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二二)目录目录当堂检测当堂检测02020101作品梳理作品梳理0101作品梳理作品梳理第第1717篇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第第1818篇篇 富贵不能淫富贵不能淫第第1919篇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第2020篇篇 愚公移山愚公移山第第2121篇篇 周亚夫军细柳周亚夫军细柳第17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孟子公孙丑下公孙丑下【注释注释】天时:气候上的有利条件。地利:地理上的天时:气候上的有利条件。地利:地理上的有利条件。人和: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城:内城。有利条件。人和: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城:内城。下文的下文
2、的“城城”指城墙。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指城墙。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环:围。夫:句首发语词,无实义。池:护城墙。环:围。夫:句首发语词,无实义。池:护城河。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皮革制成的河。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坚利:坚,坚固;利,锋利。甲、胄、盾之类。坚利:坚,坚固;利,锋利。委:委:放弃。放弃。去:离开。去:离开。域:限制在疆域内,居住域:限制在疆域内,居住。固:巩固。固:巩固。威:震慑。威:震慑。道:儒家推崇的仁政、王道。道:儒家推崇的仁政、王道。至:极点。至:极点。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亲戚:内外亲属,
3、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属。畔:同畔:同“叛叛”,背叛。,背叛。顺:归顺,服从。顺:归顺,服从。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文意理解文意理解1中心论点中心论点提出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参考答案:参考答案:第第2至至4句围绕中心论点,采用两两比较的句围绕中心论点,采用两两比较的方式进一步论证方式进一步论证。第第2、3句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句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天时”者,者,也不能胜,由此可
4、见也不能胜,由此可见“地利地利”重于天时重于天时;第第4句同样选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句同样选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地利不如人和地利不如人和”在占在占有有“地利地利”的情况下的情况下“城非不高城非不高”“”“池非不深池非不深”“”“兵革兵革非不坚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米粟非不多”,但守城一方却弃城而逃,因,但守城一方却弃城而逃,因为为“地利地利”亦难比亦难比“人和人和”。上述上述论据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论据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由此使论点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一般如此,由此使论点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2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
5、么特色?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句,开门见句,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两两比较,分别论证了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两两比较,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突出了“人和人和”的的重要;之后进一步阐发,论述欲得重要;之后进一步阐发,论述欲得“人和人和”,必先要,必先要“得得道道”。全文紧紧围绕。全文紧紧围绕“人和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论述了推行仁政、赢得民心的重要性,展现了极其推理,论述了推行仁政、赢得民心的重
6、要性,展现了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2)论证中运用排比句式和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使文章论证中运用排比句式和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作品主旨作品主旨这一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这一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实行仁政从而达到的论断,阐明了实行仁政从而达到“人和人和”的实质。短文最后以得的实质。短文最后以得“人和人和”的的“君君子子”“
7、”“战必胜矣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论证了作结,突出地论证了“人和人和”是决定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第18篇富贵不能淫富贵不能淫孟子孟子滕文公下滕文公下【注释注释】诚:真正,确实。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诚:真正,确实。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为、有气节的男子。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注释注释】焉:怎么,哪里。子:你。丈夫之冠:古时焉:怎么,哪里。子:你。丈夫之冠: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冠,行冠礼。父命之: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冠,行冠礼。父命之:父亲给以训导。命,教导、训诲。戒:告诫。下文的亲给以
8、训导。命,教导、训诲。戒:告诫。下文的“戒戒”是谨慎的意思。女家:这里指夫家。女,同是谨慎的意思。女家:这里指夫家。女,同“汝汝”,你。,你。夫子:这里指丈夫。正:准则,标准。妾妇:妇女。夫子:这里指丈夫。正:准则,标准。妾妇:妇女。居天下之广居:前一个居天下之广居:前一个“居居”,动词,居住。后一个,动词,居住。后一个“居居”,名词,住所。,名词,住所。“广居广居”,这里喻指,这里喻指“仁仁”。得:实现。得:实现。由:遵从。由:遵从。独行其道:独自走自己的道独行其道:独自走自己的道路。路。淫: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淫: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移:改变,移:改变,动摇。这里是使动用法
9、。动摇。这里是使动用法。屈: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屈: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文意理解文意理解1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在孟子看来,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礼法,在孟子看来,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做事合乎道义;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不能为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所迷惑、则;不能为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所迷惑、动摇、屈服。动摇、屈服。2对于孟子提出的对于孟子提出的“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这一主张,你有怎样的认识
10、?这一主张,你有怎样的认识?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得志的时候,与老百姓一同循着大道前进;得志的时候,与老百姓一同循着大道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即得志时要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即得志时要心怀百姓为民做主,做一个好官;不得志时则要加强心怀百姓为民做主,做一个好官;不得志时则要加强自我修养,绝不能在道德修养上放低要求。自我修养,绝不能在道德修养上放低要求。3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能屈”?结合文中内容用自己的话作答。?结合文中内容用自己的话作答。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坚守坚守“仁仁”“”“礼礼
11、”和和“义义”。得志的时候,。得志的时候,与老百姓一同循着大道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与老百姓一同循着大道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坚持自己的原则。作品主旨作品主旨本文论述了坚守仁、礼、义,做到本文论述了坚守仁、礼、义,做到“富贵不能淫,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的观点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的观点。写作特色写作特色富贵不能淫富贵不能淫这一章运用排比的修辞,使文章富有这一章运用排比的修辞,使文章富有气势和感染力;语言骈散结合,节奏感强;论述过程有破气势和感染力;语言骈散结合,节奏感强;论述过程有破有立,说服力强有立,说服力强。第
12、19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孟子告子下告子下【注释注释】发:兴起,指被任用。畎亩:田地。举:选发:兴起,指被任用。畎亩:田地。举:选拔、任用。版筑:古人筑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再用拔、任用。版筑:古人筑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再用杵夯实。筑,捣土用的杵。举于士:从狱官手中释放出来,杵夯实。筑,捣土用的杵。举于士:从狱官手中释放出来,进而得到任用。士,狱官。海:海边。市:集市。故:进而得到任用。士,狱官。海:海边。市:集市。故:所以。任:责任,使命。是:这样的。所以。任:责任,使命。是:这样的。苦:使动用法,苦:使动用法,使使痛苦。痛苦。劳:使动用法,使劳:使动用法,使劳累劳
13、累。饿其体肤:使他经受饥饿之若。饿,这里是使动用法。饿其体肤:使他经受饥饿之若。饿,这里是使动用法。空乏:财资缺乏。空乏:财资缺乏。拂:违背。拂:违背。乱:扰乱。乱:扰乱。动:使动:使动用法,使动用法,使受到震撼。受到震撼。忍:使动用法,使忍:使动用法,使坚忍。坚忍。曾益:增加。曾,同曾益:增加。曾,同“增增”。【注释注释】恒:经常。过:犯错误。困:被围困,引申恒:经常。过:犯错误。困:被围困,引申为为“困苦困苦”。于:介词,在。衡于虑:思虑堵塞。衡,。于:介词,在。衡于虑:思虑堵塞。衡,同同“横横”,梗塞、不顺。作: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梗塞、不顺。作: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征于色:表现在
14、脸色上。发于声:流露在言谈中。喻:征于色:表现在脸色上。发于声:流露在言谈中。喻:了解、明白。入:指在国内。了解、明白。入:指在国内。拂拂(b b):同:同“弼弼”,辅佐。,辅佐。出:指在国外。出:指在国外。敌国: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敌国: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然:如此,这样。然:如此,这样。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常处忧愁祸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文意理解文意理解1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他们的事例中你获得了什么感
15、悟?从他们的事例中你获得了什么感悟?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共同点:都出身贫贱,在经受了艰苦的磨炼共同点:都出身贫贱,在经受了艰苦的磨炼之后,最终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之后,最终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感悟: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炼,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感悟: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炼,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才能取得成功。2本文指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哪几个方面经受艰本文指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哪几个方面经受艰苦磨难?其结果怎样?苦磨难?其结果怎样?参考答案参考答案:思想上:苦其心志;行动上:行拂乱其所思想上:苦其心志;行动上:行拂乱其所为;生活上: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其结为;生活上:劳其筋
16、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其结果是果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3现代社会有无必要提倡现代社会有无必要提倡“生于忧患生于忧患”?谈谈你的看法。?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参考答案:(我认为我认为)要大力提倡要大力提倡“生于忧患生于忧患”。因为。因为“忧劳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只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个人,只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个人和社会才能不断进步。另外,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没有谁的和社会才能不断进步。另外,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没有谁的一生会一帆风顺,现代人也需要在磨砺中增长经验和才干。一生会一帆风顺,现代人也需要在磨砺中增长经验和才干。现代社会
17、资源日益枯竭,环境不断恶化,局部仍有战争,所现代社会资源日益枯竭,环境不断恶化,局部仍有战争,所以人人需要增强忧患意识,不能在安逸中走向堕落衰亡。以人人需要增强忧患意识,不能在安逸中走向堕落衰亡。4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理解。的理解。参考答案:参考答案:文中的文中的“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是说,忧患和是说,忧患和磨难可以使一个人奋发有为,使一个国家兴旺发达;安逸磨难可以使一个人奋发有为,使一个国家兴旺发达;安逸和享乐则会让一个人不思进取,使一个国家衰败灭亡。和享乐则会让一个人不思进取,使一个国家衰败灭亡。作品主旨作品主
18、旨这一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一个人要这一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一个人要成就大事,一定要经历许多艰难困苦的磨炼,只有遭受艰成就大事,一定要经历许多艰难困苦的磨炼,只有遭受艰难困苦,经风雨、见世面,才能锻炼意志,增长才干,担难困苦,经风雨、见世面,才能锻炼意志,增长才干,担当大任。贪图安逸享乐,在温室里成长,则不能培养克服当大任。贪图安逸享乐,在温室里成长,则不能培养克服困难,摆脱逆境的能力,还会消磨意志,使人颓废和堕落。困难,摆脱逆境的能力,还会消磨意志,使人颓废和堕落。写作特色写作特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章不但立论高远,见解这一章不但立论高远,见解卓
19、越,道常人所不能道,而且论证明晰,逻辑严谨,有不卓越,道常人所不能道,而且论证明晰,逻辑严谨,有不容置辩的说服力。本文善用排比,层层深入地进行论证,容置辩的说服力。本文善用排比,层层深入地进行论证,形成压倒一切的气势,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孟子在这篇文形成压倒一切的气势,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孟子在这篇文章中,围绕客观环境与个人和国家命运的关系,阐述了章中,围绕客观环境与个人和国家命运的关系,阐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深刻道理。的深刻道理。第20篇愚公移山愚公移山列子列子汤问汤问【注释】【注释】方:古代计量面积用语。方:古代计量面积用语。河阳:古地名,今河阳:古地名,今河南孟州西
20、。河南孟州西。【注释注释】且:将近。惩:苦于。塞:阻塞。迂:且:将近。惩:苦于。塞:阻塞。迂:曲折,绕远。聚室而谋:集合全家来商量。室,家。曲折,绕远。聚室而谋:集合全家来商量。室,家。毕:尽、全。险: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指:毕:尽、全。险: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指:直。杂然:纷纷地。许:赞同。直。杂然:纷纷地。许:赞同。献疑:提出疑问。献疑:提出疑问。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曾,用在曾,用在“不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连都都”。损,削减。损,削减。如太行、王屋何:能把太行山、
21、如太行、王屋何: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如王屋山怎么样?如何,把何,把怎么样怎么样。且焉置土石:况且往哪里放置土石呢?且,况且。焉,哪且焉置土石:况且往哪里放置土石呢?且,况且。焉,哪里。置,放置、安放。里。置,放置、安放。诸:相当于诸:相当于“之于之于”。荷:肩负、荷:肩负、扛。扛。叩:敲、打。叩:敲、打。箕畚:用竹篾箕畚:用竹篾、柳条等编织的器具。、柳条等编织的器具。这里是用箕畚装土石的意思。这里是用箕畚装土石的意思。遗男:指死了父亲的男孩。遗男:指死了父亲的男孩。寒暑易节:冬夏换季,指一年的时间。易,更替。节,季寒暑易节:冬夏换季,指一年的时间。易,更替。节,季节。节。始一反焉:才往返
22、一次。反,同始一反焉:才往返一次。反,同“返返”,往返。,往返。【注释注释】甚矣,汝之不惠:你也太不聪明了!惠,同甚矣,汝之不惠:你也太不聪明了!惠,同“慧慧”,聪明。毛:指草木。其:用在,聪明。毛:指草木。其:用在“如如何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长息:长叹。固:顽固。彻:前面加强反问语气。长息:长叹。固:顽固。彻:通达,这里指改变。虽:即使。穷匮:穷尽。加通达,这里指改变。虽:即使。穷匮:穷尽。加增:加大,增高。苦:愁苦。这里指担心。增:加大,增高。苦:愁苦。这里指担心。亡以应:亡以应:没有话来回答。没有话来回答。【注释注释】已:停止。感:被已:停止。感:被所所感动。负:背。感动。负:背。厝:
23、放置、安放。陇断:山冈阻隔。厝:放置、安放。陇断:山冈阻隔。文意理解文意理解1愚公在挖山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愚公在挖山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方七百里,高万仞方七百里,高万仞”山本身高大险峻无比;山本身高大险峻无比;(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路途遥远;路途遥远;(3)“北山愚公,年且九十北山愚公,年且九十”“”“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始龀,跳往助之始龀,跳往助之”劳动力少,其中又有老人、孩童;劳动力少,其中又有老人、孩童;(4)“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工具简陋;工具简陋;(5)河曲智叟不理解地劝阻
24、与讥笑。河曲智叟不理解地劝阻与讥笑。2故事用神话做结尾有什么妙处?故事用神话做结尾有什么妙处?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古代古代生产力水平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只能通过幻低下,人们只能通过幻想,借助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给人想,借助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给人以神秘感。本文就是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以神秘感。本文就是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这也是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方式,表达了古代劳动负,这也是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方式,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人民的美好愿望;(2)更能突出愚公坚定不移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更能突出愚公坚定不移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作
25、品主旨作品主旨文章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文章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惊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惊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的道理。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的道理。第21篇周亚夫军细柳周亚夫军细柳西汉司马迁西汉司马迁【注释】【注释】文帝之后六年:指汉文帝后元六年文帝之后六年:指汉文帝后元六年(前前158)。边:边境。边:边境。乃:于是。乃:于是。以:任命。以:任命。军:驻军。军:驻军。备:防备。备:防备。【注释注释】劳:慰劳。军:军营。已而:不久。之:劳:慰劳。军:军营。已而:不久。之:动
26、词,到,往。被:同动词,到,往。被:同“披披”,穿着。彀:张开。,穿着。彀:张开。持满:把弓拉满。先驱:先行引导的人员。且:将要。持满:把弓拉满。先驱:先行引导的人员。且:将要。闻:听从。闻:听从。诏:皇帝发布的命令。诏:皇帝发布的命令。居无何:过了不居无何:过了不久。久。乃:就。乃:就。使使:前一个使使:前一个“使使”是动词是动词“派派”,后,后一个一个“使使”是名词是名词“使臣,使者使臣,使者”。节:符节,皇帝派节:符节,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诏:动词,帝王下命令。诏:动词,帝王下命令。传言:传令。传言:传令。壁:营垒。壁:营垒。从属:随从。从属:随从。约:
27、规定。约:规定。辔:马缰绳。辔:马缰绳。徐行:慢慢前行。徐行:慢慢前行。持兵:手执兵器。持兵:手执兵器。介胄之士:穿戴着盔甲的将领。介,铠甲。胄,头盔。介胄之士:穿戴着盔甲的将领。介,铠甲。胄,头盔。动:感动。动:感动。式车: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式车: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式,同式,同“轼轼”,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称谢:向人致称谢:向人致意,表示问候。意,表示问候。去:离开。去:离开。【注释】【注释】既:已经。既:已经。曩:先前。曩:先前。固:必,一定。固:必,一定。虏:被俘虏。虏:被俘虏。犯:被侵犯。犯:被侵犯。文学文学常识常识司马迁,西汉历史
28、学家。本篇节选自司马迁,西汉历史学家。本篇节选自史记史记绛侯周绛侯周勃世家勃世家。周亚夫,西汉名将。周亚夫,西汉名将。文意理解文意理解史记史记写人时常写人时常“用两种突出的性格或两种不同的情势,用两种突出的性格或两种不同的情势,抑或两种不同的结果,作为对照抑或两种不同的结果,作为对照”(李长之语李长之语)。细读课文,。细读课文,说说文中哪些地方使用了对比、衬托的写法,对刻画人物起说说文中哪些地方使用了对比、衬托的写法,对刻画人物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参考答案:参考答案:文帝在霸上及棘门军文帝在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直驰入”与在细柳军的两与在细柳军的两次入营受阻、在营中次入营受阻、
29、在营中“不得驱驰不得驱驰”“”“按辔徐行按辔徐行”形成对比,形成对比,体现出周亚夫的治军严明。这可以说是体现出周亚夫的治军严明。这可以说是“情势情势”的对比。的对比。在霸上及棘门军在霸上及棘门军“将以下骑送迎将以下骑送迎”与在细柳军周亚夫与在细柳军周亚夫“持兵揖持兵揖”“”“不拜不拜”形成对比,体现出周亚夫的刚正不阿、形成对比,体现出周亚夫的刚正不阿、恪尽职守。这可以说是恪尽职守。这可以说是“性格性格”的对比的对比。出营门后,群臣的出营门后,群臣的“惊惊”和文帝的和文帝的“称善者久之称善者久之”也也形成对比,表现出文帝的贤明、识大体。这可以说是形成对比,表现出文帝的贤明、识大体。这可以说是“结
30、结果果”的对比。的对比。对比对比的手法给出了反面的参照物,使得正面形象更加的手法给出了反面的参照物,使得正面形象更加鲜明鲜明。文文中还有大量侧面描写,如写细柳军士吏全副武装,中还有大量侧面描写,如写细柳军士吏全副武装,写军门都尉、壁门士吏传达将军的指示,写文帝及群臣写军门都尉、壁门士吏传达将军的指示,写文帝及群臣的的反应反应,都是从侧面衬托周亚夫的形象。侧面衬托的写法避,都是从侧面衬托周亚夫的形象。侧面衬托的写法避免了单从正面来写的直白,提供了更多观察人物的视角,免了单从正面来写的直白,提供了更多观察人物的视角,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作品主旨作品主旨文章主
31、要记叙了汉文帝细柳营劳军的故事,重点勾画出文章主要记叙了汉文帝细柳营劳军的故事,重点勾画出周亚夫治军有方、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周亚夫治军有方、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真将军真将军”的形象。的形象。写作写作特色特色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借助对比、衬托的手法,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借助对比、衬托的手法,鲜明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鲜明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当堂检测当堂检测020212阅读阅读周亚夫军细柳周亚夫军细柳,回答下列问题。,回答下列问题。1重点字词重点字词(1)通假字通假字军士吏被甲军士吏被甲_改容式车改容式车_被,同被,同“披披”,穿着,穿着式,同式,同“轼轼”,这里用作动词,指
32、扶轼,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 (2)一词多义一词多义动词,驻军动词,驻军名词,军队名词,军队名词,军营名词,军营动词,命令,派遣动词,命令,派遣名词,使者,使臣名词,使者,使臣(3)古今异义古今异义持节诏将军持节诏将军古义:古义:_今义:常用于今义:常用于“节日节日”“”“节约节约”等等义义壁门士吏壁门士吏古古义:义:_今义:常用于今义:常用于“墙墙”或或“像墙那样的直立的山石像墙那样的直立的山石”等义等义符节,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符节,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营垒营垒使人使人称谢称谢古古义:义:_今义:感谢今义:感谢致意,表示问候致意,表示问候(4)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介胄之士介胄:介
33、胄之士介胄:_军霸上军:军霸上军:_持节诏将军诏:持节诏将军诏:_名词用作动词,披甲戴盔名词用作动词,披甲戴盔名词用作动词,帝王下命令名词用作动词,帝王下命令名词用作动词,驻军名词用作动词,驻军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能够进入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能够进入(军营军营)。(2)天子为动,改容式车。天子为动,改容式车。(被动句被动句)皇上被感动了,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皇上被感动了,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身子,表示敬意。(“(“为为”,介词,被,表被动,介词,被,表被动)(3)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先前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像儿戏一样,他们的先前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像儿戏一样,他们的将军是一定可以被偷袭并被俘虏的。将军是一定可以被偷袭并被俘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