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flying 文档编号:50550 上传时间:2018-09-02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单元,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栏目导航,1中央集权的发展(1)西汉问题:汉初_、封国并立,导致出现王国问题。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颁布“_”,中央集权得到加强。(2)唐朝:中期在地方设节度使,安史之乱后形成_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考点一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郡县,推恩令,藩镇割据,(3)北宋军事:主要将领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地方精兵充实中央禁军。行政: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并设_监督。财政:地方_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4)元朝表现:地方设_,有军事、经济大权,边远民族地区设_。影响:加强了_,巩固了

2、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我国_的开端。,通判,赋税,行省,宣慰司,中央集权,省制,2从汉至元君主专制的演进(1)西汉:汉初,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2)魏晋南北朝: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3)隋唐:确立并完善了_的管理体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被一分为三。(4)宋:设立_作为最高行政机构,后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5)元:设_作为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三省六部,中书门下,中书省,3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1)汉朝:实行察举制,_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2)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

3、中正制,选用官吏重_不重才能。后期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这一制度已无法继续下去。(3)隋至元:科举制形成: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_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作用: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把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_。,孝廉,门第,隋炀帝,中央集权,1汉书刘辅传记载:“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清代学者钱大昕认为:“大将军权兼中外,又置前后左右将军,在内朝预闻政事,而由庶僚加侍中给事者,皆自托为腹心之臣矣。”由此可见,汉武帝设置中朝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皇权 B加

4、强中央集权C巩固国家统一 D解决王国问题解析中朝人员都是地位低下、但受皇帝信任的人,重大决策由中朝裁定;而原来的有资历、难以驾驭的权臣不再受到重用,目的就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故选A项。,A,2元朝在对行省划界时广泛采用“犬牙交错”的原则,例如陕西行省跨越秦岭,湖广行省、江西行省均跨越南岭,河南江北行省跨越淮河,中书省直辖区则跨越太行山。元朝的这一做法()A使地方享有更充分的军事、行政管理权B分割地方,以便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C肥瘠搭配,便于农业生产的管理和发展D充分体现了元朝以北制南的治国理念,B,解析材料“元朝在对行省划界时广泛采用犬牙交错的原则”就是为了防止地方享有更充分的军事、行政管理权

5、,故A项错误;根据元代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可知,元朝划分疆界有意打破按山川边界划分地方行政区划的传统,以便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B项正确;元代行省划界出于政治目的并非经济目的,故C项错误;材料行省划界并未体现“以北制南”的理念,故D项错误。,1特点(1)演变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地方则要求独立的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2)中央通过多层次管理,在分权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考核,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集权于中央。(3)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中书省制)。,

6、一从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与影响,2影响(1)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在征发徭役、兵役,征收田赋和租税,以及管理地方的治安秩序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2)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保证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统一和封建经济的发展。(3)中央集权过度强化,造成了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地方没有相应自主权,也难以发挥管理的实效。,【例题1】有学者认为,古代推行的某种制度是该王朝“无为而治”治国思想的体现,它增大了地方行使政治经济的自主权力,促进了地方发展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有利于发挥地方优势。此学者论述的制度是()A郡国并行制 B节度使制C转运使制 D地方三司制解析“无为而治”是西

7、汉初年的治国思想,因此该朝代为西汉。郡国并行制是西汉初期的行政区划制度,就其积极作用而言,它增大了地方行使政治经济的自主权力,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地方发展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故A项正确;节度使制、转运使制是唐宋时期的官制,晚于西汉,故B、C两项错误;地方三司制是明朝的政治制度,故D项错误。,A,1分割相权:把相权一分为二(一分为三或更多),使之相互牵制,从而保证皇权的独尊。2转移相权及其机构:权力转移的总趋势是由离皇帝身边远的人(外朝或外廷的大臣)向皇帝身边的人(内朝或宫内侍臣、宦官)转移,即由远及近(或由外到内);同时,行使相权的机构总是不断地由内朝(宫内)向外朝(外廷)转移,即由内向外。,

8、二中国古代削弱相权的主要方式,唐代三省六部制的特点(1)相权三分:中书省起草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这样既能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行政效率。(2)职权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从起草(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经由三省处理。(3)加强皇权:分散了宰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互相牵制;同时,将尚书省权分六部,既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了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4)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的不足。,【例题2】隋文帝时,“朝之众务,总归于台阁,尚书省事无不总”。唐中宗任命尚书省左右仆射

9、时,只给其中一人加上“同中书门下三品”衔,形成“专拜仆射者,不复为宰相”的局面。唐中宗的这一措施()A巩固了宰相集体负责制B提高了尚书省的行政效率C平衡了左右仆射的职权D使中书省职权超越尚书省解析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长官均为宰相。题干中,隋文帝时期尚书省权力极大,而唐中宗削弱尚书省长官的做法意在平衡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最高长官的权力,巩固宰相集体负责制,故A项正确。,A,三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趋势,【例题3】在唐代,科举考试进行之前,士子往往向达官贵人或者文士名流投呈作品,称为“行卷”。同时也允许官员向主考官推荐人才,称为“公荐”。这些现象说明当时()A选官方式有察

10、举的痕迹B科考中腐败现象较严重C达官贵人操纵科举考试D选官制度缺乏客观标准解析题干中所说的“行卷”“公荐”是对科举制的一种补充,并非腐败现象和达官贵人操纵考试的表现,故B、C两项错误;材料信息说明在唐代有才能者被官员或名流看中可被推荐,这与汉代自下而上举荐人才的察举制类似,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唐代科举制具有较为客观和相对公平的选官标准,排除D项。,A,1演变(1)秦朝:中央设御史大夫,地方设监御史。(2)西汉:中央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地方实行刺史制度,设刺史监察地方。(3)汉代以后:历朝都有监察机构的设置,如御史台、都察院等。2特点(1)组织独立,自成系统。(2)对官吏的监察渗透于考核、

11、奖惩制度之中,实行重奖重罚。(3)以轻制重,给级别低的监官以监察级别高的官吏的权力。(4)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监察机构的权力也随之提高,甚至被任意扩大或滥用,从而使监察制度畸形发展。,四监察制度的演变、特点及评价,3评价(1)积极: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贪污腐败。(2)局限:专制制度决定了监察制度效能有限。,【例题4】宋制规定,御史台不能由与宰相有关系的人来担当,更不能由宰相提名推荐,因此,御史台官员与宰相的关系极为紧张。如宋神宗时御史唐垌,曾面弹王安石,且胡说一通,但神宗却不加责怪。由此可知()A宋神宗的出发点是维护君权统治B唐垌的弹劾有效防止了官员贪

12、污C王安石刚愎自用导致了谏官弹劾D监察管都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解析分析题干信息得知,宋代皇帝是想通过御史对宰相的牵制,达到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目的,故A项正确;唐垌面弹王安石且“胡说一通”,这不可能有效防止官员贪污,故B项错误;题干信息不能体现王安石刚愎自用,且唐垌面弹王安石是“胡说一通”,故C项错误;D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1元朝大德九年,中书省下达公文,谴责各行省应决不决、泛滥咨禀的做法。然而,对“重事并创支钱粮”,仍重申“必合咨禀”的旧制。中书省此举的意图是()A增强行省政务禀报的意识B创造条件扩大地方自主权C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D中央集权与高效行政兼顾解析中书省谴责各行省泛滥咨禀体

13、现了重视高效行政,而对“重事并创支钱粮”,仍重申“必合咨禀”的旧制则体现了维护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D,2(2018湖南长郡中学模拟)宋初赵普为相,谏官批评其“公以元勋当国,宜事损减,有司群臣书奏,尽必先经中书,非尊王之礼也”。面对尖锐指责,“普引咎谢之”。材料实质上反映了()A宋初相权有凌驾于皇权的趋势B宰相权力受到谏官的监督和制约C君权和相权既斗争又相互依存D维护君主权威是公认的政治准则解析材料中赵普对谏官的批评“引咎谢之”,说明相权弱于皇权,故A项错误;材料中谏官对赵普的批评是针对尊王的礼仪,并非其权力的掌控,因而材料也无法反映宰相权力受到谏官的监督和制约,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相权与君权的斗争,故C项错误;材料中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高考专区 > 第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件.ppt)为本站会员(flying)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