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体会:关于课程理念课程理念反映了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活动、教学评价以及与技术融合等方面应具有的基本认识、观念和态度,它是制定和实施数学课程的指导思想。在“2022版课标”的前言部分指出了本次课标修订的五条原则: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指导性、加强了学段衔接,这在“课程理念”中得到了充分体现。“2022版课标”在具体阐述课程理念之前增加了导语:“义务教育数学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
2、的发展,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导语”保留了“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经典论述。早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就已经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因此,我们可以把“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作为数学课程的核心理念。(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把“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作为数学课程的核心理念。无论是2001年的“课程标准(实验稿)”,或是“2011版课标”,还是
3、本次修订的“2022版课标”,虽然在表述上略有不同,但“以生为本”的核心理念始终如一。在此基础上新增“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这是在“课程理念”部分第一次出现“核心素养”一词(值得注意的是“课程理念”约1250字中9次出现“核心素养”一词),是对已有生本理念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数学课程的目标,教育理念要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1.确立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6年9月13日,由北师大等多所高校近百
4、名研究人员组成的联合课题组,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在此背景下,本次修订新增了基本理念第1条,指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应使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形成和发展面向未来社会和个人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不同学段发展水平不同,是制定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2011版课标”在基本理念部分对课程目标的要求比较笼统,而“2022版课标”在课程目标这一关键问题上,首次确立了“核心素养导向”,明确核心素养是制定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体现了本次修订“坚持目标导向”的原则。接着继续说明“核心素养导向”下课程目标的具体内容:“课程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
5、进一步强调使学生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简称“四基”)的获得与发展,发展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简称“四能”),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022版课标”课程目标阐述具体内容时使用了“进一步”“强调”这样的词语,这充分肯定了我国数学教育历来重基础重能力的优良传统。从上世纪的着重“双基”到进入新世纪以来“2011版课标”的倡导“四基”“四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再到本次修订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课程目标的制定既有延续,又有发展,更有创新,凝聚了我国一代代数学教育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2.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
6、程内容关于“课程内容结构化”的理念,“2011版课标”并没有专门的论述,可以说是本次修订的一个重要创新。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马云鹏先生认为:“内容结构化体现3个特征:学习内容的整体性、反映学科本质的一致性、表现学生学习的阶段性;内容结构化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科的基本原理、有助于实现知识与方法的迁移、有助于准确把握核心概念的进阶。”(马云鹏聚焦核心概念 落实核心素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内容结构化分析,载课程教材教法2022年第6期)首先,关于“课程内容选择”:“保持相对稳定的学科体系,体现数学学科特征;关注数学学科发展前沿与数学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7、与时俱进,反映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发展核心素养。”“2022版课标”在原有基础上作了较大发展,除了保留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提出了“保持相对稳定的学科体系,体现数学学科特征”的学科要求;又新增了“关注数学学科发展前沿与数学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要求;还有“反映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时代要求,最终都指向“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目标。其次,关于“课程内容组织”:“重点是对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探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重视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
8、关系;重视数学内容的直观表述,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形成,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关于“3个关系”的表述,基本沿用了“2011版课标”的提法。在“3个关系”之前,新课标提出:“重点是对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探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强调了课程内容组织的重点是“结构化整合”。再次,关于“课程内容的呈现”“注重数学知识与方法的层次性和多样性,适当考虑跨学科主题学习;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适当采取螺旋式的方式,适当体现选择性,逐渐拓展和加深课程内容,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对比“2011版课标”关于课程内容的呈现只有“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寥寥数语,“2022版
9、课标”则进一步丰富了其内涵,也更具体了。比如首次提出要“适当考虑跨学科主题学习”,这是本次课标修订关于学习样态的创新举措之一。其后在“综合与实践”领域明确提出:第一、第二、第三学段主要采用主题式学习,第三学段可适当采用项目式学习等。3.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关于教学活动,“2022版课标”进行了内容上的大量重组。有的予以保留,如“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作为课改初期提出的核心理念之一,我们对此耳熟能详,明确了作为学生和教师各自的角色任务。对于学生的学习方式,“2022版课标”指出:“学生的学习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认真听讲
10、、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上述5种学习方式和“2011版课标”中的5种学习方式,有4种是完全相同的,唯一不同的是,“2022版课标”把原来第2种学习方式“积极思考”改成了“独立思考”,这更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当下的许多孩子都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左顾右盼,习惯性的从众和依赖心理严重。接着,“2022版课标”指出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发展学生的“四能”:“教学活动应注重启发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利用观察、猜测、实验、计算、推理、验证、数据分析、直观想象等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11、”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课程理念部分首次强调了在“真实情境”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并且在后面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建议等部分将会继续强化“情境”的作用(关于“情境”创设问题,将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八大变化(五)具体分析与解读)。关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既保留了“2011版课标”的全部内容,又新增了“数据分析”和“直观想象”,还强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这些无疑都是需要学生深度参与的教学活动,体现了本次修订“坚持问题导向”的原则。4.探索激励学习和改进教学的评价“2011版课标”中指出“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2022版课标”中分开阐述并继续强调“评价
12、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 “2022版课标”新增了如下内容:“通过学业质量标准的构建,融合“四基”“四能”和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形成阶段性评价的主要依据。采用多元的评价主体和多样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自我监控学习的过程和结果。”“2022版课标”在结构体例上,全新增加了“学业质量”章节,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为科学评价提供了依据,这是一大创新探索。相信在不久之后,对于评价的研究会有一个突破性的进展。(关于“学业质量”,将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八大变化(七)具体分析与解读)“2022版课标”在沿用“多元的评价主体和多样的评价方式”的基础上,新增了“鼓励学生自我监控
13、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这是一个极符合时代特征的评价要求。“双减”政策背景下,学生如何合理支配自己的学习时间?线上教学,学生如何实现自律和自醒?这都值得我们在新理念指引下大胆探索。5.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 “2011年课标”着重阐述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信息技术几乎已经完全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互联网+”“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概念新技术纷至沓来,教育领域当然也不例外。“2022年课标”对此指出:“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设计生动的教学活动,促进数学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在实际问题解决中,创设合理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探究热情,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笔者以为,“融合”在本文特定语境下,应是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无缝衔接,无痕使用。利用信息技术探索课内课外、线上线下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实现,学生的信息素养正在不断提高。至于当前各地或被动、或主动正积极尝试的基于信息化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方式变革,已在如火如荼实施中,在此不再一一赘述。