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最大的三大教派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创始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创始人孔子、孟子。主张积极入世。孔子、孟子。主张积极入世。印度传入,主张因果报应修印度传入,主张因果报应修行来世。行来世。本土宗教,创始人老子、庄子;本土宗教,创始人老子、庄子;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举。无为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举。无为而治,消极出世。而治,消极出世。先秦诸子是指春秋战国时代各学派的代表人物或者他们的著作。先秦诸子是指春秋战国时代各学派的代表人物或者他们的著作。能文能武,博学多才的新士人有独立的人格,按自己的意思著书立说能文能武,博学多才的新士人有独立的人格,按自己的意思著书立说或者发表言论,成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
2、思想代表。由此出现了或者发表言论,成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代表。由此出现了“百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的繁荣局面。先秦诸子包括儒、道、法、墨、名、阴阳等。先秦诸子包括儒、道、法、墨、名、阴阳等。先秦诸子概说 儒家是由孔子开创。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统治儒家是由孔子开创。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统治的思想。儒家传统经典即六经或六艺,即的思想。儒家传统经典即六经或六艺,即易易书书诗诗礼礼乐乐春秋春秋。儒家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儒家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主张主张“仁爱仁爱”“”“有为有为”“”“德治德治”。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社会动荡的时代。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社会动荡的时
3、代。由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的由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的社会生活的变化,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权力下逮社会生活的变化,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权力下逮(权力被下级夺取权力被下级夺取)、礼仪僭越礼仪僭越(超越本分超越本分)的现象,是孔子思想产生和形成的社会根源。鲁的现象,是孔子思想产生和形成的社会根源。鲁国是周朝的同姓诸侯国之一,其在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特殊性国是周朝的同姓诸侯国之一,其在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特殊性(典型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典型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是孔子儒家思想产生的特殊土壤。是孔子儒家思想产生的特殊土壤。注 孟子说过:“春秋无义战。”确实如此,春秋时代“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4、”,所以没有合乎义的战争。拓知识拓知识注“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尚存疑,但是“一部论语修自身”的说法却是不容置疑的。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子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思想的最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为“四书四书”。拓知识拓知识注出自论语的成语很多,如:循循善诱、言不及义、循序渐进、不耻下问等等。你还知道哪些呢?积累一下吧。
5、论语论语共共20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格言和成语注注,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拓知识拓知识儒家创始人儒家创始人孔子孔子 (前前551551前前479)479)
6、,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开私人办学之风。鲁定公时,曾任鲁国大鲁国人。开私人办学之风。鲁定公时,曾任鲁国大司寇,后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还在晚司寇,后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还在晚年整理年整理“六经六经”(诗诗书书易易礼礼乐乐春秋春秋)。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拓知识拓知识儒家创始人儒家创始人自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自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尊为圣人。他统,影响极大。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尊为圣人。他又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又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
7、他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以至于今。以至于今。注孔子位列“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还想知道其他九位名人是谁吗?讨论一下吧。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孔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他主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孔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他主张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合乎这种合乎“礼礼”的等级制度;孔子主的等级制度;孔子主张张“克己复礼克己复礼”,主张,主张“仁仁”。孔子的。孔子的“仁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据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据周礼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在品德方面,主张周礼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在品德方面,主张“宽、耻、信、敏、宽、耻、信、敏、惠、温、良、恭、俭、
8、让惠、温、良、恭、俭、让”等;在教育上,孔子主张等;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有教无类类”“”“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和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的精神。“_”_”同同“_”_”:_好好学篑篑八佾佾迩迩预习检测预习检测hokuyr知知智智智慧智慧记字音记字音通假字通假字知者不惑知者不惑古义:两个词,可以用来古义:两个词,可以用来预习检测预习检测古今异义古今异义有一言而有一言而可以可以终身行之者乎终身行之者乎今义:一个词,表同意或可能今义:一个词,表同意或可能古义:一旦古义:一旦一日一日克己复礼克己复礼今义:一天今义:一天古义:老师对学生的称呼古义:老师对学生的称呼小子小子何
9、莫学夫何莫学夫诗诗今义:表示轻蔑的称呼今义:表示轻蔑的称呼奉行,实践奉行,实践预习检测预习检测一词多义一词多义“行行”有一言而可以终身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行之者乎之者乎行走行走三人三人行行,必有我师焉,必有我师焉行为,品行行为,品行则知明而则知明而行行无过矣无过矣将,将要将,将要感吾生之感吾生之行行休休古诗的一种体裁古诗的一种体裁兵车兵车行行读读hnghng,队伍,队伍必能使必能使行行阵和睦,优劣得所阵和睦,优劣得所知晓,明白知晓,明白预习检测预习检测一词多义一词多义“喻喻”君子君子喻喻于义于义比喻比喻王好战,请以战王好战,请以战喻喻晓谕,开导晓谕,开导前后告前后告喻喻,曾无悛改,曾无悛改像,如
10、同像,如同预习检测预习检测一词多义一词多义“如如”譬譬如如为山为山如果如果如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不可求,从吾所好依照,遵从依照,遵从先生先生如如其指其指及,比得上及,比得上沛公默然,曰:故不沛公默然,曰:故不如如也也到到去去沛公起沛公起如如厕,因招樊哙出厕,因招樊哙出连词,表假设,如果连词,表假设,如果预习检测预习检测一词多义一词多义“而而”人人而而不仁,如何礼不仁,如何礼连词,表并列连词,表并列任重任重而而道远道远连词,表顺承连词,表顺承就有道就有道而而正焉正焉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转折,却青,取之于蓝,青,取之于蓝,而而青于蓝青于蓝连词,表修饰连词,表修饰吾恂恂吾恂恂而而起起名词作状语,在
11、早上,在晚上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预习检测预习检测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朝朝闻道,闻道,夕夕死可矣死可矣名词用作动词,指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名词用作动词,指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可以群群文言句式文言句式定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文本解析文本解析子曰: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评析评析: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
12、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是值得借鉴的。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是值得借鉴的。文本解析文本解析子曰: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译文】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评析:评析: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这里,孔子就把礼、乐与仁紧紧求,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这里,孔子就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
13、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文本解析文本解析子曰: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译文】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评析评析:我们的认识是,孔子这里所讲的我们的认识是,孔子这里所讲的“道道”,系指社会、政治的,系指社会、政治的最高原则和做人的最高准则,这主要是从伦理学意义上说的。最高原则和做人的最高准则,这主要是从伦理学意义上说的。文本解析文本解析子曰: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译文】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评析评析:孔
14、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他的义指服从等级秩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他的义指服从等级秩序的道德,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会犯上作乱,破坏等级秩序。所序的道德,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会犯上作乱,破坏等级秩序。所以,把追求个人利益的人视为小人。经过后代儒家的发展,这种思以,把追求个人利益的人视为小人。经过后代儒家的发展,这种思想就变成义与利尖锐对立、非此即彼的义利观。想就变成义与利尖锐对立、非此即彼的义利观。文本解析文本解析子曰: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
15、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评析评析:实际上这就是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时又以别人的过失实际上这就是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时又以别人的过失为鉴,不重蹈别人的旧辙,这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态度,在今天仍不为鉴,不重蹈别人的旧辙,这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态度,在今天仍不失其精辟之见。失其精辟之见。文本解析文本解析子曰: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子。”(雍也)【译文】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评析评析:文与质是对立的统一,互相依存,不可分离。质朴与文
16、采是文与质是对立的统一,互相依存,不可分离。质朴与文采是同样重要的。同样重要的。文本解析文本解析曾子曰: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译文】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评析评析:于我们而言,攀登知识和创新的高峰,离不开吃苦不言苦、于我们而言,攀登知识和创新的高峰,离不开吃苦不言苦、知难不畏难的进取精神,既要志向远大,也要意志坚强。知难不畏难的进取精
17、神,既要志向远大,也要意志坚强。文本解析文本解析子曰: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译文】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评析评析:孔子在这里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孔子在这里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他鼓励自己和学生们无论在学问和道德上,都应该是的深刻道理,他鼓励自己和学生们无论在学问和道德上,都应该是坚持不懈,自觉自
18、愿。坚持不懈,自觉自愿。文本解析文本解析子曰: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译文】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评析评析:在儒家传统道德中,智、仁、勇是重要的三个范畴。在儒家传统道德中,智、仁、勇是重要的三个范畴。礼记礼记中庸中庸说: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希望自己的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德,成为真正的君子。学生能具备这三德,成为真正的君子。文本解析文本解析颜渊问仁。子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
19、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而由人乎哉?”颜渊曰:颜渊曰:“请问其目。请问其目。”子曰: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言,非礼勿动。”颜渊曰:颜渊曰:“回虽不敏,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请事斯语矣。”(子罕)文本解析文本解析【译文】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
20、去做。”评析评析: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者紧密结合。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定。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论语论语一书的始终。一书的始终。文本解析文本解析子贡问曰: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子曰:“其其恕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译文】子贡问道: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字吧!自己不喜欢
21、的事物,不要强行加于别人身上。”评析评析:自己不愿意的事情的不要施加给别人。它在今天的社会道德自己不愿意的事情的不要施加给别人。它在今天的社会道德修养方面有积极意义,已成为警世格言。修养方面有积极意义,已成为警世格言。文本解析文本解析子曰:子曰:“小子何莫学夫小子何莫学夫诗诗?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之名。”(阳货)【译文】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不学习诗呢?学诗可以激发志气,可以观察天地万物及人间的盛衰与得失,可以使人懂得合群的必要,可以使人懂得怎样去讽谏上级。近可以用来事奉父
22、母,远可以事奉君主;还可以多知道一些鸟兽草木的名字。”文本解析文本解析评析评析:孔子谈孔子谈诗经诗经的三大功能:的三大功能:一是诗教,兴观群怨以修身;一是诗教,兴观群怨以修身;二是诗识,鸟兽草木以致知;二是诗识,鸟兽草木以致知;三是诗用,事父事君以治国。三是诗用,事父事君以治国。“兴兴”以心动,以心动,“观观”以心用,以心用,“群群”以正心,以正心,“怨怨”以泄心之忿,以泄心之忿,兴观群怨皆以心为。所以,学习贵在用心。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兴观群怨皆以心为。所以,学习贵在用心。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因此,修身在正心。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因此,修身在正心。【一、四、六章】【一、四、六章】君子与小人君子与小人【二、七、九、十章】【二、七、九、十章】论论“仁仁”【三、八章】【三、八章】论论“道道”的学习的学习【五、十一章】【五、十一章】修己与待人修己与待人【十二章】【十二章】学习学习诗诗礼礼的重要性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