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期末复习:全册文言文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4051495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9.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期末复习:全册文言文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期末复习:全册文言文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期末复习:全册文言文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期末复习:全册文言文练习题汇编屈原列传一、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娴于辞令()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平伐其功()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可谓穷矣()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其文约()其辞微()二、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离骚”者,犹离忧也()方正之不容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三、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

2、解释。“离骚”者,犹离忧也()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屈平既绌()齐与楚从亲()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四、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古义:今义:今年的下一年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古义:今义:无理狡辩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古义:今义:反复,一遍又一遍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古义:今义:集中注意力颜色憔悴古义:今义:色彩形容枯槁古义:今义:对事物进行描述而能与世推移古义:今义:移动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古义:今义:不慌不忙,镇定自若五、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

3、)方正之不容也()明道德之广崇()蝉蜕于浊秽 ()厚币委质事楚 ()时秦昭王与楚婚()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其后楚日以削()六、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伐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怀王怒,大兴师伐秦()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疾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害争宠而心害其能()邪曲之害公也()间谗人间之,可谓穷矣()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属屈平属草稿未定()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见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靡不毕见()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明明于治乱()谗谄之蔽明也()明道德之广崇()令怀王

4、使屈原造为宪令()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而乃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乃不知有汉()七、文学常识。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学名著,位列“二十四史”之首,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史记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3000年左右的历史。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史记最初没有固定的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

5、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答案 一、1.熟练、熟悉。2.嫉妒。3.制定。4.撰写。5.自夸,炫耀。6.疏远。7.痛心。8.处境困难。9.阐明。10.条理。11.简约。12.含蓄隐晦。二、1.判断句。2.被动句。3.被动句。4.状语后置句。5.状语后置句。6.宾语前置句。7.被动句。8.状语后置句。9.定语后置句。10.被动句。三、1.“离”同“罹”,遭受。2.“指”同“旨”,意旨。3.“绌”同“黜”,指被罢免官职。4.“从”同“纵

6、”,合纵。5.“详”同“佯”,假装“质”同“贽”,见面礼。四、1.第二年。2.假话。3.回归。4.表达意愿。5.脸色,气色。6.外貌,模样。7.变化。8.委婉得体。五、1.动词用作状语,在宫内,在外面。2.动词用作名词,识别力。3.动词用作名词,说人坏话、奉承献媚的小人。4.形容词用作名词,品行不正的小人。5.形容词用作名词,端方正直的人。6.形容词用作动词,阐明。7.名词用作状语,像蝉脱壳那样。8.名词用作状语,用丰厚的礼物。9.名词用作动词,结为婚姻。10.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保全,使振兴。11.名词用作状语,在内,在外。12.形容词用作动词,诋毁。13.名词用作动词,效法,继承。14.名词

7、用作状语,一天天地。六、1.自夸,炫耀攻打功劳2.痛苦,疾苦痛心3.嫉妒损害4.离间一段时间5.撰写接连6.看见显现被7.明晓眼睛阐明8.法令使,让9.表因果的连词,因而表顺承的连词,就表转折的连词,却表转折的连词,但是表并列的连词,并且表转折的连词,却10.连词,于是副词,竟然苏武传一、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与旃毛并咽之()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前以降及物故()二、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与今义。稍迁至栘中厩监古义:今义: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今义: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古义:今义:以货物与常古义:今义:副有罪,当相坐

8、古义:今义:卧起操持古义:今义:扶辇下除古义:今义:且陛下春秋高古义:今义: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今义:兄弟亲近古义:今义:如惠语以让单于古义:今义:武等实在古义:今义: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会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单于召会武官属()会论虞常()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数珠可历历数也()陵与武饮数日()一曲红绡不知数()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范增数目项王()生人非生而知之者()虽生,何面目以归汉()人奴之生,得毋笞骂即足矣,安得封侯事乎()则与一生彘肩()君子生非异也()当汉亦留之以相当()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副有罪,当相坐()发方欲发使送武

9、等()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恐前语发()须发尽白()益城中闻车驾至,众心益固()武益愈()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活用后的意思。名词用作动词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羝乳乃得归()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武能网纺缴,檠弓弩()名词用作状语其一人夜亡,告之()剑斩虞常已()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动词用作名词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使动用法屈节辱命()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何久自苦如此()王必欲降武()意动用法单于壮其节()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少以父任()汉天子我丈人行也()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非汉所望也()

10、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见犯乃死,重负国()何以复加()何以汝为见()为降虏于蛮夷()使牧羝()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信义安所见乎()子卿尚复谁为乎()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皆为陛下所成就()常惠请其守者与俱()言天子射上林中()六、文化常识。字:又称表字,古时由父母或师长为自己取的表示德行或与本名意义相关的别名。单于:匈奴的最高首领。节:旄节,以竹为杆,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信物(即凭证)。汉武帝: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被加给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例如诸葛亮谥号“忠武”。庙号:我国封建时

11、代,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尊号:古代为尊崇皇帝、皇后而为之所上之称号。始于秦代。丈人:古代对长辈和老人的尊称,如“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论语)。唐朝以后,丈、丈人专指妻父。七、文体知识。断代史: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此体裁始创于东汉史学家班固所著的汉书,二十四史中除史记为通史外,其余的二十三史都属断代史。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体例模仿史记,略有变更。全书有纪12篇,表8篇,志10篇,传70篇,共100篇,后人划分为120卷,共80万字。起自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止于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记录了230年间的历史。其中一部分“志”“表”是班

12、固死后,他的妹妹班昭、同乡马续续写的。史学家刘知几评道:“言皆精练,事甚该密。”(史通内篇)答案 一、1.“畔”同“叛”,背叛。2.“旃”同“毡”,毛织的毡毯。3.“去”同“弆(j)”,收藏。4.“亡”同“无”,没有。5.“见”同“现”,显现。6.“决”同“诀”,辞别。7.“以”同“已”,已经。二、1.渐渐/稍微。2.相抵/差不多,配得上或能够相抵;适宜,合适。3.对长辈的尊称/岳父。4.财物/供出售的物品。5.一个人犯了罪,有关的人连同治罪,即连坐/坐下。6.“操”和“持”是两个词,都是“拿着”的意思/料理、办理或筹划。7.门与屏(今所谓照壁)之间的通道/除去,去掉。8.年纪/指历史上的春秋

13、时期或指季节。9.栽培,提拔/事业上的成绩。10.亲近的侍臣/动词,靠近;关系密切。11.责备/谦让。12.确实健在/诚实、老实。三、1.副词,适逢动词,会见副词,会同动词,聚会副词,应当2.动词,计算数词,表约数名词,数目名词,天数、命运副词,屡次,多次3.动词,生下来动词,活着名词,生活形容词,与“熟”相对名词,同“性”,天性4.动词,相抵动词,判处副词,应当5.动词,派遣动词,发动,动手动词,泄露,暴露名词,头发6.副词,更加副词,渐渐四、1.给喝的、吃的下雨生子执、拄结网用檠矫正(弓弩);2.在夜晚用剑向上;3.眼泪;4.使受屈使受辱使滋润使争斗使受苦使投降;5.认为豪壮以为乐。五、1

14、.被动句。2.判断句。3.定语后置句。4.判断句。5.省略句,谋反(于)匈奴中;状语后置句。6.判断句。7.省略句,与(之)战。8.被动句。9.被动句。10.宾语前置句。11.宾语前置句。12.状语后置句。13.省略句,使(之)牧羝。14.宾语前置句。15.宾语前置句。16.宾语前置句。17.被动句。18.被动句。19.省略句,与(之)俱(去)。20.省略句,天子射(于)上林中;状语后置句。过秦论一、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赢粮而景从()二、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于是古义:今义:河古义:今义: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古义:今义:宽厚而爱人 古义:今义:始皇既没古义:

15、今义: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义:今义: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制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秦有余力而制其弊()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亡追亡逐北,伏尸百万()秦无亡矢遗镞之费()吞二周而亡诸侯()河曲智叟亡以应()利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因利乘便,宰割天下()急功近利()遗秦无亡矢遗镞之费()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策振长策而御宇内()策之不以其道()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因招樊哙出()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外连衡而斗诸侯()外连

16、衡而斗诸侯()南取汉中()追亡逐北()以弱天下之民()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序八州而朝同列()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以为桂林、象郡()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六、文化常识。连衡:也作“连横”。战国时张仪游说六国共同侍奉秦国称连衡,与苏秦游说六国联合抗秦的“合纵”相对。连衡即采用离间之计,使六国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逐个击破的策略。后来也用连衡比喻结盟。汉中:位于今陕西省西南部,古称南郑、兴元、梁州、天汉,是汉王朝的发祥地,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江的源头,秦巴山区三大中心城

17、市之一,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的美誉。四君(战国四公子):战国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和挽救本国的危亡局面,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包括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之风盛行。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因四人都是王公贵族(除春申君外,其余三人皆是君王的后代),后人称之为“战国四公子”。郡:古代的行政区域。秦统一天下后设三十六郡;宋代以后,郡改为府。阡陌:田间小路。南北方向叫“阡”,东西方向叫“陌”。泛指田野。七庙:本指四亲(高祖、曾祖、祖、父)庙、二

18、祧(高祖的父和祖父)庙和始祖庙。礼记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大祖之庙而七。”后泛指帝王供奉祖先的宗庙。答案 一、1.“景”同“影”。二、1.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指黄河泛指河流。2.吝惜喜欢。3.爱护人民丈夫或妻子;指恋爱中男女的一方。4.去世漫过或高过(人或物)。5.指崤山以东,代指东方诸国山东省。三、1.统领、统率制服规模2.逃亡的败兵丢失,失去使动用法,使灭亡没有3.锐利,锋利便利利益4.丢失遗留下来的给予5.马鞭子用马鞭驱赶政策6.凭借于是沿袭四、1.名词用作动词,指出过失。2.名词用作状语,像卷席子一样。3.名词用作状语,像

19、裹包袱一样。4.使动用法,使斗。5.名词用作状语,对外。6.名词用作状语,向南。7.动词用作名词,逃亡的败兵。8.使动用法,使削弱。9.名词用作动词,用瓮做,用草绳系。10.名词用作状语,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11.名词用作状语,像影子一样12.形容词用作动词,变小变弱。13.使动用法,使朝见。五、1.省略句。2.判断句。3.状语后置句。4.被动句。五代史伶官传序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原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此吾所以取道之原也()情有可原()恨此三者,吾遗恨也()禄厚者民怨之,位尊者民恨之()本抑本其成败之迹()予本非文人画士()今背本而趋末()太宗令虞监写列女传以装屏风,未及求本()

20、归而皆背晋以归梁()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完璧归赵()聊乘化以归尽()衰盛衰之理()何其衰也()盛其意气之盛()盛以锦囊()盛衰之理()胜地不常,盛筵难再()以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与与其所以失之者()与尔三矢()无乃尔是过与()与嬴而不助五国也()蹇叔之子与师()易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是以古之易财,非仁也,财多也()易子而食()告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私见张良,具告以事()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二、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负而前驱()函梁君臣之首()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21、()仓皇东出()抑本其成败之迹()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三、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岂非人事哉古义:今义: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古义:今义:做;投身到(事业中去);(按某种办法)处理。其意气之盛古义:今义:志趣和性格;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四、文化常识。从事:官名,源于汉武帝时期,有刺史属吏之称,分为别驾从事、治中从事等,主要职责是主管文书、察举非法,到隋朝时被废除。少牢:古代祭祀时用的羊和猪。因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牢”本为养牲畜的圈),故“牢”在这里指祭祀用的牲畜;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

22、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古代祭祀时牛、羊、猪全备称“太牢”。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古人又把牛叫“太牢”,羊叫“少牢”。告庙:指天子或诸侯遇出巡、战争等重大事件而祭告祖庙。太庙:古代皇帝的宗庙。太庙在夏朝时被称为“世室”,殷商时被称为“重屋”,周朝时被称为“明堂”,秦汉时起被称为“太庙”。最早太庙只是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后来皇后和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忽微:微小的事。忽,一寸的十万分之一;微,一寸的百万分之一。答案 一、1.动词,推其根本名词,源泉动词,原谅2.名词,遗憾动词,不满3.动词,考察,探究副词,

23、本来名词,农业名词,底本4.动词,归顺动词,归去动词,返回动词,归还动词,趋向5.形容词,衰亡形容词,衰颓6.读shng,形容词,昂扬读chng,动词,装着读shng,形容词,兴盛读shng,形容词,盛大7.与“所”组成名词性结构,的原因介词,凭借介词,用8.连词,和动词,给语气词,同“欤”动词,亲附,亲近读y,动词,参加9.形容词,容易动词,改变动词,轻视动词,交换10.动词,祭告动词,告诉动词,告慰二、1.名词用作动词,订盟约。2.名词用作状语,向前。3.名词用作动词,用匣子装。4.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里。5.形容词用作动词,作乱。6.名词用作状语,向东。7.名词用作动词,考察,探究。8.使动用法,使兴。9.使动用法,使亡。10.形容词用作名词,极小的事。11.形容词用作名词,有谋有勇的人物。三、1.人的作为。2.官名,这里泛指一般属官。3.气概,气势。第 17 页 共 1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部编版 > 选择性必修中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期末复习:全册文言文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