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专题测试:专题6 诗歌鉴赏 题型2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卖家):cbx170117 文档编号:423389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专题测试:专题6 诗歌鉴赏 题型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专题测试:专题6 诗歌鉴赏 题型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第 1 页 共 10 页 专题六|诗歌鉴赏 1 个客观题 3 个主观题 题型 2 分析形象,把握情感主观题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2 题。(9 分) 北塘避暑 【注】 韩 琦 尽室林塘涤暑烦,旷然如不在尘寰。 谁人敢议清风价?无乐能过百日闲。 水鸟得鱼长自足,岭云含雨只空还。 酒阑何物醒魂梦?万柄莲香一枕山。 【注】 此诗大约作于韩琦晚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罢相退居北京(今河北 大名)之后。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首联紧扣题目“北塘避暑”,交代时间、地点、事件,渲染了林塘幽静 的自然环境。 B颔联中的“清风”,一语双关,一指炎夏的凉风,也可理解为“两袖清

2、 风”的“清风”。 C颈联写景富有层次:“水鸟得鱼”是近景,俯视所见;“岭云含雨”是 远景,仰观所见。 D诗人逃入酒乡以求忘忧,但酒醒之后,面对万枝香莲,青青山峦,愁苦 又涌上心头。 解析:选 D “诗人逃入酒乡以求忘忧,但酒醒之后,面对万枝香莲,青青 山峦,愁苦又涌上心头”理解错误,“旷然”一词表明了主旨,“水鸟得鱼”自 得其乐,“岭云含雨”去而空回;“长自足”“只空还”,表现作者虽遭贬谪, 却超凡脱俗、乐观旷达的情怀。 2(对点题)诗歌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 分) 答案:有乐观旷达、坦然面对贬谪的宽广胸怀。诗人身处环境幽静、清风 拂面的林塘,以沐浴清风自娱,悠然自得

3、,乐观旷达,不以贬谪为意。有知足 第 2 页 共 10 页 常乐、不计世俗名利得失的思想境界。诗人以水鸟得鱼自享其乐、岭云含雨来去 自由为喻, 表达了知足常乐、 不计得失的思想。 有超凡脱俗、 清廉高洁的气度。 尾联以塘里万枝香莲、枕上几座青山来衬托自己的高洁。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34 题。(9 分) 感遇十二首(其四) 张九龄 孤鸿海上来,池潢 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 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注】 本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时李林甫接替张九龄 做宰相,与牛仙客一起把持朝政,诗人被贬为荆州刺史。池潢

4、:积水池,护城 河,代指朝廷。高明:指地位、官职尊贵的人。西汉扬雄解嘲 :“高明之 家,鬼瞰其室。”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诗的第一句以大海衬托孤鸿,沧海是这样的大,鸿雁是这样的小,相形 之下,更突出了它的孤单寥落。 B诗的第二句写孤鸿经历过大海的惊涛骇浪,连护城河水也不敢看,这表 明诗人经历打击之后格外胆怯。 C诗的三至六句以双翠鸟营巢三珠树、珍木巅上,影射李林甫、牛仙客窃 据高位,终将被“金丸”射中。 D这首诗在结构上首尾照应,布局缜密,首尾写鸿雁,中间六句“侧见” 领起,写“翠鸟”的招摇及对它的警告。 解析:选 B “格外胆怯”错,这里是象征诗人经历宦海

5、风波后格外警惕, 同时以孤鸿的警惕反衬出下文双翠鸟的自以为的安乐。 4(对点题)这首诗塑造孤鸿形象的用意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6 分) 答案:诗人以孤鸿自喻,托物言志。以孤鸿的失群、寂寞象征自己被排挤出 第 3 页 共 10 页 朝堂、 无人支持的孤独和失落;以孤鸿的翱翔苍穹与双翠鸟的占据宝树高位做对 比, 表达了自己对身居高位的李林甫、 牛仙客之流的讽刺和警告; 借助孤鸿之口, 流露出自己看淡名利、有意退隐的情感。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56 题。(9 分) 关山月 李 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 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

6、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 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 乐府古题要解 :“关山月, 伤离别也。”白登:山名,在今山西大同市西,匈奴曾围困刘邦于此。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言戍边将士身处边疆,在月光下伫立遥望 故园时,只觉长风浩荡,似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横度玉门关而来。 B“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两句诗,化用白登山的典故,歌颂了戍边 将士为击破胡虏,甘愿远离故土,为朝廷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C古诗词写离人思妇之情,总脱不了愁苦纤弱的笔调,境界往往局限于眼 前的风花雪月,而李白却不落窠臼,境界雄浑,

7、读后令人眼前一亮。 D诗歌最后四句,用“戍客”与“高楼思妇”对举,“望边邑”与“当此 夜”相应, 在广阔的背景下, 揭示了战争中人的命运及其为民族冲突付出的代价。 解析:选 B “歌颂了戍边将士为击破胡虏,甘愿远离故土,为朝廷建功立 业的豪情壮志”错,曲解诗意。 6(对点题)本诗由三幅图画组成,分别是哪三幅图画?有何作用?(6 分) 解析:先分析三幅图画,结合相关意象分析图画特点,第一幅图画是由诗歌 开头四句描绘的,以“明月”“天山”“长风”“玉门关”为特征的万里边塞 图。 第二幅图画是由中间四句描绘的,以“汉下”“胡窥”“征战”等为特征的 第 4 页 共 10 页 边塞征战图。第三幅图是由后

8、四句描绘的,是以“戍客”“苦颜”“高楼”“叹 息”为特征的戍客思亲图。作用需要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答案:第一幅图画是由诗歌开头四句描绘的,以“明月”“天山”“长 风”“玉门关”为特征的万里边塞图。作用:用雄浑的景象烘托了深沉的思乡之 情。 第二幅图画是由中间四句描绘的,以“汉下”“胡窥”“征战”等为特征 的边塞征战图。作用: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描写的对象由边塞过渡到 战争,由战争过渡到征战者。第三幅图是由后四句描绘的,是以“戍客”“苦 颜”“高楼”“叹息”为特征的戍客思亲图。作用:点出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 痛苦,体现诗歌深远的意境。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78 题。(9 分) 鹧

9、鸪天 范成大 嫩绿重重看得成,曲阑幽槛小红英。酴醾 架上蜂儿闹,杨柳行间燕子轻。 春婉娩 ,客飘零,残花浅酒片时清。一杯且买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 【注】 酴醾: 一种观赏植物, 古有“酴醾花开春事了”的说法。 婉娩: 天气温和。 7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首句“嫩绿重重”,为所绘风光奠定底色。“曲阑幽槛”,把画面展开, 打破“嫩绿”的单调,增添了曲折回环、花木幽深的立体感。 B第三、四句蜂儿忙着采蜜,是点上的特写;杨柳堆烟的路上,燕子轻盈 地穿飞,乃线状的描述,此二句承前两句而来,由静转动。 C下阕开头以“春婉娩”总上,又以“客飘零”启下,形成反差。词人在 羁

10、旅中面对残花,聊斟薄酒,以获得片时清赏。 D“一杯且买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词人借酒打消对明朝事情的念 想,迎接新的一天,体现了词人胸襟的开阔和旷达。 解析:选 D D 项,词人借酒消愁,想把愁苦融于杯中酒,一个“且”字道 出词人的无奈,这是一种暂时的忘却,并非胸襟的开阔旷达。 8(对点题)本词情感丰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 分) 答案:对春景的热爱以及对春光流逝的伤感。作客他乡的飘零之叹。 第 5 页 共 10 页 时光流逝,未来难期,只好借酒消愁的惆怅。 第二练 分析形象,把握情感主观题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2 题。(9 分) 九日 水阁 韩 琦 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

11、会重阳。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酒味已醇新过熟,蟹螯先实不须霜。 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 【注】 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也就是传统的重阳节。这一天既要登高 怀远,也有以菊花配螃蟹的饮食习俗。韩琦: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 河南安阳)人。北宋政治家、词人。这首诗作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秋,诗人正 在京中任右仆射,可谓官隆位显。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这首七绝开篇两句很好地照应了标题, “池馆”“古榭”照应“水阁”, “重阳”照应“九日”。 B诗歌第一句写出了池馆园林的荒凉,反衬了嘉客在重阳赏菊品酒的雅兴 之浓。 C 诗中

12、“虽惭老圃秋容淡, 且看黄花晚节香”对仗工整, 以“老圃”对“黄 花”,“秋容”对“晚节”,“淡”对“香”。 D整首诗体现的并不是在秋色里持续地消沉,而是在一片肃杀的秋景之中 凸显一种高洁的人品。 解析:选 A “这首七绝开篇两句”错误,应为“七律”。 2(对点题)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首联和颔联进行分析。(6 分) 答案: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淡泊宁静、晚节弥坚的诗人形象。首联两句写诗人 住处的水阁古榭虽倾颓破败,但诗人并不介意,还高兴地在那里宴请嘉宾欢度重 阳,表现诗人生活俭朴,不尚奢华。这是从外在的表现来写的。颔联两句借赞颂 重阳时节,菊花虽晚开而尤为芬芳,以“黄花晚节香”喻晚节可

13、贵,并自勉要注 第 6 页 共 10 页 重晚节。这是从内在的精神实质来写的。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34 题。(9 分) 寒食还陆浑别业 【注】 宋之问 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 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 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 【注】 陆浑别业位于洛阳西南之陆浑县伊水之滨,是宋之问的住处,公务 之暇,他常前往消闲度假。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首联中的“今始发”,是说山中春光方兴未艾,正可尽情享受,并由此 引出后两联对景物的描写。 B颔联中“别”“卧”二字,表达了对洛阳春光的留恋,又透出了卧赏

14、山 庄春夜美景的惬意与喜悦。 C颈联点明“寒食”节令,渲染出春酒又正新熟,不但春色迷人,而且春 酒醉人,花香之外更兼酒香。 D整首诗格调自然流美,语言含蓄隽永,韵律圆转如珠,再加上贯穿全诗 浓郁的春天气息,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解析:选 D 从整首诗来看,语言并非“含蓄隽永”,“花如雪”“杨柳 风”“桃李月”,均能看出本诗的语言应该具有“清新流丽”的特点。 4(对点题)这首诗颔联中的“杨柳风”和“桃李月”意象清新,读来令人 怦然心动,请加以分析。(6 分) 答案:用“杨柳”来修饰“风”,描绘了洛阳繁花飘飞之后的暮春景象; 用“桃李”来修饰“月”,描绘了陆浑山中月映桃李正芬芳的景象。这两句写 诗人

15、早上辞别了河桥那掠过杨柳吹来的风儿, 晚上就卧在这伊川桃李间的月色之 中。 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洛阳春光的留恋,而且透出了卧赏山庄春夜美景的惬意 与喜悦之情。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56 题。(9 分) 第 7 页 共 10 页 春晚书山家屋壁 贯 休 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 【注】如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注】 (x ch):水鸟名。 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东邻西舍无相侵”一句,写出了农家生活祥和宁静,没有恃强凌弱、 尔虞我诈、互相争夺等社会现象,寄托了诗人的理想和

16、情趣。 B “蚕娘洗茧前溪渌”一句, 通过描写“蚕娘”在渌溪边漂洗蚕茧的场景, 既写出了农家劳动的艰辛,也表现出“蚕娘”的辛勤和丰收的喜悦。 C本诗末尾用一“熟”字状“西坡瓜豆”,描绘出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 回应上文满塘黑压压的蒲与遍及各处的桑柘,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D全诗风格明快健美,语言朴实清新,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式的去处。 解析:选 B “写出了农家劳动的艰辛”与诗意不符。 6(对点题)本诗前三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6 分)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描述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要抓典型意象。接着从内 容、结构和情感角度答题。 答案:景象:前三句写池塘里蒲草森森,传来阵阵清香,水

17、鸟悠闲嬉戏,如 家禽一样,一点也不怕人,桑树和柘树遍及各处,显得翠色葱茏,描绘了山村晚 春景色秀美、物产丰富的景象。 作用:渲染了山村静谧安恬的氛围。为下文描写和谐安宁的山村生活做 了铺垫。寄托了作者对宁静美好、民风淳朴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之情。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78 题。(9 分) 和董传留别 苏 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第 8 页 共 10 页 囊空不办寻春马 ,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 新湿字如鸦。 【注】 寻春马:引用孟郊登科后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 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择婿车:唐

18、代进士放榜,例于 曲江亭设宴。其日,公卿家倾城纵观,高车宝马,于此选取佳婿。诏黄:即诏 书,诏书用黄纸书写,故称。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首联说诗人自己身穿简陋的粗布衣服,但是满腹诗书,气质高华。 B颔联“厌伴”“强随”表明了董传的志向,希望通过科举出人头地。 C 诗歌巧用典故, “寻春马”“得意”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巧妙化用。 D尾联承接上两句,诗人进一步想象董传金榜题名、扬眉吐气的情景。 解析:选 A “说诗人自己”错误,应是说友人“董传”。 8(对点题)诗中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 分) 答案:对友人由衷的赞美之情。用“腹有诗书气

19、自华”赞美友人气度光彩 照人;“厌伴老儒”“强随举子”赞美友人志向远大。对友人深情的鼓励。用 “寻春马”“择婿车”的典故鼓励友人不要被眼前处境难倒。 对友人衷心的祝 福。结尾以金榜题名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 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910 题。(9 分)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 (其四) 苏 轼 萱草 虽微花,孤秀能自拔。亭亭乱叶中,一一劳心插。 牵牛独何畏,诘曲自芽蘖。走寻荆与榛,如有夙昔约。 南斋读书处,乱翠晓如泼。偏工贮秋雨,岁岁坏篱落。 【注】 此诗写于苏轼在任凤翔签判期间,苏辙留京侍父,这是兄弟俩第 一次远别。三年多里,诗赋往还,唱和甚多。萱草,又名忘忧草,俗称黄花菜。 9下列对这首诗的

20、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亭亭”写萱草高高挺立的秀美姿态,突出其“孤秀”“自拔”的精神 丰姿。 B“芽蘖”“走寻”写牵牛花生长蔓延的生命姿态,是其“独何畏”的具 第 9 页 共 10 页 体表现。 C“南斋读书”暗点园中主人的生活,“乱翠”“如泼”视听结合,突出 景物特点。 D全诗运用拟人、比喻等多种手法描绘景物,形象鲜明,既具情趣,又兼 理趣。 解析:选 C C 项,“视听结合”错误,没有听觉。 10 (对点题)诗人借萱草、 牵牛寄寓怎样的情感哲思?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 分) 答案:萱草之花虽“微”,却能孤拔秀丽,优异突出,诗人借以表达超拔 自取、卓然独立的人格追求,暗

21、含对弟弟自信人格的赞美。牵牛花隐忍屈曲, 奔走追求于荆榛之中,无所畏惧,诗人借以表达于逆境中乐观进取、勇于追求的 人生态度,暗含对弟弟乐观人生的激励。萱草、牵牛,如泼乱翠,在一年一度 的秋雨中凋零衰败,自然也会在一年一度的春风中再度蓬勃、满目泼翠,这何尝 不是一种生命的考验,诗人借以表达一种超然达观的生命态度,这既是对弟弟淡 然自取的人生态度的肯定,也是一种自我勉励。 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112 题。(9 分) 新夏感事 陆 游 百花过尽绿阴成,漠漠炉香睡晚晴。 病起兼旬 疏把酒,山深四月始闻莺。 近传下诏通言路,已卜余年见太平。 圣主不忘初政美,小儒唯有涕纵横。 【注】 此诗作于孝宗

22、即位之初,隆兴元年(1163)夏,时诗人自临安返山 阴故里,借居云门寺。兼旬:二十来天。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诗题为“新夏感事”,是借立夏之景抒发对时政的感怀,从中可窥见作 者念念不忘国家之心。 B首联写立夏之时的景物之新,此时已百花谢尽而绿树成阴,满眼一片新 绿,故作者称其为“新夏”,既写所见之景,也写内心新的感受和感悟。 第 10 页 共 10 页 C尾联写出了自己的欣喜若狂之态,“唯有涕纵横”表现了作者不仅为圣 主的开明而欣喜,也为自己能亲眼见到国家太平而高兴。一句“圣主不忘初政 美”既含讽谏之意,又有感激之情。 D如果说作者对景物的描写是感事的一部分,那么,他所感的时政之事才 是作者的本意。 “近传下诏通言路,已卜余年见太平”反映出当时政治上对他的 长期压抑,而此时却有一种由衷的期待与欣喜。 解析:选 B B 项,作者并没有借此“写内心新的感受和感悟”。 12(对点题)全诗以新夏之景为触发点,抒发了哪些感情?(6 分) 答案:在新夏充满生机的一片新绿中,透露出日长无事的娴静之情。深 山四月听到莺啼的喜悦之情。对“下诏通言路”可能带来天下太平的期待之 情。对高宗时秦桧当权误国的不满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二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0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专题测试:专题6 诗歌鉴赏 题型2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cbx170117)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