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分析.docx

上传人(卖家):Q123 文档编号:4480817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2.5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2022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2022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2022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2022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第一单元 认识空气一、单元设计意图1.本单元主题的提出空气是一种常见的混合物。它是地球上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它还与水的循环、天气的变化、地球的保护等有着密切的联系。空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可以助燃、可以传播声音、可以改善环境等。日常生活中的空气锤、气垫船、热气球、风车等产品,让我们感受到空气在工程技术领域中的独特作用。三年级的学生一般会直观地认识空气的基本特征,而不会有意识地去研究空气的物理性质。他们会因为空气看不见而忽视其占据空间的性质,会因为空气摸不着而忽视其有质量的性质,更不会意识到空气流动与风的形成之间的因果关系。由于学生对“空气”的认识

2、存在迷思概念,有必要设计相关主题单元,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空气的性质。本单元从儿童概念发展的角度出发,遵循概念的形成要经历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在低年段,学生感知到空气的真实存在,会观察并描述空气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特征。在此基础上,本单元以“认识空气”为主题,选取了多个简单易行、生动有趣、螺旋上升的经典活动,以激发学生研究空气的兴趣,学习探究方法,并掌握空气占据空间、空气有质量、热空气上升等科学知识。这里体现了教材“进阶”的特点。本单元除了探究空气的性质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科学地解释风形成的原因,让学生从事实性知识的学习发展到因果性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对空气概念的理解水平,发展学

3、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为四年级认识“空气热胀冷缩的性质”、六年级建构“空气是一种混合物”等知识做好铺垫。2.本单元对课程标准的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比较、实验、测量、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测量、描述物体的特征。科学探究:在教师引导下,能选择恰当的工具,观察并描述对象的特征及现象。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在教师引导下,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作出自我评价与调整。科学态度: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

4、思路、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创新乐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产品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了解人类的需求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1.1物体具有质量、体积等特征。能够使用简单的仪器测量物体的长度、质量、体积、温度等常见特征,并使用恰当的计量单位进行记录。1.3物质一般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气体有确定的质量,但没有确定的形状和体积。3.1空气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形状随容器而变,没有固定的体积。知道空气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空气总

5、会充满各处。3.3空气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通过观察,描述热空气上升的现象。知道空气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形成风的一些方法。3.本单元次级主题的构成及逻辑关系本单元由三课组成,分别是空气占据空间吗空气有质量吗热空气和冷空气。本单元是对空气性质的认识,从具体现象中提出问题,依据已有经验作出猜想,利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观察并描述空气的特征及现象,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结论。前两课运用多种方法,充分感知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空气有质量的性质。第三课,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认识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空气流动形成风的现象,明白其中的道理。所

6、以,本单元各课是从不同侧面描述空气的性质及受冷受热后的变化,各课之间是并列关系。4.本单元在整套教材中与其他单元的关系二、单元教学目标能用各种证据证明空气占据空间、有质量。通过压缩、加热、测量等方法,概括空气的性质。能结合模型图,解释大自然中的风是由于空气的循环流动形成的。能够列举空气的性质在生产生活中运用的实例。三、单元活动框架四、课时建议序号课题课时1空气占据空间吗22空气有质量吗13热空气和冷空气2总课时5五、分课教材分析1.空气占据空间吗1.教学内容由于学生在低年级已经了解空气的存在及颜色、状态、气味等特征,因此空气对学生来讲是一种非常熟悉的物质。本课带领学生认识空气不易察觉的性质占据

7、空间。学生对“空间”这个词很陌生,更缺乏理解。本课要帮助学生建立起“空间”和“物体占据空间”的概念。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这是一个导入活动,让学生思考“盒子里装不进粉笔”和“水杯里倒不进水”的原因,从粉笔和水占据空间的事实,引发学生猜想空气是否也占据空间。第二部分,研究空气是否占据空间,以此验证导入活动引发的猜想是否正确。教材选取了三个简单易做的经典实验,让学生充分感知“水漏不下去”“纸团不会湿”“气球吹不大”的现象,认识空气也像固体、液体一样,具有占据空间的性质。第三部分,挤压注射器里的空气,通过活塞位置的变化和手的感觉,感受空气在密闭的容器里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第四部分

8、,通过阅读图片了解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压缩空气的利用。2.教学目标能用不同的实验方法证明空气占据空间。能从具体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能依据证据概括空气占据空间的性质。在玩注射器的活动中,认识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能够列举压缩空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3.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空气占据空间、可以被压缩的性质。难点:认识压缩空气有弹性的性质。4.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教学课件学生分组材料:小口瓶、漏斗、橡皮泥、烧杯、水槽、玻璃杯、面巾纸、塑料瓶、气球、锥子、注射器、橡皮、水。2.空气有质量吗1.教学内容根据生活经验,学生已经知道了书本、水果、水等物体有质量,但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却很

9、少思考过它是否有质量这一问题。本课从提出“空气有质量吗”的问题入手,通过搜集证据,证明空气有质量,从而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小棍平衡状态的变化,判断气球里的空气是否有质量,在此之前可以做一个猜测。第二部分,用电子天平分别称木块、小石块、水杯、夹子、回形针、羽毛等,知道物体都有质量。再称瘪皮球和充气30下以后的皮球质量,通过电子天平显示的数字,认识到空气也像其他物体一样有质量。第三部分,提供阅读资料,帮助学生了解17世纪伽利略证明空气有质量的实验方法,从科学史中了解科学家为人类所做的贡献。2.教学目标能用实验和测量的方法证明空气有质量。能从具体现象中提出问题,

10、作出猜想,能依据证据概括空气有质量的性质。通过阅读伽利略的相关资料,感受科学家为人类所做的贡献。3.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空气有质量的性质。难点:用小棍平衡实验判断空气是否有质量的操作细节。(如何让小棍平稳、怎样给气球充气、怎样给充足气的气球打结、如何把气球挂在小棍上、如何放气等等)4.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教学课件。学生分组材料:各种称量物品、细长棍、线绳、支架、打气筒、气球、电子天平、皮球(或排球、篮球)。3.热空气和冷空气1.教学内容三年级的学生一般不会把风和空气联系在一起,尽管他们有着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但由于忽视空气流动的性质,因而不知道空气流动与风的形成之间的因果关系。本课从空气流动性的

11、角度,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空气的性质。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借助纸蛇转动、“热气球”上升,认识热空气怎样流动。第二部分,观察玻璃瓶中烟的流动方向,发现冷热空气流动的路径,认识冷热空气流动的规律。第三部分,制作空气流动简易装置,进一步了解并验证冷热空气流动的规律;再通过暖气片安装在低处、冷藏柜不加盖子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运用实验得出的结论解释其原因。第四部分,借助风的形成模拟图中的信息,让学生推想:由于地面上各个地方冷热程度不同,热空气上升,冷空气补充,所以是空气的循环流动形成了风。然后通过交流制造风的各种方法,让学生知道不但有自然风,还有人造风,人造风可以给生活带来舒适和方便。2.教

12、学目标能借助其他物体觉察冷热空气的流动。运用实验的方法认识冷热空气流动的规律。利用模拟图推想风的成因。3.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冷热空气流动的规律。难点:烟在冷热瓶中流动实验;理解风的成因。4.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教学课件。学生分组材料:蜡烛、火柴、纸蛇、细线、铁架台、大塑料袋、水槽、玻璃瓶、玻璃片、线香、热水、空矿泉水瓶等。第二单元 研究土壤一、单元设计意图1.本单元主题的提出土壤是地球上非常重要的物质。土壤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和协调水分、养料、热量等必需的条件,为动物的生存提供栖息地。对人类的繁衍生息而言,土壤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直接或间接地支持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作为现代公民,具有关于土壤的

13、知识、保护土壤的意识等等,是必备的科学素养。只有每个人都行动起来,才能形成善待土壤、善待生命的良好局面。对儿童来说,土壤是非常好的走进大自然、认识大自然的载体。可以说,每个孩子都或多或少地有过与土壤亲密接触的经历。他们在低年级学习了石头与泥土土壤与生命两个单元,通过挖泥土、玩泥巴、栽小葱、养蚂蚁等活动积累了很多感性经验和对土壤的直观认识。但受限于认识水平,对于“土壤”这个科学概念,中年级的孩子还有很多不解之处。譬如,他们知道在土壤里能找到很多东西,但还不能把这些东西都算作土壤的一个组成部分,还没有“混合物”的概念。再如,对于决定土壤肥力的腐殖质,孩子们还是非常陌生的,还有待去进一步发现。本单元

14、以“研究土壤”为主题,强调体验和思维,将二者整合在一个个学习活动中。在学习方式上,本单元延续了低年级石头与泥土单元“玩中学”的方式,讲求的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通过观察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在学习目标上,将思维发展凸显出来,注重精确描述、比较与归纳等思维技能的运用,将动手和动脑结合起来,在概念发展的同时促进学生科学思维水平的提升。学生从低年级的“泥土”的日常概念,逐步上升到“土壤”这一科学概念,也为后续的岩石概念的发展奠定基础。2.本单元对课程标准的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初步了解地球上土壤的基本状况;初步认识大自然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各种自然

15、资源。科学探究: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可能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14.3陆地表面大部分覆盖着土壤,生存着生物。知道土壤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知道组成土壤的主要成分。观察并描述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

16、不同特点;举例说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适宜生长不同的植物。15.1地球为人类生存提供各种自然资源。说出人类利用土壤进行农业生产的例子,树立保护土壤资源的意识。3.本单元次级主题的构成及逻辑关系本单元的设计,从学生的感性经验入手,通过四课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土壤的成分、类型,初步建立土壤的概念,树立保护土壤的意识。第一课土壤的成分,指导学生观察从自然环境中采集的土壤样本,知道土壤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而是由很多成分构成的。第二课土壤的类型,指导学生观察土壤颗粒,了解人们根据沙粒、粉粒和黏粒含量的不同,将土壤分成三类。比较每一种类型土壤的不同,能举例说出每一种类型的土壤适宜生长的植物。第三课肥沃的

17、土壤,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表层和下层土壤的不同,发现腐殖质的存在。通过阅读资料,了解腐殖质对于土壤是肥沃还是贫瘠起决定性作用。通过做肥料袋的活动,了解腐殖质的形成过程。第四课保护土壤,指导学生讨论土壤对动植物和人类的贡献,再做水土流失的模拟实验,知道植物能保护土壤,最后讨论人类活动对土壤产生的不良影响,以及怎样保护土壤。上述四课在总体上呈现递进关系。从土壤的成分入手,研究土壤是由不同的成分构成的;如果我们进一步对土壤中的颗粒加以区分,就可以按照土壤中三种颗粒含量的不同,将土壤分成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植物;接下来讨论土壤中的腐殖质,了解腐殖质的多少决定了土壤是肥沃还是贫瘠;最后讨论

18、土壤对动植物和人类的贡献,以及如何保护土壤。4.本单元在整套教材中与其他单元的关系二、单元教学目标观察土壤,分析并归纳出土壤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能描述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不同特点,举例说出不同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植物。借助操作活动解释腐殖质是怎么来的,有什么作用。能说出土壤的重要性,列举一些保护土壤的方法。三、单元活动框架四、课时建议序号课题课时1土壤的成分12土壤的类型13肥沃的土壤14保护土壤1总课时4五、分课教材分析4.土壤的成分1.教学内容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指导学生亲近土壤,感受大自然中土壤的样态,了解土壤里有什么,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指导学生

19、到田野、花圃、池塘等处寻找土壤、观察土壤、采集土壤,亲身触摸、感受不同的土壤。第二部分,仔细观察采集来的土壤,寻找里面有哪些物质,认识到土壤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第三部分,用一组简单易行的实验操作研究土壤的成分,发现土壤中有不容易觉察的空气、水等。操作1:用纸巾包住土块,握一握,观察纸巾上的水迹,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分。操作2:把土块放入水中,观察土块中冒出来的气泡和土块疏松的过程,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操作3:搅动水杯中的土壤,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分层现象:大颗粒在下,那是沙;细小颗粒在上,那是黏土。2.教学目标通过实地观察和采集土壤,了解土壤在自然界中的样态。观察土壤样本,说出土壤是由多种

20、物质组成的。通过实验,识别土壤中存在的空气、水等重要成分。3.重点与难点重点:发现土壤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难点:做实验,认识土壤的主要成分。4.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教学课件,包含各种成分的土壤样本。学生分组材料:(1)采集土壤的工具:小铲子、瓶子等;(2)观察土壤的工具:托盘、培养皿、小棍、筛子、放大镜等;(3)研究土壤的工具:纸巾、250mL烧杯(或一次性透明塑料杯)。5.土壤的类型1.教学内容经过上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土壤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这一课,将由观察土壤的颗粒入手认识土壤的类型。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观察土壤的外观,发现其外形的颗粒状特征以及颜色、颗粒等状况,形成对

21、土壤特征的初步认识。第二部分,通过阅读资料,知道可以按照土壤中沙粒、粉粒和黏粒含量的不同,将土壤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三类。第三部分,通过动手操作,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三种类型的土壤,描述它们各自的特征。运用的方法有:看,观察土壤颗粒的大小、土壤颜色的深浅等;捻,感觉土壤颗粒的硬度、土壤的粗糙程度等;握和搓,通过水的作用,感觉土壤的黏性等。第四部分,通过阅读资料,了解不同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植物,并能举例说出某种类型的土壤适宜生长什么样的植物。2.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土壤颗粒和阅读资料,知道土壤可以按照颗粒大小分成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三类。能用多种方法研究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不同,说出

22、它们的特点。学会举例说出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宜生长什么样的植物。3.重点与难点重点:观察和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不同特征。难点:举例说出不同类型的土壤生长着不同的植物。4.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教学课件。学生分组材料: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样本,土壤渗水性实验装置(包括过滤杯、一次性透明塑料杯),水。6.肥沃的土壤1.教学内容对植物而言,腐殖质是它们的主要营养。本课围绕腐殖质说开去,引导学生认识腐殖质及其成因,了解改良贫瘠土壤的常用方法,从而加深学生对土壤的认识。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土壤表层、下层颜色等方面的差异,利用图片和文字,介绍腐殖质是什么,以及正是腐殖质的多少造

23、成土壤颜色的深浅。第二部分,通过阅读资料,引导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土壤动物,了解土壤动物的活动对于腐殖质的形成所产生的促进作用。第三部分,通过阅读资料,引导学生认识到土壤有肥沃和贫瘠之分,介绍生产生活中常用的增加土壤肥力的方法。第四部分,制作一个肥料袋,让学生看到落叶等动植物的遗体是怎样一点点变成腐殖质的。通过连续五个星期观察肥料袋,学生将会发现腐烂的动植物随着时间在发生变化。2.教学目标知道什么是腐殖质,知道腐殖质的多少影响土壤的肥力。知道一些小动物和微生物在成肥过程中的作用。知道土壤贫瘠的原因和生产生活中常用的增加土壤肥力的方法。会做腐殖质形成的实验。3.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土壤中的腐殖质的

24、形成过程以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难点:连续五个星期观察腐殖质的形成过程。4.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教学课件。学生分组材料:做肥料袋的材料(透明塑料袋、香蕉皮、菜叶、草根、土壤)。7.保护土壤1.教学内容在本课中,学生将进一步研究土壤与人类及动植物的关系,认识土壤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了解人类的一些不良行为对土壤造成的危害,引发保护土壤的意识,并从自身做起,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保护家乡的土壤。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读图与讨论,了解土壤对动植物和人类的贡献,包括为植物生长提供养料、水分,为动物生存提供安身之所,与人类生存所需要的粮食、蔬菜等食物息息相关。第二部分,通过阅读资料和做水土流失的模

25、拟实验,认识到植物对于保护土壤的重要性,以及失去植物保护的土壤会出现怎样严重的问题。第三部分,通过读图与讨论,了解人类的哪些行为破坏了土壤,哪些行为是在努力保护土壤。第四部分,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意识到保护土壤的重要性,并指出我们可以为保护家乡的土壤做些什么。2.教学目标能够列举土壤对动植物和人类都做出了哪些贡献。通过做水土流失的模拟实验,体会植物对土壤起到的保护作用。能够举例说出人类的哪些行为在破坏土壤,哪些行为在保护土壤。知道自己能够为保护家乡的土壤做什么和怎么做。3.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到保护土壤的重要性,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怎么做。难点:做水土流失的模拟实验,解释植物对土壤的保护作用。4

26、.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教学课件。学生分组材料:做水土流失模拟实验的材料(两个同样大小的托盘、一块草皮、土壤、铲子、洒水壶、水)。第三单元 固体和液体一、单元设计意图1.本单元主题的提出人们生活在物质世界中,每时每刻都在接触各种各样的物质。物质根据存在的状态,一般分为固态、液态和气态;根据组成,可以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我们除了通过各种感官去了解固体、液体、气体在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的性质,还可以使用工具来测量物质的性质,如质量、体积(占据空间的大小)等。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构成,如混凝土、空气、溶液等,混合物里的这些物质相互没有发生化学反应,都保持原来的性质,可以根据这些物质的特征用物理

27、方法分离。学生在低年级研究典型具象物质“石头”“水”“空气”的基础上,形成了初步的“物质概念”和“物质意识”,但他们判断一个物体是固体还是液体时,往往是把自己熟悉的、具体的某一固体或液体作为标准,所以在判断诸如沙、羽毛、烟等非典型特征的物体属于什么状态时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固体、液体特征的认识不足。学生对于“混合物”的概念比较模糊,还不能意识到混合物的分离过程中构成物体的物质并没有改变。本单元以“固体和液体”为主题,重点通过科学活动指导学生认识固体和液体的特征,“纯净物”“混合物”这样的类别概念则内隐在具体的学习内容和要求中。在物质的性质认识上,从直观特征的定性描述走向利用简

28、单的科学仪器对物体的特征进行定量描述。在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认识上,从物质的“状态”“分离”“溶解性”等方面进一步丰富和拓展物质概念,侧重于宏观层面的感知,不涉及微观层面粒子的特点。本单元的学习将进一步促进学生对物质概念的不断抽象,形成“世界是物质的”这一基本科学观念,也为学生将来认识“物质的微观世界”奠定基础。2.本单元对课程标准的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测量、比较、实验、阅读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测量、描述物体的特征。科学探究: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所学知识,制订简单的探究计划。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在教师

29、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科学态度: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产品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了解人类的需求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1.1物体具有质量、体积等特征。能够使用简单的仪器测量物体的长度、质量、体积、温度等常见特征,并使用恰

30、当的计量单位进行记录。1.3物质一般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知道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液体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1.4利用物体的特征或材料的性能,把混合在一起的物体分离。根据物体的特征或材料的性能将两种混合在一起的物体分离开来,如分离沙和糖、铁屑和木屑等。1.5物体在变化时,构成物体的物质可能改变,也可能不改变。知道有些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了变化,如被切成小块、被挤压、被拉伸,纸被撕成小片等,构成物体的物质没有改变。2.2有些物质在水里能够溶解,而有些物质在水里很难溶解。通过观察,描述一定量的不同物质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情况。通过实验,知道搅拌和温度

31、是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常见因素。3.本单元次级主题的构成及逻辑关系本单元由认识固体认识液体固体的混合与分离把盐放到水里四课组成,围绕“物质的状态物质的分离物质的变化”这条主线展开。四课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第一课认识固体,以生活中常见的固体为研究对象,特别是对一些柔软的或细颗粒状固体的辨认,充分感知固体,了解固体的性质,并想办法比较不同固体的体积大小。通过联系生活中固体形状或大小的变化、自然界岩石的变化,认识到其状态没有改变,还是固体。第二课认识液体,指导学生在寻找、辨认液体中认识液体,再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液体的性质、测量体积、比较质量等活动,进一步认识液体的性质。指导学生在认识水平面的基

32、础上,学会使用水平仪。第三课固体的混合与分离,通过比较固体混合前后的体积和质量是否变化,渗透了物质混合后“占据空间”的变化与“物质的量”的不变。在此基础上想办法把混合物分离开来,蕴含着学生对一些物质特有性质的强化认识。第四课把盐放到水里,是低年级溶解现象学习的延续,重点引导学生探究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和一定量的不同物质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情况。同时,指导学生学会用过滤、蒸发等方法分离水中的不易溶解物质和易溶解物质,在实践探究中学会固体与水的混合与分离。4.本单元在整套教材中与其他单元的关系二、单元教学目标会使用常用的仪器测量固体或液体的质量、体积。能依据证据,运用比较、推理等方法归纳固体、液体的共

33、同特征。根据某些物质的特征,会选择适当的方法分离混合物。通过实验探究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常见因素。三、单元活动框架四、课时建议序号课题课时1认识固体12认识液体23固体的混合与分离14把盐放到水里2总课时6五、分课教材分析8.认识固体1.教学内容本课以生活中常见的固体为研究对象,分三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辨认生活中常见的固体并了解其性质。这部分由两个活动组成:活动一,辨认教室里的物品哪些是固体,哪些不是固体;活动二,判断一些柔软的或细颗粒状的物体是否属于固体。通过这两个活动让学生认识固体,了解固体的一些性质,如有确定的形状、体积、质量等。第二部分,想办法比较固体体

34、积的大小。这一部分设计了三个活动:活动一,比较哪一组积木的体积大;活动二,比较哪一堆粉末的体积大;活动三,比较哪一个玩偶的体积大。针对不同的固体,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比较它们的体积大小。第三部分,判断固体形状、大小变化后,性质是否会改变。这一部分由两个活动组成:活动一,判断敲碎的粉笔、剪碎的纸、切碎的蜡是否属于固体;活动二,思考自然界的岩石变成细沙后是否还是固体。通过这两个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改变原来的形状或大小,但无论如何变化,固体的特性保持不变。2.教学目标能辨认生活中常见的固体,认识固体的性质。能用多种方法比较固体体积的大小。知道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改变原来的形

35、状或大小,但固体的特性不变。3.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固体的性质。难点:用多种方法比较固体体积的大小。4.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教学课件。学生分组材料:纱巾、羽毛、面粉、积木、粉末、尺、量杯、玩偶、盐或沙子、粉笔、纸、蜡块、铁锤、剪刀、小刀、塑料垫板等。9.认识液体1.教学内容本课以液体为研究对象,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活动,引导学生多角度认识液体的性质。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寻找生活中的液体,说出它们属于液体的理由,归纳液体的共同性质。针对学生容易想到的液体“会流动”这个特征,教材特意安排了“飘动的烟”“流动的沙”来让学生分辨是否属于液体,让学生意识到“会流动”并非是液体独具的特征。第二部分

36、,通过一系列观察、比较活动,进一步认识液体的性质。这部分由三个活动组成:活动一,比较不同液体的性质,指导学生从颜色、气味、透明度、黏稠度等方面对不同的液体进行观察比较;活动二,指导学生正确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活动三,比较液体的质量。通过后两个活动,让学生知道液体虽然没有确定的形状,但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第三部分,认识水平面,学会使用水平仪。这部分由两个活动组成:活动一,引导学生认识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为下一个活动做好铺垫;活动二,承接上一个活动,引导学生认识水平仪并了解它的工作原理,学会使用水平仪来测量课桌、讲台、窗台等是否水平。2.教学目标能辨认生活中常见的液体。观察并比较

37、不同液体的性质,会测量液体的体积和质量。认识水平面,知道水平仪的工作原理,学会使用水平仪。3.重点与难点重点:观察并比较不同液体的性质,会测量液体的体积和质量。难点:学会使用水平仪。4.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教学课件。学生分组材料:油、水、牛奶、蜂蜜、液体流速板、量筒、烧杯、电子天平、两个相同的小瓶、水平仪等。10.固体的混合与分离1.教学内容本课在认识固体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目光和思维聚焦到“固体的混合与分离”这个问题上。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教材列举了三种固体混合物,让学生说出生活中更多的固体混合物,聚焦固体混合的现象,渗透“混合物”的概念。第二部分,比较固体混合前后的质量和占据空

38、间是否会变化。一方面,利用天平测量来比较固体混合前后质量的大小;另一方面,利用量筒测量来比较固体混合前后占据空间的大小。通过测量、比较、解释,让学生认识到物质混合后“占据的空间”会发生变化,但“物质的量”不变。第三部分,生活中有时需要将固体混合,有时需要将固体分离。如何分离,针对不同的固体需要找到适当的方法。这部分由两个活动组成:活动一,联系实际,让学生交流生活中有哪些需要分离混合物的例子;活动二,亲自动手,用不同的方法将一些固体混合物分离开来。这既考查学生对所学固体知识的实际运用,也可以进一步认识一些物体的特征或材料的性能。2.教学目标能联系生活,举出不同固体混合和分离的例子。能比较固体混合

39、前后的质量和占据空间,并作出合理解释。能用不同的方法把生活中的一些混合物分离开来。3.重点与难点重点:比较固体混合前后的质量和占据空间,解释比较结果。难点:用不同的方法把固体混合物分离开来。4.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教学课件。学生分组材料:黄豆、玉米粉、绿豆、电子天平、小托盘若干个、量筒、木屑、铁屑、红糖、沙子、磁铁、网筛、烧杯等。11.把盐放到水里1.教学内容本课是低年级学习溶解现象的延续,分三个部分引导学生进一步展开探究。第一部分,探究影响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这部分安排了两个活动:活动一,把沙子、盐放入水中,观察现象,这个活动既回顾溶解与不溶解的概念,又为下一个活动做铺垫;活动二,探究盐溶

40、解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并通过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用相同体积的水和相同质量的盐”,初步学习对比实验的方法。第二部分,探究盐或糖在一定量的水中的溶解情况。这部分由三个活动组成:活动一,测量10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克盐,指导学生做溶解实验的方法,并让学生知道物质能溶于水的量是有一定限度的;活动二,测量100毫升水中是否能溶解与盐同样多的糖,这个活动既是对溶解实验方法的巩固,同时也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物质在相同体积的水中溶解量是不同的;活动三,设法让沉在杯底的盐或糖继续溶解,这个活动是对前两个活动的延伸和拓展,让学生对物质的溶解现象有进一步的认识。第三部分,分离水中的不溶物和溶解物。这部分安排了两个活

41、动:活动一,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水中的不溶物;活动二,用蒸发的方法分离水中的溶解物。这两个活动紧密结合生活中的“自来水过滤”和“海水晒盐”两个现象,引导学生在实践探究中去体验“固体与水的混合与分离”。2.教学目标探究影响盐等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初步学习对比实验的方法。能测量盐或糖在一定量的水中的溶解情况。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水中的不溶物,用蒸发的方法分离水中的溶解物。3.重点与难点重点:探究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常见因素。难点:知道物质能溶于水的量有一定的限度。4.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教学课件。学生分组材料:沙子、盐、烧杯、玻璃棒、电子天平、定量勺、糖、泥水、矿泉水瓶、石子、脱脂棉、黑纸等。第

42、四单元 地球上的水资源一、单元设计意图1.本单元主题的提出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重要物质之一,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又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介质。地球水圈由介于大气层和岩石圈之间的海洋、湖泊、江河、沼泽、地下水和冰川等液态水和固态水组成。人们的衣食住行、绿化保洁、发电、畜牧业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的帮助。地下水是重要的淡水资源,海洋是21世纪人类的资源宝库,它们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发挥重要作用。随着人口数量增长和经济迅猛发展,人类的用水需求不断增长,水污染更是加剧了可利用水资源日益短缺的现象。如今缺水对个人生活、地区工农业生产所造成的显著影响,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三年级学生在日

43、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是生活用水,很少有机会去接触工业用水、水产养殖、农业用水、水循环等与水有关的知识;他们不清楚自来水究竟来自哪里,感觉自来水是“用之不竭”的;他们以为水都在海洋、江河和湖泊,很少能列举冰川、地下水和沼泽等水体,也难以理解地下水的形成这些都造成了学生对水的价值、重要性的认识存在片面性。本单元以认识水体为明线,借助语言描述、建立模型和体验游戏等方式有效提升学生已有经验的科学性,以及对水及其价值的认识。让学生在动手实践活动中增强研究水的好奇心、求知欲和问题分析能力,树立节约用水、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及社会责任感,为建设创新型、节约型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站在核心素养的维度,本单元还激发学生

44、认识水资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让他们有机会学习制作模型,尝试运用模型作解释。2.本单元对课程标准的落实(1)本单元通过观察、制作、实验、阅读、交流等学习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初步了解地球上水的基本状况;初步认识大自然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各种自然资源和能源。科学探究: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从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提出假设。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科学、技术、社会

45、与环境: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可能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14.2地球表面有由各种水体组成的水圈。知道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情况。知道地球陆地表面有河流、湖泊等水体类型。15.1地球为人类生存提供各种自然资源。举例说出人类生活离不开淡水,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了解地球上的海洋为人类生存提供了生物、矿产、能源等多种资源。3.本单元次级主题的构成及逻辑关系本单元由河流与湖泊地下水海洋珍惜水资源四课组成。第一课河流与湖泊,重点是认识陆地表面不同的淡水水体类型和淡水生物,初步学会

46、区分这些水体类型,借助建立模型初步理解陆地水体形成的条件。第二课地下水,首先认识两种典型的地下水体,在猜想的基础上制作简易水井模型,认识地下水的成因、用途和补充方法。第三课海洋围绕“海水为什么不能直接饮用”和“海洋资源”两个主题展开,重点是通过盐水蒸发和盐水淡化两个探究实验,帮助学生认识海水又苦又涩的原因,并简单介绍“海洋是人类的资源宝库”。第四课珍惜水资源作为本单元总结课,先调动学生生活经验,尽可能列举出水的各种用途,使学生充分意识到生命离不开水、生产生活离不开水;再通过两个体验活动让学生深刻体验到淡水资源有限、可供使用的淡水资源极其有限,让节约用水思想植根于学生的意识深处,并在生活中做一个节约用水的人。本单元按照先部分后整体的逻辑顺序展开,前三课构成并列关系,逐一认识三类典型水体的显著特点,最后一课以珍惜水资源为话题做单元总结。4.本单元在整套教材中与其他单元的关系二、单元教学目标能描述与识别河流、湖泊、海洋、地下水等水体类型。用实证的方法发现海水比淡水含有更多杂质。知道水是重要资源,能举例说明人类生活离不开淡水。乐于了解节约用水的原因和做法,提出节约用水建议。三、单元活动框架四、课时建议序号课题课时1河流与湖泊12地下水13海洋14珍惜水资源1总课时4五、分课教材分析12.河流与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科学 > 苏教版(2024) > 三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2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分析.docx)为本站会员(Q1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