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历史知识清单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1、夏商周更替表朝代起止时间建立者都城亡国之君夏朝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禹阳城桀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汤亳-殷商纣王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周武王镐京周幽王2、夏朝的历史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世袭制:禹死后,传位给启,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传贤变成传子或传弟“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3、盘庚迁殷的原因:战乱,环境的影响。后世将商朝多称“殷商”4、武王伐纣时期的重要战役:牧野之战。5、西周分封制:目的:稳定周初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内容:依据: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的大小对象:宗亲、功臣和先代贵族诸侯的权
2、利:拥有土地和人民(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诸侯即授土授民),授封者可以再分封。诸侯的义务:向周天子进献贡物,服从周王调兵。作用:加强了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1、青铜器青铜器用途与功能: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功能由食器发展到礼器。青铜器特点: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代表:1司母戊鼎(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青铜器);2四羊方尊(造型奇特);3利簋gu(钟鼎文) 。青铜制造业:规模宏大,组织严密,分工细致。2、甲骨文甲骨文的含义: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发现情况: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记载内容:甲骨文记
3、载内容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管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地位:甲骨文是中国发现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造字特点: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影响:(1)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2)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时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注释:春秋因孔子编订春秋而得名;战国因西汉刘向整理校订战国策1.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农业: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
4、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商业:出现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2.王室衰微的表现:分封制逐渐遭到瓦解;周王室衰微;诸侯竞相崛起3.诸侯争霸背景:王室衰微;各诸侯国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展开争斗;民族间的矛盾也有所发展。经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也先后北上争霸。(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齐桓公)。影响(结果):(1)消极影响:给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2)积极影响:在争霸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加快了统一的步伐。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
5、会变化1、战国七雄(1)三家分晋:赵、魏、韩(2)田氏代齐 (3)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口诀:东南西北到中间)2.社会状况:(1)春秋时期著名的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2)兼并战争的特点: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3)战争结果:魏国、齐国、赵国、秦国先后崛起,秦国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3)影响:为加速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3.春秋、战国战争的对比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目的成为霸主兼并(统一全国)战争特点时间短、规模小、次数少时间长、规模大、战争频繁军队数量军队数量少军队数量多称霸方式强者召集盟会确定霸主强者吞并弱者,同一全国4.商鞅
6、变法背景:(1)根本原因: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2)发展需要: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目的: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时间、人物: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内容:内容作用政治1、 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2、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1、废分封行郡县,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2、编订户籍,严明法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3、废除贵族特权,有利于新兴地主掌权经济1、废除井田制,允
7、许土地买卖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3、统一度量衡。1、废井田,确立土地私有制2、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有利于发展封建经济军事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新兴地主通过军功参政,壮大了秦国军事力量,有利于军事强兵结果: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5.都江堰修建: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功能:防洪、灌溉、水运等。影响:(1)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变成天府之国;(2)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第8课百
8、家争鸣1.春秋时期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思想主张集中在道德经思想主张:顺其自然;世间万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换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政治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思想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核心思想是“仁”,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主张以德治国,实行德政,反对苛政教育思想:创办私学,打破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 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2.战国时期学派人物思想主张儒家孟子仁政;民贵君轻;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儒家荀子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道家庄子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墨家墨子“兼爱”“非攻”,选贤任能,节俭法家韩非子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3.影响: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