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教育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教育 21 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周念丽 编著第一章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概述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教育 21 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本章导读 对学前儿童而言,能够健康成长是最重要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本章第一节将从大健康的概念探讨健康、心理健康 的定义以及健 康和疾病的 关系,介绍国际心理健康组织的缘起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第二节将重点阐述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特征和标准;第三节将探讨心理健康对学前儿童的特殊意义。目录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教育 21 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第一节 心理健康的概念和组织发展第二节 心理健康的特征和判断标准第三节 学
2、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意义和内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教育 21 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第一节 心理健康的概念和组织发展一、健康的概念二、心理健康的概念三、心理健康组织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教育 21 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一、健康的概念(一)健康的含义1.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及良好的适应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2.阿拉木图宣言的定义 1978 年,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发表的 阿拉木图宣言提出:健康是基本人权,达到尽可能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最重要的社会性目标。(二)健康的标准1.联合国世界
3、卫生组织的标准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健康的十条标准,可以分为生理标准、心理标准,社会标准三大类。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教育 21 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一、健康的概念(1)生理标准。生理标准主要从五个方面加以界定: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眼睛炯炯有神,善于观察,眼睑不发炎;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牙齿和牙龈颜色正常;头发有光泽,无头屑;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协调。(2)心理标准。心理标准则涵盖三个层面的内容: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不感到疲劳和紧张;态度积极,勇于承担责任,不论事情大小都不挑剔;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
4、眠良好。(3)社会标准。社会标准主要有两点: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应变能力强;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教育 21 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一、健康的概念2.我国学者提出的标准 我国学者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核心标准,提出了与之相应的健康三标准。(1)生理标准:身体强壮,各系统功能良好且相互协调,通过目前的检查手段不能发现病理改变。(2)心理标准:心理功能正常、协调一致,主观感觉良好,精力充沛,情绪稳定,应付环境自如,有积极的人生观。除了基本的生存需求外,更需进一步追求美好的生命价值和幸福感。(3)社会标准:行为符合社会规范,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家庭功能和职业功能良好
5、,能享受生活和工作的乐趣。(三)健康和疾病的关系 健康和疾病并非如同一块硬币的正反两面,而是人体生命状态的两端,这两端之间存在无数不同的谱级状态。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教育 21 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二、心理健康的概念(一)国际组织的定义1.国际心理卫生大会的定义 1946 年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指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同时,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还明确提出了心理健康的标准:第一,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第二,适应环境,在人际交往中能彼此谦让;第三,有幸福感;第四,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
6、生活。2.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心理健康是一种健康或幸福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可以实现自我、能够应对正常的生活压力、工作富有成效和成果,以及有能力对所在社会做出贡献。(二)我国的定义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教育 21 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二、心理健康的概念1.我国古代的定义 关于心理健康的论述,在我国古代医学典籍和其他古代典籍中已有记载。中医学重视精神摄生,即精神卫生,倡导通过摄生养性,达到心身健康和延年益寿的目的。2.我国现代的定义(1)从健康三方面的协调来理解。有学者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2)从
7、个体与外部的关系来理解。有学者将个体心理健康的本质理解为个体心理系统的和谐,包括个体内部心理系统的和谐和外部心理系统的和谐。(3)从心理健康内涵结构的角度来理解。有学者认为,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即能够维持自己的心理健康,主动减少问题行为和解决心理困扰。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教育 21 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三、心理健康组织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一)现代心理健康组织的缘起 心理健康的思想源于古希腊。皮内尔(Pinel)在 1792 年提出的废除对精神病人的约束被看作是提倡心理健康的历史起点。然而现代心理健康组织缘起于 20 世纪初美国人比尔斯(G.
8、W.Beers)的倡导。1.一本书的影响力 一颗失而复得的心2.心理健康组织的成立 1908 年 5 月,由比尔斯发起,在美国康涅狄格州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健康组织“康涅狄格州心理卫生协会”,可以说这是心理健康运动开始的标志。该协会的工作目标是:(1)维护心理健康;(2)预防心理疾病;(3)提高精神病患者的待遇;(4)普及关于心理疾病的正确知识;(5)同与心理健康有关的机构合作。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教育 21 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三、心理健康组织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3.国际心理健康组织的发展 2001 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表了报告 心理健康:新理解,新希望,再次强调要正确看待心理健康问题,对心
9、理疾病要有新的理解,同时要提升对教育干预的信心。伴随着国际心理健康组织的发展,国际心理健康活动呈现出以下特点:(1)政府重视,起步早。(2)范围广,规模大。(3)手段现代化,形式多样化。(4)人员从业严格。(二)我国心理健康组织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与现状 在国际心理健康组织日趋发展的影响下,心理健康在我国也被倡导并得到了发展。1.历史发展2.现状分析(1)政府更加重视。(2)研究内容更加丰富。(3)与国情民情结合更加紧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教育 21 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第二节 心理健康的特征和判断标准一、个体心理健康的特征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教育 21 世纪学前教
10、师教育系列教材一、个体心理健康的特征(一)心理健康的特征 国内外的学者们对个体心理健康做过各种表述,由于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研究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一致,至今尚未有统一的意见。1.英格利希的观点2.贝姆的观点3.斯科特的观点:(1)一般的适应能力;(2)自我满足的能力;(3)人际交往中各种角色的扮演;(4)智慧能力;(5)对他人的积极态度;(6)创造性;(7)自主性;(8)完全成熟;(9)对自己的有益态度;(10)情绪与动机的控制。4.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观点:(1)充分的安全感;(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能做适当的估计;(3)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4)能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
11、;(5)能保护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适度的情绪控制与表达;(9)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性;(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能恰如其分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教育 21 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一、个体心理健康的特征5.奥尔波特的观点:(1)自我意识广延;(2)良好的人际关系;(3)情绪上的安全性;(4)知觉客观;(5)具备各种技能,并专注于工作;(6)现实的自我形象;()内在统一的人生观。6.我国学者的观点:(1)智力正常;(2)人际关系和谐;(3)心理与行为符合年龄特征;(4)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12、(5)面对和接受现实;(6)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7)人格完整独立;(8)热爱生活,乐于工作。(二)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 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通常有四个:1.统计学的标准2.病理学的标准3.理想状态的标准4.适应过程的标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教育 21 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主要有以下几个标志:(一)动作发展正常 动作发展与脑的形态及功能的发育密切相关,学前儿童躯体大动作和手指精细动作的发展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内,是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动作具有爆发力、有耐力、动作灵活和手眼协调等是其心理健康的标志性特征。(二)智力发展正常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程度与智力
13、发展水平密切相关。长期研究发现,学前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是可测量的,且受各种因素的影响。1.智力的测量 2.影响智力的因素(三)情绪健康,情绪反应适度(四)乐于与人交往,人际关系融洽(五)行为统一和协调(六)性格、自我意识良好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教育 21 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第三节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意义和内容一、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意义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内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教育 21 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一、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意义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主要包括培养健全的人格、增进和维护健康的心理两个方面。(一)培养健全的人格 学前儿童正处于迅速的生长发育时期。对学前
14、儿童施行心理健康教育,须为学前儿童创设和利用有利环境,控制和消除种种不良因素,这样不仅能将学前儿童的行为问题、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更能促进学前儿童在认知、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正常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能提高学前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维护和增进其心理健康。(二)增进和维护健康的心理 在学前阶段对儿童施行心理健康教育,有益于对学前儿童的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进行早期干预或早期矫治,也有益于充分发展学前儿童的智能、情绪和意志等,以此可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教育 21 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内容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凡是能够
15、促进学前儿童生长发育、提高学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及改善他们个性品质的方法和措施都因有益于增进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而可归属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内容。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一)优化家庭和托幼机构环境 要为学前儿童创造具有良好氛围的家庭、托幼机构等社会文化环境,形成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关心和保护机制,使学前儿童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潜力得到充分发展、人格得到良好形成。(二)对学前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帮助学前儿童学习调节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的方式、学习社会交往的技能、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学前儿童进行性教育等。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教育 21 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二、学前儿童心
16、理健康的内容 根据积极心理学原理,对学前儿童进行健康教育,重在培养他们的积极心理品质,预防各种心理问题,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其健康成长和终身幸福奠定基础。学前儿童阶段应重点培养其好奇心、创造力、坚持与自制、社交智慧、责任心、审美和乐观等积极的心理品质。(三)对学前儿童实施行为教育干预 按心理健康的标准,通过调查、观察、筛查和诊断等方法,能够及早发现有各类行为问题、心理需要干预的学前儿童,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他们进行早期教育和早期干预。(四)关怀学前儿童弱势群体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应通过以下对策缓解:(1)建立留守儿童心理问题预防和干预机制;(2)改善家庭教育环境;(3)加强社区教育,
17、扩大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体系;(4)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留守儿童“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教育 21 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思考与练习1.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什么?2.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有哪些?3.如何理解健康和疾病的关系?4.如何从学前儿童的情绪来判断其心理健康状态?5.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意义是什么?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教育 21 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阅读导航1.BLASHKIG,JUDDF,PITERMANL.全科医学之心理健康 M .杨辉,译.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4.2.俞国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参考(小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社,2017.3.张劲松.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指导 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THANKS!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教育 21 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