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理疗常用基本中医理疗常用基本(一)三棱针刺法(二)拔罐法(三)灸法(四)按摩手法(五)刮痧手法(六)穴位贴敷疗法 三棱针,古称“锋针”,是一种常见的点刺放血工具。三棱针刺法又称“放血疗法”,古人称为“刺络”或“刺血络”。临床上主要用来刺破患者身体的一定部位或浅表血络,放少量血液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三棱针针具多为不锈钢制成,其长约2寸,针柄粗呈圆柱状,针身呈三棱状,针尖锋利,三面有刃。一般以右手持针,状如握笔,即用拇、食两指捏住针柄、中指腹紧靠针身尖露出23cm。又称速刺,针刺前,首先选定好穴位或部位,在预定部位上下左右用左手拇食指向针刺处推按,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继之用75%酒精棉球消
2、毒,针刺时左手拇、食、中指捏紧针刺部位,右手持针,对准已消毒部位,刺入2-3毫米深,随即将针迅速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出血37滴少许,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其操作步骤总结为6步:定穴充血消毒点刺挤血压迫止血。点刺多用耳尖、耳垂等部位及四肢末端的十二井、十宣等穴。又叫豹文刺,是在病变局部周围进行点刺的一种方法。根据病变部位大小的不同,可刺10-20针以上。散刺多用于治疗局部瘀血、血肿或水肿、顽癣等。先在已消毒部位上端(近心端)用带子或橡皮管结扎,左手拇指压在被针刺部位下端,右手持三棱针对准针刺部位的静脉刺入后立即出针,使其出血,达一定出血量后,再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止血。此法多用于阿是穴
3、、曲泽、委中等穴,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急性吐泻、中暑发热、丹毒等。三棱针刺法具有通经活络、开窍泻热、消肿止痛、调和气血等作用。主要用于实证、热证、瘀证、痛证。1.对患者要作好必要的解释工作,以消除思想顾虑。2.体质虚弱者、孕妇、产后及有出血倾向者,均不宜使用本法。注意患者体位要舒适,谨防晕针。3.点刺时手法宜轻、稳、准、快,不可用力过猛,防止刺入过深,创伤过大,损害其他组织。一般出血不宜过多,切勿伤及动脉。4.严格消毒,防止感染。拔罐法古称“角法”,是一种以罐状器为工具,利用燃烧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产生刺激,使被拔部位的皮肤充血、淤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1
4、.竹罐 用直径3-5厘米坚固无损的竹子,截成6-8厘米或810厘米长的竹管,一端留节作底,另、一端作罐口,用刀刮去青皮及内膜,制成形如腰鼓的圆筒,用砂纸磨光,使罐口光滑平正。竹罐的优点是取材容易,经济易制,轻巧,不易摔碎。缺点是容易燥裂漏气,吸附力不大。2.陶罐 用陶土烧制而成,罐的两端较小,中间略向外凸出,状如瓷鼓,底平,口径大小不一,口径小者 较短,口径大者略长。这种罐的优点是吸力大,但质地较重,容易摔碎损坏。3.玻璃罐 是在陶制罐的基础上,改用玻璃加工而成,其形如球状,罐口平滑,分大、中、小三种型号。其优点是质地透明,使用时可直接观察局部皮肤的变化,便于掌握时间,临床应用较普遍。其缺点也
5、是容易破碎。4.抽气罐 即用青霉素、链霉素药瓶或类似的小药瓶,将瓶底切去磨平,磨光滑,瓶口的橡胶塞须保留完整,以便于抽气时使用。现有用透明塑料制成的抽气罐,上面加置活塞,便于抽气。这种罐亦易破碎。(一)火罐法 利用燃烧时火的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将罐吸在皮肤上。(二)抽气法 将罐紧扣在穴位上,将注射器从橡皮塞刺人瓶内,抽出空气,使其产生负压,吸附于皮肤。1.闪火法 用镊子夹95的乙醇棉球,点燃后在罐内绕1-2圈再抽出,并迅速将罐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注意的是点燃的乙醇棉球切勿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2投火法 将乙醇棉球或纸片燃着后投入罐内,乘火最旺时迅速将火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即可吸住。3
6、贴棉法 取棉花一小方块,略浸乙醇,压平贴在罐内壁的中下段或罐底,用火柴点燃后,将罐子迅速扣在选定的部位上,即可拔住。这种方法须注意棉花浸乙醇不宜过多,否则燃烧乙醇滴下时,容易烫伤皮肤。4.架火法 用一不易燃烧和不易传热的物体,如小瓶盖等(其直径要小于罐口),放在应拔的部位上,上置小块乙醇棉球,点燃后迅速将罐子扣上。这种方法吸附力也较强(1)单罐法 在相应的部位拔一个罐,此法适用于病变范围较小的病症。(2)多罐法 即一次吸拔数个罐,用于病变范围比较广泛的疾病。(3)闪罐法 采用闪火法将罐拔住后,又立即起下,再迅速拔住,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上起下,起下再拔,直至皮肤潮红为度。(4)留罐法 又称坐罐,即
7、拔罐后将罐子吸附留置于施术部位1015分钟,然后将罐起下。此法一般疾病均可应用,而且单罐、多罐皆可应用。(5)走罐法 又称推罐,一般用于面积较大、肌肉厚的部位,如腰背部、大腿部等。可选用口径较大的玻璃火罐,罐口要平滑,先在罐口或欲拔罐部位涂一些凡士林油膏等润滑剂,再将罐拔住,然后,医者用右手握住罐子,向上、下、左、右需要拔罐的部位往返推动,至所拔部位的皮肤潮红、充血甚或瘀血时,将罐起下。(6)刺血拔罐法 此法又称刺络拔罐。即在应拔部位的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皮肤针叩打后再行拔罐,使之出血,以加强刺血治疗的作用。一般针后拔罐留置10-15分钟。起罐时,一般先用左手夹住火罐,右手拇指或食
8、指在罐口旁边按压一下,使空气进入罐内,即可将罐取下。若罐吸附过强时,切不可硬行上提或旋转提拔,以轻缓为宜。拔罐法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其适用范围较为广泛,如风湿痹痛,各种神经麻痹,以及一些急慢性疼痛,如腹痛、腰背痛、痛经、头痛等均可应用,还可用于感冒、咳嗽、哮喘、消化不良、胃脘痛、眩晕等脏腑功能紊乱方面的病症。此外,如丹毒、红丝疗、毒蛇咬伤、疮疡初起未溃等外科疾病亦可用拔罐法。1拔罐时要选择适当的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若体位不当或有所移动,及骨骼凸凹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均不可用。2拔罐时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的罐。操作时必须迅速,才能使罐拔紧,吸附
9、有力。3用火罐时应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小的无须处理,仅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泡刺破放出水液,涂以龙胆紫药水,或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4.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者,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高热抽搐者,以及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亦不宜拔罐。灸法,以艾叶等可燃材料或其他热源在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温烤,以起到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作用的医疗保健方法。是针灸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施灸材料主要为艾叶。灸法治病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说文解字:“灸,灼也,从火,久声。”灵枢官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灸法具有温阳起陷,行气活血的
10、作用,多用于阳气衰弱,沉寒痼冷等疾患。近代对灸法的应用分类大体为:艾炷灸(着肤灸、间隔灸)、艾条灸、温灸器灸、电热灸、敷药灸(药物发泡灸)等。主要是艾叶制成的艾绒。关于艾叶的性能,本草载:“艾叶能灸百病。”本草从新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三性,能回垂纯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说明用艾叶作施灸材料,有通经活络、祛除阴寒、回阳救逆等作用。艾叶经过加工,制成细软的艾绒,更有它的优点:第一,便于搓捏成大小不同的艾炷,易于燃烧,气味芳香:第二,燃烧时热力温和,能穿透皮肤,直达深部。又由于艾产于各地,价值低廉,所以几千年来,一直为针灸临床所采用
11、。疏风解表,温散寒邪:可用于风寒表证,寒邪为患,或偏于阳虚者。温通经络,活血逐痹:可用于风寒湿邪所致痹证。回阳固脱,升阳举陷:阳气衰则阴气盛,阴气盛则为寒、为厥,甚则欲脱。阳虚暴脱,灸之有回阳固脱作用。可用于阳气虚脱的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证,及阳气不固的遗尿、脱肛、阴挺等证。消瘀散结,拔毒泄热:灸法能温调气机,使营卫和畅,故可用于乳痈初起、瘰疬、寒性疖肿未化脓者。防病保健,延年益寿:灸疗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延年益寿。如俗语说:“若要安,三里常不干”。艾炷灸是将艾炷放在穴位上施灸的方法。用艾绒捏成上尖底平的圆锥形小体,安放在穴位上,点燃其尖端以施灸,每燃烧1枚艾炷即为1壮。施
12、灸的壮数多少,可根据疾病的性质、病情的轻重、体质的强弱而定。直接灸又叫着肤灸、明灸。是将灸炷直接放置在皮肤穴位上施灸,按其对皮肤刺激程度的不同,又分为化脓灸和非化脓灸两种。化脓灸又称瘢痕灸。是将艾绒制成麦粒大的艾炷直接置于穴位上施灸,使局部皮肤灼伤后起泡化脓,艾炷的按放和点火按要求备置艾炷,艾绒中可加芳香性药末,如丁香、肉桂等,以利于热力的渗透。然后在施灸的穴位上涂敷少量的大蒜汁或凡士林,以增加对皮肤的粘附和刺激作用。艾炷安置后用线香点燃其尖端,当艾炷烧至皮肤有灼痛感,医生可在穴位周围用手拍打,以缓解疼痛。灸完一壮后,用棉球蘸水抹净艾灰,再依法续灸,一般灸79壮。敷贴药膏灸毕,于灸穴处敷贴药膏
13、,加以封护。封护灸疮以免衣物摩擦,并促使溃烂化脓。每日1次,12星期,脓水多时每日2次。脓水渐少,最后灸疮结痂脱落,局部留有瘢痕。此法适用于哮喘、瘰疬、慢性胃肠病和体质虚弱等病症,对高血压患者有预防中风的作用。常人施以灸法,还有较好的防病健身作用,但对有皮肤病、糖尿病的患者不宜使用。非化脓灸又称无瘢痕灸。是用艾绒制成麦粒大小的艾炷,置于穴位或病变部位上施灸,以患者稍感灼痛为度,施灸后皮肤不起泡或起泡后不致诱发成灸疮,灸后不遗留瘢痕。将艾绒制成麦粒大小艾炷。在施灸穴位上涂少量凡士林,使艾炷固定粘附于穴位上,点燃艾炷。当艾炷燃烧23时,患者稍觉有灼痛时,将艾炷取下,更换艾炷续灸。以局部皮肤出现红晕
14、为度,可连续灸37壮,灸后不用膏药敷贴。此法适用于虚寒的轻证,常用于气血虚弱、眩晕和皮肤疣等。间接灸,又称隔物灸指艾炷与穴位皮肤之间衬隔物品的灸法。间接灸的种类很多,其名称通常随所垫隔的物品而定。如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药饼灸等。此法具有艾条和药物的双重作用,火力温和,易为患者接受。隔姜灸 是用姜片做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将鲜生姜切成厚约05厘米的薄片,在中心处用针穿刺数孔,以便热力传导。将姜片置于穴位上,再将艾炷置于姜片上,点燃施灸。当患者感觉温热,局部皮肤汗湿红晕时,可换艾炷再灸,不换姜片,灸37壮。如初灸l2壮时,自觉灼痛,可将姜片略向上提起,然后放下,此种灼痛非真热,是药性刺激所
15、致,故必须以小艾炷灸之,如灼痛不可忍耐,可移动姜片,然后再灸之。此法适用于一切虚寒病证、肠胃证候和虚弱证证,尤其对呕吐、泄泻、腹痛、遗精、早泄、痛经等有较好的疗效。能起到解表散坚,温中止呕,补肾治泄作用。隔蒜灸 是用蒜作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将新鲜的独头紫皮大蒜切成 0103厘米厚的薄片,或将大蒜捣成泥状制成薄饼,置于穴位或患处的顶端,艾炷置蒜上灸。对痈、疽疮、疖等施灸的程度,不知痛者灸至知痛为止,知痛者灸至不知痛为度。每穴一次须灸足57壮,以灸处泛红即可每日或隔日1次。此法多用于治疗慢性肿疡、疮、痈、肺痨、腹中积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起到清热解毒,消肿发散,活血化瘀,
16、促进伤口愈合的功效。隔盐灸 是用食盐作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用于脐窝部。将纯净干燥的食盐填平脐孔,上置大艾炷施灸。当患者感到温烫时,将大艾炷剩余部分去掉,换炷不换盐,以感到温热舒适为度,可灸39壮。此法有回阳救逆,固脱的作用。适用于急性腹痛、吐泻、痢疾、四肢厥冷、中风脱证等。隔葱灸 是用葱作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将葱白切成厚0305厘米数片,或将葱白捣烂如泥,平敷于脐中及四周或敷于患处,上置大艾炷数个施灸。灸5 10壮,以患者自觉温热不灼痛为度。此法适用于虚脱、腹痛、尿闭、疝气及乳痛等。将艾条点燃后置于腧穴或病变部位上进行熏灼的艾灸方法。将艾绒24克平铺在26厘米长、20厘米宽的桑皮纸(或
17、质地柔软而坚韧的细棉纸)上,卷成直径1.5厘米的圆柱形,越紧越好,用胶水封口而成。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后,对准施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距离皮肤约12cm处进行熏烤的方法即为悬起灸。悬起灸一般用无药艾条,有时也可用药物艾条进行熏灸。又分为:温和灸 将艾条燃着的一端与施灸处的皮肤保持1寸左右距离,使患者局部温热而无灼痛。每穴灸20分钟左右,以皮肤出现红晕为度。对昏迷或局部知觉减退者,须随时注意局部温热程度,防止灼伤。近今有各种灸疗架,可将艾条插在上面,固定施灸。这种灸法的特点是,温度较恒定和持续,对局部气血阻滞有散开的作用,主要用于病痛局部灸疗。回旋灸又称熨热灸。即将点燃的艾条一端接近施灸部位,距皮肤1
18、寸左右,平行往复回旋施灸。一般灸2030分钟。这种灸法的特点是,温度呈渐凉渐温互相转化,除对局部病痛的气血阻滞有消散作用外,还能对经络气血的运行起到促进作用,故对灸点远端的病痛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雀啄灸将艾条点燃的一端对准穴位,似鸟雀啄米状,一上一下地进行艾灸。多随呼吸的节奏进行雀啄。一般可灸15分钟左右。这种灸法的特点是,温度突凉突温,对唤起腧穴和经络的功能有较强的作用,因此适用于灸治远端的病痛和内脏疾病。温针灸法,又称温针、针柄灸及烧针柄等。是一种艾灸与针刺相结合的方法。温针灸的主要刺激区为体穴、阿是穴。先取长度在 1.5寸以上的毫针,刺入穴位得气后,在留针过程中,于针柄上或裹以纯艾绒的艾团
19、,或取约2 cm长之艾条一段,套在针柄之上,无论艾团、艾条段,均应距皮肤23cm,再从其下端点燃施灸。在燃烧过程中,如患者觉灼烫难忍,可在该穴区置一硬纸片,以稍减火力。每次如用艾团可灸34壮,艾条段则只须12壮。温灸器灸是指用温灸器在腧穴上或患处施灸的一种方法。温灸器是一种专门用于施灸的器具,其形式有多种多样,临床常用的温灸器有温灸盒、温灸筒。灯火灸是灸法之一。指用灯草蘸植物油点火后在穴位上直接点灼的灸法。又称灯草灸、打灯火、焠法。操作时应蘸油适量,动作迅速,以防燃油下滴引起烫伤。当灯火灼及穴位皮肤时可听见轻微“拍”声,灯火即灭,称为一燋。每穴一般只灸一燋。灸后局部稍起红晕,应注意清洁,避免感
20、染。本草纲目卷六:“灯火,主治小儿惊风、昏迷、搐搦,窜视诸病,又治头风胀痛。”临床还用于腮腺炎,呃逆,呕吐,阴痧腹痛,小儿消化不良,功能性子宫出血,手足厥冷等病证。是采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处,使其局部皮肤自然充血、潮红或起疱的治疗方法。因其不用艾火而局部皮肤有类似艾灸的反应,并且作用也非常相似,故名为天灸,又称自灸、敷灸、药物灸、发疱灸。天灸既具有穴位刺激的作用,又可通过特定药物在特定部位的吸收,发挥明显的药理作用。1.蒜泥灸蒜泥灸 将大蒜(以紫皮蒜为优)捣烂如泥,取35克涂敷于穴位上,敷灸时间为13小时,以局部皮肤灼热疼痛为度。如敷灸涌泉穴可治疗咯血、衄血;敷灸合谷穴可治扁桃
21、体炎;敷灸鱼际穴可治喉痹等。2.斑蝥灸斑蝥灸 将斑蝥浸于醋或95%酒精中,10天后擦涂患处。适用于牛皮癣、神经性皮炎、关节疼痛、黄疸、胃痛等病症。3.白芥子灸白芥子灸 将白芥子研末,醋调为糊膏状,取510克敷贴穴位上,用油纸覆盖,胶布固定;或将白芥子末1克,放置于5厘米直径的圆形胶布中央,直接敷贴在穴位上,敷灸时间为13小时,以局部皮肤灼热疼痛为度。适用于风寒湿痹、肺结核、哮喘、口眼歪斜等病症。灸法能健身、防病、治病,在中国已有数千年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广泛使用艾灸法,如庄子中有“越人熏之以艾”,孟子中也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记载。历代医学著作中更比比皆是。灸法能激发、提高
22、机体的免疫功能,能够活跃脏腑功能,旺盛新陈代谢,产生抗体及免疫力,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所以长期施行保健灸法,能使人身心舒畅,精力充沛,祛病延年。施灸对于血压、呼吸、脉搏、心率、神经、血管均有调整作用;能使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等明显增高,胆固醇降低,血沉沉降速率减慢,凝血时间缩短,对血糖、血钙以及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也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常用于痹症、虚寒性胃肠病、遗精、阳痿、气喘、婴儿腹泻、中风脱证、虚脱、晕厥、胎位不正、慢性肿疡、神经性皮炎、湿疹、胃下垂、脱肛等,亦可用于防病保健。老人、小儿尽量少用或不用直接艾炷灸。糖尿患者则禁用着肤灸,因易出现严重的化脓感染,伤口不易愈合。不同的人体部
23、位也应有所不同。如面部,宜用艾条悬起灸或艾炷间接灸,而不能用直接灸等。施灸剂量取决于施灸的方式,灸炷的大小、壮数的多少,施灸时或施灸后刺激效应的时间等因素。一般而言,病深痼疾灸量宜大,病情轻浅灸量宜小;初病、体质强壮者,灸量宜大,久病体弱者,灸量宜小;施灸时患者热感不明显者灸量宜大,热感明显者灸量宜小;青壮年灸量宜大,老人妇幼灸量宜小;皮肉厚实部位灸量宜大,皮肉浅薄部位灸量宜小;腰背腹部灸量宜大,胸部四肢灸量宜小;治疗疾病时灸量宜大,防病保健时灸量宜小,但须长期坚持。另外冬日灸量宜大,夏日灸量宜小;北方施灸灸量宜大,南方施灸灸量宜小。总之,在具体施灸时综合考虑病情、体质、年龄、施灸部位、施灸目
24、的,甚至施灸时的季节、地域等。1.掌握热量,防止烫伤。尤其对局部皮肤知觉减退及昏迷患者。2.做好防护,以防艾火掉下烧伤皮肤或烧坏衣褥。使用温针时,可用硬纸片剪一小孔,套住针体平放在进针处,即可避免艾火直接掉落于皮肤上。施灸后艾条必须彻底熄灭,以防失火。3.艾炷灸容易起疱,应注意观察,如已起疱不可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如水疱过大,经75%乙醇消毒后用注射器将疱内液体抽出,外涂甲紫,再用敷料保护,以防感染。妇女妊娠期间,小腹及腰骶部不宜施灸。1、滚法 2、按揉法 3、拿揉法 4、掐揉法 5、点法 6、拨法 7、拍法 8、擦法 9、拳叩法 10、腰部斜扳法 用手掌尺侧面的背部及掌指关节背侧突起处,在
25、操作部位做来回翻掌、旋转动作称滚法。一是由前臂的旋转;二是由腕关节的屈伸而组成的复合式手技动作。其受力部位以小鱼际肌至第五、第四掌骨的背侧。前臂旋转与腕关节屈伸这二者动作一定要协调。如此在体表部位上产生持续不断的来回滚动。其滚动频率每分钟约120160次。1.指按揉法:用单手或双手拇指罗纹面置于施术部位。余指置于对侧或相应的位置以助力。腕关节悬屈,拇指和前臂部主动施力,进行节律性按压揉动。2.掌按揉法:是以掌根部着力于施术部位,余指自然伸直,前臂与上臂主动用力。进行节律性按压揉动。在拿法动作的基础上,使拇指与其他手指在做捏、提时,增加了适度的旋转揉动,所产生的拿揉之力连绵不断地作用于施术部位上
26、。用拇指指端或指甲缘着力,选取一定的部位或穴位,用持续或间断的力垂直向下按压,并增加适当的旋转揉动,所产生的掐揉之力作用于施术部位。1、指点法:用手握空拳,拇指伸直井紧贴于食指中节的桡侧面,以拇指端为力点压于治疗部位。2、肘点法:屈肘,以尺骨鹰嘴突起部着力于施术部位或穴位上。以肩关节为支点,用身体上半部的重量通过肩关节、上臂传递至肘部,进行持续点压。拇指伸直,以指端着力于施术部位,余四指置放于相应位置以助力,拇指用力下压至一定深度,取得“得气”感觉,再做与肌纤维或肌腱、韧带呈垂直方向的单向或来回拨动。虚掌,腕部放松,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施力,平稳而有节奏的拍打施术部位。可双手交替操作。施术
27、者肩、肘、腕放松,以小鱼际及小指尺侧部分着力于施术部,以肘关节为支点,腕部放松并有适当活动度,前臂主动活动,带动腕、拳进行节律性的击打。病人取环跳位,医者立于患者前面,一手固定肩部,另一手或前臂固定患者的臀部,“推肩压臀”,用“寸劲”做相反方向的用力扳动。刮痧,是以皮部理论为依据,用手或器具(牛角、玉石、火罐等)在皮肤相应部位抓捏、刮拭、放血,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之目的的一种方法。刮痧,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复刮动,摩擦患者某处皮肤,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刮痧,就是利用刮痧器具,刮试经络穴位,通过良性刺激,充分发挥营卫之气的作用,使经络穴位处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祛除邪气,疏通经络,舒筋理
28、气,驱风散寒,清热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以增强机体自身潜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机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现代科学证明,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高血压、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风寒痹症都有立竿见影之效。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1、刮板握持:治疗时刮板厚的一面对手掌,保健时刮板薄的一面对手掌。刮板与刮拭方向所成角度在4590之间。2、刮拭方向:按颈背腰腹上肢下肢顺序进行。胸部从内向外刮拭。3、补泻手法:与刮拭的力量、角度、刮痧板的拿法有关。补刮,力量轻、速度慢、角度小、刮痧板薄的一面对手掌;泻刮,力量重、速度快、角度大、刮痧
29、板厚的一面对手掌;平补平泻:力量、速度适中,或力量轻、速度快,或力量重、速度慢,适当调整角度。4、刮痧时间:一般每个部位刮3-5分钟,最长不超过20分钟。对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应强求出痧,以患者舒适为度。刮痧次数一般是第一次刮完痧退后(3-6天),再施第二次刮治。刮痧板一定要消毒。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免寒冷与风口。夏季刮痧时,应避免风扇直接吹刮拭部位。刮痧出痧后30分钟内忌洗凉水澡。刮痧出痧后最好饮一杯温开水(最好为淡糖盐水),并休息15-20分钟 出痧后一至两天,皮肤可出现轻度疼痛、发痒,属正常反应。下肢静脉曲张,刮拭方向应从下向上刮,用轻手法。临床诊断要注意
30、中西医并重,选取中医刮痧疗法所擅长的疾病进行治疗,切莫因误诊误治而延误病情。感冒、发热、中暑、头痛、胃肠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乳头禁刮。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慎刮。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肿者禁刮。凡刮治部位皮肤有溃烂、损伤、炎症都不宜用本法,大病初愈、重病(痧证急重表现)、气虚血亏及饱食、饥饿状态下也不宜刮痧。症状:头晕、面白、心慌、肢冷、汗出,恶心欲吐甚晕仆。预防:空腹、过度疲劳患者禁刮;低血压、低血糖、过度虚弱和精神紧张患者宜轻刮。急救措施:迅速让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让患者引用一杯温糖水;或者迅速用刮板刮拭患者百会
31、穴(重刮)、人中穴(棱角轻刮)、内关穴(重刮)、足三里穴(重刮)、涌泉穴(重刮)。穴位贴敷疗法时一种中医外治疗法,依据祖国中医理论,选取一定的穴位,贴敷某些药物,通过刺激腧穴和药物在特定部位的吸收而发挥作用,它属于灸法的延伸。多选用生猛燥烈,具有刺激性及芳香走窜的药物,常用于咳喘、痹症、腹泻、喉喑、口疮、小儿遗尿等病症。近部取穴贴敷:选择离病变局部器官最近、最直接的相应穴位或阿是穴敷贴。局部选穴如,肾衰外敷方,取肾俞、关元穴,膝关节痛在疼痛部位局部药物外敷。远部取穴贴敷:选择针灸学中的传统有效经穴,如肺腧、风门、膈腧等穴治疗咳嗽、哮喘,神阙、足三里治疗肠炎、痢疾、腹胀、腹痛等。或根据上下相引的
32、原则,上病下取,下病上取,如鼻衄、口疮取涌泉,脱肛取百会穴等。气味俱佳 多效联合 辩证加药 根据疾病种类、药物特性以及身体状况而确定贴敷的时间。一般情况下老年、儿童、病轻、体质偏弱者贴敷时间宜短,出现皮肤过敏如瘙痒、疼痛者应即刻取下。刺激性小的药物每次贴敷4-8小时,可每隔1-3天贴治一次。刺激性大的药物,如蒜泥、白芥子等,应视患者的反应和发泡程度确定贴敷时间,约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多在1-3小时);如需再贴敷,应待局部皮肤基本恢复正常后再敷药,或改用其他有效腧穴交替贴敷。敷脐疗法,每次贴敷时间可以在3-24小时,隔日1次,所选药物不应为刺激性大及发泡之品。冬病夏治,腧穴贴敷从每年夏日的初伏到末伏,一般每7-10天贴敷一次,每次贴3-6小时,连续三年为一疗程。作用直接,适应证广 用药安全,副作用少 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药俭价廉,疗效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