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1第一章网络社会第一章网络社会 第一节网络社会的概念 第二节网络社会“空间”构成 第三节网民 2概 要第四章3第一节网络社会的概念第一节网络社会的概念 第一节 网络社会的概念一、社会的实质及网络社会的实质二、互联网的社会性张力三、网络社会的含义四、网络社会的特性第四章4一、社会的实质及网络社会的实质人类社会是互动着的人类个体或若干 个体,社会的存在被看作人们互动行为或行动的规则体系,其中的社会过程是对规则的 领悟和对行为意义的理解,而互动的实质是彼此在行动中交流信息和互构认识体系。信息由各种指号(符号)标示。人类具有制造和使用符号的能力,其他动物 的符号象征能力是有限的、水平较低级的。人
2、类的这种能力正是人类与世界的关 系的本质所在凭借这种能力,人们能一个一个地符号象征化客观事物、思想 以及事实上他们经历的任何阶段,并进行交流。人类使用符号彼此互动,凭着他 们在发音和身体姿势上获得一致意义的能力,能够有效地相互沟通。我们把社会这个概念通常界定为发生着交互行为的生物共同体。在形式上,发生着相互作用的生物通常是指号()的交流。这些指号经由各种各样的感 觉和知觉形成比如气味、触觉、味觉、听觉和视觉等。通过感官接收刺激信号,并组织这些信号,形成意义,指导、反射出适当的行为。第四章5 一切行为都可视作指号,表示某种信息或传递特定信息的指号。因此,我 们可以把人的行为定义为:人类个体或若干
3、个体在一定的条件下所表现的自身态 势指号或做出的运动指号(包括通过媒介或其他事物进行的)。这里假定了生物 个体的所有行为都有向其他个体传达某种信息或意义的可能。同理,人类社会也 是如此,个体或若干个体的所有行为都有向他者(单数的或复数的)提供表征、传达某种信息或意义的可能。社会由人们的交互作用构成,这种交互作用意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 通过一方解读另一方的行为所表达的意义,而另一方也在解读对方行为的意义和 解读对方是如何理解该行为的意义。如果双方通过解读彼此行为的意义而形成交 往活动,社会活动就构成了。社会正是主体与客体通过意义的交流,共享相似的 行为意义而存在,并得到填充的。第四章6 网络社会
4、构成同社会构成应当属于结构同源,具有同样的机制。网络通过符 号互动形成社会态势,通过社会化过程中人们的自我存在和社会性存在构成 社会。网络上人们之间的联系,已经构成了一个全新的社会关联形式。这种社会关 联形式虽然是初建,但已经被演绎得相对稳定并被一定程度地模式化了。由于网 络社会的这种关联形式和模式化已经具有现实社会中社会规则的功用,因此,可 以说,人们在网上遵守这些规则的同时,也在构建着规则。所有的行为和行动都是指号,指号的相似和契合铺就了社会秩序的基础平 台,共同意识说明了社会秩序的可能,揭示了人们一致性行为的基础。登录网络 的人们,彼此使用符号交流,他们每个人的行为表现都是在使用语言符号
5、或者非 语言符号。人们对同一情境有共同的反应,这正是涂尔干 所 说的机械团结的表现,即共同意识使人们联系起来。也就是说,人们把周围人的 行为看成一种象征,这种象征就是指号,这种指号有着一定的意义。人们对行为 这个指号赋予了“共同知晓”的意义,进而产生相似的行为。当然,人们有可能 不会恰当准确地理解对方的行为指号所表示的意义,也有可能不会完全按照共同 意识中的规则行动或产生行为。网络社会中的人们在网络上使用语言符号或者声像符号互相交流想法和意识 内容,彼此领悟各种符号的意味和关联,使人们进而融合成交流信息统合体,即 网络社会。第四章7 社会性是互动信息传递的个体间性,如果互动信息在单位时间内 是
6、一个单位的信息量,那么互动双方的社会性是一个单位的社会性强度;如果互 动信息在单位时间内是两个或更多单位的信息量,那么互动双方的社会性强度加 大,社会性也随即增大。这种社会性增大的典型标志有:()单位时间交往频率 增高。即增加了让他人认识和联系自己的可能性、主我和客我的交流、符号互动 的频率、上网者之间联系互动的机会。()单位时间接收的信息和应对的信息增 加。这样节省了能源,本来需要一定时间和过程才能获得的信息,通过互联网可 以轻而易举地得到。原本需要更多时间应对的信息梳理、结构化等,通过互联网 可以有效地处理完成了。()自动生成社会圈子、网上自发群体。目前网上的社 会性软件联系他人方便,并能
7、自动生成社会圈子或自发群体。另外,当接受的信息和应对的信息达到一定的量时,个体会产生负荷。对于 个体来讲,需要应对的互动信息增多,客观的感受是社会发展加速,同时也会体 验到社会压力增大。8二、互联网的社会性张力三、网络社会的含义互联网社会是一个无中心的全球信息交互平台,它能将全世界的人、组织、机构、政府、企业等联结在一起,用户通过计算机登录入网,查询和共享数字化 信息,并进行网上讨论、电子出版、发布信息和发送电子邮件等。这意味着互联 网最基本的意义在于信息传递、链接与互动。在以链接和互动建构的网上社区 中,人们确立网上身份,建立网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一种类似于现实 社会中的人际互动的公
8、共自由空间。这些网络空间,包括像博客、电子布告栏系 统()、聊天社区或新闻讨论组等,允许人们随时访问并给予反馈互动;还 有像网上实时交流系统()或网上会议(),允许人们像在现实中 面对面交流那样进行网上空间的同步交流或异步交流;甚至像真实社区那样,上 网者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免费的电子空间建立自己的个人主页或博客,结果也像在真实社区中那样,有着相同兴趣的人因认同感而聚在一起,相互交流 与互动。因此,网络空间的人际交流是真实的,人们在网络空间彼此交往、互 动,构成特殊的社会场景。第四章9四、网络社会的特性(一)跨时空互动性(二)去中心化(三)信息共享(四)沟通中的过滤性 零“旁观者效应”2
9、 .过滤非言语交流的信息 过滤社会属性 10(五)兼容性与张扬个性(六)记录(可再现)性(七)开放性(八)自由性 第四章1112去中心化去中心化(英语:decentralization)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形态和内容产生形态,是相对于“中心化”而言的新型网络内容生产过程。相对于早期的互联网(Web 1.0)时代,Web 2.0内容不再是由专业网站或特定人群所产生,而是由权级平等的全体网民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的结果。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创造原创的内容,共同生产信息。随着网络服务形态的多元化,去中心化网络模型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成为可能。Web 2.0兴起后,Wikipe
10、dia、Flickr、Blogger等网络服务商所提供的服务都是去中心化的,任何参与者均可提交内容,网民共同进行内容协同创作或贡献。之后随着更多简单易用的去中心化网络服务的出现,Web2.0的特点越发明显。例如Twitter、Facebook等更加适合普通网民的服务的诞生,使得为互联网生产或贡献内容更加简便、更加多元化,从而提升了网民参与贡献的积极性、降低了生产内容的门槛。最终使得每一个网民均成为了一个微小且独立的信息提供商,使得互联网更加扁平、内容生产更加多元化。13沟通障碍是人际之间、团体之间交流意见、传递信息时所存在的困难。有如下几种类型:(1)语言障碍。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但不是思想
11、本身,加之人们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千差万别,故用语言表达思想,交流信息时,难免出现误差。(2)观念障碍。人们的社会经历不同,信念不同,对事物的态度和观点也必然不同,不能避免意见沟通中的观念冲突。(3)气质障碍。人的个性不同,气质不同,交流信息时难免发生困难。造成沟通障碍的因素很多,除了人的因素之外,还有物的因素。领导者的责任就在于采取办法消除这些障碍,疏通渠道,使组织、个人之间的沟通畅通无阻。沟通障碍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发送者的障碍、接受者的障碍和信息传播通道的障碍。发送者在沟通过程中,信息发送者的情绪、倾向、个人感受、表达能力、判断力等都会影响信息的完整传递。障碍主要表现:表达能力不佳;信息传
12、送不全;信息传递不及时或不适时;知识经验的局限;对信息的过滤。接受者从信息接受者的角度看,影响信息沟通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信息译码不准确;对信息的筛选;对信息的承受力;心理上的障碍;过早地评价 情绪。第四章14第二节网络社会第二节网络社会“空间空间”构成构成 第二节 网络社会“空间”构成一、网络社会存在二、网络社会的空间构成第四章15一、网络社会存在 当一台台各自独立的电脑、服务器在人的操作下,以某种有秩序的方式串 联起来之后,一经操作者之间的互动和关联,一个以电脑为媒介的网络社会就 悄然形成了。在这种形式下,一台台个人电脑的使用者,有了机会形成一个有 生命力的社会活动空间,而且这个空间同样
13、具有沟通情感与传递信息的功能。传统社会中的通信习惯由中央核心流向边陲地带的沟通模式,在新兴的电脑网 络中已被改变。这个新兴的电脑网络形成了一种神经网络式的联结(见 图)。其最大的特色就是位于网络社会中任何位置的人都与网络中其他位 置上的人一样,拥有同等的机会,在网络中陈述他们的意见,表达他们的心 声。网络社区的存在,意味着一种新的、可能的人类社会组织或结构方式,已 存在于当代人类社会中。而这个网络社区的存在,也可能暗示着新的人类社会 秩序的形成。第四章16“网络社会”一词是现实社会的隐喻,然而无论其功能还是组织形式都和 现实社会存有明显差别。它实际上是我们对网上交往空间的一种抽象。网上交 往空
14、间不再具有地理或城市社区等空间界定性质,交流者可以身在四面八方、五湖四海,所以“网络社会”中“社会”一词的含义已经发生质的变化,不再 具有地域含义,而变成一个由数字化技术支撑的悬挂在现实之外的“拟想空 间”。网络社会是人们将他们对现实社会的理解和认识投射到电脑网络上,借此获 得一种对拟想中新奇事物的感觉,他们把理想与现实的忧虑与期望,全部投射在 这个“网络社会”中。一方面,从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可以看到网络是二 者的中介和纽带;另一方面,网络社会的抽象性和超前性,表明人们以网络隔离 作用的保护为前提,把现实与网络有效隔离,使它们之间存在明确的差异和 距离。第四章1718网络社会,是指信息时
15、代的社会。认为,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第一条电子信息网络在美国的悄然问世,不仅仅属于技术事件,更是社会事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网络技术作为新经济的重要力量,成为信息时代的经济与社会的重要动力,只有融入全球的网络互动中,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持续发展与竞争才能得以实现。传统农业社会,人们主要依靠经验和体能来发展经济,是一种“经验社会”;工业社会,技术和能源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一种“技术社会”,信息时代,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知识的传递,主要依赖对象既不是人的体能,也不是物质能源,而是知识和信息,网络化与信息化是社会的基本特征,塑造出一种崭新的社会经济形态“网络社会”,它以全球经济为主导力量,
16、彻底动摇了以固定空间领域为基础的民族国家或组织的既有形式。第四章19二、网络社会的空间构成对大部分上网者而言,网络现象是真实的存在,上网者投注在网络活动中的 时间与精力,都证明了它的实在性。与现实中的人与人的交往不同的是,人们可 以同步“进入”网上的某个“公共场合”,即便是在世界的任何地方。换句话说,时空概念在这里带来了新的感受。互联网正逐渐组合演绎,加速演变成能将整 个地球上的上网者在片刻间串联起来的互联网社会。这个网络社会已经变成人类 社会的构成部分。所说的“地球村”“世界一家”“生命共同体”等原本只是在理 论上或概念上的“乌托邦”,如今似乎有了真实的客观存在基础。上网者进入、网络会议室、
17、网上交友社区及新闻组讨论区等,并与其他上网者建立长期 稳定的互动模式和人际关系,说明了这些网上社区的真实性。网络社会是由人类若干个体经由电脑联机关系所建立起的一个共同体,是每个上网者能够与不同时空的其他人彼此互动的场域。它虽然是个想象的 空间,但也确实是个特殊的空间平台,上网者之间的信息交流、上网者的内 心期待与欲望,总能够通过网上不同的交往方式使上网者之间关联起来而 达成。第四章20第四章21第四章22第三节网民第三节网民 第三节网民一、网民概说 二、网民的分类三、网民特征以中国的网民为例第四章23一、网民概说(一)网民的含义“网民”一词由米切尔霍本()所创。霍本原先是用这个 词来指称那些并
18、非以地理区域为依据而形成的,具有社区意识、相互发生行为联 系的一群网络使用者。他提出的“网民”概念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一层泛指任何 网络使用者,不管这个使用者使用网络的意图为何;另一层比较接近该词原创者 最初的想法,用来指称特定的对广大网络社会(或环境)具有强烈关怀意识,以 集体努力的方式建构网络社群的网络使用者。(二)互联网初期的网民(三)网民数量的发展24第四章25二、网民的分类第四章26三、网民特征以中国的网民为例(一)一般状况 网民的数量截至 年月,中国网民规模约达 亿,年上半年新增网民 万人,增长率为。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 ,与 年年底相比提高了 个百分点(见图),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个
19、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 个 百分点。截至 年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 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 群占比由 年年底的 提升至 ,仅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比就达到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环境的不断完善以及智能手机的进一步普及,移动互联网 应用向人们的各类生活需求深入渗透,促进了手机上网使用率的增长。第四章27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以及互联网对于各个行业的渗透,共同促进 网民规模持续增长。中国各地光纤网络覆盖家庭数已超过。互联网作为信 息社会的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发展产生深 刻影响。尽管中国的网民规模和普及率持续快速发展,但是由于中国的人口基数 大,因此互联网普及率
20、只是稍高出全球平均水平。目前全球互联网普及率最高的国家是英国,已经有 的居民是网民。中国的邻国韩国、日本的普及率分别为 和。与中国经济发展历程 有相似性的俄罗斯的互联网普及率则是。在互联网普及率上,一方面,中国互联网与互联网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发 展差距,中国整体经济水平、居民文化水平只有再上一个台阶,才能更快地促进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另一方面,这种互联网普及状况说明,中国的互联网处在发 展的上升阶段,发展潜力较大。中国的网民增长与西方的网民增长有所不同。在西方发达国家,很少有想上 网,但因没能买得起电脑而不能上网的;在中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尚有一些人是 想上网,但考虑到经济因素而放弃的,当经
21、济条件许可时,就会购置设备连线上 网。所以,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和上网成本的下降,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还会有上 升的空间。而有的西方国家的网民增长曲线已经出现统计学中的“平原现象”,即 已经不怎么增长了。此外,中国有些国情因素,比如农村社区的网络硬件铺设问 题、边远地区农民的经济能力问题等等,都是中国互联网普及率的影响因素。28第四章29网民是指半年内使用过互联网的6周岁及以上中国公民。网民主要是一个从网络使用者的行为效果来阐释的概念,在个体自我意识上、对使用网络的态度上、网络活动的特征上以及网络活动的行为效果上等表现出一定特点的使用者才可以被称为“网民”。2017年8月4日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
22、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手机网民达到7.24亿。该报告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本次为第40次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较2012年底增加2656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4.1%,较2012年底提升2%。在新增加的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70.0%,高于使用其他设备上网的网民比例。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互联网在农村普及速度较快,半年期新增网民中农村网民占到54.4%。与此同时,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较2012年底增加437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78.5%。3G的普及、
23、无线网络的发展和手机应用的创新促成了我国手机网民数量的快速提升。2网民的性别比例 中国网民中女性比例上升到,网民逐渐走向性别均衡。年年底,中国居民的男女性别比为 ,可见网民性别结构趋近于总人口中的性别结构,中国网民性别结构进一步优化(见图)。中国网民逐渐走向性别均 衡,这一特点也充分说明了上网普及率的上升。结合以往的网民性别分布调查可以看出,女性网民所占比例呈递增趋势。女性 网民比例从 年 月的 增加到 年月的 ,男性网民比例则 从最初的 降至 。男女网民比例上的差异日渐缩小,这是一个很有意 思的社会动态现象。有人说过,“妇女地位的变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尺度”。如果把 互联网的普及运动看作人类社
24、会的进步运动的话,那么女性进入网络的状况确实说 明了这一点。诚然,这里的变化速率还有许多相关因素,需要深入考察检视。第四章30 网民的年龄中国网民的主体仍旧是岁以下的年轻群体,这一网民群体占到中国网民 的,超过半数。中国互联网应用呈现出与年轻网民特征较为相符、娱乐 占比较大的特点。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与 年相比,年数据的第一个特点是 岁 网民所占比重下降(年时这是最大的网络群体),而 岁成为中国互联网 最大的用户群体。第二个特点是,年 岁及以上网民所占比重略高于 年。可以看到,近年来网民中高龄群体比例不断上升,其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网民 总体的增长速度,显现了中国网民结构在年龄上不断优化的趋势(
25、见图)。在年的网民中,岁以下年轻群体的比例为,超过网民总数的。在年的网民中,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而 年这个数据是。在年,岁的网民所占比例为,年则是。在年的网民中,岁的网民所占比例为,而年则是。岁及以上网民所占比例都有所提高。年,岁的网民所占比例为,年则是。年,岁的网民所 占比例为 ,年则是 。年,岁及以上网民的比例为 ,而年则是 (见表)。第四章31 网民的职业状况从学历的角度分析,互联网呈现向下扩散的趋势。随着网民规模的逐渐扩 大,网民的学历结构正逐渐向中国总人口的学历结构趋近,这是互联网大众化的 表现。网民的最大构成群体是学生,他们极大地活跃着中国的互联网应用。除了 学生之外,企
26、业公司一般职员、个体户自由职业者等占有较大比重,而占中 国人口最大比重的农民、产业服务业工人在网民中所占比重还比较低(见图 )。值得注意的是,在网络上一直占比较大的学生群体,目前出现比例相对下降 的趋势。年的网民中,学生占到,但是,在年的统计中可以看 到,该比例已经是。可以看到,与以往相比,学生之外的网民群体也在 增长。综上所述,目前中国的网民仍然以岁以下的年轻人为主体,网民中的在 校学生、专业技术人员比其他职业的人要多,公共管理、社会组织、批发和零售 业以及制造业成为网民相对比较集中的行业。但同时可以看到,网民在特征结构 上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可以预计,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与发展,互联网将
27、 越来越大众化,成为普通人都能使用的工具,网民的性别、年龄等特征结构也将 更加合理与平衡分布。第四章32 网民的年龄中国网民的主体仍旧是岁以下的年轻群体,这一网民群体占到中国网民 的,超过半数。中国互联网应用呈现出与年轻网民特征较为相符、娱乐 占比较大的特点。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与 年相比,年数据的第一个特点是 岁 网民所占比重下降(年时这是最大的网络群体),而 岁成为中国互联网 最大的用户群体。第二个特点是,年 岁及以上网民所占比重略高于 年。可以看到,近年来网民中高龄群体比例不断上升,其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网民 总体的增长速度,显现了中国网民结构在年龄上不断优化的趋势(见图)。在年的网民中,
28、岁以下年轻群体的比例为,超过网民总数的。在年的网民中,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而 年这个数据是。在年,岁的网民所占比例为,年则是。在年的网民中,岁的网民所占比例为,而年则是。岁及以上网民所占比例都有所提高。年,岁的网民所占比例为,年则是。年,岁的网民所 占比例为 ,年则是 。年,岁及以上网民的比例为 ,而年则是 (见表)。第四章335上网时间长度 网民在网络上花费的时间与网龄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网龄越长,在网络上花 费的时间越长。上网时间是各种网络应用使用程度的客观反映。一般而言,网民 上网时间越长,使用的网络应用就越丰富。反过来,网民使用的网络应用越丰 富,则上网时间会越长。中国网民日常
29、上网时间一直在增长。年,网民平均每周上网 小 时;年,网民平均每周上网 小时。图 说明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 间从年到年一直在平稳增长。第四章34(二)网民的网络行为取向1 国外互联网使用情况 中国上网者主要网络应用行为第四章35第四章36 网民对互联网的总体看法 价值观念、生活态度是影响人们行为的重要因素,同时人们的行为也塑造着 他们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态度。特别是对于一些新兴事物,人们一开始认识不足,需要在不断接触中逐渐了解与把握,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 往往会潜移默化地被这些新兴事物改变。表 是网民对互联网的总体看法,上面的数据表明,认同度最高的是“互联网加强了我与朋友的联系”,
30、占,这比较充分地显示了互联网强化网民的社会性。排在第二位的是“上网 以后,我比以前更加关注社会事件”,认同度是,这也充分说明了网民对 公共事务、公共事件的关注度及公共参与意向的强度。同时可以看到,在网络交 易的安全性方面,网民还是有相当大的顾虑的,认同度才。人们普遍担心网民会出现社会隔离感,对此,网民的认同度比较低,才。数据也表明,社会隔离感还不是显著现象。综上所述,目前,中国网民的上网行为总特征可以表述为,从最初的通信(收发信息)到浏览信息,再到网上互动。也就是说,中国网民从最初把互联 网单纯地作为通信(电子邮件曾为首选应用)、游戏娱乐的工具,发展到在网 上多是浏览网页,再发展到目前把互联网
31、(包括移动互联网)当作特定的社会 互动空间。互联网的游戏娱乐性已经淡化,工具性在上升,参与和互动成了主 旋律。第四章37第四章38本章要点本章要点 网络社会是指在特定的网络环境下,存在和发生着社会行为与社会关系 的人类群体。网络社会有许多特质与功用,概括来看,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跨 时空;去中心;互动性;信息共享;过滤现实沟通中的障碍因 素;消解文化边界;记录性;兼容性与多元性;自由开放性。从社会共同体的意义上讲,一个上网者只要被参与的网络社区接受并通 过正常渠道取得有效合法的账户名或电子邮件地址,即可视为网民。网民的分类可能有若干种方式,因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这里考虑两个因素:一个是上网时间的长度,一个是上网活动的内容。就是说,可以从上 网时间的长短来分,也可以从上网活动的目的来分。年,中国网民的上网行为总特征可以表述为:网络游戏、网络炒股 和网络音乐等应用的使用率有所下降,通过网络即时通信进行互动、网络信息查 询和新闻阅览还在上涨,网络购物、网络支付、旅行预定和网络文学等应用的使 用率有了大幅增长。以往的游戏娱乐性已经淡化,工具性在上升,体验、参与和互动成了主旋律。39复习思考题1.如何理解网络社会?2.什么是网络社会的实质?3.网络社会是怎样构成的?4.谈谈你对网民分类的看法。5.讨论网民使用网络的行为特征。第四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