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第一框 追求智慧的学问一、 哲学的起源1、 哲学的含义: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2、 哲学的产生: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3、 哲学和时代的关系: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因为它从最一般本质和最普遍规律的层面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二、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1、 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世界观。世界观
2、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2、 哲学与世界观: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和世界观都有正误之分)3、世界观与方法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1、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哲学则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2、具体科学与哲学的联系: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要反对“替代论”;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要反对“
3、取消论”。第二框 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间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其次,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是一切哲学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最后,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
4、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2、形态:(1)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2)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第三框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1、特征: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于社会历史研究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2、核心观点:实践观点。3、理论品质: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
5、果1、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贯穿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3、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
6、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为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原创性贡献。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唯物论)第一框 世界的物质性一、自然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2、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3、物质的特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三、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产生:意识是自然界长
7、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2、物质器官: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3、对象: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离开了客观存在,就不可能有意识四、世界的物质性:原理: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方法论要求:我们应当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定科学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第二框 运动的规律性一、规律是客观的1、物质与运动(1)运动的含义: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2)物质与运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2、客观规律(1)含义
8、: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规律的特性:客观性: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都有其固有的规律。(方法论:要尊重规律、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二、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不仅可以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不仅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可以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符合人的
9、目的的客观事物。3、意识能动作用的条件性: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才能有效发挥能动作用,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违背客观规律的错误意识,会导致实践的失败,会对事物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1、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3、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4、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
10、所作为的思想。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第一框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观)一、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1、联系是普遍的。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联系是客观的:(1)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方法论: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3、联系是多种多样的:(1)表现形式: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2)方法论: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整体与部分(1)区别:整体是事物全局或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或发展的各个阶段
11、。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2)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2.系统和要素(1)系统的含义: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 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2)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3)方法论要求(系统优化方法):树立全局观念,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
12、维方法认识事物。要立足整体,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第二框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观)一、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发展的普遍性:物质世界处于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2、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方法论: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1、形式和状态:量变与质变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
13、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方法论: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2、发展的趋势|原理: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方法论: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第三框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观)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 1、矛盾的含义: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方法论:要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2、矛
14、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1)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特点:矛 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2)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二、矛盾问题的精髓1、矛盾的普遍性。方法论:要求我们敢于承认矛盾,勇于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2、矛盾的特殊性。(1)不同事物有不同
15、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2)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3)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方法论: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矛盾问题的精髓)。(1)实质与地位: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2)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及方法论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矛盾的普
16、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1、主次矛盾:区别: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联系: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主次方面:(1)区别:每一矛盾中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而一方则处于被支配地位;前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后者是矛盾的次要方面。(2)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3)联系: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1
17、)两点论: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2)重点论: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3)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重要性:(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综合探究一 坚持唯物
18、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1、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基本的发展观。2、 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3、 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4、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5、 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一、 认识与实践1、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两种不同水平的反映形式,也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1)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
19、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2)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有赖于感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关系。2、实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1)作用:作为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实践可以把人们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2)形式:基本的实践活动形式包括: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
20、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等。(3)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社会历史性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方法论: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一定的手段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从而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2)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
21、唯一能否满足这要求的,就是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的实践。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一、 真理是客观的1、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不符合的认识则是谬误。)所有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认识均为真理2、特点:(1)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22、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2、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真理与谬误(1)真理的客观性表明,真理和谬误有严格的界限。(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3)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认识和改正错误。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1、认识具有反复性(1)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索质等条件的限制。
23、(2)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3)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2、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世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3、认识具有上升性4、认识的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5、追求真理的历程(1)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2)那些经过实验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3)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
24、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第一框 社会历史的本质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劳动的作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创造了人,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劳动发展决定理解所有社会历史奥秘。2、实践的作用:人类历史是由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构成的历史;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唯心史观:社会历史是人们活动的结果,而人们的活动是有自觉意识和目的的。2、唯物史观:(1)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要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
25、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第二框 社会历史的发展一、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1、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1)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2)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26、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就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4、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方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是在任何社
27、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二、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2、社会发展基本矛盾的解决方式(1)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2)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第三框 社会历史的主体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1、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
28、富的创造者。2、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二、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1、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胜利并成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也是推动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2、我们党的群众观点: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地位: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观点,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3、 群众路线: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地位: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
29、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4、新时代坚持群众观点及群众路线的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第一框 价值与价值观一、人的价值1、价值:哲学上的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2、人的价值(1)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但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2)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二、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1、价值
30、观的含义: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1)价值观直接影响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2)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3)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4)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
31、同的价值追求。2、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价值准则。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3、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4、要求: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第二框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1)关系: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
32、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2)特点:社会历史性含义: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意义: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主体差异性原因:a.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b.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要求: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是否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真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
33、律;是否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2、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社会利益的关系(1)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总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最重要的是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2)要把个人、集体、社会利益三者的统作为选择的标准。第三框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一、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1、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的存在方式。2、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关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
34、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三、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1、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2、需要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3、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4、需要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综合探究二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1.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决定着人们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2、人们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形成了生产关系,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3、社会历史是人民群众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书写者和创造者。4.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辩证理解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的关系,科学、客观、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要充分认识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和危害,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