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文化传播课件.pptx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691484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PPTX 页数:107 大小:28.6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语》文化传播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国语》文化传播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国语》文化传播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国语》文化传播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国语》文化传播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国语壹贰叁肆目录著作和作者简介著作和作者简介经典句子和文段经典句子和文段经典故事经典故事文化介绍文化介绍国语 国语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撰的一部国别体著作。他的编纂方法是以国分类,以语为主,故名国语。至唐,始有人疑问,或谓之西汉刘向校书所辑,或谓多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陆续编成,近代包括康有为在内的多位学者怀疑是战国或汉后的学者托名春秋时期各国史官记录的原始材料整理编辑而成的,将存疑考证。该著作记录范围为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公元前990年)西征犬戎(约公元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公元前453年)。国语中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

2、书。作者介绍 左丘明(前556年-前451年)。鲁国之附庸小邾国 人,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关于左丘明的姓名,长期以来由于先秦及汉代文献对左传作者左丘明的记载非常有限,历代学者就左丘明氏字名情况问题争论不休、众说纷纭。一说复姓左丘,名明;一说单姓左,名丘明,但史载,左丘明乃姜子牙后裔,嫡系裔孙丘(邱)氏较为可靠,旁系左氏有待商酌。东周春秋末期鲁国之附庸小邾国人。春秋末期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曾任鲁国史官,为解析春秋而作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又作国语,作国语时已双目失明,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由于史料详实,文笔生动,引起了古

3、今中外学者的爱好和研讨。被誉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孔子、司马迁均尊左丘明为“君子”。历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经师;宋封瑕丘伯和中都伯;明封先儒和先贤。山东肥城建有丘明中学以纪念左丘明。左丘明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史学界推左丘明为中国史学的开山鼻祖。被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左丘明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在当时较多地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一)经典句子、文段1.1.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无震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无震。【译文】:平时敛藏军队而在适当的时候动用,这样它才会显示出威力,炫耀就会滥 用,滥用便失去了威慑作用。2.2.先王之于民也,懋正其德而厚其性

4、,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乡,以文修之,先王之于民也,懋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乡,以文修之,使务利而避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使务利而避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译文】:先王对于百姓,鼓励他们端正德性和敦厚品行,广开财路以满足需求,使他们有称心的器物使用,明示利害所在,依靠礼法来教育他们,使他们能趋利避害、感怀君王的恩德而畏惧君王的威严。所以先王能使自己的基业世代相延并不断壮大。一.周语3.3.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译文】百姓心中所想,口中讲

5、出来,并付诸行动,怎么可以堵塞呢?如若堵民之口,又能坚持多久呢?喻指民意不可违。(一)经典句子、文段4.4.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生。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译文】人民劳苦就会思考,思考就会产生善良之心;安逸就会放荡,放荡就会忘记美德,忘记美德就会产生坏心。肥沃土地上的人不成材,就是因为生活太安逸;贫瘠土地上的人没有一个不向往道义,就是因为勤劳。(一)经典句子、文段5.5.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民之有口,犹土之

6、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衣食于是乎生。【译文】民众有嘴可以说话,好比土地上有山岭河流一样,钱财开支就从这里产生出来;好比高低起伏的大地上有平川沃野一样,衣服食物就从这里产生出来。6.6.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载也,而或专之,其害多矣。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载也,而或专之,其害多矣。【译文】利是由万物中产生出来的,是由天地所养育而成的,假如要独占它,所带来的怨恨会很多。7.7.天地百物,皆将取焉,胡可专也?所怒甚多而不备大难,以是教王,天地百物,皆将取焉,胡可专也?所怒甚多而不备大难,以是教王,王能久乎?夫王人者,将导利而布之上下者也,使神人百物无不

7、得其极,王能久乎?夫王人者,将导利而布之上下者也,使神人百物无不得其极,犹日怵惕,惧怨之来也。犹日怵惕,惧怨之来也。8.8.夫民之大事在农,上帝之粢盛于是乎出,民之蕃庶于是乎生,事之供夫民之大事在农,上帝之粢盛于是乎出,民之蕃庶于是乎生,事之供给于是乎在,和协辑睦于是乎兴,财用蕃殖于是乎始,敦庬纯固于是乎给于是乎在,和协辑睦于是乎兴,财用蕃殖于是乎始,敦庬纯固于是乎成,是故稷为大官。成,是故稷为大官。【译文】民众的大事在于农耕,天帝的祭品靠它出产,民众的繁衍靠它生养,国事的供应靠它保障,和睦的局面由此形成,财务的增长由此奠基,强大的国力由此维持,因此稷是很重要的官职。9.9.农师一之,农正再之

8、,后稷三之,司空四之,司徒五之,太保六之,农师一之,农正再之,后稷三之,司空四之,司徒五之,太保六之,太师七之,太史八之,宗伯九之,王则大徇。太师七之,太史八之,宗伯九之,王则大徇。【译文】农师第一,农正第二,后稷第三,司空第四,司徒第五,太保第六,太师第七,太史第八,宗伯第九,然后天子履行亲耕仪式。10.10.令之不行,政之不立,行而不顺,民将弃上。令之不行,政之不立,行而不顺,民将弃上。【译文】命令得不到执行,政事就无法治理,勉强施行而不合情理,民众将抛弃统治者。11.11.临政示少,诸侯避之;治民恶事,无以赋令。且无故而料民,天之所临政示少,诸侯避之;治民恶事,无以赋令。且无故而料民,天

9、之所恶也,害于政而妨于后嗣。恶也,害于政而妨于后嗣。【译文】掌管国政而百姓减少,诸侯就会躲避疏远;治理民众而政事败坏,法令就无法推行。况且无故查点百姓,是上天所憎厌的,既危害政事又不利于子孙后代。12.12.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译文】周朝将要灭亡了。天地之气,不能错失自己的次序,如果错乱了应有的位置,民众就会大乱。13.13.国之将兴,其君齐明、衷正、精洁、惠和,其德足以昭其馨香,其惠足以国之将兴,其君齐明、衷正、精洁、惠和,其德

10、足以昭其馨香,其惠足以同其民人。神飨而民听,民神无怨,故明神降之,观其政德而均布福焉。同其民人。神飨而民听,民神无怨,故明神降之,观其政德而均布福焉。【译文】国家将要兴旺,其国君明察一切、中正无邪、精诚廉洁、仁爱谦和,他的德政足以上达神灵,他的恩惠足以团结民众。神灵受礼、民众信从,民神都没有怨恨。因此神灵降临,观察他的德政而布施福祉。14.14.襄王使邵公过及内史过赐晋惠公命,吕甥、郤芮相晋侯不敬,晋侯执玉卑,襄王使邵公过及内史过赐晋惠公命,吕甥、郤芮相晋侯不敬,晋侯执玉卑,拜不稽首。拜不稽首。【译文】周襄王派召公过与内史过向晋惠公颁赐任命,吕甥、郤芮随从晋惠公行礼时不恭敬,晋惠公把礼器拿得很

11、低,跪拜时头不触地。15.15.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译文】向好发展就像登山一样艰难,向坏发展就像山崩一样迅速。比喻学好很难,学坏极容易。16.16.饫以显物,宴以合好,故岁饫不倦,时宴不淫,月会、饫以显物,宴以合好,故岁饫不倦,时宴不淫,月会、旬修、日完不忘。旬修、日完不忘。【译文】半牲表示具备礼仪,宴饮表示亲密融洽,所以每年一次聚会不觉厌倦,每季一次宴饮不觉过份,每月的统计、每旬的事务、每天的工作不致荒废。16.“16.“夫王公诸侯之有饫也,将以讲事成章,建大德、昭大夫王公诸侯之有饫也,将以讲事成章,建大德、昭大物也,故立成礼烝而已。饫以显物,宴以合好,故岁饫不倦,物也

12、,故立成礼烝而已。饫以显物,宴以合好,故岁饫不倦,时宴不淫,月会、旬修、日完不忘。服物昭庸,采饰显明,时宴不淫,月会、旬修、日完不忘。服物昭庸,采饰显明,文章比象,周旋序顺,容貌有崇,威仪有则,五味实气,五文章比象,周旋序顺,容貌有崇,威仪有则,五味实气,五色精心,五声昭德,五义纪宜,饮食可飨,和同可观,财用色精心,五声昭德,五义纪宜,饮食可飨,和同可观,财用可嘉,则顺而德建。古之善礼者,将焉用全烝?可嘉,则顺而德建。古之善礼者,将焉用全烝?”17.17.故国将无咎,其君在会,步言视听,必皆无谪,则可以知德矣。视远,日绝其义;足高,日故国将无咎,其君在会,步言视听,必皆无谪,则可以知德矣。视远

13、,日绝其义;足高,日弃其德;言爽,日反其信,听淫,日离其名。夫目以处义,足以践德,口以庇信,耳以听名者也,弃其德;言爽,日反其信,听淫,日离其名。夫目以处义,足以践德,口以庇信,耳以听名者也,故不可不慎也。偏丧有咎,既丧则国从之。晋侯爽二,吾是以云。故不可不慎也。偏丧有咎,既丧则国从之。晋侯爽二,吾是以云。【译文】所以,国家没有灾祸,它的国君在盟会上的一举一动必定都无可指责,由此可以知道他的德行。眼望远处,常常看不到合适的地方;脚步抬高,常常会失去应有的德行;言谈反覆常常会丧失信用;胡乱纳言,常常会削弱自己的名声。眼光用来关注礼仪,行为用来履行道德,言谈用来恪守信用,耳朵用来明辨是非,所以不能

14、不小心啊。这四者疏忽了一个就会带来灾祸,国家也跟着遭殃。晋侯疏失了两个方面,所以我说他将有祸。18.18.动莫若敬,居莫若俭,德莫若让,事动莫若敬,居莫若俭,德莫若让,事莫若咨。莫若咨。【译文】行动时没有什么比小心谨慎、严肃行事更重要的了,居家时没有什么比勤俭更重要的了,道德修养没有什么比谦让更重要的了,做事情没有什么比咨询别人更重要的了。19.19.祸不好,不能为祸。祸不好,不能为祸。【译文】灾祸,没有好的地方就不被称之为灾祸了。20.20.夫民劳则思,思则善新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夫民劳则思,思则善新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恶心生。【译文】百姓参加了劳动就会因劳累而去思考

15、如何节俭律己,若经常思考这些问题,就会使自己的心地善良起来;相反,无所事事就会放肆起来,一旦放肆,就会忘掉善良,没有善良就会滋生作恶之心。21.21.为君不君,为臣不臣,乱之本也为君不君,为臣不臣,乱之本也。【译文】做君主的不像君主,做臣子的不像臣子,这是国家混乱的根源。22.22.轻则寡谋,骄则无礼。轻则寡谋,骄则无礼。【译文】轻举妄动的人做事缺乏思考,骄傲自满的人待人无礼。23.23.见乱而不惕,所残必多,其饰弥章见乱而不惕,所残必多,其饰弥章。【译文】看到乱子出现,若不警惕,损失就会更多;如果想掩饰自己的过错,只会使过错更加明显地表露出来。24.“24.“今自大毕、伯士之终也,犬戎氏以其

16、职来王。天子曰今自大毕、伯士之终也,犬戎氏以其职来王。天子曰予必以不享征之予必以不享征之,且观之兵。,且观之兵。其无乃废先王之训而王几顿乎!吾闻夫犬戎树惇,帅旧德而守终纯固,其有以御我矣!其无乃废先王之训而王几顿乎!吾闻夫犬戎树惇,帅旧德而守终纯固,其有以御我矣!”【译文】“如今,自从大毕、伯士去世以后,犬戎的君长一直按照荒服的职责来朝见,而天子却说我将以不享的罪名去讨伐他们,并以此向他们炫耀武力。这难道不是废弃先王的遗训而使王业败坏吗?我听说犬戎性情敦厚纯朴,能遵守先人的德行而专一不变,他们是有能力抵御我们的。”25.25.“夫郤氏,晋之宠人也,三卿而五大夫,可以戎惧矣。高位实疾颠,厚味实腊

17、毒。今郤夫郤氏,晋之宠人也,三卿而五大夫,可以戎惧矣。高位实疾颠,厚味实腊毒。今郤伯之语犯,叔迂、季伐。犯则陵人,迂则诬人,伐则掩人,有是宠也而益之以三怨,其谁伯之语犯,叔迂、季伐。犯则陵人,迂则诬人,伐则掩人,有是宠也而益之以三怨,其谁能忍之!虽齐国子亦将与焉。立于淫乱之国,而好尽言,以招人过,怨之本也。唯善人能能忍之!虽齐国子亦将与焉。立于淫乱之国,而好尽言,以招人过,怨之本也。唯善人能受尽言,齐其有乎?吾闻之,国德而邻于不修,必受其福。今君逼于晋而邻于齐,齐、晋受尽言,齐其有乎?吾闻之,国德而邻于不修,必受其福。今君逼于晋而邻于齐,齐、晋有祸,可以取伯,无德之患,何忧于晋?且夫长翟之人利

18、而不义,其利淫矣,流之若何?有祸,可以取伯,无德之患,何忧于晋?且夫长翟之人利而不义,其利淫矣,流之若何?”鲁侯归,乃逐叔孙侨如。鲁侯归,乃逐叔孙侨如。26.26.民患轻,则为作重币以行之,于是乎有母权子而行,民皆得焉。若不堪重,则多作轻民患轻,则为作重币以行之,于是乎有母权子而行,民皆得焉。若不堪重,则多作轻而行之,亦不废重,于是乎有子权母而行,小大利之。而行之,亦不废重,于是乎有子权母而行,小大利之。27.“27.“夫王公诸侯之有饫也,将以讲事成章,建大德、昭大物也,故立成礼烝而已。饫以显夫王公诸侯之有饫也,将以讲事成章,建大德、昭大物也,故立成礼烝而已。饫以显物,宴以合好,故岁饫不倦,时

19、宴不淫,月会、旬修、日完不忘。服物昭庸,采饰显明,物,宴以合好,故岁饫不倦,时宴不淫,月会、旬修、日完不忘。服物昭庸,采饰显明,文章比象,周旋序顺,容貌有崇,威仪有则,五味实气,五色精心,五声昭德,五义纪宜,文章比象,周旋序顺,容貌有崇,威仪有则,五味实气,五色精心,五声昭德,五义纪宜,饮食可飨,和同可观,财用可嘉,则顺而德建。古之善礼者,将焉用全烝?饮食可飨,和同可观,财用可嘉,则顺而德建。古之善礼者,将焉用全烝?”1.1.祭公谏穆王征犬戎祭公谏穆王征犬戎(周穆王将去征讨犬戎,祭公谋父 劝阻说)2.2.邵公谏厉王弭谤邵公谏厉王弭谤(周厉王暴虐无道,国人都指责他。厉 王不听劝告,于是国都里没有

20、人敢说话,过了三年,国 人便把厉王放逐到彘地去了。(二)经典故事 3.3.穆仲论鲁侯孝穆仲论鲁侯孝 三十二年春天,宣王讨伐鲁国,立鲁孝公,诸侯从此与宣王不亲近了。宣王想找个能为表率的诸侯来充当伯主,樊穆仲说:“鲁君有恭顺的德行。”宣王说:“你怎么知道的呢?”樊穆仲回答说:“他诚信聪明而敬奉长老,颁令行罚必定请教先王的遗训并查询过去的成例,使它不触犯遗训,不违背成例。”宣王说:“这样他便能教导和治理自己的民众了。”于是在夷宫任命了鲁孝公。课导入4.4.襄王拒杀卫成公襄王拒杀卫成公 在温的盟会上,晋人扣押了卫成公送到王都。晋文公请求将卫成公杀了,周襄王说:“不行。政事的施行应从上而下,在上者制定政

21、令,而臣下行之不违背礼义,所以君臣无怨。现在叔父主持诸侯事务却使政令不能施行,那怎么行呢?君臣之间不打官司,现在元咺虽然道理充足,但不能听取。若君臣都对簿公堂,那父子也将存诉讼,这就没有尊卑上下了。可是叔父却听取元咺的申辩,这首先违背了礼义。又要为了臣下而杀了他的国君,这那里用到了刑法?有刑法而不用,这又再次违背了礼义。刚刚与诸侯会盟却有二处违背礼义,恐怕我今后难以号令诸侯。假如不是这样的话,我又何必对卫侯特别照顾呢?”晋人于是放还了卫成公。5.5.仲山父谏宣王立戏仲山父谏宣王立戏 鲁武公带着长子括与次子戏朝见周宣王,宣王立戏为鲁太子。樊仲山父劝谏说:“不能立戏为太子!不合情理的命令必然被违犯

22、,违犯王命必定要治罪,所以发布命令不可以不合情理。命令得不到执行,政事就无法治理,勉强施行而不合情理,民众将抛弃统治者。位卑者事奉位高者,年少者事奉年长者,就因为这样做是合乎情理的。现在陛下立诸侯而却封少子为太子,是教人去做违反情理的事。如果鲁君服从命令立少子,而诸侯们也仿效的话,那么先王立长子的遗训将得不到执行;如果鲁君不服从命令而被治罪,这样陛下就自己破坏了先王的遗训。这件事,治罪也不恰当,不治罪也不恰当,请陛下慎重处置!”宣王还是将戏立为鲁太子。鲁武公回国后去世,到后来鲁人果然杀了懿公拥立伯御。(一)经典句子和文段1.1.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善忘,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

23、淫则善忘,忘善则恶心生。忘善则恶心生。【译文】勤于劳作就会用心思考,用心思考就会萌生善良之心;而安逸享乐容易淫乱,淫乱就会丧失善良之心,丧失善心就会滋生恶念。指善心出自劳作,恶心出自安逸。二.鲁语2.2.不厚其栋,不能任重。重莫如国,栋莫如德。不厚其栋,不能任重。重莫如国,栋莫如德。【译文】不使用巨大的房梁,就不能承受屋顶的分量。没有什么分量比国家的利益更重要的,没有什么栋梁比品德高尚的人更合适的。3.3.过而能改者,民之上也过而能改者,民之上也。【译文】犯了错误能够改正的人是民众里的上等人。4.4.恶有衅,虽贵,罚也恶有衅,虽贵,罚也。【译文】只要犯了罪,就是地位再高,也应受到处罚。5.余不

24、爱衣食于民,不爱牲玉于神。【译文】我对百姓从不吝啬衣服和食物,对神灵从不吝啬牛羊和玉器6.6.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公曰: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公曰:“余不爱衣食于民,不爱牲玉于神。余不爱衣食于民,不爱牲玉于神。”对曰:对曰:“夫夫惠本而后民归之志,民和而后神降之福。若布德于民而平均其政事,君子务治而小人务力;动惠本而后民归之志,民和而后神降之福。若布德于民而平均其政事,君子务治而小人务力;动不违时,财不过用;财用不匮,莫不能使共祀。是以用民无不听,求福无不丰。今将惠以小赐,不违时,财不过用;财用不匮,莫不能使共祀。是以用民无不听,求福无不丰。今将惠以小赐,祀以独恭。小赐不咸,

25、独恭不优。不咸,民不归也;不优,神弗福也。将何以战?夫民求不匮祀以独恭。小赐不咸,独恭不优。不咸,民不归也;不优,神弗福也。将何以战?夫民求不匮于财,而神求优裕于享者也,故不可以不本。于财,而神求优裕于享者也,故不可以不本。”公曰:公曰:“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对对曰:曰:“是则可矣。知夫苟中心图民,智虽弗及,必将至焉。是则可矣。知夫苟中心图民,智虽弗及,必将至焉。”【译文】鲁国将和齐国的军队在长勺交锋,曹刿问鲁庄公凭什么来作战。庄公说:“我对百姓从不吝啬衣服和食物,对神灵从不吝啬牛羊和玉器”。曹刿回答说:“只有从根本上树德施惠百姓才会归附,百姓齐心然后神灵

26、才会降福。如果你能向百姓广施恩德并公平地处理政事,使君子热心于协助治国,小民热心于贡献力量;同时你的举动不违背时令,耗费不超过常度,这样百姓的日用就不会匮乏,大家才有能力供奉神灵。所以你动员百姓没有不听从的,求神降福没有不应验的。现在你只是到了临战关头才给百姓施点小惠,独自向神灵供奉祭品。小惠不可能普遍,独自供奉也不可能丰裕。不普遍施恩德百姓不会归附,供奉不丰,神灵不会降福,你还凭什么去作战呢?百姓所求的是日用不感到匮乏,神灵所求的是祭品的丰裕,所以不可以不从根本上着眼。”庄公说:“我处理百姓的诉讼时虽然不能做到体察一切,但总是力求以情理判断。”曹刿回答说:“这就可以了。假如内心确实为百姓考虑

27、,智慧即使有所不及,也一定能达到目的。”7.7.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其间无由荒怠。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其间无由荒怠。【译文】事毕就集中在一起讲习礼仪,用以釐正爵位的尊卑,遵循长幼的次序,讲求上下的法度,确定纳贡的标准,在这期间不能缺席或怠慢。8.8.其为后世昭前之令闻也,使长监于世,故能摄固不解以久。其为后世昭前之令闻也,使长监于世,故能摄固不解以久。【译文】为的是让后代光大前人的美名,并长久引以为鉴,所以他们的业绩才能保持牢固不懈而绵延久远。9.9.君作而顺则故之,逆则亦书其逆也。君作而顺则故之,逆则亦书其逆

28、也。【译文】国君的创制合乎礼就可以成为规矩,违反礼也将在史书上记载他违礼。10.10.善有章,虽贱赏也;恶有衅,虽贵罚也。今一言而辟境,其章大矣,请赏之。善有章,虽贱赏也;恶有衅,虽贵罚也。今一言而辟境,其章大矣,请赏之。【译文】一个人的善德彰明昭著,即使身分低下,也应该给予奖赏;一个人的恶行得到证实,即使地位高贵也应该给予惩罚。现在由于看守人的一句话而扩大了国家的疆土,他的功劳再明显不过了,请国君奖赏他。11.11.今无故而加典,非政之宜也。今无故而加典,非政之宜也。【译文】现在无缘无故地增加祭典,不是处理政事的适宜的做法。12.“12.“加之以社稷山川之神,皆有功烈于民者也;及前哲令德之人

29、,所以为明质也;及天之加之以社稷山川之神,皆有功烈于民者也;及前哲令德之人,所以为明质也;及天之三辰,民所以瞻仰也;及地之五行,所以生殖也;及九州名山川泽,所以出财用也。非是不三辰,民所以瞻仰也;及地之五行,所以生殖也;及九州名山川泽,所以出财用也。非是不在祀典。在祀典。“今海鸟至,己不知而祀之,以为国典,难以为仁且智矣。夫仁者讲功,而智者处物。无今海鸟至,己不知而祀之,以为国典,难以为仁且智矣。夫仁者讲功,而智者处物。无功而祀之,非仁也;不知而不能问,非智也。今兹海其有灾乎?夫广川之鸟兽,恒知避其灾功而祀之,非仁也;不知而不能问,非智也。今兹海其有灾乎?夫广川之鸟兽,恒知避其灾也。也。”【译

30、文】“此外再加上祭祀土地、五谷和山川的神,因为都是对人民有功德的;以及祭祀前代的圣哲、有美德的人,因为都是人民所崇信的;祭祀天上的日、月、星辰,因为都是人民所瞻仰的;祭祀大地的金、木、水、火、土,因为都是人民所赖以生存繁衍的;祭祀九州的名山大川,因为都是人民财用的来源。不属于这些范围的就不能列入祭祀的典章内。“现在海鸟飞来鲁国,自己弄不清楚什么原因就祭祀它,还把这定为国家的祭典,这实在不能说是仁德和明智的举动。仁德的人讲究功绩的评价,明智的人讲究事理的考察。海鸟对人民没有功绩却祭祀它,不合乎仁德;不知海鸟什么原因飞来又不向别人询问,不是明智的做法。现在海上可能要发生什么灾变了吧?因为那广阔海域

31、里的鸟兽常常会预先知道并躲避灾变的。”13.13.臣立先臣之署,服其车服,为利故而易其次,是辱君命也,不敢闻命。臣立先臣之署,服其车服,为利故而易其次,是辱君命也,不敢闻命。【译文】我住先臣的官署,用先臣的车服,为了一点利益而更换地点,是有辱君命的,所以不敢服从。14.14.夫宗有司之言顺矣,僖又未有明焉。夫宗有司之言顺矣,僖又未有明焉。【译文】宗庙主事人的话是合乎礼的,况且僖公又没有明德。15.15.若血气强固,将寿宠得没,虽寿而没,不为无殃。若血气强固,将寿宠得没,虽寿而没,不为无殃。【译文】假如这个人身体壮实,将侥幸而尽天年,但即使是寿终而死,也不会没有灾祸。16.16.毁则者为贼,掩贼

32、者为藏,窃宝者为宄,用宄之财者为奸。毁则者为贼,掩贼者为藏,窃宝者为宄,用宄之财者为奸。【译文】破坏法纪的人是乱贼,掩匿乱贼的人是窝主,窃取财宝的人是内盗,用内盗财宝的人是奸邪。17.17.若以邪临民,陷而不振,用善不肯专,则不能使,至于殄灭而莫之恤也,将安用之?桀奔南若以邪临民,陷而不振,用善不肯专,则不能使,至于殄灭而莫之恤也,将安用之?桀奔南 巢,纣踣于京,厉流于彘,幽灭于戏,皆是术也。夫君也者,民之川泽也。行而从之,美恶巢,纣踣于京,厉流于彘,幽灭于戏,皆是术也。夫君也者,民之川泽也。行而从之,美恶 皆君之由,民何能为焉。皆君之由,民何能为焉。”【译文】倘若用邪恶的办法治理民众,政事就

33、会败坏而不能挽救。施行仁政又不肯专一到底,就不能支配民众。民众到了灭亡的地步也不去体恤,这样还要国君做什么?夏桀出逃到南巢,商纣王死在朝歌,周厉王被流放到彘地,周幽王在戏山身亡,都是由于过错太多失掉威严的缘故。国君就好比养育民众的川泽。君行而民从,好坏都由国君决定,民众怎么能无故弑君呢?”18.18.既彻俎而宴,客执骨而问曰:既彻俎而宴,客执骨而问曰:“敢问骨何为敢问骨何为大?大?”仲尼曰:仲尼曰:“丘闻之,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丘闻之,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此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此为大矣。为大矣。”客曰:客曰:“敢问谁守为神?敢问谁守为神?

34、”仲尼曰:仲尼曰:“山川之灵,足以纪纲天下者,其守为神社稷之山川之灵,足以纪纲天下者,其守为神社稷之守,为公侯,皆属于王。守,为公侯,皆属于王。”19.19.怀和为每怀,咨才为诹,咨事为谋,咨义为度,怀和为每怀,咨才为诹,咨事为谋,咨义为度,咨亲为询,忠信为周。咨亲为询,忠信为周。【译文】每怀就是怀私的意思,咨问事务叫诹;咨问困难叫谋;咨问礼义叫度;咨问亲戚叫询;向忠信的人咨问叫周。20.20.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之恶心生。沃土之民不材,逸也;瘠土之民莫忘善之恶心生。沃土之民不材,逸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不向义,劳也。【

35、译文】百姓勤劳就会想到节俭,想到节俭就会产生善良的心;安逸则会放荡,放荡就会忘记善良,忘记善良就会产生坏心。生活在肥沃土地上的百姓不能成材,就是因为太安逸了;生活在贫瘠土地上的百姓无不向往仁义,这是因为勤劳的缘故。21.21.谋而不犯,微而昭矣。谋而不犯,微而昭矣。【译文】像这样谋划婚事不违犯礼节,吟诵古人的诗句能微妙而公开地表明对婚事的态度。(二)经典故事1.“1.“曹刿问战曹刿问战”鲁国将和齐国的军队在长勺交锋,曹刿问鲁庄公凭什么来作战。庄公说:“我对百姓从不吝啬衣服和食物,对神灵从不吝啬牛羊和玉器”。曹刿回答说:“只有从根本上树德施惠百姓才会归附,百姓齐心然后神灵才会降福。如果你能向百姓

36、广施恩德并公平地处理政事,使君子热心于协助治国,小民热心于贡献力量;同时你的举动不违背时令,耗费不超过常度,这样百姓的日用就不会匮乏,大家才有能力供奉神灵。所以你动员百姓没有不听从的,求神降福没有不应验的。现在你只是到了临战关头才给百姓施点小惠,独自向神灵供奉祭品。小惠不可能普遍,独自供奉也不可能丰裕。不普遍施恩德百姓不会归附,供奉不丰,神灵不会降福,你还凭什么去作战呢?百姓所求的是日用不感到匮乏,神灵所求的是祭品的丰裕,所以不可以不从根本上着眼。”庄公说:“我处理百姓的诉讼时虽然不能做到体察一切,但总是力求以情理判断。”曹刿回答说:“这就可以了。假如内心确实为百姓考虑,智慧即使有所不及,也一

37、定能达到目的。”2.“2.“曹刚阻谏曹刚阻谏”匠师劝庄公匠师劝庄公 鲁庄公要到齐国去观看社祭。曹刿劝阻说:“不能去。礼,是用来端正百姓的。所以先王为诸侯订下制度,规定诸侯每五年要派使臣聘见天子四次,诸侯亲自朝见天子一次。事毕就集中在一起讲习礼仪,用以釐正爵位的尊卑,遵循长幼的次序,讲求上下的法度,确定纳贡的标准,在这期间不能缺席或怠慢。现在齐国废弃始祖太公望的法制,让大家去观看社祭,你为这事也前去参观,这是没有先例的,今后怎么训导百姓呢?春天举行社祭,是祈求农事得到上天的赐福;冬天收获以后举行社祭,是为了向土神贡献五谷。现在齐国组织社祭让大家去观看阅兵,这不是先王的法度。天子祭祀上帝,诸侯要参

38、加助祭以听受政令;诸侯祭祀先王先公,卿大夫要襄助料理并接受任务。我没有听说过诸侯之间可以互相观看祭祀的,这种祭祀显然不合法度。国君的一举一动都是要记载下来的,记载不合法度的事,后世子孙们将会怎么看呢?”庄公不听劝阻,还是去了齐国。3.“3.“匠师劝庄公匠师劝庄公”鲁庄公要把先父桓公宗庙的楹柱涂上红漆,并在屋椽上雕刻花纹。匠师庆对庄公说:“我听说先王国公中那些创基立业的圣人,给后代人遗留下典法,使之不致陷于邪恶,为的是让后代光大前人的美名,并长久引以为鉴,所以他们的业绩才能保持牢固不懈而绵延久远。现在,先君桓公节俭而你却奢侈,美德就要泯灭了。”庄公说:“我们做小辈的正是想美化先君啊。”回答说:“

39、这对你没有益处,反而会泯没了先君的美德,所以我说,这件事应该停下来了。”庄公不听。4.“4.“季文子论妾马季文子论妾马”季文子在鲁宣公和鲁成公时担任国相,他的妾不穿丝帛,马匹不喂精料。仲孙它劝他说:“您是鲁国的上卿,辅佐过两朝国君,妾不穿丝帛,马匹不喂精料,国人恐怕会以为您吝啬,而且国家不也有失体面吗?”季文子说:“我也愿意华贵一些啊。但是我看国人中,父兄吃粗粮,穿陋衣的还很多,所以我不敢。别人的父兄衣食不丰,而我却优待妾和马匹,这难道是辅佐国君的人该做的吗?况且我只听说高尚的德行可以为国增光,没有听说过以妾和马匹来夸耀的。”季文子把这件事告诉了仲孙它的父亲孟献子。孟献子为此把仲孙它关了七天。

40、从这以后,仲孙它的妾穿的只是粗布,喂马的饲料也只是稗草。季文子知道后说:“有错误而能改正,是人中之俊杰啊。”于是推荐仲孙它担任上大夫。5.“5.“季冶致禄季冶致禄”6.“6.“曹刿谏庄公如齐观社曹刿谏庄公如齐观社”鲁庄公要到齐国去观看社祭。曹刿劝阻说:“不能去。礼,是用来端正百姓的。所以先王为诸侯订下制度,规定诸侯每五年要派使臣聘见天子四次,诸侯亲自朝见天子一次。事毕就集中在一起讲习礼仪,用以釐正爵位的尊卑,遵循长幼的次序,讲求上下的法度,确定纳贡的标准,在这期间不能缺席或怠慢。现在齐国废弃始祖太公望的法制,让大家去观看社祭,你为这事也前去参观,这是没有先例的,今后怎么训导百姓呢?春天举行社祭

41、,是祈求农事得到上天的赐福;冬天收获以后举行社祭,是为了向土神贡献五谷。现在齐国组织社祭让大家去观看阅兵,这不是先王的法度。天子祭祀上帝,诸侯要参加助祭以听受政令;诸侯祭祀先王先公,卿大夫要襄助料理并接受任务。我没有听说过诸侯之间可以互相观看祭祀的,这种祭祀显然不合法度。国君的一举一动都是要记载下来的,记载不合法度的事,后世子孙们将会怎么看呢?”庄公不听劝阻,还是去了齐国。7.“7.“季桓子穿井获羊季桓子穿井获羊”季桓子家中挖井,得到一个像瓦罐一样的东西,里面有一只外形似羊的动物。派人去试探孔丘说:“我家挖井时得到一只狗,是怎么一回事呢?”回答说:“据我所知,你得到的应该是羊。我听说:山中的怪

42、物叫夔,叫蝄,水中的怪物叫龙,叫罔象,土中的怪物叫羵羊。”(一)经典句子和文段1 1、教不善则政不治。、教不善则政不治。【译文】教化不好,国家就难以治理。2.2.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焉。【译文】从小就受到熏陶,他们的思想就安定了,不再见异思迁。3.3.是故守则同固,战则同强。是故守则同固,战则同强。【译文】防守就坚固不移,作战就英勇顽强。4.4.吾闻以乱得聚者,非谋不卒时,非人不免难,非礼不终年,非义不尽齿,非德不及世,吾闻以乱得聚者,非谋不卒时,非人不免难,非礼不终年,非义不尽齿,非德不及世,非天不离数。非天不离数。【译文】我听说通过动乱聚敛财

43、富邀笼人心的人,没有好的计谋就不能维系长久,得不到民众就不能自免于难,不合礼法就不能坚持到底,违反仁义就不能尽其天寿,缺少德惠就不能得到继嗣,没有天命佑助就不能长盛不衰。三.齐语5.5.有过必悛,有不善必惧。有过必悛,有不善必惧。悛(qun):悔改。【译文】有了过错一定痛改前非,干了坏事一定觉得害怕。6.6.众心成城,众口铄金。众心成城,众口铄金。【译文】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会像城墙一样坚不可摧,如果很多人一齐毁谤,就是金石也可以消亡。7.7.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译文】信用是百姓赖以生存的根本,不能失信于民。8.8.无夺民时,则百姓富;牺牲不略,则无夺民时,则百姓

44、富;牺牲不略,则 牛羊遂。牛羊遂。【译文】不在农忙时役使百姓而耽误农时,就可保证百姓富裕;祭祀时不掠夺家畜,就能使牛羊顺利繁育生长。9.9.与其为善于乡也,不如为善于里;与其为与其为善于乡也,不如为善于里;与其为善于里也,不如为善于家。是故士莫敢言一善于里也,不如为善于家。是故士莫敢言一朝之便,皆有终岁之计;莫敢以终岁之议,朝之便,皆有终岁之计;莫敢以终岁之议,皆有终身之功。皆有终身之功。【译文】与其在里中做好事,不如回到家中做好事。所以大家都不敢只图一时的便宜,都有一年的计划;都不敢满足于一年的计划,都有终身立功的打算。10.10.庄公以问施伯,施伯对曰:庄公以问施伯,施伯对曰:“此非欲戮之

45、也,欲用其政也。夫管子,天下之才也。此非欲戮之也,欲用其政也。夫管子,天下之才也。所在之国,则必得志于天下。令彼在齐,则必长为鲁国忧矣。所在之国,则必得志于天下。令彼在齐,则必长为鲁国忧矣。”庄公曰:庄公曰:“若何?若何?”施伯对曰:施伯对曰:“杀而以其尸授之。杀而以其尸授之。”庄公将杀管仲,齐使者请曰:庄公将杀管仲,齐使者请曰:“寡君欲亲以为戮,寡君欲亲以为戮,若不生得以戮于群臣,犹未得请也。请生之。若不生得以戮于群臣,犹未得请也。请生之。”于是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齐使受之于是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齐使受之而退。而退。11.11.为君不君,为臣不臣,乱之本也。为君不君,为臣不臣,乱之本也。【译

46、文】为君者不讲君威,为臣者不讲臣礼,这是造成祸乱的本源啊。(二)经典故事1.“1.“齐桓公求管仲齐桓公求管仲”2.“2.“桓公霸诸侯桓公霸诸侯”3.“3.“管仲教桓公足甲兵管仲教桓公足甲兵”齐桓公问道:“军令已经包含在政令中实施了,可是齐国缺少铠甲和武器,怎么筹办呢?”管仲回答说:“减轻对罪犯的惩罚,让他们用铠甲和武器来赎罪。”桓公说:“怎样实施呢?”管仲回答说:“判死刑的罪犯可以用犀皮甲和一枝戟来赎罪,犯轻罪的可以用鞼盾和一枝戟来赎罪,犯普通小罪过的,罚他金钱,有犯罪嫌疑的,予以赦免。要求打官司的先禁闭三天,让他们把诉词考虑停当。诉词定下不变后,要交一束箭才给以审理。好的金属用来铸造剑戟,然

47、后用狗马来试验是否锋利;差的金属用来铸造农具,然后用土壤来试验是否合用。”桓公采纳了管仲的建议,于是齐国的铠甲和武器非常充足。(一)经典句子、文段1.1.败不可处,时不可失,忠不可弃,怀不可从。败不可处,时不可失,忠不可弃,怀不可从。【译文】政令败坏的地方不能居住,机遇不能丧失,忠诚的人不能抛弃,顾着私欲的情绪不能依从。2.2.戚施不可使仰戚施不可使仰。【译文】驼背的人,是无法让他直起身子来的。3.3.塞水不自其源,必复流塞水不自其源,必复流。【译文】堵塞流水不从发源的地方堵,水必定还要流出来。比喻处理问题必须从根本抓起。四.晋语4.4.上医医国,其次疾人。上医医国,其次疾人。【译文】最高明的

48、医生能医治国家的疾病,然后才给人看病。5.5.时不可失,丧不可久时不可失,丧不可久。【译文】要紧紧抓住时机不能错过,错过了也不能延误太久。6.6.拱木不生危,松柏不生埤拱木不生危,松柏不生埤。【译文】合抱的大树不生在屋脊上,松柏不生在矮墙上。比喻人才的成长要有一定的条件。7.7.国斯无刑,偷居幸生。国斯无刑,偷居幸生。【译文】国家若是没有刑法,侥幸于苟且偷生之人就会存在。8.8.君以为易,其难也将至矣君以为易,其难也将至矣。【译文】往往在你觉得是轻而易举的时候,困难也就跟来了。说明做事不能麻痹大意。9.9.唯其所在,则致死焉。报生以死,报赐以力,人之道也。唯其所在,则致死焉。报生以死,报赐以力

49、,人之道也。【译文】只要是他们的事,就应出死力去办。用死报答他们的养育,用力报答他们的惠赐,这是做人的道理。10.10.且君知成之从也,未知其待于曲沃也。且君知成之从也,未知其待于曲沃也。【译文】况且你只知道劝我不为哀候效忠而死,却不知道我如苟且到曲沃事奉你,就是怀有二心。11.11.文公伐原,令以三日之粮。三日而原不降,公文公伐原,令以三日之粮。三日而原不降,公令疏军而去之。谍出曰:令疏军而去之。谍出曰:“原不过一二日矣!原不过一二日矣!”军吏以告,公曰:军吏以告,公曰:“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夫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乃去之,及孟门,乃去之

50、,及孟门,而原请降。而原请降。【译文】晋文公出兵讨伐原国,命令携带三天的口粮。到了三天,原国还不投降,文公就下令晋军撤退。这时探子出城来报告说:“原国最多再能支持一二天了!”军吏将这一情况汇报给晋文公,文公说:“得到原国而失去信义,那又依靠什么来使唤人民呢?信义是人民赖以生存的保障,因此不可失信。”于是晋军便撤离了原国,到了附近的孟门地方,原国便宣布投降了。12.12.吾闻君之好好而恶恶,乐乐而安安,是以能有常。吾闻君之好好而恶恶,乐乐而安安,是以能有常。【译文】我听说国君应该喜欢好的事物,憎恶坏的事物,欢乐时就高兴,安定时就放心,这样统治才能持久正常。13.13.弃安而图,远于孝矣,吾其止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国语》文化传播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