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智慧和人文素养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3732646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207.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智慧和人文素养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国学智慧和人文素养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国学智慧和人文素养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国学智慧和人文素养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国学智慧和人文素养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国学智慧和人文素养 翁礼华引言:国学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一)国学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1840年鸦片战争发生以前,中国的“国学”一词指的是“国子监”一类的国立学校,并不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简称。由于鸦片战争爆发后,西学东渐,洋务派领袖张之洞为了富国强兵,向清廷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治国指导思想,这才有了中国学问的简称“中学”。可见,张之洞专门用“中学”与“西学”两个不同的词汇,来区分中国与西方的思想文化差异。直到清末民初,社会上才出现与“西学”相对应的“国学”之称。“国学”是一个笼统的称谓,其所指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人称中国传统文化为“汉学”一样是一个浑名。(二)中国人又回头青

2、睐国学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间,中国从一个历史上曾经遥遥领先于世界的经济文化强国,沦落为在西方列强洋枪洋炮面前不堪一击,任人欺凌的东亚病夫。国将不国、种族不保的巨大反差,令当时的中国人把一切的怨恨都洒到了传统文化身上。好像中国社会之所以沦落到今天这个样子,全是传统文化惹的祸,于是,打倒“孔家店”,批判传统文化就成了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神州大地上 的主流思潮。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允许国人放开手脚,大胆追求利益,以效益为导向的市场经济让中国迅速崛起,2010年起超过日本成了世界上上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人们也发现贪污腐败、坑蒙拐骗、唯利是图、道德沦丧成了中国社会的大问题,不得不使很多

3、国人重新回过头来审视自己的历史文化,发现以前的中国并没有如此物欲横流,不择手段。作为数千年礼仪之邦的中国,其传统文化中还有不少很有价值的思想资源,于是就有了今天人们的“国学热”。一、文明与文化(一)功能性需要的是文明,超越功能需要的是文化1、文明在趋同,文化在融合2、中国历史上三次外来文化传入高潮(1)两汉之交的佛教文化传入中国(2)晚清西方词汇经过日本变成汉字传入中国(3)改革开放以来西方词汇直接传入中国(二)文化的定义1、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汉代刘向说苑一书中首次出现“文化”一词。他说:“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就是说“文化”仅仅指与武

4、力镇压相对应的文治教化,即以体现封建伦理道德的诗书礼乐来教育感化世人,是统治者驾驭人民的手段文治教化的意思,并没有现代汉语的文化涵义。2、拥有现代内涵的“文化”定义(1)词汇的传入现代汉语中的“文化”一词,清末才从西方经日本传入。西方“文化”,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它的意思是耕种、居住、练习、注意等等,法文的Culture,也是栽培、种植之意,但又引申为从人的物质生产到精神生产两个领域,比中国古代“文化”的含义要宽泛得多。(2)泰勒的定义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了“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5、”的定义。这是世界上 第一个拥有现代内涵的“文化”定义。3、翁礼华对文化的定义 “文化就是人化,是人由心而生的自觉。”也就是说,凡是动 物不会而人才会的事就是文化。例:从“家”字的偏旁结构说起 4、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1)广义的文化:人类所创造的一切都是文化,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2)狭义的文化:所指的仅仅是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三)文化的四个层次:如果文化是一个球体,自外而内分成四层:1、物态文化2、行为文化3、制度文化4、心态文化其中:心态文化是文化的核心(四)文化的作用 文化是族群的根和灵魂,它对凝聚、整合、同化、规范人们的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起着重要二、儒佛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

6、)中国还有一个初级阶段 世界上所有国家最早出现的都是象形字,后来在大多数国家都发展为抽象文字,而我们中国却始终停留在初级阶段。和谐 教 孝 饭 企业、赢(亡、口、月、贝、凡)(二)从四千年前仓颉造字说起:重要的繁体汉字都比较简单,不重要的字都比较复杂:“人”很重要,一撇一捺只有2个笔画,乌龟就不太重要了!“龟”的繁体字(龜)16画 “鳖”的繁体字(鼈)23画 “鹂”的繁体字(鸝)30画(三)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是大师,能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的是专家;能把糊涂的东西弄明白的是科学,能把明白的东西弄糊涂的是文学(三)“心”很重要,所以“心”字只有4 个笔划 中华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心”(四)儒佛道文化

7、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心”字上面有三点:当中一点是儒家文化,两边各一点分别是道家文化和佛教 文化,下面一个钩子钩起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它解决什么问题?是解决人心问题!中国传统文化是由儒佛道三家组成,其中以儒家为主,佛道为辅形成“一体两翼”的“三元一体”文化。儒和道是中国本土文化,佛是两汉之际从印度传入中国,并在 唐宋时期中国化了的文化。在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国家图书馆广场,矗立着世界十大思 想家的塑像,其中就有代表东方思想的先哲:儒家孔子、道家老子和使佛教中国化 的唐朝和尚惠能。他们三人并列为“东方三圣人”。儒佛道文化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 除了具有 非凡智慧以外,都对人生和社会的苦难有过刻骨铭心

8、的体会和极其透彻的理 解。三、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及佛教中国化(一)释迦牟尼创立佛教释迦牟尼原本是印度净饭王儿子乔达摩悉达多(公元前563-公元前483年)29岁出家修炼,35岁成佛,创立佛教。悉达多太子所处的时代正是古印度各国之间互相讨伐、并吞,阶级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他所属的释迦族是一个较为弱小的民族,受到邻国强权的威胁,朝不保夕,时有被灭亡的危险。因而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和概念都在生与灭中变化着,没有永恒的幸福,而种种痛苦却是无休止的。另外,他又目睹人自有生以后,接踵而来的老、病、死的情景,联想到自己也摆脱不了同样的命运,从而产生了人生难脱苦难的烦恼。他为了在精神上获得解脱之道,终于出家修行,

9、创立了佛教,因悉达多为释迦牟尼佛,故又称释教。(二)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1、洛阳白马寺的由来两汉之交,佛教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时有两个骑着白马的僧人来到洛阳,开始被安排在鸿胪寺(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外交部),由于时间长了,皇帝认为久住国家机关不妥,就下令国家财政拨款给他们在当年国道(洛阳出城口的大马路)边上造了一个宗教场所,这就是今天著名的“白马寺”。此后,中央部委的“寺”,也就成了宗教场所的专用名词了。2、观世音菩萨因避讳改为观音观音菩萨原称“观世音”,因为到了唐朝第二个皇帝叫李世民,为了避讳(避“世”字之讳,改称“观音”)。3、观音菩萨变性,由男变为女宋朝妇女信佛教的人越来越多,而佛教没有男菩萨,

10、为了解决男女授受不清的问题,就把观音菩萨变男性为女性。4、托孔子的福,佛教有了“殿”的称谓宋代,朝廷把孔庙供奉孔子塑像的主体建筑命名为“大成殿”,佛教也随之搭便车把供奉佛像的建筑也改称为“殿”(诸如:供奉释迦牟尼佛的建筑称“大雄宝殿”,供奉观音菩萨的建筑称为“圆通宝殿”)。5、佛教的领导人的不同层级根据觉悟高低、能力大小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次是:佛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第二层次是:菩萨自觉、觉他 第三层次是:罗汉(阿罗汉)自觉 佛的境界最高,已功德圆满;菩萨次之,罗汉最低。原来佛教只有一个护法神韦陀,为了使佛教在组织上进一步中国化,隋代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将三国时期的忠义之士 关羽也安排为佛教

11、的护法神。从而韦驮为左护法,关羽为右护法。后来不仅天台宗的寺院供奉关羽,各宗寺院也争相仿效,关羽就自然而然地成了中国佛教的保安司令了。智者大师说,有一次他在荆州的玉泉山入定,於定中听见空中传来:“还我头来!还我头来!”的惨叫声,原来是关羽的头被敌人砍下来,其愤恨不平,到处寻找自己的头。智者大师反问:“你过五关斩六将,杀了那么多人,他们的头谁来还呢?”并为其讲说佛法。关羽当下心生惭愧,而向智者大师求授三皈五戒,成为正式的佛弟子,并且誓愿作为佛教的护法。(三)佛教在中国的发展1、三国时期,朱士行成了第一个投身佛门的中国人2、梁武帝以皇帝之尊为佛教在中国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南朝梁武帝笃信佛教,能亲

12、自上台宣讲佛教教义。他不光为僧尼剃度、吃素、水陆道场等等佛教仪规设计和建立了一整套制度,还四次投身京师(今南京)同泰寺(今南京鸡鸣寺)为奴,导致国家财政花费三亿铜钱为其赎身。同泰寺僧人在将大量财政赎身资金投入工商业(商店、榨油坊、碾米坊、手工业)的过程中,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小额抵押贷款的金融机构“典当行”(质铺)3、唐太宗建立国家译经院,将梵文译为汉语,奠定了汉传佛教八个不同流派的文献基础 唐太宗接受从印度取经回国高僧玄奘的请求,财政拨款建立国家译经院,花了一百多年时间,把印度的梵文佛经全部译为汉语,从而使中国汉传佛教有了八个不同的主要流派。它们是: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律宗、禅

13、宗、净土宗、密宗。(四)佛教与政府和社会的冲突1、佛教影响税收和国防僧尼不纳税,不当兵,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军队兵员征集2、佛教僧尼不事生产,靠施舍、乞讨为生,影响社会风气3、与朝廷治国指导思想的矛盾如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因为老子姓“李”,与自己同姓,是李家的祖宗,于是他就用自己的祖宗老子的道家思想治理国家,压制佛教。当年玄奘出境,也是混在逃难的老百姓中间偷渡出去的。唐太宗接位后很重视佛教,要用儒佛道三教治国。听说玄奘到长安了,专门派宰相裴度去长安迎接,并在东都洛阳亲切接见。4、皇帝的决绝措施“三武一宗”灭佛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三武灭佛”事件分别发生在:公元444年,北魏太武帝灭佛;公元574年,

14、北周武帝灭佛;公元841年,唐武宗灭佛。倘再加上公元955年,后周世宗灭佛,称为“三武一宗”灭佛。(五)佛教与中国儒道文化的冲突 1、与儒家文化的冲突(1)僧尼落发剃度与孝经“身体发肤,孝之始也”的矛盾 三国时,曹操割发代首就是“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典型事例。(2)僧尼不娶妻生子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矛盾(3)僧尼云游四方与“父母在,不远游”的矛盾(4)出家僧尼信佛不信皇帝礼拜王者的矛盾(5)儒家认为人死神灭,而佛教认为人死神不灭的矛盾(6)儒家的入世和佛教出世的矛盾2、道教与佛教之间争夺社会地位的冲突明显晚于佛教建立的道教为了提高自身的地位,编造出老子化胡的故事。故事说:博学的老子原是

15、周王朝的“守藏室之史”,也就相当于中央图书馆管理员。老子辞职后,骑着青牛西去,出函谷关时,给关长写下了名著道德经。走啊,走啊!老子一直走到了印度天竺国,收了一个叫光净菩萨的人做徒弟,这个徒弟学有所成,便成了佛祖释迦牟尼。由此可见,道教是佛教的师傅。为了进一步在社会上扩大影响,让老子化胡说家喻户晓,西晋道士王浮还别出心裁写了一部老子化胡经,成为道教历史上的一部经典。老子化胡经为韵文,读来朗朗上口,而且通俗易懂,便于在民间传播流行。经文原文还配有乐谱,可以配乐吟唱。化胡经中的化字,包含了教化、宣化与转化的意义;胡是指外族或外国,化胡经中的胡字,则专门指佛祖释迦牟尼和佛教。(六)佛教与中国人固有的偏

16、好的矛盾 世界上,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为三大宗教。其中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只有一本经书,即:基督教的圣经,伊斯兰教的可兰经(亦称古兰经。而佛教却有一屋子的书,以致于中国著名佛寺大都有“藏经楼”。而中国人恰恰是崇尚实用理性,对那些无关日用的、抽象的、繁琐的理论不感兴趣。比如唐僧玄奘在印度参加大辩论,击败对手,载誉而归的法相唯识宗,通过繁琐的心理概念分析,论证客观世界只不过是人的主观意识的派生物,从而否定物客观世界的真实性。回国后玄奘把这一套东西照搬出来,结果是被中国人视为“对牛弹琴”,流传了三十多年就烟消云散了。(七)中国化使佛教能在中国生根落脚,迅猛发展1、有偿度牒制度解决了朝廷和僧人的经济矛

17、盾安史之乱中登基的唐肃宗为了解决当时国家财政困难,就派人去太原试点出售僧尼的度牒,所谓度牒就是老百姓出家的身份许可证,朝廷规定无证者不得出家。试点很成功,一次就得钱100万贯。苏东坡疏浚杭州西湖,淤泥堆积成“苏堤”,资金就来自于三司(财政)的空白度牒。2、道教的老子化胡经及西来僧人用道家理论格义(附会)佛教理论,从而是有效地解决了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高僧安士高,原系安息国(今伊朗)太子,因信佛教而让位,东汉时来到洛阳,也是中国汉译佛经的第一人。安士高在翻译安般守意经时就说:“安为清,般为净,守为无,意名为,是清净无为也。”尽管有点牵强,但至少能起到让佛教能在中国生存和发展的作用。3、佛

18、教以儒家文化诠释佛经三国时,一个译经僧用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来诠释佛教的“来诠释佛教的”五戒”(杀、盗、邪、妄、酒不杀、不淫邪、不饮洒、不盗、不亡语);甚至无中生有地把儒家的东西“走私”到佛经中。例如,他们在佛经中写道:“臣欺其君,子欺其父,兄弟夫妇更相欺诳都是错。”你遍寻佛经是找不到的。4、佛教宣传投身佛门是为全家求幸福,这样就解决了剃度削发、不娶妻生子、父母在去出家等诸多矛盾5、东晋高僧慧远以“先奉亲而敬君”,解决了佛教与国家治理的关系在佛教徒眼中世俗皇帝不是真正的权威,真正的权威是释迦牟尼佛,他不但至高无上,并且是永恒的(皇帝生命有限)。为解决这场政治权威的冲突,东晋高僧

19、慧远专门写了一本沙门不敬王者论,他强调佛教不仅能辅助君主,还能劝喻百姓效忠于国家。说:凡在家而慕佛法者,首先应该事奉双亲、礼敬君王;而想脱俗出世的人,必须得到君亲的同意而行动。如果君亲不同意,就应该暂时搁置自己的想法,等待君亲的觉悟。慧远巧妙地运用对王者的实质服从,来免除形式上的“形屈之礼”。6、对于神灭还是神不灭的问题,调和论者则竭力寻找各种资料,以趋附、证明佛教轮回报应和神不灭等教理,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早已有之。由此可见,对于儒佛、道佛的争议,基本上都是以佛教的妥协或迎合传统而告终的。这也正是佛教能在中国生根落脚,并得以迅猛发展的根本原因。7、惠能“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

20、“顿悟”使禅宗在唐代佛教八个宗派中一枝独秀(1)惠能在与神秀竞争弘忍衣钵时取胜,从此开启了南禅宗的迅猛发展相传南北二宗之争,始自五祖弘忍选嗣法弟子。文化程度很高的弟子神秀作偈为:“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弘忍认为未见本性。后来,一字不识的碓米僧人惠能也作一偈,请人书壁:“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阅后,认为惠能得其禅之心要,故密授法衣,认可其嗣法地位,让惠能漏夜南下。此后,北宗主渐修,南宗主顿悟。顿悟成佛的禅宗出现,宣告佛教中国化彻底完成。惠能圆寂后30年即公元734年,在滑台(今河南滑县)大云寺举行的无遮法会(相当于全国辩论会)上,惠能的

21、传人神会与当时北宗的高僧山东崇远(号称“两京名播,海外知闻”)进行了一次南北宗是非正邪的大辩论,神会一举击败崇远,使南宗成为正统,迅速占领名山大寺,并分宗立派,繁荣兴盛起来。毛泽东很推崇惠能,不但自己经常把惠能语录六祖坛经带在身边,不时翻阅,还多次给身边的工作人员讲述六祖惠能的身世和学说,赞赏惠能对佛教的改革和创新精神。1958年8月21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北戴河扩大会议上讲话时对与会者介绍说:唐朝佛教六祖坛经记载,惠能和尚,河北人,不识字,很有学问,在广东传经,主张一切皆空。这是彻底的唯心论,但他突出了主观能动性。毛泽东还谈到过慧能的思想在佛教史上的地位。他说,惠能主张佛性人人皆有,创

22、顿悟成佛之学,一方面使繁琐的佛教简易化,一方面也使从印度传入的佛教中国化。因此,他被视为禅宗的真正创始人。毛泽东有一些著名观点,在惠能身上多能找到暗合,例如:“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暗合惠能的“下下人有上上智”;“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暗合惠能的:“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2)禅宗的顿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宗教风格禅宗的顿悟,在心性修持上提倡单刀直入,径直指向当下现实的人心,体验清净本性,见性成佛。不重视经典和言教,废除坐禅,排斥繁琐名相辨析,否定绝对权威,反对偶像崇拜。作为中国佛教中最有生命力的一脉,禅宗以一种简易明快的禅修道路和方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宗教风格。8、百丈清规强制僧

23、人自食其力和遵守戒律继惠能之后,唐代的百丈怀海禅师精心制定了百丈清规,除了要求出家人立誓遵守戒律外,还要求僧众:不坐高广大床、不歌舞娼妓、不抹香涂身、不蓄钱财珠宝等。同时,严格要求僧众“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百丈怀海禅师彻底改变了印度佛教把乞讨当成一种功德,僧人只接受百姓供养,厌恶劳动,吃伸手饭,不自食其力的传统,明确要求出家人自食其力,不做社会的寄生虫。禅宗不靠经典、不依赖佛像,不主张建造佛殿。从禅院到禅师个人,都以简朴为荣,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赏和朝廷的支持,这就是禅宗此后在中国能获得蓬勃发展的重要变革。9、把至高无上的佛心变成平常心 怀让禅师通过磨砖制镜的公案,告诉弟子马祖道一:“磨砖

24、不能制镜,静坐不能成佛”的道理,使马祖道一悟出了佛心就是平常心。何谓平常心,马祖在语录中说:“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在行事上,不故作姿态;在认识上,不固执地区分事物;在待人接物上,不能按自己的爱恨善恶去判断或取舍;在事物的发展上,不要坚持什么是永恒,也不要强调什么变化;在对待圣人和普通人上,不要把他们对立起来,圣人也是人,也有普通人的品性和情感。总之,不要执著于分别,随缘任运,顺其自然。(八)佛教对中国语言、文学和理论体系的贡献1、佛教对中国汉语词汇的贡献世界、真实、真理、平等、实际、现在、奇特、苦恼、转变、觉悟、自觉、因果、红尘、忏悔、翻译、上课、下课、功课、课程、食堂

25、、方便、功德、圆满、降伏、契合、刹那、无为、无我、境界、心境、心田、苦言、妾言、昏沉、缘分、情缘、大慈大悲、大彻大悟、大千世界、自由自在、自作自受、不知不觉、不可思议、一刀两段、心花怒放2、佛教对中国诗词的贡献唐宋时期,在佛教的影响下,才有唐代王维诗歌“大漠孤烟直,长河入海流”的空灵恬淡的意境,扑实无华的气质。至于北宋苏东坡更是深受佛教禅宗的影响,作品中:“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处处都渗透着禅意。有故事说:一次,苏东坡与好朋友佛印禅师(庐山归宗寺高僧)穿着黄色大袍一起坐禅,苏东坡问佛印:“你看我坐着,像什么?”佛印说:“像一尊佛!”,苏东坡听了很高兴

26、。佛印反问苏东坡:“你看我像什么?”苏东坡就说:“像一堆牛粪。”佛印照样打坐,一点反映都没有。苏轼回家后在苏小妹面前提起此事。小妹说:“你心中无佛,才看人家是粪;佛印心中有佛,才看你是佛,这就是禅宗的明心见性呀!”3、佛教对中国白话小说的贡献宣讲佛经时要讲佛教故事。南北朝时期出现“经变”,就是把故事画出来给观众看,解说词如果是“偈颂”,就改编为“变文”,类似说唱文学;解说词是散体文,就是“俗讲”,俗讲的底本叫“话本”。宋朝有作家用话本的形式写小说,古代长篇白话小说由此而来。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当原有的语言格局无法容纳新的思维内容、新的思维方式时,语言就会调整,并出现新的面貌。五四新文化运动提

27、倡中国接纳科学、民主两先生,伴随的是语言文学的白话文运动。如果没有佛教文化促成古白话,“五四”的白话就会是零起步。4、佛教对中国理论体系的贡献中国古书的体制是若干章组成一篇,若干篇组成一书;诸子论著跟抒情短诗集诗经一样,不利于理论论述的层层展开,凝炼有余而挥洒不足;所以诸子的言论都呈论断形式,警句箴言,吉光片羽,不追求思路条理的完整性。佛教的传入,让当时中国的思想理论界大开眼界,理论体系的构筑有了恢宏庞大的先例和样板。四、儒家文化的形成、内涵及其发展(一)儒家文化的起源 儒,人之需也。儒,最初指的是举行冠、婚、丧、祭(加冠、嫁娶、丧殡、祭祀)礼仪时的司仪,后来指由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

28、79年)创立的、以维护周礼为核心并逐步发展到以教化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二)儒家文化的主要内容1、“仁”的人格理想生于春秋后期的孔子想复兴夏、商、周三代笃行千年的礼制,而当时他能选择的路径只有两条:一是神祗信仰;二是借用人性。由于春秋战争频仍,百姓神祗信仰废弛,于是不得不借用人性,提出了“仁”的人格理想。汉字“仁”字的左偏旁是“人”,右偏旁是“二”标志着,“仁”就是要按照人的自然天性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因此,“仁”的内涵就是具有“爱人的品德”。不过儒家对人的爱心是有等级的,第一位是父亲,不能让别人超过对自己父亲的爱。“仁”引申到政治上,就要办好本国的事,吸引别国百姓归顺自己,而不是武力征服。孔

29、子的弟子曾子给孔子的“仁”补充了具体应用的“忠恕”。他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是由“中”与“心”组成:中人之心,尽力为人谋。“恕”,是由“如”与“心”组成:如人之心,推己及人。也就是说,以待己之心,处理好人际关系。2、何谓“仁人”孔子认为,能将“恭、宽、信、敏、惠”推行于天下的人,才称得上仁人。3、“仁”的弹性区间下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上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就是说,最高境界是人类共同发展大同世界;最低要求互不伤害。4、“义”的为人之道 战国时期的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发展了儒家学说,给“仁”补充了一个“义”的概念。“仁”是爱人之心,“义”是

30、为人之道。义的繁体字“義”,上半部首是“羊”,下半部首是“我”,意味着以我之羊贡献于人,这是一种多么高尚的为人之道!5、“礼”的政治理想孔子提出了“礼“的政治理想,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政治秩序,各种人都要按照自己的位置像样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孔子的“礼“不仅仅表现在礼节行为上,其实质是等级秩序。6、“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在行仁政方面,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称之为“王道”。明代朱元璋刚登上皇帝宝座时对孟子的民本思想很反感,尤其读到孟子 一书中:“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一段话时,不禁怒不可遏,下令将在孔庙中作为“亚圣”(孟子地位仅次于孔子)享受祭祀

31、的孟子座像撤除,并不准臣下对此发表反对意见,否则就要以“大不敬”的罪名,送上断头台斩首示众。可偏偏有个不怕死的读书人钱唐冒死上书,反对皇帝把“亚圣”孟子打入冷宫,公开声明:“为亚圣而死,虽死犹荣”。事后,逐渐冷静下来的朱元璋收到上书后,不但没有处罚钱唐,而且还恢复了孟子配享孔庙的资格,继续享受阴间的社会保障。不过洪武皇帝终究余恨未消,还是命令臣下“删孟”,将那些不把皇帝当回事、对皇帝剌激性很大的“民贵君轻”名言,诸如“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这些话,共85条统统删去,只剩下一百多条,编就了一本孟子节文,还专门规定,从今以后科举考试不得以被删除的孟子条文命题。7、“制民恒产”

32、的经济思想孟子认为:“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要求“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8、孔子重视现实人生,不愿谈神论鬼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知生,焉知死?未知事人,焉知事鬼。”“子不语怪力乱神”9、孔子处人处事倡导中庸之道10、孔子教育上强调有教无类11、儒家在人性善恶上的认识差异作为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在大方向一致的前提下,也是有差别的。(1)孔子所讲的“性”主要指“才性”、才能,所谓“性相近,习相远也”(2)孟子把“性”用作“善恶之心”。他认为人与生俱来有四种善于心:恻隐之心、羞恶习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持性善论观点。(3)战国

33、晚期的荀子(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认为,人的本性是好利恶害,如果让人任性发展,人与人之间就会互相争夺,使社会陷入混乱;通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制天命而用之”,由圣人制定礼义,进行教化,才能使人转而为善,使社会正常安定。荀子主张“明于天人之分”,反对“舍后王而道上古”。即分清天和人的不同职能,既“法先王”,又“法后王”。他将“法”提升到“礼”同等重要的地位,法家李斯、韩非都是他的弟子。与此相反,荀子认为“性”包含一切“恶端”,如好利之心,耳目之欲。因此,性本恶,人生来只有动物性,不可能具备社会性;善性是后天教育培养的结果。所以他提倡“劝学”鼓励人们学习。12、孔子提出“名正言顺”的“正

34、名”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之名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就是要给名称概念以正确的界定,其中包括等级名称和刑罚名称。13、荀子给“正名”说,补充了“名实相符”的内容荀子把“名”和它的对立物“实”对举,赋予逻辑学上的意义。他说:“知异实者异名也,故使异实者莫不异名也,不可乱也;犹使同实者莫不同名也。”比孔子的“名正言顺”进了一步“名实相符”。(三)汉武帝采纳董仲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了中国两千年治国的指导思想中国历史上对儒、佛、道文化的运用上的特点:1、开国初期,由于战乱破坏,经济凋零,为恢复经济,

35、盛行道家文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如汉朝初年、唐朝初年2、在土地私有制朝代,盛行儒家文化,加强道德教育。如:汉代、明清时代3、在土地公有制朝代,盛行佛教文化。如北魏至隋唐时代,中国佛教化“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四)融佛入儒,宋明时代儒家文化哲学化儒家文化受佛教中国化的影响,神学化的儒家文化为了抢占思想高地,融佛入儒,在宋明时期不断哲学化,产生了三教合流、与时俱进的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五、道家文化的主要内容(一)道家文化是老子和庄子创立的学说 道家文化,指的是东周时期老子和庄子创立的学说,他们的理论基础是老子的道德经和庄子的南华经。据说老子骑着青牛要过函谷关,关尹不让过,老子当埸写下了

36、五千字的道经和德经,才得以顺利西行。后人将道经和德经合称为道德经。(二)道家是古代诸子百家唯一讨论世界本原的学说中国古代诸子百家争鸣的焦点都集中在人伦和政治上,很少有人讨论那种没有多大实用价值的世界本原。道家可贵之处就在于提出了一个似乎并不实用的命题。老子拟定了一个先于物质世界存在的“道”:“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道”很抽象,用老子的话来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三)老子的核心思想是“无为”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听其自然,不刻意人为,结果什么都能做到。他把无为列为另类的“为”,变成“为无为”。他主张治国安邦“为无为,而无不治”。(四)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

37、子的的道和无为思想“道无始终,物有死生”,庄子引导人们向道学习,获得超脱。他说:“牛马四足是为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五)庄子还发展出了相对主义理论齐物论庄子眼里万物划一,统统没有区别:是非无区别,物我无区别,梦醒无区别,生死也无区别。所以一切争辩或计较都不必要,都没有意义。(六)庄子创造了一套“自我和道也可同体合一”的长生实践法1、心斋:“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2、坐忘:“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七)为抵御外来的佛教,以老庄理论为指导思想产生了道教庄子所谓“人可长生的假想”,以及随之而来的“长生实践法(即:心斋、坐忘)”后来被宗教利用。两汉之交

38、,佛教传入中国后,为了对抗外来宗教,中国人以老子的道德经和庄子所著的庄子一书为理论基础,创立了中国本土宗教道教。道教奉老子为“太上老君”,庄子为“南华真人”。庄子的著作也改称南华真经六、中华文化的追求及其和谐运用(一)对人的关怀是中华文化的追求1、儒家入世,追求人生的社会价值 “人人皆可为尧舜,人人皆可成圣贤”,自古以来就是儒家价值观的普世情怀。孔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马比仆人或者养马的人要珍贵,地位要高,马棚着火之后,孔子先问人是否安全,然后才问及马。孔子“问人不问马”的态度,体现了孔子“仁者爱人”思想。而宋代大儒陆九渊的“天、地、人之才等耳,人岂可轻!人字又岂可轻!”则更是表达了儒家对

39、人的自我价值的尊重和对人的地位的充分肯定。这里所说的“人”,既是指群体的人,也是指每一个个体的人。2、道家隐世,追求人生的自然价值“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主张顺其自然,无为无不为,追求长生久视。老子说:“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也就是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道家充分肯定了人的崇高地位。3、佛家出世,追求解脱成佛佛教认为:“人生是苦,人生无常,善恶果报”立足于“众生”解脱,认定“众生皆有佛性”,通过“普度众生”让人脱离苦海,到达永恒极乐的彼岸。中国佛教强调“世间法则佛法”、“舍人道,无以立佛法”,把出世与入世融合在一起,充分表现出佛教的人文精神和终极关怀。(二)中华文化

40、的追求及其和谐运用1、中华文化让每个中国人都能从中找到生存和发展的智慧 人生境况各有不同,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段也有很大的差异,儒佛道文化都能起到互补和调节作用,达到人生的至美、至善、至真的境界。正因为如此,儒佛道作为中华文化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2、中华文化的和谐运用儒家思想主张入世,积极进取,努力治世,为国、为民做贡献;强调“仁”,“仁者爱人”,提倡仁政,以民为本。人与人之间要和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佛家主张出世,与儒家思想相对,追求的是脱离凡世间的困扰和诱惑,寻找寂静清幽之所,静心修行而达到“无欲”的境界,即舍弃身外之物,物我两忘,身外无我,我亦非我

41、,无我无常,追求自身的超脱。道家介于儒佛之间,主张隐世,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不是不作为,而是顺应规律),以平和的心态对人,以不苛求完美的心态对事。隐世有别于出世,当有机会出仕做官、治理天下,他们还是会选择入世,一展自己的抱负。中国士大夫在得意之时会主张儒家思想,积极入世;在失意之时主张佛道思想,选择出世或隐世,做到既全力以赴又顺其自然,有张有弛。中国传统文化在这样一种三教合一的情境下,将三种不同的文化和谐、中庸地结合在一起。七、“内圣外王”是中国人的大智慧(一)“内圣外王”来历1.“内圣外王”最早出现于道家庄子天下篇:“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道)。此即“内圣外王之道”。2.由于“内圣外

42、王”的思想内涵与礼记大学中所说的“三纲八目”观点相吻合,自宋以来,随着儒道释三教合流,理学出现,“内圣外王”就成了中国人的大智慧。(二)内圣外王的内容1.三纲八目在大学一书里是这样说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2.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3.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4.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5.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6.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7.家齐而后国治,国

43、治而后天下平。”8.文中“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为三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八目。八目中的“格物、致知、9.正心、诚意、修身”5个目为“内圣”;“齐家、治国、平天下”3个目为“外10.王”。所谓“内圣”,就是按照圣人的要求,完成最高的道德修养;所谓“外11.王”就是遵循王道,将“内圣”外化为社会实践。12.八、追求内圣的智慧(一)志当存高远(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三)与时偕行(四)居安思危,有备无患(五)处尘能不染(六)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七)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八)知其白,守其黑(九)事在人为,境由心造(十)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一

44、)志当存高远 “志当存高远”出自三国时期诸葛亮的诫外甥书。诸葛亮在书信中说:“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气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不庸,不免于下流。”这段话的意思是:一个人的志向应该高尚、远大,要追慕古代圣贤,断绝贪欲,丢弃杂念,使志向接近古代贤人。能屈能伸,不拘于琐碎之事。广泛求师问学,力避怨天尤人。这样,即使不被社会重用,也于美德无损,也不怕命运不济。如果志气不刚强,意趣不高昂,只是为一些世俗琐事奔走忙碌,为一些贪欲俗念所拘束,那么,你将永远只能混杂

45、在凡夫俗子之间,不可能有出息,不可能有教养。诸葛亮告诉我们:人的志向与成就从来是密切相关的。如果没有远大的志向,就不可能成就大业。一般来说,对自己的要求高,取得的成就就大;对自己的要求低,取得的成就则小,以致一事无成。所以说一个人即使身居陋室,饥不果腹,只要有远大的理想、崇高的抱负,便能奋然前行,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北宋学者张载在经学理窟 学大原下中说:“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这就是说:志向小的人容易得到满足,容易满足之后就没有继续奋进的理由和动力。(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段话的意思是:天(大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地

46、,君子处事,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它告诉我们:君子应该像天体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待人接物的度量必然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三)与时偕行 “与时偕行”出自周易损:“损益盈虚,与时偕行”。这里的“与时偕行”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既不能固步自封,也不能逆潮流而动,一定要变通趋时,当着时机,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时进我进,时止我止,时退我退。其“与时俱进”不同的是,人不但要知道进,也要知道止,甚至要知道退。时代在前进,每个人都要顺应时势,在知识、观念上不断更

47、新,善于接受新事物,切忌死守教条、墨守成规,这样才能避免被历史所淘汰。(四)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这段话的意思是:生活安宁时要考虑危险的到来,考虑到了这一点就要为危险做准备,事先有了准备,等到事发时就不会造成悲剧了。“居安思危”体现了对立统一的哲学原理,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会相互转化。“有备无患”则体现了正确的意识能够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促进客观事物发展的哲学原理。西汉刘安在淮南子中说:“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说:“自古帝王,居安虑危,处治思乱。今天下初定,岂可遽为以安而

48、忘警戒!”明史郑本公传:“陛下居安思危,当远群小,节燕游,以防一朝之患。”古人说:“事至盛时须警省,境当疑处宜从容。”(五)处尘能不染 “处尘能不染,学道有何难”。此句出自近代高僧,中国佛教会首任主席、中国佛教协会首任会长圆瑛法师(18781953)。这副联语告诉我们:身处追名逐利的滚滚红尘,仍然能坚持自己的精神追求和操守气节,即身成佛又有什么困难呢?!“在欲而无欲,居尘不染尘。”(文殊菩萨道场五台山僧舍对联)东晋时,僧人竺法深在简文帝处作客,刘尹问:“法师是学道之人,为什么要来官宦之家走动?”竺法深回答说:“你自见这是朱门高第,在贫道眼里,同走在茅屋草舍间并无任何差别。”法师的境界,是繁华阅

49、尽后的云淡风清,是滚滚红尘里的淡定从容。人生的浮浮沉沉,欲望乃是最大的滥殇。它可以是推动你向上的一股力量,也可以是主宰你堕落的源头。生命如此短暂,有所营谋必有所烦恼;有所执着,必有所束缚;有所得,必有所失。人生在世,善于控制自己的欲望,才会自在、幸福。人与动物的差别是人能思维,有精神追求,而动物既不能思维,更没有精神追求。因此,人必须为理想信念和高尚情操的追求付出代价,包括忍受物质的贫困以及精神上的苦闷。例如:南宋文天祥、明末张苍水(六)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而更早的文字记载则见于礼记表记:“子曰:事君慎始而敬终。”“慎始而

50、敬终,终以不困”的涵义就是:“仔细、谨慎地开始动手做某件事情,自始至终毫不怠慢,就不会有窘迫之患。”汉代著名学者贾谊新书胎教中曾说:“故君子慎始。”清朝初年,著名剧作家李渔在慎鸾交待旦中说:“此生既能慎始,必能全终。”国务院前任总理温家宝曾引用“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来勉励澳门特首崔世安,要求他一开始就要把工作谋划好、做好,克服各种困难,团结澳门各界群众,取得新的成绩。“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也可以作为一种生活理念:我有我的选择,或有不满、牢骚,或某种意义上的“不积极”,但我有我的底线,我会努力去做好我应该做的,然后在自我的空间和时间里尽量放松。如此看来,其表达的意思大可以作为聊以自勉。(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国学智慧和人文素养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