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因历史积淀和社会现实的迫切需要,俄国文学在世纪出现了“井喷”现象涌现出 众多著名作家、作品,且基本围绕着“谁之罪”和“怎么办”展开主题。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后,苏联又出现了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为指导的崭新的苏联文学,且在世纪年 代前呈现出繁荣局面。这两种文学的民主性、革命性和创新性,对世界文学特别是中国近现代 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第十三章俄国文学第十四章世纪苏联文学第十三章 俄国文学 世纪,俄国解放运动蓬勃开展,俄国民族文学形成并趋向繁荣,对世界文学产生了重 大影响。抗击拿破仑入侵的卫国战争取得胜利促进了俄国民主意识的觉醒,十二月党人起义揭 开了俄国解放运动的序幕。俄国文学在这样的历
2、史背景和社会条件下应时而生并发展繁荣。密 切联系社会运动是世纪俄国文学最显著的特征。现实主义文学是世纪俄国文学的主潮,本章重点讲述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成因、特征、发展概况,并重点评析代表作家及其代表性作品。普希金是俄国民族文学的奠基人,他的创作经历了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的转变。除普希 金外,较重要的俄国诗人还有涅克拉索夫和莱蒙托夫。俄国文学成熟和繁荣的标志是涌现出果戈理、冈察洛夫、阿奥斯特洛夫斯基、屠格涅 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等一大批优秀的现实主义小说家。果戈理是俄国现实 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托尔斯泰的三部长篇巨著标志着俄国文学的巨大成就。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
3、的革命民主主义理论对俄国文学以及民族解放 运动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一节 概 述 俄国长期处于野蛮落后的封建专制农奴制统治状态,其文学的兴起和繁荣也较其他欧洲国 家要晚。世纪前,俄国只有神话、歌谣、故事等口头文学在民间流传,世纪到世纪间 才开始出现书面文学。一些成就较高的作品,如 伊戈尔远征记、拔都攻占梁赞的故事 等,虽反映了俄国国家形成的历史及人民为祖国统一所进行的艰苦斗争,但还缺乏像欧洲文艺 复兴时期文学和古典主义文学那样的深度和广度。世纪,在西方哲学、文学的影响下,俄 国出现了具有相当规模的文学阵容,出现了优秀的古典主义作家康捷米尔()、罗 蒙诺索夫(),感伤主义作家卡拉姆津(),优秀讽
4、刺作家冯维辛()和革命作家拉季舍夫()。拉季舍夫的游记体小说 从彼得堡到莫斯 科旅行记()率先彻底否定了专制农奴制度,对俄国革命思想的传播和文学的发展产生 了重要影响。第一节 概 述 世纪,随着俄国解放运动的发展,俄国文学以惊人的速度和力度发展起来。在不长的 时间内,俄国文学出现了许多世界驰名的作家及世界一流作品,提出了许多尖锐的社会问题,且以其反压迫的坚决、社会批判的激烈、生活描写的真切和人物形象的鲜明,迈进了近现代世 界文学的前列。世纪的俄国文学与同时代的西欧文学有所不同。西欧各国当时已经处在资本主义的社 会条件之下,又各有其文化传统。首先,西欧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主要来自中下资产阶级,其
5、批判的锋芒主要指向大资产阶级;而俄国此时正处在沙皇封建专制统治时代,文学的历史使 命不是反对正在俄国兴起的资本主义,而是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 次,俄国文学的革命性、战斗性、人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主要源自其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 条件,始终和俄国人民的解放运动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两大特点在其题材、主题、人物形 象、社会意义乃至作家的个人命运等方面都有所表现。早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主要书写的 是反封建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的主题,到世纪中后期,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才逐渐加强。世纪初期俄国文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几种文学流派同时存在。在古典主义和感伤主义 衰落以后,浪漫主义一度是俄国文学的
6、主流,而带有批判倾向的现实主义此时也开始萌芽。主要代表人物 普希金是俄国的人民诗人,俄国文学的集大成者,俄罗斯民族文学和民族文学语言的先 驱,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继承俄国文学的优良传统,开创了俄国文学发展的新时期。他的主要代表作品诗体长篇小说 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国第一部经典的现实主义长篇 小说。在这部作品中,普希金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并透过奥涅金这 个“多余人”的艺术典型,展现了俄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对俄国上流 社会的批判。米哈伊尔尤利耶维奇莱蒙托夫()继承和发展了普希金的文学传统,他在 由五个中篇小说连缀而成的长篇小说 当代英雄()里塑造了俄
7、国文学史上第二个“多 余人”,即毕巧林的形象,表现了对俄国现实社会的批判态度。毕巧林这个艺术典型表明:俄 国的专制农奴制度不仅摧残劳动人民,也损害贵族阶级中比较优秀的人物。与上一个年代的同 类奥涅金相比,毕巧林更深刻地表现了贵族的罪恶与没落,这也预示着俄国贵族革命时期将会 过去,平民知识分子起而代替贵族知识分子领导人民解放运动的时期将会到来。主要代表人物 果戈理继承了普希金和莱蒙托夫的传统,把俄国文学的批判现实主义向前推进了一步。他 把暴露和讽刺的锋芒集中指向俄国社会的两大病害封建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开创了俄国 文学史上的一个新时期,成为俄国“自然派”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创始人。与此同 时,
8、俄国伟大的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从理论上论证了“自然派”的合理性,确立了批判现实主 义文学在世纪俄国文学中的主流地位。世纪年代,车尔尼雪夫斯基()又 以 俄国文学中果戈理时期概观等著名论文维护了这一传统。此后世纪的俄国进步作家 都是沿着这条道路前进的。其他领域 在思想文化领域,俄国革命民主派和保守派及自由主义者形成对垒。他们的斗争围绕着 如何对待农奴制改革、现实与艺术的关系等这样一些重要问题展开。普希金于年创办 的 现代人杂志是革命民主派的机关刊物。到了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个刊物的核心人 物是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杜勃罗留波夫()。他们发表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和理 论文章。如车尔尼雪夫斯基的 生活与美学(
9、)、俄国文学中果戈理时期概观(),杜勃罗留波夫的 黑暗王国中的一线光明()、真正的白天何时到来?()等。这些作品批判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黑格尔唯心主义美学和自由主义文人否定果戈理传统的 谬论,宣扬了充满革命精神的唯物主义美学。这些作品在发展俄国文学艺术方面发挥了巨大的 作用,成为促成世纪年代俄国文学繁荣的极为重要的条件。但随着斗争的深入发展,现代人杂志内部出现矛盾。以屠格涅夫为代表的一部分贵族出身的作家,在农奴制改革的 问题上站在沙皇当局一边,最后离开了 现代人。其他领域 当时和 现代人杂志处在同一战线的还有赫尔岑()主编的 警钟、皮沙 列夫()主编的 俄罗斯的话等。与这些刊物对垒的则是保守派把
10、持的 家庭座 谈、莫斯科人和 俄罗斯导报等。这一时期俄国社会革命思潮高涨,文艺界空前活跃,民主主义和唯物主义美学思想得到了 极大发展,杰出的作家和优秀的作品不断出现。这一时期的作品题材丰富,体裁多样,艺术高 超,主题进步,批判性有所加强。这时活跃在文坛上的有贵族出身早已成名的老作家,也有崭 露头角的平民知识分子作家。他们共同构成了俄国文学群星灿烂、成就辉煌的黄金时代,成为 世界文学史上的奇观。在这期间,冈察洛夫发表了他著名的长篇小说 奥勃洛莫夫(),刻画了俄国世纪年代著名的“多余人”典型奥勃洛莫夫。奥勃洛莫夫是一个有教养、有 头脑却没有行动能力的人。他懒惰、脆弱、麻木、怕变革,形成了所谓的“奥
11、勃洛莫夫性格”。他说:“我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懂,就是没有力量和意志。”这个“多余人”形象表明了俄国贵 族知识分子精神上的沦落。相关作品 阿奥斯特洛夫斯基发表了他的悲剧 大雷雨,塑造了平民少妇卡杰林娜的形象,暴露 社会黑暗,表现了俄国妇女的觉醒。伊屠格涅夫()生于贵族地主家庭,年轻时曾跟别林斯基密切交往,其前期 作品如 猎人笔记()、罗亭()具有鲜明的反封建专制农奴制精神,代表作 父 与子()更塑造了一个即将成为俄国革命主力的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巴扎洛夫的形象,描写他无论在理论、实践及跟人民联系诸方面都远远高于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贵族知识分子。但因作者在俄国农奴制改革问题上后来站到了保守势力一边,故
12、他在如实展现平民知识分子的 觉醒、实干、自豪等基本特征的同时,又把巴扎洛夫写成狂妄、粗陋、令人生厌的人物。在长 篇小说 烟()中,更对俄国前途充满消极、迷惘情绪。列夫托尔斯泰这时候完成了他的另一部长篇小说 安娜卡列尼娜。他世纪年 代的 战争与和平写的是历史题材,而 安娜卡列尼娜写的是现实的题材,是正在经历 着变革的俄国的现实。世纪年代,民粹主义运动失败。这个时期马克思主义思想刚刚开始传播,无产阶级 还不成熟,民主派知识分子在探索新的道路,人民在聚集力量,革命处于低潮期。虽然现实主 义文学仍在发展,进步的作家们仍然在揭露和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资本主义的罪恶,比如谢德 林发表了他著名的讽刺寓言 童话
13、集,鞭挞了没落的地主官僚势力,嘲讽了其他的寄生虫,但是此时弥漫在文学界的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文学趣味。在世纪年代末和年代初,列夫托尔斯泰完成了他世界观的转变,开始从农民 的立场观察和批判俄国社会。这一时期他发表了几部批判贵族资产阶级的优秀作品,如 伊 凡伊里奇之死、黑暗的势力和 克莱采奏鸣曲等。他著名的长篇小说 复活的创 作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在这个时期,他的现实主义创作达到了高峰。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世纪年代初在俄国文坛崭露头角。他的短篇小说 小公务员之 死、变色龙、普利希别耶夫中士、套中人,中篇小说 第六号病房、草原,剧作 三姊妹、万尼亚舅舅和 樱桃园等,内容深刻,形式完美。这些作品使
14、他和列夫托 尔斯泰等作家一起,把俄国文学推到世界文学的前列。第二节 普希金及其 叶甫盖尼奥涅金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年月日出生在莫斯科的一个古老但是正在衰落的贵族之家。普希金全家人都爱好文学,他的父亲文学修养很高,家中藏书丰富,普希金在很小的时候 就有机会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普希金家里还常有文学名流来往,卡拉姆津、茹科夫斯基是他们家的常客。普希金的叔叔瓦西里普希金是一位思想 较为进步的诗人。普希金生活在俄国专制农奴制空前反动和西欧自由民主 思潮开始涌进俄国的时代。他的保姆阿琳娜给他唱朴实优美 的民歌,讲自己和农奴的悲惨身世,控诉农奴主的暴行,使 他从小便深受反暴政、反奴役、向往自由和
15、同情劳动人民思 潮的熏陶。他叔叔把他送进具有浓烈爱国主义气氛的皇村中 学读书,更使他接受了唯物主义哲学、反农奴制观念和俄国 十二月党人的革命思想。年他因在诗歌中宣扬革命被当 局流放到南俄,他虽短期有过孤独、伤感情绪,但随着对俄 国现实和历史的深入了解,他的反暴政、颂自由的革命思想,却越来越强烈、坚定,文学创作 也从浪漫主义逐步转向现实主义,致使沙皇当局在对他实行怀柔政策(年召回莫斯科,年又明褒暗辱地授予岁的普希金“宫廷近卫”称号)无效后,暗中唆使法国波旁王朝 亡命徒丹特士写匿名信污其名声,逼使普希金在跟丹特士决斗时受重伤,于年月日 逝世。作品 普希金的早期作品是抒情诗,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谴责暴
16、政、歌颂自由的政治讽刺诗 皇 村回忆()、自由颂()、致恰达耶夫 ()、童话()和 乡村()。他因这些闪耀着十二月党人革命思想的诗篇被流放到南俄后,又在 短剑()、囚徒()、致大海()等诗篇中,进一步号召人们杀死暴君,粉碎农奴制,表达 了其同情欧洲人民起义、渴望自由的心愿。这一时期,他还深入挖掘俄国现实和历史生活中的 一些重要主题,在浪漫主义叙事诗 高加索的囚徒()、强盗兄弟()、茨 冈()和现实主义诗体长篇小说 叶甫盖尼奥涅金中,描写一些鄙弃上流社会生活,但又不能跟人民融为一体的贵族青年“多余人”的形象;在历史悲剧 鲍里斯戈都诺 夫()中展现人民才是决定社会历史命运的主体力量。奉诏回莫斯科后
17、,普希金的革命 性创作,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小说 驿站长()写十四等文官维林的悲剧命 运,开俄国文学史上写“小人物”主题的先河。史话 普加乔夫史()和长篇小说 上 尉的女儿()描写农民起义过程,塑造鲜明生动、富有人情味的农民起义领袖普加乔夫 形象。此外,还写出了著名的小悲剧 吝啬骑士、石客(),小说 射击、暴风雪(),叙事诗 青铜骑士()、黑桃皇后(),童话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等传世之作。叶甫盖尼奥涅金 叶甫盖尼奥涅金()是普希金的代表作,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经典性的 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普希金用八年的时间完成了这部文学杰作。作品中,圣彼得堡贵族青年奥 涅金厌倦了上流社会的生活,一个偶
18、然的机会他来到了乡村,结识了当地地主拉林家的长女达 吉雅娜。达吉雅娜对奥涅金一见钟情,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她给奥涅金写了一封情书,表达 了她对他的爱慕之情。但奥涅金不能理解她的真挚情意,轻率地表示他不宜享受家庭的幸福。几年之后,奥涅金在上流社会的一次集会中遇见了达吉雅娜。此时的达吉雅娜已不再是乡村少 女,而是女神般的贵妇人。奥涅金为虚荣心所驱使,神魂颠倒地拼命追求达吉雅娜。达吉雅娜 真诚地对他说,她仍然爱他,却不能属于他,因为她要忠于自己的丈夫。人物 奥涅金是世纪年代“多余人”的典型。此后,在世纪年代的俄国文学中有 当代英雄里的毕巧林,世纪年代有 罗亭里的罗亭,世纪年代有 奥勃洛莫 夫里的奥勃
19、洛莫夫,他们一同构成了“多余人”的形象系列。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女主人公达吉雅娜的性格形成于恬静的乡村。奶娘的知心话,和 劳动人民的来往,淳朴的民间风尚,劳动人的民间故事,充满自由思想的外国小说,从各个方 面影响着达吉雅娜的心灵。达吉雅娜真诚、善良、聪明、好学,她的精神世界远高于同时代的 其他人。在遭到奥涅金的拒绝以后,她母亲为她安排了贤妻良母的位置,她成了公爵夫人。她 不能去爱她心爱的人,却必须忠实于她不爱的人。她是人人仰慕的对象,同时又是一个不幸的 人。奥涅金是麻木的,他不知道爱情为何物,不知道自己的幸福在哪里;而达吉雅娜知道自己 的幸福是什么却不能享有,她比奥涅金更不幸。艺术成就 叶甫盖尼奥
20、涅金在俄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当时的俄国文坛上,占统治地位 的是古典主义和空洞的浪漫主义作品。叶甫盖尼奥涅金的问世是对当时文坛秩序的一个突破,对俄国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别林斯基曾认为,普希金的诗体小说 叶甫盖尼奥涅金和格 利鲍耶陀夫的 聪明误一同给俄国新诗歌和俄国新文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叶甫盖尼奥涅金对俄国城市、乡村、社会、自然、地主、农民都有真实的描写,反映了 当时俄国社会的全貌。叶甫盖尼奥涅金还表现了重大的社会主题。它揭示了 世纪 年代前期贵族青年性格的主 要特征:脱离人民。十二月党人的失败和奥涅金们的一事无成,虽然还有种种其他原因,但是其主要 原因却都是作为俄国社会革命的领导
21、阶层的进步贵族知识分子脱离人民。从根本上说,这是由他们的 阶级地位决定的。在那个时代,在无产阶级革命到来之前,他们不大可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叶甫盖尼奥涅金在艺术形式上具有独创性。诗人创造性地运用多种体裁和形式,把形形色 色的内容纳入其中,有抒情,有叙事,有内心剖白,有场面描写,有书信,自由任情,舒展自如。第三节 果戈理及其 死魂灵 尼古拉华西里耶维奇果戈理()是俄国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 一。他于年月日出生在乌克兰的一个小地主家庭。其父华西里喜爱戏剧,其祖父母 和父母还笃信宗教,致果戈理从小喜爱戏剧,且终生没能摆脱宗教思想的影响。他上涅仁高级 科学中学时(),正值十二月党人革命运动从兴起到被
22、镇压的年代。他热心阅读被 查禁的十二月党人诗人雷列耶夫和普希金的作品,积极参加各种进步活动,致中学毕业时没能 得到十二等文官的证书。中学毕业后他到彼得堡当小职员和女子中学教师,目击了官场的腐败 和底层“小人物”的辛酸,经历了生活的艰难和初期创作的失败长诗和戏剧都没被采用。不过,他不辞艰辛,一直坚持文学创作,终在年代后成了“俄国文坛的盟主”(别林斯基 语)。他早期的作品是赞美乌克兰普通人民的带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故事集 狄康卡近乡夜话()。接着是讽刺地主生活空虚无聊和揭露农奴制度不合理的小说集 密尔格拉得()和小说论文集 小品集()。年,又出版了描写小官吏、小知识分子 卑微处境和贵族官僚丑恶形象的
23、小说集 彼得堡故事。其中,狂人日记借狂人之口揭露了 专制农奴制的吃人本质。外套通过小官吏阿卡基阿卡基耶维奇的悲惨遭遇,暴露了俄国 官僚机构的腐败和残酷。死魂灵 死魂灵中的人物既有城里的官僚,也有乡村的地主,其中以乡村 地主为主。乞乞科夫的形象则是俄国文学中的新人物。死魂灵主要讲述一个外表体面的投机家乞乞科夫在全俄旅行 收买“死魂灵”的故事。“魂灵”在俄文里有“灵魂”、“农奴”等多种意思。这里所说的“死 魂灵”是指已死的农奴。由于这些已死的农奴在两次人口登记之间在法 律上还算活着,因此可能被作为买卖的对象。他们的主人由于还要替他 们交人头税,所以愿意转手卖掉。乞乞科夫就是钻这个空子,从农奴主 那
24、里骗取或是廉价收买这些“死魂灵”,按照买活农奴的办法办理手续,然后凭拥有这些农奴的文件向政府申请耕地,再把这些所谓 乞乞科夫是个贯穿全书的人物。他是俄国小农奴主兼资产阶级商 人的典型。果戈理以嘲讽的笔调和夸张的手法塑造了这个形象。在乞 乞科夫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教导他“要积钱”,说“钱是永远不会抛弃你的”,“只要有钱,你想怎样就怎样,什么都办得到,什么都做得成”,“最要紧的是博得你的上司和老师的欢心”。乞乞科夫秉承父亲的“教导”,在学生时代拍老师的马屁,赚同学的钱;工作后贪赃枉法,被 驱逐出官员队伍;最后竟干起了买卖“死魂灵”的丑恶勾当。人物形象 马尼罗夫是一个对生活失去了实际感受、日夜沉浸在
25、幻想中的地主。他总是笑眯眯、甜腻 腻的,不懂得地主的本职工作就是管理自己的庄园和农奴,而把这一切当成“俗务”。寄生生 活使他丧失了个性,沦落成一个不伦不类的角色。果戈理写道:“他恰如俄国俗谚的所谓不是 鱼,不是肉,既不是这,也不是那,并非城里的波格丹,又不是乡下的绥里方。”乞乞科夫“见人下菜碟儿”,投其所好,和他大谈友谊,把他的“死魂灵”骗到手。而马尼罗夫却怎么也 想不明白乞乞科夫要“死魂灵”有什么用处,竟把自己家为数不少的“死魂灵”白白地送给了 能说会道的乞乞科夫。书中的科罗皤契加是一个过时的、愚昧无知的女地主。乞乞科夫暗中骂她是一只糊涂虫。乞乞科夫暗暗地把书中的另一个地主梭巴开维支叫做“杀
26、人凶手”。这是一个粗鲁、顽固、野蛮、残暴的地主。他拼命压榨农奴,使许多农奴过早地劳累致死。作家把他比作一头 中等大小的熊,通过描写他的肖像、吃相,特别是他和乞乞科夫就买卖“死魂灵”讨价还价的 嘴脸来暴露他的性格特点。罗士特莱夫是一个无赖型地主。他花天酒地,任意挥霍农民的血汗,撒谎、耍赖、吹牛、打架、赌博、散布流言、拆散婚姻、破坏交易,什么坏事都干。早晨坐着自己的马车进城,晚 上和自己的车夫一起,坐着雇来的马车回来,因为自己的马车输掉了!他和乞乞科夫的“交 易”最后也以乞乞科夫的逃之夭夭而告吹。艺术特点 此外,在书中穿插抒情和议论,表达作家的见解,也是本书的艺术特点之一。这里有作家 关于童年的回
27、忆、对祖国的歌颂和对祖国未来的展望,也有作家对于批评界对他的攻击的委婉 的反驳。此外,在书中穿插抒情和议论,表达作家的见解,也是本书的艺术特点之一。这里有作家 关于童年的回忆、对祖国的歌颂和对祖国未来的展望,也有作家对于批评界对他的攻击的委婉 的反驳。第四节 陀思妥耶夫斯基及其 罪与罚 费奥多尔米哈依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于年月日生于莫斯科平民区一个 医生的家里。童年的生活使他对城市平民阶层有比较多的了解。年他进一所寄宿学校学 习,年入圣彼得堡军事工程学校。在军事工程学校,他阅读了茹科夫斯基、普希金、巴 尔扎克等许多俄国和西欧作家的作品,并开始写作。从军事工程学校毕业后,他到工程局绘图 处工作,
28、一年后离职,专事文学活动,并于年翻译出版了巴尔扎克的 欧也妮葛朗 台。年,他描写“小人物”的中篇小说 穷人问世。别林斯基称这部小说是“社会小 说的第一次尝试”,并预言陀思妥耶夫斯基将成为伟大的作家。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发表 小说 双重人格,开始显露其创作的独特性。年,因为在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的集会上 朗读别林斯基的 给果戈理的信而被误认为该小组的骨干,被捕并被判死刑,临刑前改判四 年苦役。苦役期满后,又在西伯利亚当兵。年因病申请退伍,先后移居莫斯科、特维尔,年底回到圣彼得堡。罪与罚 拉斯科尔尼科夫原本是个因为交不起学费而失学的大学生。他善良、聪明、乐于助人,但 是又高傲、孤独,思想比较复杂。导致
29、他犯罪的因素很多。首先是因为贫穷。他家一贫如洗,他周围的普通人和他家一样贫穷。他的妹妹为了他和他们的母亲,甘愿嫁给一个她不爱的男人。马拉美多夫的女儿因为贫穷而被迫卖淫,马拉美多夫本人和他的妻子也主要是因贫穷而不幸死 去。贫富严重对立让拉斯科尔尼科夫感到不平。其次,拉斯科尔尼科夫带有一般知识分子的通 病:有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倾向,脱离人民、脱离实际、头脑简单,因而容易接受一些荒唐 的理论。他接受了所谓“超人”的谬论,认为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平凡的人”,一类是“超 人”。“超人”能推动世界前进,可以为所欲为;而“平凡的人”只是繁殖同类的材料。拉斯科尔 尼科夫要证明自己是“超人”,结果当然是适得
30、其反。杀人后,面对法律的惩罚和良心的谴责,他内心时时充满悔恨、痛苦和矛盾。作家在描写主人公的这一精神过程中,暴露了自己世界观 的局限和矛盾。他否定了拉斯科尔尼科夫所表现出来的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同时也否定人 民革命,并把拉斯科尔尼科夫的图财害命和革命暴力混为一谈;他深切同情挣扎在死亡线上的 劳动人民,可是又规劝人们从宗教中找寄托,忍受甚至欣赏苦难,实际上是让人民忍受地主、资产阶级的盘剥和蹂躏。在他的这种描述中,真实的暴露和反动的说教混杂在一起。人物及艺术特色 作者笔下的正面人物是女主人公索尼亚。她是作者宗教道德理想的体现者。她笃信宗教,善良、温和、仁慈,甘愿为一家人的生存出卖自己,忍受了女人
31、最不能忍受的羞耻和苦难。最 后,她不仅挽救了男主人公,更感化了其他的犯人。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作者给受苦受难的人们 指出的“出路”,这充分暴露了作者思想的局限性。这个人物由于其虚假性而缺少艺术感染力。罪与罚在艺术上的特点,首先是像作者的其他一些作品一样,故事情节曲折、紧张,引人入胜。其次是书中占据主要地位的是宗教和道德问题。索尼亚从正面体现了作者要宣扬的 宗教道德理想,拉斯科尔尼科夫则从反面宣扬了作者的宗教道德主张。书中的故事情节是为宣 扬作者的宗教道德主张服务的。这部作品在叙述上的主观色彩、在真实感和说服力方面的局限 性都与此有关。最后,作者在书中涉及一些社会问题,并对此作了一定的阐发。第五节
32、列夫托尔斯泰及其 安娜卡列尼娜 第五节 列夫托尔斯泰及其 安娜卡列尼娜他于年月日出生在莫斯科南公里的一座古老的贵族庄园雅斯那雅波良纳。他 一生的大部分著作也是在这里完成的。久居乡村使他有机会熟悉农民的生活,这也是导致他后 来思想转变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于年月日出生在莫斯科南公里的一座古老的贵族庄园雅斯那雅波良纳。他 一生的大部分著作也是在这里完成的。久居乡村使他有机会熟悉农民的生活,这也是导致他后 来思想转变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人其作品 小说 一个地主的早晨()是他从喀山大学辍学回家当“好地主”搞改善农民生活 改革的失败写照。短篇小说 伐木()是他参加高加索地区军队时,对上流社会的腐朽 寄生生活和
33、山民的淳朴生活的深切感受。童年()、少年()和 青年()三部曲是他批判贵族地主思想道德,主张道德自我完善的初步显示。特写 塞瓦斯托波尔故 事()是他参加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时对士兵英勇忘我精神的礼赞。短篇小说 琉森()是他第一次出国旅行时对资本主义文明的全面否定。中篇小说 哥萨克()则是他企图放弃贵族生活实行“平民化”思想的显现。这些作品,已初步显示了托尔 斯泰否定贵族道德,否定资本主义文明,进行道德自我完善,赞美人民、实行“平民化”的思 想和艺术探索。托尔斯泰的思想、艺术探索,曾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为正确认识托尔斯泰及其学说,列宁在年间曾连续写过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列尼托尔斯 泰
34、和他的时代等一系列专论托尔斯泰的论文。这些论文先指出托尔斯泰的思想和创作存在尖 锐复杂的矛盾,接着揭示产生矛盾的时代基础和阶级属性,然后是要求人们对此抱批判地继承的态度。列宁的论文,为我们认识托尔斯泰乃至一切文化遗产,提供了正确的观点、途径和 方法安娜卡列尼娜 世纪年代初,托尔斯泰的注意力从历史题材转到现实问题,开始构思 安娜卡列 尼娜,并在年至年间完成了这部著名长篇小说。在这部作品中,作家从贵族的婚 恋和家庭关系的角度切入,描绘了世纪年代俄国广阔的生活画面,展示了俄国从封建制 度向资本主义过渡过程中的社会风貌,同时也反映了作家的道德观、家庭观和世界观的矛盾。这部作品中有两条并行的情节线索:一
35、条是安娜和渥伦斯基之间爱情婚姻的纠葛,展现了圣彼 得堡上流社会、沙皇官场的生活;一条是列文的精神探索以及他和吉提之间的爱情与家庭生 活,描绘了宗法制农村的生活图画。这两条线索形成对比,体现了作家的主观意图。作家肯定 了在列文和吉提的故事中所体现的婚姻观、道德观和妇女观,而对安娜和渥伦斯基的故事则基 本持批判的态度。这反映了作家的思想本身的矛盾。但他在反对安娜和渥伦斯基的婚外恋情的 同时,又认为人人有权获得幸福,所以同情安娜的不幸,谴责上流社会对安娜的迫害,暴露上 流人士的虚伪和腐败。安娜的形象曲折地反映了作家这种矛盾的世界观。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减
36、文字,以便观者准确的理解您传达的思想。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以便观者准确的理解您传达的思想。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以便观者准确的理解您传达的思想。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以便观者准确的理解您传达的思想。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人物形象 在塑造安娜这个形象时,托尔斯泰以心理描写、肖像描写、衬托和对比等方法精心描绘了 她的美,显示了作家对于安娜追求个人幸福的同情。这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因为渥伦斯基关注的主要是安娜的美
37、。主题解析 安娜的爱情追求以悲剧告终,有其深刻的历史必然性。首先,这是不合理的婚姻制度造成 的恶果。在安娜岁的时候,她的姑母把她嫁给了已经是省长、比安娜大岁的卡列宁。当 时的安娜还不懂得什么是爱情;而当她知道什么是爱情的时候,她已经是卡列宁的妻子了。卡 列宁幼年缺少教养,是一个一心追逐高位的官僚,根本不懂得爱情和家庭,甚至不知道爱护和 教导自己的儿子,是一个安娜所难以忍受的人。安娜的性格有循规蹈矩的一面,一度想当贤妻 良母。这在她和渥伦斯基相识并对他产生好感后的内心矛盾中可以看得很清楚。她曾努力去爱 丈夫,而后又把自己的爱投向儿子。但是她毕竟是一个觉醒中的、带有资产阶级个性解放色彩 的女性,她
38、不可能完全压灭自己内心的要求。正如安娜所说的:“我不是尽力,尽我的全力去 给我的生活找寻出一点意义来吗?我不是努力去爱他,而当我实在不能爱我的丈夫的时候就努 力去爱我的儿子吗?但是时候到了,我知道我不能再欺骗自己了,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 生就我这样一个人,我要爱情,我要生活。人物命运解析 其次,安娜对个性解放的追求触犯了俄国的法律、道德、宗教教义和贵族上流社会的 习俗,为他们所不容。上流社会允许他们的男男女女偷情,却不允许像安娜这样公然宣称 她有权追求真正的爱情,真诚地去爱一个人。因为这会破坏贵族上流社会腐朽的生活秩 序。利蒂亚伊万诺夫娜、特维尔斯卡雅公爵夫人和渥伦斯基的母亲都曾干过许多风
39、流勾 当,上流社会的贵妇人们几乎没有一个人没有偷情的行径,但她们却都是上流社会的宠 儿。而安娜则因为真正地爱上了渥伦斯基而成了她们要消灭的对象,而且她们也真的把安 娜逼上了绝路。再次,在世纪年代,俄国的资本主义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在俄国占统治地位的 还是封建势力,安娜对个性解放的追求带有超前的性质,在当时是孤立的、不被理解的。她所 热爱的渥伦斯基也并不真正理解她,这是她人生悲剧的又一个原因。渥伦斯基是俄国上流社会“花花公子的一个标本”,但这却是安娜唯一可能有的选择。因为她只能在她本阶级的人中选择 她爱的对象。渥伦斯基也真诚地爱着安娜,而且始终爱着安娜,为此他情愿放弃做将军和驻外 武官的机会;
40、在安娜因产后惧怕神灵的惩罚表示要和他分手,回到卡列宁身边的时候,他痛不 欲生,曾经自杀;在安娜自杀后他悲痛欲绝,多次自杀未遂,最后决心到保加利亚去和土耳其 人作战,战死在战场上。人物命运解析 但是渥伦斯基远不是可以和安娜相匹配的人。他是上流社会的宠儿,是当时俄国社会的既得利益者。他富有,是皇帝的侍从武官,在上流社会有许多阔亲戚,地位 显赫,前途远大。在和安娜的交往中,他同样也是既得利益者。他能使朝廷重臣美丽的妻子成 为自己的情妇,在上流社会是一种荣耀。这一点安娜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在她冷眼旁观他的时 候,也看得清清楚楚。渥伦斯基所爱的主要是安娜外在的美。他在才智、品德、情感等方面,都远低于安娜。
41、他属于俄国上流社会而不属于安娜。所以安娜把自己的命运和他联结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也注定了其悲剧的结局。最后,安娜自身的矛盾是安娜悲剧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安娜是一个觉醒中的贵族妇 女。她意识到要追求个人幸福,并且也勇敢地去追求过。但是她毕竟是俄国上流社会的一 员,在精神上和上流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她一方面确信上流社会的贵妇人们不比 她好,一方面又承认自己是个坏女人;她笃信宗教,惧怕神灵的惩罚;她相信梦,等等。人物命运解析 列文是一个带有作者影像的精神探索型的人物,但是他所有的努力都以失败告终。在政治 思想方面,列文既不想靠拢喜欢空谈、一事无成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的哥哥谢尔盖柯兹尼 雪夫,
42、也不想靠拢他身为革命民主主义者的另一个哥哥尼古拉列文。他对俄国城乡出现的一 切新事物,如铁路、邮电、银行等,都抱敌视的态度 列文活动的主要内容是进行农事改革。但他改革的目的仅仅是想调和地主和农民的矛盾,替地主阶级找出路。而地主和农民的关系事实上是不可调和的,地主在社会经济发展到资本主 义时已经没有了出路。列文和农民一起参加体力劳动,想靠拢农民,但是却不能改变他和农民 的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可以说,列文的探索和改革尝试都失败了。作家把吉提写成一个贤妻良母,给了列文一个幸福的家庭。但吉提也只是一个平庸的贵族 妇女,并没有给他们的家庭创造什么动人的新意,列文也没有从家庭生活中获得什么幸福。最 后,作
43、家让列文接受了费克尼奇的说教,皈依了宗教,作为他的一个无可奈何的归宿。列文活 动的背景是真实的,但作家给予列文的幸福却是虚幻的、主观的。在费克尼奇和列文的形象中 已经包含了托尔斯泰不抵抗主义的思想。这种思想在他以后完成的 复活中有更突出的 反映。艺术特点 第一,独创的情节结构。这部作品中包含着彼此相对独立又互相关联的两条情节线索,形 成了所谓“拱桥”型的结构。这种彼此形成对比的情节结构既扩大了作品描写的社会面,展示 了世纪俄国贵族的两种人生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作家本人世界观的矛盾。作家不赞成在安 娜的故事里所体现的家庭观和幸福观,而安娜的故事里所反映的却是俄国社会发展的趋势;作 家极力鼓吹列文的
44、幸福家庭和生活方式,而列文的追求在世俗的生活中却没有出路,列文也没 能得到幸福,最后只能皈依宗教。第二,出色的心理描写。小说先写安娜作为卡列宁的妻子在追求个人幸福的意识觉醒后的 内心矛盾,写她既想做贤妻良母,又无法忍受心灵的孤寂,写她在这两者之间的内心矛盾斗 争;之后写她面对渥伦斯基爱的诱惑,在安于现状还是追求个人幸福之间的内心矛盾;再写她 享有渥伦斯基的爱和惧怕失去这种爱的内心矛盾;最后写她既相信渥伦斯基不会背弃她,又担 心他可能会离她而去的矛盾,并在矛盾中选择了用自杀惩罚渥伦斯基的道路。作家对于列文内 心世界的描写同样精彩细腻。艺术特点 第三,真实典型的细节描写。比如作家对于安娜肖像及其变
45、化的描写就形成一个安娜肖像 画的系列,既反映着她个人处境的变化,又和她的心理发展过程相联系。刚刚出场的安娜,虽然偶露不快,但主要是得意和自信;而在遭受上流社会孤立的时候,她的面部常常流露出怒 容;在获得爱情幸福的时候,由于惧怕会失去这种幸福,她就有了蹙额的表情;当担心会失去 渥伦斯基的爱的时候,她面部流露出来的是一种焦躁的神情;在她死后被放到台子上的时候,她神情平和。又如写卡列宁舒展手关节时发出的那种让安娜讨厌的声音,写同样让安娜感到讨 厌的卡列宁的那一对可以顶到帽檐儿的大耳轮,反映着他伪善性格的尖细的说话声,等等。这 样的一些细节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卡列宁装在给安娜的信封里的钱和他在信
46、里的那些 话语,生动地表现了安娜薄弱的社会地位:她要靠丈夫或是情人养活自己。这既是使安娜比较 容易接受个性解放的新思潮的原因,又是她无力和上流社会抗衡的一个经济方面的原因。第六节 契诃夫及其 套中人 在俄国世纪作家中,契诃夫是少有的几位平民出身的著名 文学家之一。他于年月日出生在亚述海岸的小城塔干罗 格。父亲经营一家食品杂货店,他从小就参加店里的劳动,生活 单调而沉闷。年,在他父亲因店铺倒闭不得不前往莫斯科谋 生后,他一个人留在故乡上中学,靠做家教维持生活,受尽了人 们的冷眼和嘲笑,但也洞察了小市民的庸俗自私和世间人情的冷 暖。年他考入莫斯科大学医学系,毕业后一边行医,一边从 事文学创作。套中
47、人 套中人发表于年,属作家晚期作品,体现了作家 短篇小说艺术的一般特点:从现实生活中取材,作品中人物比 较少,故事情节奇特而真实,用语简练,景物描写简洁、逼真,多用夸张和讽刺等。套中人的中心人物是别里科夫,跟他形成对比和衬托关 系的人物有兽医伊凡、别里科夫的同事布尔金和柯瓦连科。别里科夫的性格特征 首先,从他的衣食住行、精神状态、生活方式、待人接物、语言习惯等方面对他做一般性的描写。他的口头禅是:“千万别 闹出什么乱子来。”他所有的东西和他整个人随时都要用种种套 子套起来,目的是隔绝人世,不受外界的影响,使他本人和他的财产不会受到可能有的任何损 失。他不仅要把人和物套起来,连思想也要用“政府的
48、法令和报纸上的文章”套起来,目的也 是使他自己不受到损害。他保护自己不仅用“守”的一套,更用“攻”的一套告密。他反 对一切新事物,紧紧地依靠着黑暗势力。所以,不仅他的同事们怕他,就连校长也怕他。这个 长着一张“活像黄鼠狼的脸一样”的小脸儿的别里科夫,竟“把整个中学辖制了足足十五年”,而且“全城都受着他的辖制”。人们不敢周济穷人,不敢教人识字所以最后埋葬别里科夫 成了“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别里科夫的性格特征 其次,写他的“婚事”,旨在揭示他精神退化的程度。别里科夫面前有条件优越、急于嫁人 的华连卡。他不仅早已是待娶的光棍儿,而且也已被华连卡看中了。然而,即使如此,在别里 科夫心里也没有产生出爱的
49、波澜。后来他总算有了“要结婚”的念头。然而他这“要结婚”的 念头也不是从他的灵魂里产生出来的,而是因为校长太太、训育主任的太太、中学里所有的女士们、他所有的同事及其太太们一起“怂恿”他,把他弄“昏了头”才产生出来的。也就是说,他的心里不仅不能产生爱情,连“要结婚”的念头都产生不出来了。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怂恿”他结婚的这些人,并不是因为他们认为别里科夫是一个可以结婚的人,而是因为他们活得无聊,要拿他的这件事来寻开心。小说特色 套中人的题材取自现实生活。别里科夫的原型是作家曾就读过的一所学校的学监狄柯 诺夫。作品集中描写的只有别里科夫一个人物,用语简练;肖像描写和景物描写虽然不多,但 是真实生动
50、;讽刺和夸张运用得恰如其分。契诃夫的小说多带哀伤情调,所写的也多是阴暗和灰色的生活,但这并不能说明契诃夫是 个悲观主义者。他热爱祖国,关心国家的前途,赞美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他暴露社会黑暗,揭露人民的陋习,正是出于他对祖国和人民的爱以及对祖国美好未来的向往。其 未婚妻就 表现了这样的精神。晚年,他预感到俄国的社会生活将要发生变革,新生活就要到来,他欢迎 这个变革。他在 樱桃园里借助平民知识分子特罗菲莫夫,喊出了“新生活万岁”的声音,表明他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思考题 试述俄国文学的主要特征。举例说明“多余人”形象的特征。试述普希金在俄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试述 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思想、艺术成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