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针刺“肩痛穴”治疗肩周炎技术 临洮县中医院临洮县中医院 赵爱良赵爱良 .4一、概一、概 述述 肩周炎:又称冻结肩、五十肩、肩凝症、漏肩风等。其发病机制尚有争论,普遍认为该病是肩部软组织退行性变,慢性劳损与外伤,又受寒湿浸入,引起肩关节的关节囊和关节周围广泛的慢性无菌性炎症,软组织广泛粘连,限制了肩关节的活动,以关节内、外粘连,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受关节内、外粘连,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限为特征。好发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女性多男性,右肩多于左肩。肩关节平衡针灸取穴总计38个平衡穴位,不足传统穴位的1/10。80%以上的病人3秒钟即可见效。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课件不同的穴位有着不同的针感要求,只
2、要将要求的针感扎出来即可产生治疗效果。(3)晚期患者,即发病1月以上者,每日一次,28次一个疗程。来源于内经的巨、缪刺法。6、X线检查一般无特殊发现,部分患者可有骨质疏松肱骨头上移或关节腔变窄。(1)早期患者,即出现临床症状2周以内者,每日一次,14次一个疗程。针刺原则:交叉取穴,右侧肩周炎刺左侧穴位,左侧肩周炎刺右侧穴位。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课件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课件针刺特点:以针刺腓浅神经,得明显针感为宜。针刺特点:以针刺腓浅神经,得明显针感为宜。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课件2、肩部疼痛,活动时加重,昼轻夜重,多不能卧向患侧。待进入恢复期以后,在局部配合上述治疗,但不要过度,过会会形成新的炎症和水
3、肿。交叉取穴:右病取左,左病取右,即上下左右平衡针灸不过于强调穴位的定位,而是要求针刺到相应的部位即神经相应的阶段上而出现针感即可。(1)早期患者,即出现临床症状2周以内者。(2)中期患者,即发病2-4周者。(3)晚期患者,即发病1月以上者。病理分期 疾病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 2、中药诊断标准针刺“肩痛穴”疗法概述 北京军区总医院“全军平衡针灸治疗中心”王文远教授于1976年成功发现治疗肩周炎的特效穴,冠名“肩痛穴”(BP-LE6)。该项治疗技术可迅速止痛、即刻效应达90%,不仅可以止痛,还可以缩短病程,促进康复。平衡针灸技术已作为卫生部百项技术向全国推广。平衡针灸学的定义 平衡针灸学是
4、在继承传统医学的基础上,吸收现代科学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现代针灸学。是以中医的心神调控学说和西医的神经调控学说为理论基础,形成的针灸与心理生理社会自然相适应的整体医学调控模式。其特点是:突出人体自身平衡系统大脑高级指挥系统,通过针刺机体的信息高速公路神经,实施对能量物质的再分配、再调整,间接地依靠病人自身来治疗自己的疾病。平衡针灸的目的不是去直接治疗病人的疾病,而是把针刺作为一种人为的外因刺激手段,通过患者自身调整达到恢复机体的平衡,间接地依靠病人自身来治疗自己的疾病。平衡针灸充分地发挥了机体自身调节平衡的独立性,同时产生异向思维,将过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改为头痛医脚,脚痛医手的平衡取穴方法
5、。突出单穴疗法 单穴疗法原则上是一病一穴,一症一穴,80%以上的病症均可采用一个穴位。因为平衡针灸的目的不是直接去治疗患者的疾病,而是利用一种人为的外因刺激手段间接依靠患者自身不断修复、不断完善,恢复患者机体内的平衡系统去治疗自己的疾病。平衡针灸取穴总计38个平衡穴位,不足传统穴位的1/10。突出即时效应 即时效应亦称一针见效。80%以上的病人3秒钟即可见效。对发病时间短、症状轻、体质好、年龄小的病人经一次性治疗即可临床治愈,即使发病时间长、症状重、年龄大、体质差的病人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也可使症状改善,减少病人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病人生存时间。平衡针灸学的疗效不是取决于医生,而是取决于病人
6、自身的平衡系统调节能力。其中发病时间的长短、病情的轻重、年龄结构的大小、体质的强弱直接决定疗效的好坏。突出针感效应 针感是反映平衡针灸疗效的重要标志。不同的穴位有着不同的针感要求,只要将要求的针感扎出来即可产生治疗效果。平衡针灸在治疗中不过于强调针刺手法,也不要求采用补法、泻法、平补平泻,只强调一个提插手法,通过提插将不同的针感扎出来即可。平衡针灸不过于强调穴位的定位,而是要求针刺到相应的部位即神经相应的阶段上而出现针感即可。平衡针灸要求针刺的是神经干或神经支,神经分布有一定规律,不可能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线。实际临床中不可能对每个人十分准确,所以针刺穴位的部位只能是相对的,而不是决对的。如肩痛
7、穴针刺在腓浅神经上下10cm内均可。突出离穴不离经平衡针灸学取穴原则传统针灸以循经取穴、辨证取穴为基本原则。平衡针灸主要采用定位取穴、交叉取穴、对应取穴为基本原则。临床中也配合男左女右取穴、左右交叉取穴、双侧同时取穴等取穴原则。二、诊二、诊 断断 要要 点点 1、病人年龄在50岁以上,女性多于男性。常于肩部受寒后发病。2、肩部疼痛,活动时加重,昼轻夜重,多不能卧向患侧。3、活动受限。肩关节活动受限,主要有上举、外展、后伸摸背和穿衣受限。4、压痛。肩部肿胀不明显,肩关节周围有广泛压痛,日久可见肌肉萎缩。5、肌肉抗阻力试验阳性。6、X线检查一般无特殊发现,部分患者可有骨质疏松肱骨头上移或关节腔变窄
8、。平衡针灸学是在继承传统医学的基础上,吸收现代科学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现代针灸学。即时效应亦称一针见效。北京军区总医院“全军平衡针灸治疗中心”王文远教授于1976年成功发现治疗肩周炎的特效穴,冠名“肩痛穴”(BP-LE6)。1、交叉取穴:即右侧肩周炎取左侧穴位,整个针刺过程控制在3秒钟内。交叉取穴是平衡针法的特色之一,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课件平衡针灸学的疗效不是取决于医生,而是取决于病人自身的平衡系统调节能力。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课件因为平衡针灸的目的不是直接去治疗患者的疾病,而是利用一种人为的外因刺激手段间接依靠患者自身不断修复、不断完善,恢复患者机体内的平衡系统去治疗自己的疾病。中医药适宜技术
9、培训课件三、针灸处方三、针灸处方 主穴:肩痛穴(BP-LE6):属经外奇穴,又称“中平穴”,位于腓骨小头与外踝高点连线的上1/3处,足三里下2寸,偏于腓侧外1寸。解剖:在腓骨长肌与趾纵伸肌之间,深层为腓骨短肌,布有胫前动静脉肌支和腓浅神经。辅穴:颈痛穴(BP-IJE9):位于手背部,握拳,第四掌骨与第五掌骨之间,指掌关节前凹陷中。解剖:在第四掌骨间背侧集中,布有第四掌背动脉,皮下有手臂静脉网,和尺神经手背支(指背神经),和指掌侧固有神经。取穴原则:取穴原则:交叉取穴:右病取左,左病取右,即上下左右交叉为取穴原则。交叉取穴是平衡针法的特色之一,来源于内经的巨、缪刺法。巨刺即左刺右,右刺左,缪刺即
10、交叉取穴。肩痛穴(肩周穴,中平穴)颈痛穴(液门)四、操作要点四、操作要点 1、肩痛穴的操作 2、颈痛穴的操作肩痛穴的操作要点:针刺体位:坐姿膝直位。针刺特点:以针刺腓浅神经,得明显针感为宜。针感:以触电似针感向足背、足趾和踝关节传导。针刺原则:交叉取穴,右侧肩周炎刺左侧穴位,左侧肩周炎刺右侧穴位。针刺方法:3寸毫针直刺1.5寸左右。针刺手法:上下提插针刺手法。功能:消炎止痛,降压,醒脑,扩张血管,调节内脏,调节胃肠及内分泌。颈痛穴的操作要点:取穴体位:手呈半握拳姿势。针刺特点:以针刺尺神经手背支出现的针感为宜。针感:局部出现酸麻胀感。取穴原则:交叉取穴,右侧病变取左侧穴位,左侧病变取右侧穴位。
11、针刺方法:3寸毫针平刺1.5寸左右。针刺手法:一步到位针刺法。功能:疏筋活血,清咽利喉,消炎止痛退热,调节神经。(1)早期患者,即出现临床症状2周以内者,每日一次,14次一个疗程。(2)中期患者,即发病2-4周者,每日一次,21次一个疗程。(3)晚期患者,即发病1月以上者,每日一次,28次一个疗程。疗程:疗程:1、交叉取穴:即右侧肩周炎取左侧穴位,左侧肩周炎取右侧穴位。2、进针:肩痛穴直刺1.5寸左右,颈痛穴平刺1.5寸左右。3、快速针刺手法:即进针快,出针快,整个针刺过程控制在3秒钟内。4、针感:要求以局部酸、麻、胀,针刺肩痛穴时,针感向足部放射为准。技术关键环节:(1)在急性炎症、水肿期所
12、引起的肩部疼痛,绝对不能进行功能锻炼。待病情进入恢复期后可配合适度的功能训练,但不能过度,过度会增加新的炎症和水肿。(2)在急性炎症、水肿期所引起的肩部疼痛,严禁在局部进行机械性治疗,如推拿、火罐、刮痧、针刀等,都会加重肩关节的急性炎症和水肿。待进入恢复期以后,在局部配合上述治疗,但不要过度,过会会形成新的炎症和水肿。(3)对体质虚、体质过敏,或伴有慢性病的患者,针刺肩痛穴后可出现局部痛或不适感觉,可以通过针刺膝痛穴缓解。针刺注意事项:预后 肩关节周围炎好发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有自愈的倾向,预后良好,但痊愈后也可以再复发。嘱患者平日要防止感冒,避免肩部受寒,时常锻炼肩关节,避免使肩关节长时间处于固定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