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四册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易混易错点哲学与文化.docx

上传人(卖家):Q123 文档编号:4638189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9.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四册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易混易错点哲学与文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部)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四册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易混易错点哲学与文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部)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四册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易混易错点哲学与文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部)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四册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易混易错点哲学与文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部)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四册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易混易错点哲学与文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二单元易混易错点1.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提醒: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属于主观认识2. 概念、知觉和推理是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提醒:感觉、知觉和表象是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是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3. 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提醒:正确的认识才能促进实践的发展4. 理论创新是改造主观世界的实践提醒: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理论创新是认识活动而不是实践活动5. 理性认识是实践获得成功的基础提醒: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且理性认识不一定都是正确的6. 实践是人们改造主客观世界的活动提醒: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而非主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7. 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

2、活动提醒: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8. 新方法能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提醒:实践能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而新方法属于主观认识范畴,它不具有直接现实性9.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提醒:实践并不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可以获得认识。10. 只要实践就能获得正确认识提醒:说法过于绝对11.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它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提醒: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2. 感性认识没有理性认识可靠提醒: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13. 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提醒:任何认识都来源于实践14. 实践探索中出现的失

3、误总是宝贵的财富提醒:说法过于绝对15. 亲身参与实践而获得的直接经验最可靠提醒: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来源于实践,都有正误之分16. 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理性认识提醒: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实践17. 以认识发展为基础的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提醒: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8. 知书达礼具有直接现实性,会引起客观对象的变化提醒:知书达礼属于认识活动,不具有直接现实性19. 在生产过程中目发形成的处世礼仪就是哲学提醒:处世礼仪并不能自发形成,而且处世礼仪也不等同于哲学20. 科学泰养高低决定科学实验是否成功提醒:实践决定认识,科学素养属于主观认识范畴,它的高低影响而非决定科学实验是否成功21. 条件

4、性和具体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提醒: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22.真理与谬误相互融合提醒:真理与谬误是有严格界限的,不能相互融合23.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否在提醒:真理、谬误都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真理不能以谬误为基础24. 不同认识主体的共识才是真理性认识提醒:不同认识主体的共识不一定是真理性认识25. 纠正谬误,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提醒: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6. 认识具有客观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提醒:真理具有客观性27. 社会实践不断发展,每个人的认识能力都是无限的提醒:每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28真理是一次认识取得的永恒不变的成果提醒:追求真理是

5、一个过程,真理是不断发展29.已有的真理在被推翻中不断向前发展提醒:真理要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向前发展30.既有的认识不具有正确性提醒:认识有正误之分31. 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正确的,真理是发展的,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提醒: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和谬误是不容混淆的32. 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提醒: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33.真理的基本属性是客观性,要追求终极真理提醒: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没有终极真理34.真理中总包含谬误的成分,要对错误持宽容态度提醒:真理和谬误具有严格的界限

6、,真理中不包含谬误的成分35.认识的局限性意味着达不到真理性认识提醒:认识虽然有局限性,但只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可以认识和发现真理36. 真理与谬误的转化使认识呈现为封闭式循环运动提醒: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但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37.实践既是一种客观物质性活动,又是一种主观活动。(提醒:实践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活动是正确的,但不能说实践是一种主观活动)38.得到不同认识主体认同的知识才是真理性认识。(提醒:真理是标志着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不能以得到认识主体认同为标准)39.真理的内容和形式都具有客观性(提醒:真理的内

7、容是客观的额,形式是主观的)40.在艺术领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提醒:不同事物可能会有不同的认识,但正确与否还是有自己客观的判断标准的)41.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因而任何真理中都包含着谬误。(提醒:真理中不能包含谬误)4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做到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提醒:正确的认识才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43.主观认识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提醒:正确的认识是对客观现实的准确反映)44.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提醒:实践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45.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提醒:实践决定认识。)46.认

8、识的发展具有与认识主体无关的客观规律性。(提醒:认识的发展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认识的水平与程度与认识主体的认识能力有密切关系。)47. 原有的真理性认识常常在新的实践活动中被推翻。(提醒: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向前发展。)48.真理是永恒不变的,世界上存在终极真理。(提醒:世界上没有永恒的真理,也不存在终极真理,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49. 对同一确定的对象,正确的认识可能不止一个。(提醒:对同一确定的对象,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50. 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提醒:实践具有社会性,孤立的活动是不存在的

9、。实践的社会性排斥的只是孤立的活动,并不排斥单个人的活动;同时,个人的活动也不排斥实践的社会性。)51.实践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活动,盲目的实践是不存在的。(提醒:任何实践都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活动,没有意识参与的实践是不存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盲目的实践不存在。)52.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之一。(提醒: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认识的途径有实践和间接经验。)53.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提醒:实践才是唯一标准。)54. 任何真理都是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提醒: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55.人类的认识是有限的。(提醒

10、:一个人的认识是有限的,整个人类的认识是无限的)56.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提醒: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认识是波浪式前进或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57.认识是一个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提醒:.认识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58.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理性认识。(提醒: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59.以认识的发展为基础的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提醒: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不断发展。)60.条件性和具体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提醒:.客观性是真理的最基本的属性。)61.真理具有反

11、复性、无限性,只有亲自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提醒:.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只有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太绝对。)6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真正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真正的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63.社会领域的客观性弱于自然领讯社会领域和自然领域的规律都是客观的,客观性并没有强弱之分64.气候治理规律比气候变化规得更难掌握气候治理规律与气候变化规律二者无法比较65.自然环境决定人的意识自然环境影响人的意识,物质决定人的意识66.社会存在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67.有的社会意识不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所有社会意识归根到底都是对社

12、会存在的反映68.社会意识具有独立性,不受社会存在变化的影响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并不是在否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69.社会意识的变革把握了时代的脉搏真正的哲学把握了时代的脉搏70.是否承认世界的物质性是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水岭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都承认世界的物质性,是否承认世界的物质性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71.旧唯物主义否认世界的可知性,最终在历史领域陷入不可知论不是所有的旧唯物主义都否认世界的可知性,旧唯物主义最终在历史领域陷入唯心主义7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思相互依赖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73.社会意识的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变化亦步亦趋社会意识随着社

13、会存在变化而变化,但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74.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直接现实性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75.不与社会存在同步变化的社会意识是落后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不与社会存在同步变化的社会意识不一定落后的社会意识76.社会意识能否推动社会发展取决于其是否反映社会存在社会意识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77.劳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78.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79.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就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80.法律是调整生产关系来适合生产力发展状

14、况法律属于上层建筑范畴81.社会历史是无规律可循的社会历史发展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在曲折中前进,不是无规律可循82.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而不是根本动力83.审批制度完善是我国改革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审批制度是上层建筑84.调整经济基础适应上层建筑,促进生产发展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85.改革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86.只有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实现我国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并不是要对我国社会制度进行根本性变革87.社会意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主变

15、化的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先于社会存在88.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就能推动生产力发展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反之则阻碍89.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时可促进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才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90.集中主要力量消除社会基本矛盾能推动社会发展要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客观的91.我国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内涵认识的深化正确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变化发展的状况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生产关系范畴92.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解决了当前对抗性的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6、是非对抗性的矛盾93.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94.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阶级社会,阶段都在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的直接动力;在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95.人民群众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的因素。96.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97.群众观点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98.群众路线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

17、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观点,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99.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领导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100.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要求我们坚持人民主体地位。101.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的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102.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当不适应时,对生产力发展起阻碍作用。103.公安部起草道路交通安全

18、法修订旨在通过改革解决对抗性矛盾。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修订交通安全法是通过改革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不是解决对抗性矛盾。104.国企混改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不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国企混改是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105.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106.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

19、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它有时候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107.只有改革才能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主要是通过改革。108.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09.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赋予新事物新的属性。事物的属性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根据自身需要赋予事物新的属性。110.人的价值主要在于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承认。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但主要在于对社会

20、的贡献。111.获得社会的尊重是贡献的基础和前提对社会的贡献是获得社会尊重的基础和前提。112.价值观就是对人的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113.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有正确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114.价值观决定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115.事物价值的变化取决于人的需要的变化人的需要的变化可以促进事物价值的转换和创造,但不起决定作用。116.人们多样的价值选择是取得创意成功的源泉社会实践是取得创意成功的源泉。117.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

21、价主要看他的精神贡献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就是看他为人类、社会、国家和人民贡献了什么。118.正确的价值观决定着个人沿着正确人生道路前进正确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起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119.价值判断因为主体差异性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价值判断有客观的评价标准,要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120.价值选择是价值判断的基础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价值选择体现价值判断12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22、有正确错误之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才能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122.要把维护群体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123.观念创新直接将事物潜在的价值转化为现实价值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观念创新并不能直接将事物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价值。124.社会的发展变化推动人们的思想观念同步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属于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并不是完全同步的。125.始终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种需求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满足人民群众的合理需求。

23、126.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越多,贡献越大劳动不仅创造物质财富,还创造精神财富,人的价值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不只是物质财富。127.劳动是人类产生各种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社会存在是人类产生各种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128.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目的是贡献个人的力量,实现自我价值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目的是贡献个人的力量,增进人民的利益,促进社会的发展。129.每一个人都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130.立足于自身发展,努力在不断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立足于社会需要,努力在不断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131.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是积极的道德实践社会提供

24、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132.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133.要胸怀忧国忧民之心,不考虑个人利益人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实现人生价值与获取个人的正当利益不矛盾。134.事物价值的转化取决于认识的深化发展事物价值的转化取决于事物属性的多样性,观念创新可以促进事物价值的转换和创造135.观念创新为事物价值转换提供了根本途径观念创新为事物价值的转换提供了条件,可以促进事物价值的转换和创造,但不是根本途径136.始终坚持不变的价值观念,锤炼品德修为价值观念要与时俱进137.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行,外化于心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138.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139. 我国以人为本,以维护世界各国的利益为出发点(提醒:我国以人为本,以维护本国的利益为出发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政治 > 统编版(人教部编版2019) >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部)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四册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易混易错点哲学与文化.docx)为本站会员(Q1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