一样小心翼翼地放回箱底。他曾厌恶地看着这一切,那时他觉得父亲像一个生活在石器时代的老傻瓜。但现在,他开始迷惑起来。在一个周末,他请假外出。当他看到一家网吧的招牌时,几乎走不动路了,他快速地跑进去找了一台机器,可看到等待开启的屏幕上映出军装里的自己时,他突然变得极度不安
47、。没有父亲的大手揪住他的衣领,却有一双无形的手将他拉出了网吧。不久之后的另一个周末,他穿着便装再度走进这家网吧,但仅仅登录到游戏,他便坐不住了。在跨出门的那一瞬,他想,他已经无法忍受这狭小空间里的污浊空气了。再往后,他再也没有看过那家网吧一眼。军装里的他先变得黑瘦,不过最终还是强壮起来,仿佛从大地中获取力量的安泰。第二年的时候,他领了一套更大号的军装,用自己的骨骼和肌肉填满了军装的每一寸空间。如果现在见到父亲,他想他再也不会害怕了,因为他也拥有了和父亲同样的力量。他的枪法已经很准,他的口令也很漂亮。当他拍一下新兵的脖子时,感觉惬意。那种真正战队高手的感觉,无与伦比。两年前,他觉得两年漫长得像两
48、个世纪。两年后,他觉得两年短暂得像两个小时。那天晚上,他穿着军装在军容镜前认真持久地凝视自己。他觉得自己很帅,他觉得自己以后再也不会这样帅了。他小心翼翼地把领花帽徽和肩章摘下来,仔细地包好放进了皮箱的底层。如果明天司务长向他回收这些东西,他就撒谎说找不到了。以后,他也可以在每年春天,把自己的军装从箱底里取出来,像父亲那样有板有眼有滋有味地晾晒熨烫。这时,他打算为自己这个小小的计谋微笑一下,可奇怪的是,他却无声地流下了此生最为充沛的一次泪水。(选自2006中国年度小小说)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的“他”原是个不事学业、沉迷网络者;经过军队磨炼,“他”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人;退役时,“他”思想成熟,感恩军营。B.小说题目一语双关,一是指“他”怀念军营中经受磨炼的生活;二是指“他”的父亲退役之后对军队的强烈感情。C.小说通过“CS战队火拼”“军营射击”“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