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精品课件:常用辨证方法 王小芳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罗嗣辉 文档编号:4850257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PPT 页数:140 大小:78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精品课件:常用辨证方法 王小芳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0页
医学精品课件:常用辨证方法 王小芳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0页
医学精品课件:常用辨证方法 王小芳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0页
医学精品课件:常用辨证方法 王小芳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0页
医学精品课件:常用辨证方法 王小芳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章第二章 常用常用辨证方法辨证方法1、八纲辨证、八纲辨证 2、气血津液辨、气血津液辨3、脏腑辨证、脏腑辨证4、六经辨证、六经辨证5、卫气营血辨证、卫气营血辨证6、三焦辩证、三焦辩证第一节第一节 八纲辨证八纲辨证v八纲: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纲领,从各八纲: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纲领,从各种具体证候中抽象出来的带有普遍规律的共性。种具体证候中抽象出来的带有普遍规律的共性。v八纲辨证:表里、寒热、虚实、阴阳辨证八纲辨证:表里、寒热、虚实、阴阳辨证 运用八纲综合分析病情资料,辨别疾病病变部位运用八纲综合分析病情资料,辨别疾病病变部位的深浅、病邪性质及盛衰、人体正气强弱,归

2、纳出的一种的深浅、病邪性质及盛衰、人体正气强弱,归纳出的一种用于分析各种疾病共性辨证方法。能把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用于分析各种疾病共性辨证方法。能把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分别概括为四对纲领性证候。现分别概括为四对纲领性证候。是辨证体系的总纲、是辨证的理论基础是辨证体系的总纲、是辨证的理论基础 四对八个证候可相互兼夹、错杂,可有中间状态,并四对八个证候可相互兼夹、错杂,可有中间状态,并且随病变发展而不断变化。且随病变发展而不断变化。八纲证候间的相互关系归纳为:证候相兼、证候错杂、八纲证候间的相互关系归纳为:证候相兼、证候错杂、证候真假、证候转化四个方面。证候真假、证候转化四个方面。临诊时既要掌握八纲的基

3、本证候,也要把握八纲之间临诊时既要掌握八纲的基本证候,也要把握八纲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相互关系。一、表里辨证一、表里辨证v表里辨证是辨别病位深浅及病势趋向的一对辨证纲领,主表里辨证是辨别病位深浅及病势趋向的一对辨证纲领,主要适用于外感病辨证要适用于外感病辨证v(一)表证(一)表证v定义:六淫、疫病等邪气,经口鼻、皮毛侵入机体,正邪定义:六淫、疫病等邪气,经口鼻、皮毛侵入机体,正邪相争于肌表所表现的证候。相争于肌表所表现的证候。v特点;起病急、病位浅、病程短。多见于外感病的初期。特点;起病急、病位浅、病程短。多见于外感病的初期。v辨证要点:新起恶寒发热并见、苔薄、脉浮、内部脏腑的辨证要点:新起恶寒

4、发热并见、苔薄、脉浮、内部脏腑的症状不明显症状不明显v分型:表寒证、表热证、表虚证、表实证分型:表寒证、表热证、表虚证、表实证1、表寒证、表寒证 伤寒证伤寒证,是指风寒外感,邪正相争于肌表表现,是指风寒外感,邪正相争于肌表表现的临床证候:恶寒重、微发热,无汗,头痛项强,周身酸痛,的临床证候:恶寒重、微发热,无汗,头痛项强,周身酸痛,苔薄白而润,脉浮紧。苔薄白而润,脉浮紧。2、表热证、表热证 外感风热证,是指温热(风热)之邪进侵犯肺卫外感风热证,是指温热(风热)之邪进侵犯肺卫所表现的临床证候:发热、微恶风寒,有汗或无汗,头痛,所表现的临床证候:发热、微恶风寒,有汗或无汗,头痛,口渴,咽痛,舌边尖

5、红,苔薄白而干或微黄,脉浮数。口渴,咽痛,舌边尖红,苔薄白而干或微黄,脉浮数。3、表虚证、表虚证 是指风邪侵袭肌表,或卫外功能不固所表现的证是指风邪侵袭肌表,或卫外功能不固所表现的证候:发热,恶风,自汗或汗漏不止,脉浮缓无力等。候:发热,恶风,自汗或汗漏不止,脉浮缓无力等。4、表实证、表实证 是指邪盛正不衰,邪束肌表,正气抗邪所表现的是指邪盛正不衰,邪束肌表,正气抗邪所表现的证候:发热,恶寒,身痛,无汗,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证候:发热,恶寒,身痛,无汗,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浮有力等。浮有力等。(二)、里证(二)、里证定义;指病变部位在内,即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所表现定义;指病变部位在内,

6、即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所表现的一类证候的一类证候特点:常见于外感疾病的中、后期或内伤病。临床表现以脏特点:常见于外感疾病的中、后期或内伤病。临床表现以脏腑症状为腑症状为 主,无新起恶寒发热并见,起病可急可缓,一般病主,无新起恶寒发热并见,起病可急可缓,一般病情较重,病程较长。情较重,病程较长。分型:里寒证、里热证、里虚证、里实证分型:里寒证、里热证、里虚证、里实证v1、里寒证、里寒证 是指寒邪客于脏腑,或因阳气亏虚所表现的证是指寒邪客于脏腑,或因阳气亏虚所表现的证候:畏寒喜暖,面色苍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腹痛腹泻,候:畏寒喜暖,面色苍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腹痛腹泻,小便清长,舌苔白而润,脉沉

7、迟等。小便清长,舌苔白而润,脉沉迟等。v2、里热证、里热证 是指外邪入里化热,或邪热直接侵犯脏腑,或是指外邪入里化热,或邪热直接侵犯脏腑,或五志化火所表现的证候:发热,不恶风寒反恶热,口渴引五志化火所表现的证候:发热,不恶风寒反恶热,口渴引饮,烦躁汗出,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或绛,苔黄饮,烦躁汗出,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或绛,苔黄燥,脉洪数或沉数等。燥,脉洪数或沉数等。v3、里虚证、里虚证 是指脏腑气血阴阳不足,机能减退所表现的证是指脏腑气血阴阳不足,机能减退所表现的证候候:神疲,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心悸,食欲减少,腹:神疲,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心悸,食欲减少,腹痛喜按,大便溏,舌淡胖

8、嫩,苔白,脉沉弱等。痛喜按,大便溏,舌淡胖嫩,苔白,脉沉弱等。v4、里实证、里实证 是指外邪入里,结于胃肠,或脏腑功能失调所是指外邪入里,结于胃肠,或脏腑功能失调所表现的证候:腹胀满或疼痛,大便秘结,小便赤,苔厚,表现的证候:腹胀满或疼痛,大便秘结,小便赤,苔厚,脉沉实等。脉沉实等。v(三)半表半里证(三)半表半里证 v定义:是指外感病邪由表传内,尚未入里,或里邪外定义:是指外感病邪由表传内,尚未入里,或里邪外透但尚未达表,邪正相争于表里之间所表现的证候。透但尚未达表,邪正相争于表里之间所表现的证候。v临床表现:往来寒热,胸肋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临床表现:往来寒热,胸肋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

9、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v(四)表证、里证、半表半里证的鉴别(四)表证、里证、半表半里证的鉴别v 1、临床症状、临床症状 v (1)寒热)寒热 发热恶寒并见属表证;但寒不热或发热恶寒并见属表证;但寒不热或但热不寒属里证;寒热往来属半表半里证。但热不寒属里证;寒热往来属半表半里证。v (2)其他症状)其他症状 表证以头身疼痛、鼻塞或喷嚏表证以头身疼痛、鼻塞或喷嚏等为主症;里证以内脏证候如:咳喘、心悸、腹痛、等为主症;里证以内脏证候如:咳喘、心悸、腹痛、吐泻为主症;半表半里证以寒热往来、胸肋苦满、咽吐泻为主症;半表半里证以寒热往来、胸肋苦满、咽苦口干等表

10、现。苦口干等表现。v 2、舌、脉、舌、脉 表证及半表半里证舌苔变化少,里证表证及半表半里证舌苔变化少,里证舌苔变化较多,表证多见浮脉,里证多见沉脉,半表舌苔变化较多,表证多见浮脉,里证多见沉脉,半表半里证多见弦脉。半里证多见弦脉。v 3、病情及预后、病情及预后 表证起病急,病情轻,病程短;表证起病急,病情轻,病程短;里证起病可急可缓,一般病情较重,病程较长。里证起病可急可缓,一般病情较重,病程较长。v(五)表证与里证的关系(五)表证与里证的关系v 1、表里同病、表里同病 是指表证和里证同时出现,常见:初病见表证,是指表证和里证同时出现,常见:初病见表证,表证未罢又出现里证;或本为内伤,又加外感

11、或表里同时受邪。表证未罢又出现里证;或本为内伤,又加外感或表里同时受邪。v 表里同病往往寒热虚实并见,又分为表寒里热、表热里寒、表表里同病往往寒热虚实并见,又分为表寒里热、表热里寒、表虚里实、表实里虚、表里俱寒、表里俱热、表里俱虚、表里俱实。虚里实、表实里虚、表里俱寒、表里俱热、表里俱虚、表里俱实。v (1)表寒里热证)表寒里热证 是由外邪传里化热而表寒未解,或本有内热是由外邪传里化热而表寒未解,或本有内热又感寒邪所致,表现: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口渴引饮,心烦,腹又感寒邪所致,表现: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口渴引饮,心烦,腹胀满,便秘,小便赤等。胀满,便秘,小便赤等。v (2)表热里寒证)表热

12、里寒证 里寒而复感风热;或表热证未解,误下以至里寒而复感风热;或表热证未解,误下以至脾胃阳气损伤。表现:发热汗出,头痛,咽肿,四肢不温,大便溏泄,脾胃阳气损伤。表现:发热汗出,头痛,咽肿,四肢不温,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舌体胖,苔稍黄等。小便清长,舌体胖,苔稍黄等。v (3)表虚里实证)表虚里实证 内有痰瘀食积,但卫气不固。表现:自汗恶内有痰瘀食积,但卫气不固。表现:自汗恶风,腹胀拒按,纳呆,便秘,苔厚等。风,腹胀拒按,纳呆,便秘,苔厚等。v (4)表实里虚证)表实里虚证 素体虚弱,复感外邪所致,表现:恶寒发热素体虚弱,复感外邪所致,表现: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时或腹痛,纳少或吐等。无汗,头痛

13、身痛,时或腹痛,纳少或吐等。v (5)表里俱寒证)表里俱寒证 外感寒邪又内伤生冷,或平素脾肾阳虚,复外感寒邪又内伤生冷,或平素脾肾阳虚,复感风寒所致,表现:恶寒,无汗,头痛身痛,又兼腹痛、泄泻、四肢感风寒所致,表现:恶寒,无汗,头痛身痛,又兼腹痛、泄泻、四肢清冷等清冷等v(6)表里俱热证)表里俱热证 为表热未解,邪热入里,或原有里热又为表热未解,邪热入里,或原有里热又感温邪所致感温邪所致v表现:发热头痛,时微恶风寒,面赤口渴,心烦气喘,盛表现:发热头痛,时微恶风寒,面赤口渴,心烦气喘,盛则神昏,谵语,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浮数有力等。则神昏,谵语,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浮数有力等。v(7)

14、表里俱虚证)表里俱虚证 营卫肌表和脏腑气血俱见虚弱的征象,营卫肌表和脏腑气血俱见虚弱的征象,见于热病误下、误汗引起的怔候。表现:自汗,恶风,头见于热病误下、误汗引起的怔候。表现:自汗,恶风,头晕,心悸,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脉弱等。晕,心悸,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脉弱等。v(8)表里俱虚证)表里俱虚证 表证未解兼有宿食,或兼内有积热、积表证未解兼有宿食,或兼内有积热、积水、停痰等所致。表现: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水、停痰等所致。表现: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腹胀痛,拒按,二便不爽,脉实等。腹胀痛,拒按,二便不爽,脉实等。v2表里出入表里出入 表里传变表里传变 v 指表和里的相互转化。一般

15、由表入里多提示病情转指表和里的相互转化。一般由表入里多提示病情转重,由里出表多预示病情转轻。重,由里出表多预示病情转轻。v 掌握病势的表里出入变化,对于预测疾病的发展与转归,掌握病势的表里出入变化,对于预测疾病的发展与转归,及时改变治法,及时截断、扭转病势,或因势利导,具有及时改变治法,及时截断、扭转病势,或因势利导,具有重要意义。重要意义。v(1)表邪入里)表邪入里 由于邪气过盛,或正气不足,或护理不当,或失治、由于邪气过盛,或正气不足,或护理不当,或失治、误治等致邪传入里,多见于外感病的初、中期。如先有恶寒发热、头误治等致邪传入里,多见于外感病的初、中期。如先有恶寒发热、头痛项强、脉浮等表

16、证,继而出现不恶寒,反恶热,口渴引饮,舌红苔痛项强、脉浮等表证,继而出现不恶寒,反恶热,口渴引饮,舌红苔黄,脉洪数时,表示表邪已入里化热成里热证。黄,脉洪数时,表示表邪已入里化热成里热证。v(2)里邪出表)里邪出表 某些里证由于治疗及时、护理得当,机体抵抗力增某些里证由于治疗及时、护理得当,机体抵抗力增强,病邪从里透于外,称为里邪出表,表明邪有出路,病情有向愈之强,病邪从里透于外,称为里邪出表,表明邪有出路,病情有向愈之兆,如麻疹患儿热毒内闭,则疹不出而见发热、咳喘、烦躁,若治疗兆,如麻疹患儿热毒内闭,则疹不出而见发热、咳喘、烦躁,若治疗得当,热随汗出,则热退身凉,烦躁减轻。其中疹子透发、汗出

17、就是得当,热随汗出,则热退身凉,烦躁减轻。其中疹子透发、汗出就是里邪外达的表现。里邪外达的表现。v二、寒热辨证二、寒热辨证v 寒热是指疾病的性质,寒热辨证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寒寒热是指疾病的性质,寒热辨证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寒证热证反映的是疾病在发展变化过程中阴阳的偏盛与偏衰。一般阴盛证热证反映的是疾病在发展变化过程中阴阳的偏盛与偏衰。一般阴盛或阳虚表现为寒证,阳盛或阴虚表现为热证。或阳虚表现为寒证,阳盛或阴虚表现为热证。v (一)寒证(一)寒证 是指感受寒邪,或阳盛阴虚所表现的具有冷、凉特点的是指感受寒邪,或阳盛阴虚所表现的具有冷、凉特点的证候,分为表寒证和里寒证,实寒证和虚寒证

18、。证候,分为表寒证和里寒证,实寒证和虚寒证。v 1、表寒证、表寒证 伤寒证伤寒证,是指风寒外感,邪正相争于肌表表现的临床,是指风寒外感,邪正相争于肌表表现的临床证候:恶寒重、微发热,无汗,头痛项强,周身酸痛,苔薄白而润,证候:恶寒重、微发热,无汗,头痛项强,周身酸痛,苔薄白而润,脉浮紧。(表里辨证已)脉浮紧。(表里辨证已)v 2、里寒证、里寒证 是室寒邪客于脏腑,或因阳气亏虚所表现的证候:是室寒邪客于脏腑,或因阳气亏虚所表现的证候:畏寒喜暖,面色苍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腹痛腹泻,小便清长,舌畏寒喜暖,面色苍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腹痛腹泻,小便清长,舌苔白而润,脉沉迟等。(表里辨证已)苔白而润,

19、脉沉迟等。(表里辨证已)v 3、实寒证、实寒证 是指机体感受寒邪或过服生冷寒冷所致的证候。表现:是指机体感受寒邪或过服生冷寒冷所致的证候。表现:畏寒喜暖,面色苍白,四肢不温,腹痛拒按,肠鸣腹泻,或痰鸣喘嗽,畏寒喜暖,面色苍白,四肢不温,腹痛拒按,肠鸣腹泻,或痰鸣喘嗽,口淡多涎,小便清长,舌苔淡润,脉迟或紧。口淡多涎,小便清长,舌苔淡润,脉迟或紧。v 4、虚寒证、虚寒证 阳虚证阳虚证 正气不足,阳气虚衰所致证候,表现:精神不正气不足,阳气虚衰所致证候,表现:精神不正,面色淡白,畏寒肢冷,腹痛喜温喜按,大便溏薄,小便清长,少正,面色淡白,畏寒肢冷,腹痛喜温喜按,大便溏薄,小便清长,少气乏力,舌质淡

20、嫩,脉浮沉迟无力。气乏力,舌质淡嫩,脉浮沉迟无力。v(二)热证(二)热证 感受热邪,或脏腑阳气亢盛,或阴虚阳亢,感受热邪,或脏腑阳气亢盛,或阴虚阳亢,表现的具有温、热特点的证候,分为表热证、里热证、实表现的具有温、热特点的证候,分为表热证、里热证、实热证、虚热证。热证、虚热证。v 1、表热证、表热证 是指温热(风热)之邪进侵犯肺卫所表现的是指温热(风热)之邪进侵犯肺卫所表现的临床证候:发热、微恶风寒,有汗或无汗,头痛,口渴,临床证候:发热、微恶风寒,有汗或无汗,头痛,口渴,咽痛,舌边尖红,苔薄白而干或微黄,脉浮数。(表里辨咽痛,舌边尖红,苔薄白而干或微黄,脉浮数。(表里辨证已)证已)v 2、里

21、热证、里热证 是指外邪入里化热,或邪热直接侵犯脏腑,是指外邪入里化热,或邪热直接侵犯脏腑,或五志化火所表现的证候:发热,不恶风寒反恶热,口渴或五志化火所表现的证候:发热,不恶风寒反恶热,口渴引饮,烦躁汗出,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或绛,苔引饮,烦躁汗出,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或绛,苔黄燥,脉洪数或沉数等。(表里)黄燥,脉洪数或沉数等。(表里)v3、实热证、实热证 风热入侵或外邪化热入里,邪盛正气未衰,风热入侵或外邪化热入里,邪盛正气未衰,邪正相争所致证候。表现:发热,恶热喜冷,面赤,烦躁邪正相争所致证候。表现:发热,恶热喜冷,面赤,烦躁不宁,汗出,口渴引饮,痰涕黄稠,腹痛拒按,小便短赤,

22、不宁,汗出,口渴引饮,痰涕黄稠,腹痛拒按,小便短赤,大便秘积,舌质红,苔黄燥,脉洪数等。大便秘积,舌质红,苔黄燥,脉洪数等。v4、虚热证、虚热证 气血阴液亏虚,不能制阳所致证候。表现:低气血阴液亏虚,不能制阳所致证候。表现:低热,潮热盗汗,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口燥咽干,两颧潮热,潮热盗汗,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口燥咽干,两颧潮红,小便黄,大便量少,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等。红,小便黄,大便量少,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等。v(三)寒证与热证的鉴别(三)寒证与热证的鉴别v寒证恶寒喜热,寒证恶寒喜热,热证恶热喜冷;热证恶热喜冷;v:口不渴,:口不渴,:渴喜冷饮;:渴喜冷饮;v:面色苍白,:面色苍白,:

23、面色红赤;:面色红赤;v:四肢冷,:四肢冷,:四肢温;:四肢温;v:大便稀溏,:大便稀溏,:大便秘积;:大便秘积;v:小便清长,:小便清长,:小便短赤;:小便短赤;v:舌淡苔白腻,:舌淡苔白腻,:舌红苔黄;:舌红苔黄;v:脉迟或紧,:脉迟或紧,:脉数;:脉数;v(四)寒证与热证的关系(四)寒证与热证的关系 v 1、寒热真假、寒热真假 常见的危重证候。当病情发展到寒极或热极的时常见的危重证候。当病情发展到寒极或热极的时候,有时会出现一些与其寒、热本质相反的候,有时会出现一些与其寒、热本质相反的“假象假象”,如寒极似热、,如寒极似热、热极似寒,即所谓的真寒假热、真热假寒,当仔细观察,以免误诊。热极

24、似寒,即所谓的真寒假热、真热假寒,当仔细观察,以免误诊。v (1)真热假寒)真热假寒 是指内有真热而外见某些假寒的热极似寒的证是指内有真热而外见某些假寒的热极似寒的证候。是由于阳热邪气内盛,阳气郁闭于内而不能达于外,格阴于外,候。是由于阳热邪气内盛,阳气郁闭于内而不能达于外,格阴于外,故又称阳盛格阴。表现:四肢厥冷,恶寒甚,寒战,神色昏沉,面色故又称阳盛格阴。表现:四肢厥冷,恶寒甚,寒战,神色昏沉,面色紫暗,脉沉迟,似为寒证的表现,但其必有高热,胸腹灼热,口鼻气紫暗,脉沉迟,似为寒证的表现,但其必有高热,胸腹灼热,口鼻气灼,口臭息粗,口渴引饮,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而干,脉有力等里热灼,口臭息粗,

25、口渴引饮,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而干,脉有力等里热实证的表现。实证的表现。v (2)真寒假热)真寒假热 是指内有真寒而外见某些假热的寒极似热证候。是指内有真寒而外见某些假热的寒极似热证候。是阳虚阴盛而阳气浮越,故又称虚阳浮越证,亦称阴盛格阳、戴阳证是阳虚阴盛而阳气浮越,故又称虚阳浮越证,亦称阴盛格阳、戴阳证者。表现:自觉发热,欲脱衣揭被,面色富红如妆,神志躁扰不宁,者。表现:自觉发热,欲脱衣揭被,面色富红如妆,神志躁扰不宁,咽痛,脉浮大或数等颇似阳热证的表现,本质阳气虚衰,所以无胸腹咽痛,脉浮大或数等颇似阳热证的表现,本质阳气虚衰,所以无胸腹灼热,可见下肢厥冷,小便清长(或尿少浮肿),或下利清谷,

26、舌淡灼热,可见下肢厥冷,小便清长(或尿少浮肿),或下利清谷,舌淡等里寒证候,面红非满面红,口渴但不欲饮,咽虽痛不红肿,疲乏无等里寒证候,面红非满面红,口渴但不欲饮,咽虽痛不红肿,疲乏无力,便秘而便质不燥,脉浮大或数,但按之无力。力,便秘而便质不燥,脉浮大或数,但按之无力。v (3)寒热真假的鉴别)寒热真假的鉴别 关键是看小便清与黄,胸腹是否灼热等内关键是看小便清与黄,胸腹是否灼热等内在的寒热表现,胸腹灼热者为热证,胸腹部冷而不热者为寒证,肢厥、在的寒热表现,胸腹灼热者为热证,胸腹部冷而不热者为寒证,肢厥、面红等多属假象。面红等多属假象。v2、寒热转化、寒热转化 寒热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不是一成不变

27、的,在一定条件下寒热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相互转化,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热转化是由邪正力量的对比可以相互转化,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热转化是由邪正力量的对比决定的,其关键在机体阳气的盛衰。决定的,其关键在机体阳气的盛衰。v 寒证转为热证为阳气旺盛,多是正气来复,病多易治;寒证转为热证为阳气旺盛,多是正气来复,病多易治;v 热热:寒:寒:衰惫,邪盛正虚,正不胜邪,病多难愈。:衰惫,邪盛正虚,正不胜邪,病多难愈。v (1)寒证化热)寒证化热 是指原为寒证,后出现热证,热证出现而寒证随是指原为寒证,后出现热证,热证出现而寒证随之消失的证候。如:感受风寒出现恶寒发热,无汗

28、,头身疼痛,舌苔之消失的证候。如:感受风寒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浮紧等表寒证,继而出现发热,恶热,汗出,口渴欲饮,舌薄白,脉浮紧等表寒证,继而出现发热,恶热,汗出,口渴欲饮,舌红苔黄,脉滑数等里热正的表现;或因使用温燥之品太过,亦可使寒红苔黄,脉滑数等里热正的表现;或因使用温燥之品太过,亦可使寒证转化为热证。如:寒湿痹证,初为关节冷痛、重着、麻木,病程日证转化为热证。如:寒湿痹证,初为关节冷痛、重着、麻木,病程日久,或过服温燥药,而变成患处红肿灼痛,等热证的表现。久,或过服温燥药,而变成患处红肿灼痛,等热证的表现。v (2)热证转寒)热证转寒 是指原为热证,后出现寒证,寒证

29、出现而热证是指原为热证,后出现寒证,寒证出现而热证 随随之消失的证候。由于邪毒内盛,或因失治、误治,耗伤正气,正不胜之消失的证候。由于邪毒内盛,或因失治、误治,耗伤正气,正不胜邪,机能衰败,阳气耗散,故而转化为寒证,甚至出现亡阳的证候。邪,机能衰败,阳气耗散,故而转化为寒证,甚至出现亡阳的证候。如:疫毒初期,高热,面赤,烦渴,泻痢不止,舌红脉数,由于泻痢如:疫毒初期,高热,面赤,烦渴,泻痢不止,舌红脉数,由于泻痢不止,阳气大伤,而突然出现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舌淡,脉微等寒不止,阳气大伤,而突然出现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舌淡,脉微等寒证的表现。证的表现。v3、寒热错杂、寒热错杂 是指在同一患者身上

30、不同是指在同一患者身上不同 病变部位同时出病变部位同时出现寒与热两种证候。分为:现寒与热两种证候。分为:v (1)表寒里热证)表寒里热证 见表里关系见表里关系v (2)表热里寒证)表热里寒证 :v (3)上寒下热证)上寒下热证 是指患者在同一时间内,上部表现为是指患者在同一时间内,上部表现为寒,下部表现为热的证候。表现既有恶心,泛呕清水,脘寒,下部表现为热的证候。表现既有恶心,泛呕清水,脘腹疼痛等上寒证,又有大便燥积,小便短赤下热的症状。腹疼痛等上寒证,又有大便燥积,小便短赤下热的症状。v (4)上热下寒证)上热下寒证 是指患者在同一时间内,上部表现为是指患者在同一时间内,上部表现为热,下部表

31、现为寒的证候。表现既有头痛目赤,或咽喉肿热,下部表现为寒的证候。表现既有头痛目赤,或咽喉肿痛,咳吐黄痰等上热证,又有腹痛喜按,大便稀薄,小便痛,咳吐黄痰等上热证,又有腹痛喜按,大便稀薄,小便清长下寒症状;或既有胸中烦热、频频欲吐等上热症状,清长下寒症状;或既有胸中烦热、频频欲吐等上热症状,又有腹痛喜按,大便稀薄等下寒症状。又有腹痛喜按,大便稀薄等下寒症状。三、虚实辨证三、虚实辨证 虚指正气不足,实指邪气盛实。虚实辨证是辨别机体正气强弱与邪气虚指正气不足,实指邪气盛实。虚实辨证是辨别机体正气强弱与邪气盛衰的纲领。盛衰的纲领。邪正斗争是疾病过程中的根本矛盾,阴阳盛衰及其所形成的寒热证候邪正斗争是疾

32、病过程中的根本矛盾,阴阳盛衰及其所形成的寒热证候也有虚实之分,同时虚实可相互转化,还可出现虚实错杂的症候。也有虚实之分,同时虚实可相互转化,还可出现虚实错杂的症候。(一)实证(一)实证 是指人体感受外邪,或疾病过程中阴阳气血失调,体内病是指人体感受外邪,或疾病过程中阴阳气血失调,体内病理产物蓄积,以邪气盛、正气不虚为基本病理,表现为有余、亢盛、停理产物蓄积,以邪气盛、正气不虚为基本病理,表现为有余、亢盛、停聚特征的各种症候。聚特征的各种症候。1、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一般新起、暴病多实证一般新起、暴病多实证 病情急剧者:病情急剧者:体质壮实者:体质壮实者:常表现:发热,烦躁,痰涎壅盛,腹胀痛拒按

33、,甚至神昏谵语,常表现:发热,烦躁,痰涎壅盛,腹胀痛拒按,甚至神昏谵语,大便秘积或下痢,里急大便秘积或下痢,里急 后重,小便不利,舌质苍老,舌苔厚腻,脉洪有后重,小便不利,舌质苍老,舌苔厚腻,脉洪有力等。力等。2、常见实证、常见实证 表实证、里实证、实热证、实寒证以及气滞血瘀、痰表实证、里实证、实热证、实寒证以及气滞血瘀、痰饮,水饮等病证(祥见相关章节)饮,水饮等病证(祥见相关章节)(二)虚证(二)虚证 是指人体阴阳、气血、津液、精髓等正气亏虚,以不足、松弛、衰退为特是指人体阴阳、气血、津液、精髓等正气亏虚,以不足、松弛、衰退为特征的各种症候。征的各种症候。1、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久病、重病久

34、病、重病、耗损过多、体质虚弱者多虚证。常见:面色苍、耗损过多、体质虚弱者多虚证。常见:面色苍白或萎黄,精神萎靡,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大汗淋漓,形寒肢冷,心悸怔忡,白或萎黄,精神萎靡,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大汗淋漓,形寒肢冷,心悸怔忡,自汗盗汗,五心烦热,消瘦颧红,口咽干燥,舌质或胖或瘦,或淡嫩,或嫩红,自汗盗汗,五心烦热,消瘦颧红,口咽干燥,舌质或胖或瘦,或淡嫩,或嫩红,舌苔薄白或无苔等,脉象以虚脉为主。舌苔薄白或无苔等,脉象以虚脉为主。常见虚证:气虚、血虚、阴虚、阳常见虚证:气虚、血虚、阴虚、阳 虚;表虚、里虚;虚寒、虚热虚;表虚、里虚;虚寒、虚热 脏腑的虚证。脏腑的虚证。(三)虚实证的鉴别(

35、三)虚实证的鉴别 单纯虚证、实证较少见,虚实夹杂较多见。单纯虚证、实证较少见,虚实夹杂较多见。1、病程、病程 新病多实,久病多虚。新病多实,久病多虚。2、病性、病性 外感多实,内伤多虚,急者多实,缓者多虚。外感多实,内伤多虚,急者多实,缓者多虚。3、症状、症状 精神萎靡,声低息微,喜按,胸腹胀满按之不痛,胀满精神萎靡,声低息微,喜按,胸腹胀满按之不痛,胀满 时减,五心烦热,午后微热,畏寒而得衣近火则减,多属虚;时减,五心烦热,午后微热,畏寒而得衣近火则减,多属虚;精神亢奋,声高气粗,患处拒按,胸腹胀满按之疼痛,胀满精神亢奋,声高气粗,患处拒按,胸腹胀满按之疼痛,胀满 不不减,蒸蒸壮热,恶寒而添

36、衣被不减,多属实;减,蒸蒸壮热,恶寒而添衣被不减,多属实;4、年龄、年龄 年轻者多实,高龄者多虚年轻者多实,高龄者多虚。5、切诊、切诊 患处拒按多实,患处喜按多虚。患处拒按多实,患处喜按多虚。6、舌脉、舌脉 舌红绛苔厚腻黄燥,脉沉实有力多实,舌嫩苔少或无苔,脉无力舌红绛苔厚腻黄燥,脉沉实有力多实,舌嫩苔少或无苔,脉无力多虚。多虚。以上临证时当综合分析,不可一概而论。以上临证时当综合分析,不可一概而论。(四四)虚证与实证的关系虚证与实证的关系1、虚实错杂凡虚证中夹有实证,或实证中夹有虚、虚实错杂凡虚证中夹有实证,或实证中夹有虚证,以及虚实并见者,都属虚实错杂。证,以及虚实并见者,都属虚实错杂。(

37、1)实证夹虚实证夹虚多见于实证中有正气受损)实证夹虚实证夹虚多见于实证中有正气受损的患者,亦见于素体虚弱而复感外邪者。其特点以邪实为的患者,亦见于素体虚弱而复感外邪者。其特点以邪实为主,正虚为次。如外感伤寒,经汗、吐、下后,心下痞满,主,正虚为次。如外感伤寒,经汗、吐、下后,心下痞满,此为胃有痰湿而胃气受损的实中夹虚之证。此为胃有痰湿而胃气受损的实中夹虚之证。(2)虚证夹实虚证夹实多见于实证日久,正气耗)虚证夹实虚证夹实多见于实证日久,正气耗伤,余邪未尽,也可见于素体大虚,而复感邪气者。临床伤,余邪未尽,也可见于素体大虚,而复感邪气者。临床特点以虚为主,实邪为次。如春温病晚期,由于邪热劫烁特点

38、以虚为主,实邪为次。如春温病晚期,由于邪热劫烁肝肾之阴而出现邪少虚多的证候,症见低热不退,口干,肝肾之阴而出现邪少虚多的证候,症见低热不退,口干,舌质干绛等。舌质干绛等。(3)虚实并重虚实并重多见于严重的实证)虚实并重虚实并重多见于严重的实证,迁延迁延日久日久,正气大伤正气大伤,实邪未解的患者实邪未解的患者,或原来正气盛弱或原来正气盛弱,复感严重复感严重的邪气者。特点为正虚与邪实均明显,病情严重。的邪气者。特点为正虚与邪实均明显,病情严重。2、虚实转化是指疾病的虚实性质发生相反的转变,提示邪、虚实转化是指疾病的虚实性质发生相反的转变,提示邪与正之间的盛衰关系出现了本质性变化,实证转虚为疾病的一

39、般规与正之间的盛衰关系出现了本质性变化,实证转虚为疾病的一般规律,虚证转实常常是证候的虚实夹杂。律,虚证转实常常是证候的虚实夹杂。(1)实证转虚是指本为实证,由于病邪久留,损伤正气,)实证转虚是指本为实证,由于病邪久留,损伤正气,后来表现为虚证,一般病程日久,或失治误治,正气伤而不足以御后来表现为虚证,一般病程日久,或失治误治,正气伤而不足以御邪,皆可形成实证转化为虚证。邪,皆可形成实证转化为虚证。(2)虚证转实是指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减弱,以致气血)虚证转实是指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减弱,以致气血阻滞,痰、瘀、毒等蓄积,进一步加重了虚证,使实证亦盛,而表阻滞,痰、瘀、毒等蓄积,进一步加重了虚证,使

40、实证亦盛,而表现以实为主的证候。现以实为主的证候。虚证转实,即因虚而致实,并非病势好转,而是病情的进一步发展。虚证转实,即因虚而致实,并非病势好转,而是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如心阳气虚日久,温煦失职,推运无力,则可血行迟缓而成瘀。在如心阳气虚日久,温煦失职,推运无力,则可血行迟缓而成瘀。在原有心悸、气短、脉弱等心阳气虚证的基础上,出现心胸绞痛、唇原有心悸、气短、脉弱等心阳气虚证的基础上,出现心胸绞痛、唇舌紫暗、脉涩等症状,此时心的血瘀与气虚比较,血瘀已成为当前舌紫暗、脉涩等症状,此时心的血瘀与气虚比较,血瘀已成为当前矛盾的主要方面,实际是在虚证基础上发展为以实为主要矛盾而虚矛盾的主要方面,实际是在

41、虚证基础上发展为以实为主要矛盾而虚证未消失的证候。证未消失的证候。3、虚实真假虚证与实证,都有真假疑似的情况。、虚实真假虚证与实证,都有真假疑似的情况。内经知要内经知要所谓所谓“至虚有盛候至虚有盛候”、“大实有赢状大实有赢状”,就是指证候的虚实真假。,就是指证候的虚实真假。(1)真实假虚是指疾病本质为实症,但临床反见某些虚赢现象的证候。)真实假虚是指疾病本质为实症,但临床反见某些虚赢现象的证候。临床表现:有神情默默,倦怠懒言,身体赢瘦,脉象沉细等假虚证候,虽默临床表现:有神情默默,倦怠懒言,身体赢瘦,脉象沉细等假虚证候,虽默默不语却语时声高气粗,虽倦怠乏力却动之觉舒,肢体赢瘦但腹部硬满拒按,脉

42、默不语却语时声高气粗,虽倦怠乏力却动之觉舒,肢体赢瘦但腹部硬满拒按,脉沉细而按之有力等等。故病变本质属实,虚为假象。沉细而按之有力等等。故病变本质属实,虚为假象。(2)真虚假实是指本质为虚证,反见某些盛实现象的证候。)真虚假实是指本质为虚证,反见某些盛实现象的证候。临床表现:可有腹部胀满,呼吸喘促,或二便闭涩,脉数等实证表现。但腹临床表现:可有腹部胀满,呼吸喘促,或二便闭涩,脉数等实证表现。但腹虽胀满而喜按,或按之痛减,虽喘促但气短息弱,虽大便闭塞而腹部不甚硬满;虽胀满而喜按,或按之痛减,虽喘促但气短息弱,虽大便闭塞而腹部不甚硬满;并伴有神疲乏力,面色萎黄或淡白,脉虚弱,舌淡胖嫩等证候。并伴有

43、神疲乏力,面色萎黄或淡白,脉虚弱,舌淡胖嫩等证候。(3)虚实真假鉴别虚实真假之辨,关键在于脉象的有力无力、有神无)虚实真假鉴别虚实真假之辨,关键在于脉象的有力无力、有神无神,其中尤以沉取之象更重要;其次是舌质的嫩胖与苍老,言语、呼吸的高亢有神,其中尤以沉取之象更重要;其次是舌质的嫩胖与苍老,言语、呼吸的高亢有力与低怯微弱;患者体质状况、病之新久、治疗经过等,亦可作为重要参考。临力与低怯微弱;患者体质状况、病之新久、治疗经过等,亦可作为重要参考。临床上反映于虚实方面的证候,往往虚实夹杂者更为常见,即既有正气虚的方面,床上反映于虚实方面的证候,往往虚实夹杂者更为常见,即既有正气虚的方面,又有邪气实

44、的方面,有时病性的虚实夹杂与虚实真假难以截然区分。所以临床辩又有邪气实的方面,有时病性的虚实夹杂与虚实真假难以截然区分。所以临床辩证时,应区分虚实的孰轻孰重,并分析其间的因果关系。证时,应区分虚实的孰轻孰重,并分析其间的因果关系。四、阴阳辩证四、阴阳辩证阴与阳是指疾病的类别。阴阳辨证是概括阴与阳是指疾病的类别。阴阳辨证是概括证候类别的一对纲领,是八纲辨证的总纲。阴、证候类别的一对纲领,是八纲辨证的总纲。阴、阳分别代表事物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所有疾病阳分别代表事物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所有疾病的性质、临床证候可归属于阴阳两个方面。它统的性质、临床证候可归属于阴阳两个方面。它统括其余六个方面。由于阴

45、阳是对各种病情从整体括其余六个方面。由于阴阳是对各种病情从整体上作出的最基本概括,因此,根据阴与阳的基本上作出的最基本概括,因此,根据阴与阳的基本概括,可以对疾病的症状、病位、病性、病势等概括,可以对疾病的症状、病位、病性、病势等进行分类,由此可见阴阳辨证中的重要地位。进行分类,由此可见阴阳辨证中的重要地位。(一)阴证和阳证(一)阴证和阳证1、阴证凡符合、阴证凡符合“阴阴”的一般属性的证候,的一般属性的证候,称为阴证。如以抑制、沉静、衰退、晦暗等表现的称为阴证。如以抑制、沉静、衰退、晦暗等表现的里证、寒证、虚证,以及症状表现于内的、向下的、里证、寒证、虚证,以及症状表现于内的、向下的、不易发现

46、的,或病邪性质为阴邪致病、病情变化较不易发现的,或病邪性质为阴邪致病、病情变化较慢等,均属阴证范畴。慢等,均属阴证范畴。不同的疾病,临床表现不同。常见症状有:面色不同的疾病,临床表现不同。常见症状有:面色暗淡、精神萎靡,身重蜷卧,畏冷肢冷,倦怠无力,暗淡、精神萎靡,身重蜷卧,畏冷肢冷,倦怠无力,语声低怯,纳差,口淡不渴,大便腥臭,小便清长语声低怯,纳差,口淡不渴,大便腥臭,小便清长或短少,舌淡胖嫩,脉沉迟、微弱、细等。或短少,舌淡胖嫩,脉沉迟、微弱、细等。2、阳证凡符合、阳证凡符合“阳阳”的一般属性的证的一般属性的证候,称为阳证。一般常见兴奋、躁动、亢进、候,称为阳证。一般常见兴奋、躁动、亢进

47、、明亮等表现的表证、热证、实证,以及症状明亮等表现的表证、热证、实证,以及症状表现于外的、向上的、容易发现的,或病邪表现于外的、向上的、容易发现的,或病邪性质为阳邪致病、病情变化较快等,均属阳性质为阳邪致病、病情变化较快等,均属阳证范畴。证范畴。不同的疾病,表现出的阳证证候不尽相不同的疾病,表现出的阳证证候不尽相同。常见症状有:恶寒发热、面色赤、肌肤同。常见症状有:恶寒发热、面色赤、肌肤灼热、烦躁不安、语声高亢、呼吸气粗、喘灼热、烦躁不安、语声高亢、呼吸气粗、喘促痰鸣、口干渴饮,大便秘结或有奇臭,小促痰鸣、口干渴饮,大便秘结或有奇臭,小便短赤涩痛、舌红絳,苔黄黑生芒刺,脉浮便短赤涩痛、舌红絳,

48、苔黄黑生芒刺,脉浮数、洪大、滑实。数、洪大、滑实。3、阴证与阳证鉴别阴证与阳证鉴别要点可见、阴证与阳证鉴别阴证与阳证鉴别要点可见于表里、寒热、虚实证候的鉴别之中,亦可从望、闻、于表里、寒热、虚实证候的鉴别之中,亦可从望、闻、问、切四诊角度进行对照鉴别。问、切四诊角度进行对照鉴别。(1)望诊阴证面色苍白或暗淡、身重蜷卧,倦)望诊阴证面色苍白或暗淡、身重蜷卧,倦怠无力,精神萎靡,恶寒畏冷,喜温,舌淡胖嫩,舌怠无力,精神萎靡,恶寒畏冷,喜温,舌淡胖嫩,舌苔润滑;阳证面色潮红或通红,身热,恶热,喜冷,苔润滑;阳证面色潮红或通红,身热,恶热,喜冷,狂躁不安,口唇燥裂,舌红绛,苔黄燥或黑而生芒刺。狂躁不安

49、,口唇燥裂,舌红绛,苔黄燥或黑而生芒刺。(2)闻诊阴证语声低微,静而少言,呼吸怯弱,)闻诊阴证语声低微,静而少言,呼吸怯弱,气短;阳证语声高亢,烦而多言,呼吸气粗,喘促痰气短;阳证语声高亢,烦而多言,呼吸气粗,喘促痰鸣。鸣。(3)问诊阴证大便溏泄气腥,食少乏味,不渴)问诊阴证大便溏泄气腥,食少乏味,不渴或喜热饮,小便清长或短少;阳证大便干硬,或秘结或喜热饮,小便清长或短少;阳证大便干硬,或秘结不通,或有奇臭,恶食,口干渴引饮,小便短赤。不通,或有奇臭,恶食,口干渴引饮,小便短赤。(4)切诊阴证腹痛喜按,身寒肢凉,脉沉、细、)切诊阴证腹痛喜按,身寒肢凉,脉沉、细、迟、无力等;阳证腹痛拒按,肌肤灼

50、热、脉浮、洪、迟、无力等;阳证腹痛拒按,肌肤灼热、脉浮、洪、数、大、有力等。数、大、有力等。(二)阴虚证与阳虚证(二)阴虚证与阳虚证1、阴虚证指阴液亏虚,虚热内生而出现的证候。、阴虚证指阴液亏虚,虚热内生而出现的证候。临床表现:消瘦,手足心热,骨蒸潮热,颧红盗汗,口临床表现:消瘦,手足心热,骨蒸潮热,颧红盗汗,口燥咽干,心烦,头晕眼花,耳鸣,腰膝酸软,大便秘结,燥咽干,心烦,头晕眼花,耳鸣,腰膝酸软,大便秘结,舌红少苔,脉数无力等。舌红少苔,脉数无力等。阴虚证可发生在每个脏腑,常见有肺阴虚证、心阴虚证、阴虚证可发生在每个脏腑,常见有肺阴虚证、心阴虚证、胃阴虚证、肝阴虚证,肾阴虚证、肝肾阴虚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医疗、心理类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医学精品课件:常用辨证方法 王小芳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罗嗣辉)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