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埃希菌属:大肠埃希菌 沙门菌属:伤寒沙门菌 甲型、乙型副伤寒沙门菌 志贺菌属:痢疾志贺菌 变形杆菌属:变形杆菌 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概 述,一、肠杆菌科重要菌属及代表菌种,1、形态与结构:革兰阴性杆菌,无芽胞,多数有周鞭毛,致病菌大都有菌毛。,二、生物学特性,概 述,2、培养特性:营养要求不高。,3、生化反应:活跃,可分解多种糖类和蛋白质,产生不同代谢产物,用于细菌鉴定。如乳糖发酵试验可用于区分肠道致病菌与非致病菌,致病菌多为阴性,非致病菌多为阳性。,概 述,4、抗原结构:复杂。血清学方法可用于细菌的鉴定。,O抗原(菌体抗原),H抗原(鞭毛抗原),荚膜抗原,如Vi抗原、K抗原,概 述,
2、5、抵抗力:因无芽胞,对理化因素抵抗力不强。6030min即死亡。,6、变异:易出现变异菌株,最常见的机制是耐药性质粒接合转移。,概 述,大多数是正常菌群,但可转化为条件致病菌,少数为致病菌。,三、致病性,主要由带菌者或患者的分泌物和排泄物污染饮水及食物,经消化道引起感染(粪-口途径传播)。,多有内毒素,为主要致病因素。,概 述,肠道外感染:以泌尿系统感染为主,是年轻女性尿路感染(如急性膀胱炎:尿频、尿急、尿痛、脓尿和肉眼血尿,疗程3天;急性肾盂肾炎:腰痛,伴呕吐,疗程2周)、无症状性细菌尿、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和继发性腹膜炎最常见的病菌。在美国,是引起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的病菌;在我国,主要是金
3、黄色葡萄球菌。 治疗首选第三代头孢菌素。,一、大肠埃希菌(大肠杆菌),胃肠炎:为外源性感染,与食入污染的食品和饮水有关,包括肠产毒素性、肠侵袭性、肠致病性、肠出血性和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一、大肠埃希菌(大肠杆菌),4岁,女孩,在随母亲旅游中,吃小店出售的汉堡包,回家3d后,出现剧烈腹部痉挛疼痛和多次血便,伴发热、呕吐。入院后检查有溶血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等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常规粪便培养发现有革兰阴性杆菌,该菌有动力。 问题:最可能的病原菌是: A鼠伤寒沙门菌 B痢疾志贺菌 C伤寒沙门菌 D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E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男,25岁,在参加一次聚餐3h后,突然出现发热(T37.8)、腹
4、痛和腹泻,始为水样便,1d后转变为黏液脓血便,并有里急后重感。每天排便58次。实验室检查:血WBC11109/L,N0.72,粪便常规检查:WBC1520个/HP,RBC 510个/HP,脓细胞(),潜血()。 1、根据以上症状,最可能的诊断是: A伤寒 B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C霍乱 D沙门菌食物中毒 E急性细菌性痢疾 2、为确诊,应考虑的检查方法是什么?,二、志贺菌属(痢疾杆菌),(1)典型急性菌痢(细菌性痢疾):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病理变化以乙状结肠与直肠为主。粪便镜检可见白细胞、脓细胞,隐血()。夏季吃了不洁食物。,1、所致疾病,(2)中毒性菌痢:多见于27岁小儿,无
5、明显的消化道症状,起病急骤,高热可达 40以上,嗜睡,惊厥,昏迷,内毒 素休克,DIC等。,2、传染源与传播途径,(1)传染源:患者和带菌者。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二、志贺菌属(痢疾杆菌),3、致病物质与致病机制,痢疾志贺菌借助普通菌毛黏附于结肠黏膜上皮表面,产生侵袭素,侵入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内,并向邻近的上皮细胞扩散,释放内毒素,引起发热,破坏黏膜上皮细胞,造成黏膜下层坏死、脱落、形成溃疡和出血,呈现典型的黏液脓血便(细菌性痢疾),并可刺激直肠括约肌痉挛, 出现腹痛、里急后重。,二、志贺菌属(痢疾杆菌),4、微生物学检查法,(1)标本:典型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取黏液脓血便,
6、中毒性菌痢患者取肛拭子。 (2)粪常规:白细胞、脓细胞,隐血()。 (3)病原菌分离培养与鉴定:标本接种于选择鉴别性培养基,如伊红美蓝培养基、SS培养基。挑取可疑菌落,作革兰染色镜检、生化反应、动力学试验和血清学试验,加以鉴定。,二、志贺菌属(痢疾杆菌),二、志贺菌属(痢疾杆菌),革兰阴性短小杆菌,无鞭毛,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上呈无色半透明菌落,不分解乳糖,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5、防治原则,治疗首选喹诺酮类诺氟沙星,亦可使用黄连素。,“三管一灭”:管好水源、管好食物、管好粪便,消灭苍蝇。,二、志贺菌属(痢疾杆菌),秋高气爽,万里无云。但是,某市一所中等专科学校,却因病魔光临而笼罩着愁云。十多天
7、时间,接连有20多个学生病倒在床上。 患者发病初起时多在38左右,但45d后持续高热;相对缓脉(体温增高,脉搏不相应增加);表情淡漠;食欲缺乏;胸腹部皮肤出现玫瑰疹。有的还发生消化道出血。,病例分析,问题 1、应如何处置? 2、患者最可能患有什么疾病?,伤寒:俗称肠热病、大热病,是由伤寒沙门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夏秋季多见。,中医的“伤寒”:我国古代医学将多种急性发热的疾病统称为伤寒。东汉张仲景著有伤寒论。,三、伤寒沙门菌(伤寒杆菌),1、致病物质与所致疾病,三、伤寒沙门菌(伤寒杆菌),侵袭力:菌毛黏附于小肠黏膜上皮中的M细胞。侵袭素参与穿入吞噬细胞内。Vi 抗原(毒力抗原)具有抗吞噬
8、作用,故伤寒沙门菌能在吞噬细胞内生存,为胞内菌。 内毒素:引起发热、白细胞数 下降和全身中毒症状等。,粪便, 肠壁淋巴组织, 迟发型超敏反应,伤寒沙门菌 小肠黏膜上皮细胞 肠壁淋巴组织(吞噬细胞) 血液(第一次菌血症) 皮肤毛细血管 内脏器官(肝、脾、肾、胆囊) 全身各处的吞噬细胞 血液(第二次菌血症),普通菌毛,侵袭素,Vi抗原, 肠穿孔、肠出血,传染源:患者和带菌者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秋高气爽,万里无云。但是,某市一所中等专科学校,却因病魔光临而笼罩着愁云。十多天时间,接连有20多个学生病倒在床上。 患者发病初起时多在38左右,但45d后持续高热;相对缓脉(体温增高,脉搏不相应增加);
9、表情淡漠;食欲缺乏;胸腹部皮肤出现玫瑰疹。有的还发生消化道出血。问题:,病例分析,1、应如何处置? 2、患者最可能患有什么疾病?如何感染的? 3、如何确诊?,(1)标本采集:标本的采集与病程的关系:第1周取外周血,第1-3周取骨髓液,第2周以后取粪便和尿液。 血常规:WBC,三、伤寒沙门菌(伤寒杆菌),2、微生物学检查法,伤寒沙门菌 小肠黏膜上皮细胞 肠壁淋巴组织(吞噬细胞) 血液(第一次菌血症) 皮肤毛细血管 内脏器官(肝、脾、肾、胆囊) 全身各处的吞噬细胞 血液(第二次菌血症),(2)病原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血液和骨髓液:先增菌培养,然后再接种于血琼脂平板。 粪便:可直接接种于选择鉴别培
10、养基,如伊红-美蓝培养基。 挑取可疑菌落作直接 涂片革兰染色镜检、生化 反应和血清学鉴定。,三、伤寒沙门菌(伤寒杆菌),形态与染色:革兰阴性杆菌,有周鞭毛(动力学试验阳性)。,生化反应:不发酵乳糖。,三、伤寒沙门菌(伤寒杆菌),(3)血清学诊断(肥达反应):用已知伤寒沙门菌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甲、乙型副伤寒菌H抗原,与患者血清作试管凝集试验(定量),检测有无相应抗体及其效价,以辅助诊断伤寒或副伤寒。,三、伤寒沙门菌(伤寒杆菌),肥达反应的结果判断:必须结合临床表现、病程、病史,以及地区流行病学情况。,三、伤寒沙门菌(伤寒杆菌),正常值:一般地,伤寒沙门菌O抗体的凝集效价(滴度)18
11、0,H抗体凝集效价1160,副伤寒沙门菌H抗体凝集效价180才有诊断价值。,动态观察:若效价逐次递增或恢复期效价比初次4倍者才有意义。,男,16岁,发热10d,伴食欲减退,表情淡漠,面色苍白。T39.6,P74次/分,BP110/ 70mmHg。肝肋下2.0 cm,脾肋下1.0cm,前胸部可见散在红色斑丘疹,WBC 2.6109/L(显著减少)。 1、首先应考虑的临床诊断是: A伤寒 B疟疾 C斑疹伤寒 D肾综合征出血热 E败血症,病例分析,男,16岁,发热10d,伴食欲减退,表情淡漠,面色苍白。T39.6,P74次/分,BP110/ 70mmHg。肝肋下2.0 cm,脾肋下1.0cm,前胸部可见散在红色斑丘疹,WBC 2.6109/L(显著减少)。 2、为确诊,应选用哪种标本作病原体培养: A粪便 B血液 C尿液 D胆汁 E玫瑰疹刮取物,病例分析,3、针对上述病因,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A环丙沙星 B氯喹 C四环素 D干扰素与利巴韦林联用 E头孢曲松 4、患者可能发生的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急性胆囊炎 B肠出血 C肠穿孔 D支气管肺炎 E中毒性肝炎,病例分析,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